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公田  拼音:gōng tián
1.古井田法,称居中的一区。《诗经。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2.公家的田。《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公田假与贫民。」晋。陶渊明〈归去来辞。序〉:「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3.旧时一族公有的「族田」,族人也习称为「公田」。
《國語辭典》:井田  拼音:jǐng tián
1.周代授田之法。以地一方里画成九区,由八家各占百亩,称为私田,中间百亩为公田,因形如井字,故称为「井田」。
2.泛指田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國語辭典》:公共  拼音:gōng gòng
众人共有。如:「公共汽车」。《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横竖你们中国的地方是大家公共的,现在山东地方就是我们本国势力圈所到的去处。」
《國語辭典》:财产(財產)  拼音:cái chǎn
属于国家、集体或个人所有的财物和产业的总称。《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因使人宣召史弘福,尽拨史弘肇抛下财产付与史弘福。」
《國語辭典》:没收(沒收)  拼音:mò shōu
强制将私有物充公,称为「没收」。如:「没收财产」。
《漢語大詞典》:众地(衆地)
众人公有的土地。吕氏春秋·审分:“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 杨树达 《积微居读书记·读吕氏春秋札记·审分览》:“众地,谓众人公有之地。”
《国语辞典》:耕地放领(耕地放领)  拼音:gēng dì fàng lǐng
政府所实施的农地政策,将公有耕地或由徵收而来的私有耕地出售与农民的措施。
《国语辞典》:老天有眼  拼音:lǎo tiān yǒu yǎn
天公有眼,明察秋毫。如:「做人不可为非作歹,老天有眼,总有报应的一天!」
《国语辞典》:日照权(日照权)  拼音:rì zhào quán
享有阳光照射的权利。因阳光是公有物,若受密集的建筑,或空气污染,而无法享受日照,则有权控告请求恢复其权利。
《国语辞典》:水利权(水利权)  拼音:shuǐ lì quán
拥有该地河川、湖泊等公有水源的权利。
《漢語大詞典》:公账(公賬)
公有的财产帐目。 鲁迅 《徬徨·弟兄》:“老三说,老五折在公债票上的钱是不能开公账的,应该自己赔出来。” 巴金 《秋》二:“‘ 金冬心 的字是公账上的,你一个人不能拿出去卖,你应该赔出来,’ 克安 也板起脸说话。”
《漢語大詞典》:公共财产
也称“公有财产”。公有公用的财产。在中国,通常将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称为公共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