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45,分143页显示  上一页  114  115  116  117  118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思惑十六使
六十二见 其一
六十二见 其二
六十二见 其三
六十二见 其四
六十二见 其五
六十二见 其六 释六十二见
内六入
外六入
六识(二)
不觉六相
染心六种
六门观
六调伏
六种治魔法
思惑十六使
【佛学次第统编】
思惑十六使者:
一、于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之六惑。
二、于上二界各除瞋而馀五惑,故合为十惑。
三、六惑合十惑,成十六惑。
┌苦┐          ┌十使┐
│集│各有(贪、瞋、痴、慢│十使│
┌ 欲 界 ┤ ├  、疑、身、边、邪┤  ├四十使 ┐
│     │灭│  、取、戒、)  │十使│    │
│     └道┘          └十使┘    │百
┌见惑┤     ┌苦┐          ┌九使┐    ├十┐
│  │┌色 界┐│集│各有(贪、痴、慢、疑│九使│三十六使│二│
│  └┤   ├┤ ├  、身、边、邪、取┤  ├三十六使┘使│百
二惑┤   └无色界┘│灭│  、戒、)    │九使│      │二
│        └道┘          └九使┘      ├十
│  ┌ 欲 界 ……贪、瞋、痴、慢、身见、边见、…六使┐   │八
└思惑┤ 色 界┐                ┌五使│   │使
│    ├……贪、痴、慢、身见、边见、……┤  ├十六使┘
└ 无色界┘                └五使┘
六十二见 其一
【佛学次第统编】
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为六十二。
一、于五蕴计常无常四句成二十 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于过去之五蕴之所计也。
二、于五蕴计有边无边四句成二十 计色为有边无边,谓空间之十方上下边际,有穷极无穷极也。其他四蕴亦例此,此于现在五蕴之所执也。
三、于五蕴计色如去不如去四句成二十。
一、计色为如去,谓人来而生于此间,去而至于后世亦如是也。
二、计色为不如去,谓过去无所从来,未来亦无所去也。
三、计色为如去不如去,谓身神和合而为人,死后神去而身不去也。
四、计色为非如去非不如去,见有第三句过而计此句也。计他四蕴亦例此,此于未来五蕴之所计也。
四、神与身一、神与身异成二句。
共合六十二见也。
一、色┐
二、受│┌常………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
三、想├┤有边……无边………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
四、行│└如去……不如去……如去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
五、识┘
六十二见 其二
【佛学次第统编】
身边所摄者之六十二见。
一、于五蕴各有四句成二十。
二、历三世成六十。
三、加根本断常二或有无二,成六十二。
┌色┐┌阴大我小我在阴中(五)┐┌过去(二十)
│受││我大阴小阴在我中(五)││
┌六十┤想├┤           ├┤现在(二十)
│  │行││离 阴 是 我 (五)││
六十二见┤  └识┘└即 阴 是 我 (五)┘└未来(二十)
│  ┌断┐ ┌有
└二 ┤ ├或┤
└常┘ └无
六十二见 其三
【佛学次第统编】
边邪所摄者之六十二见。
一、于五蕴各有常或边或如去四句成二十。
二、历三世成六十。
三、加根本断常二或有无二,成六十二。
┌一、常………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
三种四句┤二、有边……无边………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
└三、如去……不如去……如去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
┌色┐┌常(或边或如去)(五)┐┌过去(二十)
│受││无     常 (五)││
┌六十┤想├┤           ├┤现在(二十)
│  │行││常  无  常 (五)││
六十二见┤  └识┘└非常 非 无常 (五)┘└未来(二十)
│        ┌边
│  ┌断┐ ┌有┤
└二 ┤ ├或┤ └如去
└常┘ └无
六十二见 其四
【佛学次第统编】
六十二见者,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无数,尽入六十二见中。
一、本劫本见, 种种无数,尽入十八见中。
二、末劫末见,种种无数,尽入四十四见中。
本劫者,过去之时也。本见者,于彼之过去起常见也。末劫者,未来之时也。末见者,于未来世起断见也。此四十四合前十八为六十二。
一、常论…………………………四┐
二、亦常亦无常论………………四│
三、边无边论……………………四├十八见
四、种种论………………………四│
五、无因而有论…………………二┘
一、有想论……………………十六┐
二、无想论………………………八│
三、非有想非无想论……………八├四十四见
四、断灭论………………………七│
五、现在泥洹论…………………五┘
六十二见 其五
【佛学次第统编】
瑜珈论言:「萨迦耶见为根本,有六十二诸恶见趣。」
如是十八诸恶见趣,是计前际而说我者也。
此四十四诸恶见趣,是计后际而说我之论者也。
此四十四,合前十八,为六十二。
一、四遍常见论…………………(即常论四)┐
二、四一分常见论……………(即常无论四)│
三、二无因论……………(即无因而有论二)├十八
四、四有边无边想论………(即边无边论四)│
五、四不死矫乱论……………(即种种论四)┘
一、十六有想论…………………┐
二、八无想论……………………│
三、八非有想非无想论…………├四十四
四、七断见论……………………│
五、五现法涅槃论………………┘
六十二见 其六 释六十二见
【佛学次第统编】
六十二见所立之六十二论,下分释之。
一、常论四:
一、外道入禅定,得忆识过去二十劫以来之事,而计其中之众,为常住不灭也。
二、某外道忆识过去四十劫以来之事,计之为常住也。
三、某外道忆识过去八十劫以来之事,计之为常也。
四、某外道以捷疾智或天眼,计现在之众生及世间为常住也。
二、亦常亦无常四:
一、自梵天没而来生于人间,得宿住智,观前之来处,言彼大梵天王自然而有,一向是常,我等为彼所化,故为无常。
二、彼天众为戏笑放逸,失定而没,落于此土者,后得宿住智,知前之来处,计曰,彼众之不戏笑放逸者,在彼为常住,我等戏笑,故致此无常。
三、彼天众生欲染之心者,为之失定而没,在于无间,后得宿住智。计言彼天众之无相无染者为常住,我等生欲染之心,乃致此生死无常。
四、某人以捷疾智,分别思量,计我及世间为常无常也。
三、边无边四:
一、有人入定,观世间有边际,而起边见。
二、有人入定,观世间无边际,而起无边见。
三、有人入定,观世间之上下有边,四方无边,或四方有边,上下无边,起亦有边亦无边之见。
四、有人以捷疾智,观察世间,起非有边非无边之见。
四、种种之四者。
一、有人自不知世间有报无报,而他人来问此事,耻以不知答之,强随自己之所解而答之也。
二、有人自不知有他世无他世,而有人来问此事,若记别有无,则恐为妄语。反问于彼,而随彼之所见,答以如是也。
三、有人不知善与非善之法,而有人来问此事,以非善非恶答之也。
四、有人自愚钝不知他之问,他若有问,则随他之言而答之也。
世有四种之人,于他问而住于如此见解,是为种种论之四见,瑜伽论名为不死矫乱论,外道所事之天,名不死。事不死天者,遇他人问不死天之事。一种人以怖己之无知故,一种人以心有谄曲故,一种人以心怀恐怖故,一种人以愚钝故,为种种矫乱之答也。
五、无因见论二:
一、有人先自无想天中,生于人间,后修禅定,见前生之无想无心,世间无因而计为有也。
二、有人以捷疾智分别之,世间无因而执为有也。
六、有想论十六。
一、计我终于此而后有色身,有想念。
二、计无色身,唯有想念。
三、计亦有色有想,亦无色有想。
四、计非有色有想,非无色有想。
是为以想对色之四句:
五、计我死于此,而后有边际,有想念。
六、计无边际,有想念。
七、计亦有边有想,亦无边有想。
八、计非有边有想,非无边有想。
是为以想对边无边之四句:
九、计我终于此,而后有苦有想。
十、计有乐有想。
十一、计亦有苦有想,亦有乐有想。
十二、计非有苦有想,非有乐有想。
是为以想对苦乐之四句:
十三、计我死于此,而后有一想。
十四、计有若干想。
十五、计有小想。
十六、计有无量想。
是为以想对多少之四句。
七、无想论八。
无想对于色身四句:
一、我终于此后,有色而无想。
二、亦无色亦无想。
三、亦有色无想,亦无色无想。
四、非有色无想,非无色无想。
无想对于边无边四句:
五、我终于此后,有边际而无想。
六、无边无想。
七、亦有边无想,亦无边无想。
八、非有边无想,非无边无想。
彼既为无想论,故无对苦乐之四句,亦无对多少之四句,以是皆为有想上之见解故也。
八、非有想非无想八。
对于色四句,对于边四句,皆同无想论,亦无苦乐之四句,多少之四句,以亦非想非无想故也。
九、断灭七:
一、我今此身为四大所成,父母所生,衣食之所养,是为无常,终归于断灭。
二、我今此身,不得灭尽,生于欲界天,乃终断灭。
三、欲界天之身,未得灭尽,至于色界天,诸根具足,彼之报尽,竟归于断灭。
四、在色界地中,未得灭尽,生于无色界之空无边处,而可断灭。
五、在空无边处中,未得灭尽,在生于识无边处,而可断灭。
六、在识无边处中,未得灭尽,生于无所有处,而后可灭尽。
七、无所有处中,尚不可灭尽,生于非想非非想处,彼之非想报尽,断灭无馀。
十、现在泥洹五:
一、有人言我今此身泥洹,何则?我于现在之五欲自恣受快乐,此身即是泥洹,过之更无泥洹,是指欲界为泥洹也。
二、有人指色界之初禅天为泥洹。
三、有人指色界之第二禅天为泥洹。
四、有人指色界之第三禅天为泥洹。
五、指色界之第四禅天为泥洹。
内六入
【佛学次第统编】
内六入者,此之六法,亲故属内,为识所依,故名为入。亦名根者,根以能生为义,此六既并有生识之功,故通名根也。
一、眼入 身分对色,能见色之处名眼。眼是四大造色,体为十色共成。所谓四、四微、身根微、眼根微也。
二、耳入 身分对声,能闻声之处名耳。耳是四大造色,亦为十色共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耳根微也。
三、鼻入 身分对香,能闻香之处名鼻。鼻是四大造色,亦为十色共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鼻根微也。
四、舌入 身分对味,能知味之处名舌。舌是四大造色,亦为十色所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舌根微也。
五、身入 六分假合之体,对触能觉触处,皆名为身。身是四大造色,但有九色所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也。
六、意入 心对一切法,即有能知法之用。名之为意,意者即心王也。是中除诸心数法,但取心王,以为意入。
外六入
【佛学次第统编】
外六入者,此六法疏故属外,识所游涉,故名为入。亦名尘者,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为尘也。
一、色入 一切对眼所见之色,名为色。色有二种,摄一切色:一正报可见色,众生身色,青黄赤白黑色等。二依报可见色,外无知青黄赤白黑色等。
二、声入 一切对耳取闻之色曰声。声有二种,摄一切声:一从正报色出声,众生语言音声也。二从依报色出声,钟铃锣鼓音声也。
三、香入 一切对鼻所闻之色名香。香有二种,摄一切香:一正报色处香,众生身中香臭也。二依报色处香,外一切无知色中,所有香臭也。
四、味入 一切对舌所知之色曰味。味有二种,摄一切味:一正报色处味,众生身中之六味也。二依报色处味,外一切无知色中所有六味也。
五、触入 一切对身所觉之色名触。触有二种,摄一切触:一正报色处触,众生身中冷暖涩滑等十六触也。二依报色处触,外一切无知色中,冷暖等一十六触也。
六、法入 一切对意所知之法名法。法有二种,摄一切法:一者心法,是中除心王,但取相应诸心数法也。二者非心法,即过去未来色法,及心不相应诸行,及三无为法也。
六识(二)
【佛学次第统编】
六识者,第六意识。言意识者,依意根而起,了别法境之心王也。有四种之别:
一、独头意识 不与他之五识俱起,独起而汛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此在散心,于三量中,必为比非之二量,然此独头之释,就六识言。若就八识言,则尚与末那识阿赖耶识俱起,非独头现行也。
二、五同缘意识 与他五识同时而起,与彼共缘其境,明了依之意识也,是心之现量。
三、五俱意识 亦曰明了意识,与五识同时而起,缘五境,傍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是通于现比非三量。
四、五后意识 生于五俱意识之后念,缘前念五境之境,及缘他一切法之意识也,是全与独头意识相同。
「五种意识」又分为五种意识者:
一、定中独头 缘定中境,有事有理,事有极略极迥及定自在所生法处诸色。
二、散位独头 缘受所引色,及遍计所起诸法处色,如缘空花镜像所生者,并法处摄。
三、梦中独头 缘梦中境。
四、明了意识 依五根门与前五识同缘五尘。
五、乱意识 于五根中狂乱而起,如患热病,见青为黄,非是眼识,是此缘故。
「六识十种异名」十种识名者:
一、六识 谓从根得名。    六、分别事识 谓能辨前境。
二、意识 谓能筹量是非。   七、人我识 谓所在坏地。
三、攀缘识 谓能应涉尘境。  八、四住识 谓爱业牵生。
四、巡旧识 谓遍缘五尘。   九、烦恼障识 谓令正解不生。
五、波浪识 谓念念流散。   十、分段死识 谓感报终尽心境两别。
不觉六相
【佛学次第统编】
不觉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
一者、智相 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
二者、相续相 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
三者、执取相 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著故。
四者、计名字相 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五者、起业相 依于名字,寻名取著,造种种业故。
六者、业系苦相 以依业报,不自在故。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染心六种
【佛学次第统编】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何以故?是心从本已来,自性净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染心者有六种:
一者、执相应染 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二者、不断相应染 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三者、分别智相应染 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明方便地究竟离故。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 依色自在地能离故。
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 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 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义,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
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此义云何?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
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六门观
【佛学次第统编】
妄尽还源观六门:此观门者,乃唐贤首国师,以华严大经之义,富博宏深,质之者讵究其源,寻之者罕穷其际。由是统收玄奥,囊括大宗,述此六门,令诸后学修习观法,断除诸妄,复归真源也。
一、显一体 一体即自性清净圆明之体也。盖此体性,从本以来,圆明湛寂。在尘劳而不垢,处涅槃而非净。在圣不增,居凡不减,烦恼覆之则隐,智慧了之则显,故云显一体也。
二、起二用 二用者,谓依前净体,起于二用也。
一者、海印森罗常住用 谓入海印三昧,照真如性,妄尽心澄,众德并现,犹如大海,风息水澄,万象齐鉴,森然交罗,常住不动也。
二者、法界圆明自在用 谓入华严三昧,照法界体,众德具足,万行庄严,光明照澈,圆融无碍也。
三、示三遍 三遍者,即依前二用,一一普周法界也。
一者、一尘普周法界遍 谓尘无自性,揽真理而成立。真既无边,尘亦随尔,故一一尘中,皆见法界。
二者、一尘出生无尽遍 谓尘无自体,起必依真。真如既具恒沙众德,依真起用,万法繁兴,无有穷尽。
三者、一尘含容空有遍 谓尘无自性,即空也。幻相宛然,即有也,真空不空,妙有不有,事理该罗,容纳无碍也。
四、行四德 四德者,即依前一尘能遍之境,而修行四德也。
一者、随缘妙用无方德 谓随顺机缘,起诸妙用,万别千差,神变不测也。
二者、威仪住持有则德 谓行住坐卧,整肃威仪,阐扬教法,拯物导迷,坏忍住持,可轨可范也。
三者、柔和质直摄生德 谓慈悲平等,调柔和顺,言行相符,质直无伪,惟以正法,摄化众生也。
四者、普代众生受苦德 谓诸众生,受苦无量,常怀悲悯,拯拔救济。亦复出生入死,为其说法,咸令得乐也。
五、入五止 五止者,即依前能行四德之心,而修五止也。
一者、照法清净离缘止 谓观照真俗二谛之法,空有不二,清净虚廓,能缘之智既寂,而所缘之境亦亡也。
二者、观人寂泊绝欲止 谓观五蕴之身,诸法本空,寂然淡泊,诸欲皆尽,无愿无求也。
三者、性起繁兴法尔止 谓依体起用,名为性起,应用万差,故曰繁兴,任运常然,名法尔也。
四者、定光显现无念止 谓入此三昧中,光明炳现,内外洞彻,无思无虑也。
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 谓真性之理,幻相之事,隐显俱融,性相双泯也。
六、起六观 六观者,即依前五止,而修即止之六观也。
一者、摄境归心真空观 谓观世间一切诸法性,惟一心法,心外更无一法可得,境本空寂,无有实体也。
二者、从心现境妙有观 谓依体起用,具修万行,庄严佛土,成就报身也。
三者、心境秘密圆融观 所言心者,谓无碍心,诸佛證之,以成法身也。境者诸无碍境,诸佛證之,以成净土也。然如来报身,及所依净土,圆融无碍,或身中现土,土中现身,心境双融,了无迫隘也。
四者、智身影现众缘观 谓智体惟一,能鉴众缘,犹如日轮照现,迥处虚空,有目之流,无不亲见也。
五者、多身入一境像观 谓以大止妙观法力加持故,得一身作多身,多身入一身,如镜现像,无有障碍也。
六者、主伴互现帝网观 谓毗卢遮那自身为主,十方诸佛菩萨为伴;或以一身为主,多身为伴;主伴互现,重重无尽,如帝网珠,光光交映,无有穷尽也。
六调伏
【佛学次第统编】
菩萨善戒经云六种调伏:
一、性调伏 谓菩萨宿有善根种性,故能修习善法,调伏身心诸烦恼障,由是得證菩提,是名性调伏。
二、众生调伏 谓菩萨善能调伏一切众生。若有声闻性者,令得声闻道;有缘觉性者,令得缘觉道;乃至有人天性者,令其得人天乐;是名众生调伏。
三、行调伏 谓菩萨以万行调伏诸烦恼故,而能具足佛道。复为众生故,修习苦行,心无悔恨,是名行调伏。
四、方便调伏 谓菩萨以种种方便,调伏众生,如初发心者,教持禁戒,脱离生死;已发心者,教令亲近善友,受持经法;是名方便调伏。
五、熟调伏 谓菩萨为诸众生无善根者,说人天乐,令其发菩提心;有善根者,说出世法,令其增长,成熟善果,是名熟调伏。
六、熟调伏印 印即法印,以法自印其心也。印有三种:
一、谓菩萨专念菩提,其心柔软,未能清净,名下熟调伏印。
二、谓菩萨虽得清净,未能具足最大寂静,名中熟调伏印。
三、谓菩萨修行多劫,具足清净,最大寂静,道品圆满,名上熟调伏印也。
六种治魔法
【佛学次第统编】
凡治魔障者,或念三皈五戒等,或诵般若经菩萨戒本等,及大乘方等经所说之治魔咒,又或以念佛治之,贤首五教仪开为六门:
一、觉悟无惑    二、善识诃责    三、止观破除
四、经咒加持    五、永固正念    六、增进功行
以上六门,或渐次用而销,或一时用而灭,或少分用而止,或全分用而破,如是不遭邪虑,发明圆定,方名为善修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