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6
词典
2
分类词汇
64
共64,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精好
逋亡
疑间
浮食
战兵
哀牢
游牧
游园
逞威
对治
小宛
杂议
情虑
韩奕
殷武
《漢語大詞典》:
精好
精良美好。
《
三国志·吴志·贺齐传
》
:“ 齐 性奢綺,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 宋
苏洵
《衡论·重远》
:“土之所产,又极富伙,明珠大贝,紈锦布帛,皆极精好。” 范文澜 蔡美彪 等
《中国通史》
第三编第六章第二节:“ 南诏 修治山田很精好。”
分類:
精良
美好
六章
《漢語大詞典》:
逋亡
(1).逃亡。
《
史记·秦始皇本纪
》
:“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 陆梁 地。” 南朝 宋 刘义庆
《
世说新语·政事
》
:“ 谢公 时,兵厮逋亡,多近窜南塘下诸舫中。”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清廷颁布十九信条特赦党人》
:“虽已逋亡海外,放言高论,不无微瑕。”
(2).指逃亡的人。
《陈书·周迪传》
:“外诱逋亡,招集不逞,中调京輦,规冀非常。” 宋
范仲淹
《泰州张侯祠堂颂》
:“逋亡几千,咸復于田。” 郭沫若
《中国史稿》
第三编第六章第三节:“ 广阳王 司马睦 在所封 中山国 内招诱逋亡,私占七百馀户依附农民。”
分類:
逃亡
人
六章
《漢語大詞典》:
疑间(疑間)
猜忌离间。
《
新唐书·裴度传
》
:“制詔有异辞,欲激贼怒 弘 ( 韩弘 )者,意 弘 怏怏则 度 无与共功。 度 请易其辞,窒疑间之嫌。” 宋
苏辙
《唐高祖论》
:“至立太子, 高祖 以长立 建成 , 建成 当之不辞,於是兄弟疑间,卒至大乱。”
《
宋史·彭龟年传
》
:“臺諫但能仗父子之义,责望人主;至於疑间之根,盘固不去,曾无一语及之。” 康有为
《大同书》
甲部第六章:“人主喜怒不测,羣僚疑间交攻。”
分類:
猜忌
离间
六章
《漢語大詞典》:
浮食
多谓不事耕作而食。
《史记·平準书》
:“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 宋
苏轼
《策别·安万民三》
:“惟其百工伎艺,无事种艺,游手浮食之民,然后可以怀轻资而极其所往。”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
:“比 陈平 之赐金,幸免不衰,更慙浮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
《中国通史》
第二编第六章第一节:“ 鲜卑 平民不畜牧不耕作,三分之二是游手浮食人。”
分類:
不事
耕作
六章
《漢語大詞典》:
战兵(戰兵)
(1).谓以武力决胜负。
《文中子·问易》
:“强国战兵,霸国战智,王国战义,帝国战德,皇国战无为。”
(2).从事战斗的士兵。 宋
苏轼
《上皇帝书》
:“又城大而兵少,缓急不可守,今战兵千人耳。” 清 夏燮
《
中西纪事·长江设关
》
:“探得 英国 水师兵头 霍 姓,现带小火轮兵船五隻,战兵八百餘名,洋商数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
《中国通史》
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文武官员和自由民都受到耕地,也都负担服兵役的义务。丁壮人当战兵,有马的人当马军。”
分類:
从事
武力
战斗
决胜负
士兵
六章
《漢語大詞典》:
哀牢
我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
《文选·班固〈东都赋〉》
:“自 孝武 之所不征, 孝宣 之所未臣,莫不陆讋水慄,奔走而来宾。遂绥 哀牢 ,开 永昌 。” 李善 注引
《
东观汉记
》
“以 益州 徼外, 哀牢 王率众慕化。地旷远,置 永昌郡 也。”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
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 永昌 是古哀牢族( 乌蛮 别种)居地。”
分類:
南地
地区
少数民族
六章
《國語辭典》:
游牧
拼音:
yóu mù
无一定住所,将牛、马、羊等一边移动,一边饲养的粗放式畜牧,称为「游牧」。有逐水草而居、山牧季移等二种形态。也作「游牧」。
分類:
游牧
从事
畜牧
定处
不定
定居
六章
《漢語大詞典》:
游园(遊園)
在花园或公园里游览。 陈毅
《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
诗:“游园人过七万,风舞海棠艳浓。” 周立波
《砖窑和新屋》
:“不要拆掉那排破砖窑,在那儿挂一块牌子,写上这句话:‘这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工人的宿舍’。叫工人们游园的时候,看了这砖窑,比比现在,想想从前。”
《工人歌谣选·工人就是诗画家》
:“人带诗画来游园,游园诗画永留下。”
犹花园。 康有为
《大同书》
己部第六章:“各大学皆有游园,备设花木、亭池、舟楫。”
分類:
花园
公园
园里
游览
六章
《漢語大詞典》:
逞威
犹言耍威风。 清 柯超
《辛壬琐记》
:“ 沈 范 率众数百人,先行入城,焚屋逞威。”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七)》
:“她一得到可以逞威的地位如校长之类,不就雇用了‘掠袖擦掌’的打手似的男人,来威吓毫无武力的同性的学生们么?” 游国恩 等
《中国文学史》
第七编第六章第二节:“可是一遇到妖精逞威, 唐僧 被擒,自己对付不了时,他( 猪八戒 )又只得请求 悟空 回来。”
分類:
耍威风
国恩
六章
《漢語大詞典》:
对治(對治)
(1).相匹敌。
《汉书·韩安国传》
“公等足与治乎” 唐 颜师古 注:“治谓当敌也,今人犹云对治。”
(2).原为佛教语。谓断烦恼。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第二分第六章:“邪僻之对治在乎守意。意者,心之动而未形者也。意正则神明。神明则无不照、无不能而成佛矣。”
(3).引申为对付。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
诗之十二:“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黽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牀?”
(4).指对应,对照。 明
袁宗道
《论隐者异趣》
:“古人云:若取自己自心为究竟,必有他物他人为对治。”
分類:
相匹
相匹敌
匹敌
佛教语
对付
对照
烦恼
二分
六章
《国语辞典》:
小宛
拼音:
xiǎo wǎn
1.《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小宛,大夫刺宣王也。」或亦指为伤时之诗。首章二句为:「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2.国名。为汉时西域诸国之一,在今新疆且末县境的戈壁沙漠中。
分类:
国名
汉时
西域
的篇名
六章
沙漠
伤时
《漢語大詞典》:
杂议(雜議)
集议;共同评议。
《
汉书·晁错传
》
:“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
《
新唐书·礼乐志四
》
:“其后羣臣言封禪者多,乃命祕书少监 颜师古 、諫议大夫 朱子奢 等集当时名儒博士杂议,不能决。” 清
章学诚
《
文史通义·书〈吴郡志〉后
》
:“於是会校官 汪泰亨 ,与文学士杂议,用 褚少孙 例,增所闕遗,订具誒伪。” 张晋藩 等
《中国法制史》
第二编第六章第三节:“对于重大疑案,皇帝令翰林学士、负责知制诰的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参知政事、御史、谏官等大臣共同评议,称为‘杂议’,然后决断。”
分類:
集议
共同
评议
六章
《漢語大詞典》:
情虑(情慮)
(1).忧虑之情。
《晋书·羊曼传》
:“太妃惟此一舅,发言摧咽,乃至吐血,情虑深重。”
(2).情思,感情。 晋
何劭
《杂诗》
:“勤思终遥夕,永言写情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
《中国通史》
第三编第六章第二节:“ 大理 人……给 宋 官文书,后边有附记説:‘古文有云,察音者不留声,观行者不识辞,知己之人,幸逢相謁,言音未同,情虑相契。’”
分類:
忧虑
情思
感情
六章
《国语辞典》:
韩奕(韩奕)
拼音:
hán yì
《诗经。大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韩奕,尹吉甫美宣王也。」或以为韩侯初立来朝,始受王命而归,诗人作此诗以送之。首章二句为:「奕奕梁山,维禹甸之。」
分类:
的篇名
六章
初立
来朝
《国语辞典》:
殷武
拼音:
yīn wǔ
《诗经。商颂》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殷武,祀高宗也。」或以为美宋襄公之诗。首章二句为:「挞彼殷武,奋伐荆楚。」
分类:
的篇名
六章
宋襄公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