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十六大天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部中之主者,有十六位,谓之十六大天。(参见:十六天)
十六天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字文殊法说之。
十六大国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十六国王)
十六大菩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四如来四亲近之十六菩萨也,简别于贤劫之十六尊,特称为大菩萨。(参见:十六菩萨)
十六大阿罗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即十六罗汉也。(参见:罗汉)
【三藏法数】
(出法住记)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三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三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遇世间设大施无遮会时,即同诸眷属,蔽隐圣仪,同于凡流,密受供养,令施者得胜果报,饶益有情,是为十六大阿罗汉也。(三明者,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也。六通者,天耳通、天眼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也。)
〔一、宾度罗跋啰惰阇尊者〕,梵语宾度罗,华言不动,字也;梵语跋啰惰阇,华言捷疾,姓也。此尊者与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耶尼洲。(梵语瞿耶尼,华言牛货。)
〔二、迦诺迦伐蹉尊者〕,梵语迦诺迦伐蹉(无翻),此尊者与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
〔三、迦诺迦跋釐惰阇尊者〕,梵语迦诺迦跋釐惰阇(无翻),此尊者与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
〔四、苏频陀尊者〕,梵语苏频陀(无翻),此尊者与七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俱卢洲。
〔五、诺讵罗尊者〕,梵语诺讵罗,华言鼠狼山,此尊者与八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南赡部洲。(梵语赡部,亦云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六、跋陀罗尊者〕,梵语跋陀罗,华言好贤,此尊者与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耽没罗洲。
〔七、迦哩迦尊者〕,梵语迦哩迦(无翻),此尊者与千阿罗汉,多分住在僧伽荼洲。
〔八、伐阇罗弗多罗尊者〕,梵语伐阇罗弗多罗(无翻),此尊者与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剌拿洲。
〔九、戍博迦尊者〕,梵语戍博迦(无翻),此尊者与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香醉山中。
〔十、半托迦尊者〕,梵语半托迦(无翻),此尊者与一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三十三天。(三十三天即忉利天也。)
〔十一、啰怙罗尊者〕,梵语啰怙罗,华言执日,此尊者与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毕利飏瞿洲。
〔十二、那伽犀那尊者〕,梵语那伽犀那(无翻),此尊者与一千二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半度波山。
〔十三、因揭陀尊者〕,梵语因揭陀(无翻),此尊者与一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胁山中。
〔十四、伐那婆斯尊者〕,梵语伐那婆斯(无翻),此尊者与一千四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可住山中。
〔十五、阿氏多尊者〕,梵语阿氏多(无翻),此尊者与一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鹫峰山中。
〔十六、注荼半托迦尊者〕,梵语注荼半托迦(无翻),此尊者与一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中。
三密六大
【佛学大辞典】
(杂语)地水火者身密,风空者语密,识者意密。
六大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三种:一、小乘之说。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因示人空,而分析一有情为六大者。中阿含四十七多界经,所说六界是也。俱舍论一曰:「六界是诸有情生所依。」二、大乘因示法空故说六大。是名遍到空。仁王经上曰:「色受想行识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谛十二因缘空。」同天台疏中曰:「六大名遍到空,阿含云:六王诤大,地云我能载,水云能漂润,火云能烧照,风云能生动,空云能容受,识云若无我者色则败坏。五虽大而识为主,故云四大围空识居中也。」菩萨处胎经地神品亦有此说。三、密教因示诸法本不生之实体,故说六大。亦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法本来自尔有实体,有实形,周遍法界,圆满十方而不生不灭者也。(参见:六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曰六界。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法周遍一切法界,而造作有情非情,故名为大。盖非情为五大所成,而有情为六大所成也。此六大之义,虽涉于显密而说之。然显教之义,以欲知六大假和合而成一身,能成之六大,所成之一身,皆是生灭无常之假法而说之也。仁王经观空品曰:「色受想行识空,十二入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同受持品曰:「比丘比丘尼,修行十善,自观己身地水火风空识分分不净。」大般若经二百七十三曰:「一切智智清净,故地界清净。一切智智清净,故水火风空识界清净。」璎珞本业经上曰:「六大识空四大,一切法无自相无他相,如虚空故。」天台仁王经疏中曰:「阿含云:六王诤大,地谓我能载,水云能漂润,火云能烧照,风云能生动,空云能容受。识云若无我者,色则败坏,五虽大而识为王。故云:四大围空,识居其中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六界,即地、水、火、风、空、识。此六法周遍于一切法界,以造作有情与非情,故名为大。非情是五大所造,有情是六大所成。
【佛学次第统编】
六大又曰六界,即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法体性广大,周遍一切法界,而造作有情非情,故名为大。盖非情为五大所成,而有情为六大所成也。此六大之义,虽涉于显密而说之,然显教之义,以欲知六大假和合而成一身,能成之六大,所成之一身,皆是生灭无常之假法而说之也。密教说六大之体性,本有常住,即胎金两部理智之二法身也。盖密教不如显教,别立无相之真如。故法界之诸法,不过五蕴,即色心之二法。今开色之一而为五大,合受等四蕴而为一识大,此中五大为本有常住,凡圣一如,故为本有胎藏界之理法身。识有情智迷悟之别,故为始成金刚界之智法身但色心本自不二,色即心故,五大即五智;心即色故,五智即五大。理法身固非顽迷无智,智法身固为常性不变,其种子色形等如下:
(种子)  (色)  (形)  (性)  (用)
地大   �@     黄   □ 方   坚    持
水大   �l     白   ○ 圆   湿    摄
火大   �j     赤   △ 三角  暖    熟
风大   �p     黑   橥 半月  动    长
空大   �Q     青   樃 团形  无碍   不障
识大   �丑@    白   ○ 圆   了别   决断
若六大合于心法形色,则:
地水火风空    色形
识        心法
「识大形色」六大中识大之形色,密教谓心法有实之形色,其色白,其形圆,其證则引金刚顶经我见自心形如月轮之说。谓凡夫所见,虽无隔历质碍,然佛眼所见,则有周遍法界无碍自在之色。若不然,则不惟与显教法身无相之说同,月轮之说亦无用矣。然日本台密,以此月轮为伪相之譬喻,而心法不许有实之色形,与显教同也智證之金刚界瑜伽记曰:「本国僧中,或执心有其形,即月轮是也。若不言有月轮,同显教法身言断心灭之说,所以可云心法定有形。若不然,密教月轮之说无用云。今言此执与当文禅要违,故可以月轮为伪相喻。」案本国之僧者,日本之空海也。智證大师在唐时,请决于法全和尚,和尚举两处之违文,而非此说。当文者,金刚界仪轨所谓无体亦无事,即亦非月,由具福智故,自心如满月是也。禅要者,彼释所谓伪想一明月,犹如净月是也。然天台二百题十一,有心法形色之疑,而成立有形色。
「六大能生」 大日经五秘密曼荼罗品,如来说发生偈,是由六大生四种法身,四种曼荼罗,三种世间,且示诸法常住也。偈曰:「能生随类形,诸法之法相,诸佛与声闻,救世因缘觉,勤勇菩萨众,及人尊亦然,众生器世界,次第而生生生住等诸法,常恒如是生」,此中前之能生二字,是六大随类形。已下诸句,所造之法也。于其所造句中,配四种法身,与四种曼荼罗,及三种世间之三种法也。
六大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像图汇三,谓一、比丘大黑,其本地大摩尼珠,为如来之标帜,僧形之大黑也(伪经之大黑天神圆满陀罗尼经有本地之记)。二、摩诃迦罗大黑女,为大黑之后。三、王子迦罗大黑,为大黑之王子。四、真陀大黑,为施福之标帜,而持真陀摩尼。五、夜叉大黑,为降魔夜叉之标帜,而持金刚轮。六、摩迦罗大黑,即本体之摩诃迦罗,负囊持槌。
五轮六大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五轮者五大之异名。五大加识大为六大。
密教六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密教说六大之体性本有常住,即胎金两部理智之二法身也。盖密教不如显教别立无相之真如,故法界之诸法,不过五蕴,即色心之二法,今开色之一而为五大,合受等四蕴而为一识大。此中五大为本有常住,凡圣一如,故为本有胎藏界之理法身,识有情智迷悟之别,故为始成金刚界之智法身。但色心本自不二,色即心,故五大即五智。心即色,故五智即五大。理法身固非顽迷无智,智法身固为常性不变,其种子色形等如图。六大中识大之形色,密教谓心法有实之形色,其色白,其形圆。其證则引金刚顶经一:「我见自心形如月轮。」之说。谓凡夫所见,虽无隔历质碍,然佛眼所见,则有周遍法界无碍自在之色。若不然,则不惟与显教法身无相之说同,月轮之说亦无用矣。然日本台密以此月轮为伪相之譬喻,而心法不许有实之色形,与显教同也。智證之金刚界瑜伽记曰:「本国僧中或执心有其形,即月轮是也。若不言有月轮同显教法身言断心灭之说,所以可云心法定有形。若不然,密教月轮之说无用。(中略)今言,此执与当文禅要违,故可以月轮为伪相喻。」案本国之僧者,日本之空海也,智證大师在唐时请决于法全和尚,和尚举两处之违文而非此说。当文者,金刚界仪轨所谓:「无体亦无事,即亦非月,由具福智故,自心如满月」是也。禅要者,彼释所谓:「伪想一圆明犹如净月」是也。然天台二百题十一有心法形色之疑,而成立有形色。
六大能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经五秘密曼荼罗品,如来说发生偈,是由六大生四种法身,四种曼荼罗,三种世间,且示诸法常住也。偈曰:「能生随类形,诸法之法相。诸佛与声闻,救世因缘觉。勤勇菩萨众,及人尊亦然。众生器世界,次第而相生。生住等诸法,常恒如是生。」此中前之能生二字,是六大,随类形已下诸句,所造之法也。于其所造句中,配四种法身与四种曼荼罗及三种世间之三种法也。见秘藏记末,同钞十。
六大神
【佛学大辞典】
(名数)地等六大之神灵也。
六大贼
【佛学大辞典】
(譬喻)(参见:六贼)
六大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在显教,观六大之空不净也。在密教,观六大之圆融无碍也。嘉祥仁王经五曰:「作六大观,四大空识也。」
【佛学常见辞汇】
观察六大的行法,在显教是观察六大之空与不净,在密教是观察六大之圆融无碍。
六大法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地等六大有相性之二面。凡眼所见者,惟其事相,事事差别而不相融。圣智所见者,为其法性一味平等也。
六大无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大者,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大之义,虽为显密共通之法相,然论六大无碍者,则惟密教。无碍者,互相融通而无障碍,如光与光,六大互相融通也,自他之六大互相融通,是为六大之自性,法自尔之德,故云法性。即佛陀之身为六大所成,凡夫之身亦六大所成也,六大之自性,无碍平等,故佛之六大与众生之六大融通而无间隔,入我我入也(是自他六大无碍之义)。又,地等之五大与识,为入我我入。故有情非情一体也。为此草木国土成佛之义亦成(是自之六大互无碍之义)。然凡夫自无始以间隔之情向于无所碍平等之六大,妄为间隔差别,而起彼此我他之见,故作业感生死之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