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六经(六經)  拼音:liù jīng
1.《诗》、《书》、《礼》、《乐》、《易》、《春秋》。《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2.中医指三阳经和三阴经的合称。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络。
《國語辭典》:六艺(六藝)  拼音:liù yì
1.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指礼、乐、射、御、书、数。《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2.儒家的六经。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唐。韩愈 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分类字锦》:义出六经(义出六经)
高士廉文思博要序:义出六经,事兼百氏,究帝王之则,极圣贤之训,天地之道备矣,人神之际在焉。
分类:文章
《分类字锦》:正定六经(正定六经)
后汉书蔡邕传:建宁三年,辟司徒桥元府,元甚敬待之,出补河平长,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学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册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
分类:馆阁
《分类字锦》:文首六经(文首六经)
白居易与元九书:三才各有文。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
分类:
《分类字锦》:心醉六经(心醉六经)
中说子游河间之渚河上丈人曰何居乎斯人也心若醉六经目若营四海何居乎斯人也文中子去之薛收曰何人也子曰隐者也
分类:
《分类字锦》:佐佑六经(佐佑六经)
唐书韩愈传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原性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阁深与孟轲扬雄相表里而佐佑六经云
分类:文章
《分类字锦》:镕钧六经(镕钧六经)
文心雕龙》:至夫子继圣,独秀前哲,镕钧六经。
分类:
《分类字锦》:若醉六经(若醉六经)
中说子游河间之渚河上丈人曰何居乎斯人也心若醉六经目若营四海何居乎斯人也文中子去之薛收曰何人也子曰隐者也
分类:
《國語辭典》:六经皆史(六經皆史)  拼音:liù jīng jiē shǐ
《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应视为古代历史文献的一种理论。认为六经乃夏、商、周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历代皆有此说,如隋代王通,宋代陈傅良,元代郝经,明代宋濂、王守仁、王世贞、李贽,清代袁枚、章学诚、汪中等。见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及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一。易教上》。
《分类字锦》:六经流裔(六经流裔)
汉书·艺文志》: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注:师古曰:裔,衣末也。其于六经如水之下流,衣之末裔。
分类:
《漢語大詞典》:六经注我(六經註我)
宋 理学家 陆九渊 语。意谓其思想皆出自“六经”,可以与圣人之言互相发明。《陆象山语录》卷上:“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宋史·陆九渊传:“或劝 九渊 著书,曰:‘六经註我,我註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