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2
典故
1
词典
11
分类词汇
20
共20,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分类词汇
(续上)
太阴病
缠经
十二经脉
六经皆史
六艺经传
《国语辞典》:
太阴病(太阴病)
拼音:
tài yīn bìng
中医六经病症之一。属里虚寒證的开始阶段,其特点是不发热,常见腹满、呕吐、泄泻、口不渴、食不下,脉缓弱等症状。
分类:
中医
六经
病症
阶段
《漢語大詞典》:
缠经(纏經)
即传经。中医学名词。指外感热病的六经传变。即本经症候消失,而变为另一经症候。
《
红楼梦
》
第一○二回:“ 贾珍 连忙请了大夫看视,説感冒起的,如今缠经,入了足阳明胃经,所以譫语不清,如有所见。”
分類:
传经
中医
医学
外感
热病
六经
经传
《漢語大詞典》:
十二经脉(十二經脈)
中医谓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六经脉,表里配合,成为十二经脉。经脉,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
《素问·诊要经终论》
:“ 帝 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
“中经维络” 唐 张守节 正义:“
《八十一难》
云:‘十二经脉,十五络脉,阳维阴维之脉也。’”
分類:
十二经脉
中医
三阴
三阳
六经
经脉
《國語辭典》:
六经皆史(六經皆史)
拼音:
liù jīng jiē shǐ
《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应视为古代历史文献的一种理论。认为六经乃夏、商、周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历代皆有此说,如隋代王通,宋代陈傅良,元代郝经,明代宋濂、王守仁、王世贞、李贽,清代袁枚、章学诚、汪中等。见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及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一。易教上》。
分類:
六经
中国
史书
主张
《漢語大詞典》:
六艺经传
“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此处是指六经。即《
诗
》、《
书
》、《
礼
》、《乐》、《
易
》、《
春秋
》。注意:“六艺”有时是指礼、乐、射、御、书、术等六种技艺。传,是解释经书的书。如:《春秋左氏传》、《诗经毛氏传》等。“六艺经传”一词源于《
史记·太史公自序
》中所引其父司马谈之言:“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例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唐
·
韩愈
《师说》
分類:
六经
经文
文和
和传
六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