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3—1583 【介绍】: 明山东蒙阴人,字共甫,号东塘。隆庆五年进士。授编修。论张居正夺情。吴中行、赵用贤被谪又遣子送行。触怒居正,被谪为泽州判官,迁广平府推官。
维基
公家臣(1533年3月24日—1583年),字共父、共甫,号东塘,山东青州府蒙阴县人,军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山东乡试第二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二甲第七十七名进士。选庶吉士,万历元年(1573年)授翰林院编修。万历五年(1577年),因反对张居正“夺情”,贬山西泽州判官,十年升直隶广平府推官。万历十一年(1583年)张居正卒,召南京户部主事,赴任途中病卒于滁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6—1604 【介绍】: 明山西大同山阴人,字忠伯,别号对南。隆庆二年进士。授编修。万历初,进修撰,充日讲官,帝颇敬之。十二年,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在阁中居末,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以继母忧归。及还朝,神宗已深居不出,家屏一年间仅见帝颜两次,乞休,不报。十八年,阁臣因册立太子事,以去就力争,被切责。申时行等皆乞去,独家屏在阁,请速决大计。帝谕二十年春举行,意在搪塞。家屏即宣示外廷,帝意颇恚。次年为首辅。请临朝,请豫教皇储,皆不纳,引疾罢,柄国仅半年。卒于三十一年岁末。有《王文端奏疏》、《王文端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赠少保谥文瑞有复宿山房集
维基
王家屏 (1536年—1603年),字忠伯,号对南,山西大同府应州山阴县古城人,明朝官员,万历年间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谥文端。王家屏生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丙申。隆庆二年(1568年)的廷试高中二甲第二名,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权臣高拱之兄高捷时任江都御史,贪赃枉法,民怨沸腾,王家屏不顾老友劝阻,直陈其事。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王家屏担任修撰,充日讲官,升侍讲学士。神宗以其博学多才和端庄气质,誉之为“端人”。王家屏为人正直,还表现在对宰臣张居正的态度上。张居正从万历元年(1573年)到十年(1582年),一直担任首辅,深得神宗器重,权倾朝野。谁要想得到高官,必先得居正垂青。就是这样一位显赫人物,王家屏也能秉公相待。张居正生病时,朝内大臣都去看望,有的还到寺院祈祷,奉迎至极,唯独王家屏未去。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后,群臣对他一反常态,倒张的浪潮甚嚣尘上,神宗也撤销了他生前的太师头衔,籍没其家产,而王家屏又能够秉公直言,给予张居正公正的评价。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家屏升任礼部右侍郎,一个月后,升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理朝政,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万历十七年时,评事雒于仁进四箴谏神宗,神宗大怒并预备把他重重问罪,王家屏上书进言:「人主出入起居之节,耳目心志之娱,庶官不及知、不敢谏者,辅弼之臣得先知而预谏之,故能防欲于微渺。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茍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神宗听闻后很不高兴,但还是把雒于仁的上书留中不发,从轻发落,雒于仁故而得以善去。万历十九年(1591年)秋,出任内阁首辅,但后因立储之事与万历帝闹翻。王家屏执阁六月,时间虽短,但给朝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贪权武断,“推诚秉公,百司事一无所扰”,又“性忠谠,好直谏”,故而颇得朝野赞誉。万历二十年(1592年)三月,给事中李献上疏言国本事,被震怒的神宗罢黜,王家屏不惜封还御批力谏而被责骂,后其为群臣求请的上疏中「若徒犯颜触忌,抗争偾事,被谴罢归,何名之有!」「更使臣弃名不顾,逢迎为悦,阿谀取容,许敬宗、李林甫之奸佞,无不可为,九庙神灵必阴殛臣,岂特得罪于李献可诸臣已哉!」「言涉至亲,不宜有怒。事关典礼,不宜有怒。臣与诸臣但知为宗社大计,尽言效忠而已,岂意激皇上之怒哉?」等言论屡屡激怒神宗,最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致仕归里。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卒,葬于山阴县河阳堡桑乾河畔。
朱家仕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朱家仕(?—1644年),字翼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临洮府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市)人,进士出身。谥节悯。天启元年(1621年),乡试中举。崇祯元年(1628年),登进士,任怀隆兵备道。后升任大同兵备副使、分巡冀北道兵备副使。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进犯大同,总兵姜镶开门投降。朱家仕率领全家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开美,号尊王。天启二年进士。授开化知县。擢刑科给事中,弹击权贵无所避忌。崇祯四年,请释大学士钱龙锡于狱。又疏陈马政之弊。巡京营,请免班军工役,尽归行伍。累迁户部右侍郎。清军入近畿,家彦雪夜携灯,步巡城堞,协理戎政,寝处城楼半年。十七年,农民军逼京师,守安定门,城破,自缢死。
清州搜玉
王家彦,字灿三,天启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曾参与纂修康熙《青县志》。
维基
王家彦(1588年—1644年),字开美,号尊五,福建莆田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启壬戌进士,崇祯末官至户部尚书。李自成破北京,王家彦自缢殉国。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授开化知县,四年本省同考,五年调兰溪县。崇祯元年考选,擢刑科给事中。袁崇焕诛毛文龙,有人归咎于大学士钱龙锡,家彦为他辩解,龙锡得免死。四年升工科右,五年巡视皇城,管工程。七年管王恭厂,加俸一级,升户科左。八年升户科都给事中,九年丁忧归。崇祯十二年(1639年)起为吏科都给事中,此时流寇纷起,民生日蹙,家彦上疏:“催科急者书上考,督责严者号循良,不肖而墨者以束湿济其饕餮,一二贤明吏束于文法,展布莫由。惟稍宽文网,壹令抚绥,盗之聚者可散,散者可不复聚。又旧制捕蝗令,吏部岁九月颁勘合于有司,请实意举行。”皇帝同意。擢大理寺右寺丞,十四年进本寺左少卿。十五年迁太仆寺卿,本年擢户部右侍郎。清军进犯京畿,改任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升户部尚书,帝曰:“戎政非家彦不可。”遂留任。不久李自成大军迫近京师,王家彦分守安定门。城破,家彦从城上跳下,不死,又自缢于民舍,尸身被贼焚毁,残其一臂,家仆收埋其尸。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端。清朝时赐谥忠毅。《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5—1647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全粤诗·卷六五七
张家玉(一六一六—一六四七),字玄子,号芷园,东莞人。明思宗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鼎革后南归,仕弘光、隆武两朝。绍武帝立于广州,以礼、兵二部侍郎招,辞不拜。永历元年(一六四七),毁家起兵于东莞,与南海陈子壮、顺德陈邦彦互为倚角,抗击占据广州之清兵。永历帝授以兵部尚书、提督岭东军务右副都御史。后为清将李成栋击败,赴水死。永历帝追赠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增城侯,谥文烈。著有《张文烈遗集》。《明史》卷二七八有传。张家玉诗,以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为底本,参校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东莞寓园刻《张文烈公遗诗》。
维基
张家玉(1615年—1647年),字玄子,一字元子,号芷园,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明末及南明政治人物。永历年间任兵部尚书,兵败自尽殉国。少年时好习武艺。十九岁考取秀才,为广州儒学生员。崇祯十六年(1643年),考取进士。李自成陷京师,被执。自成败,南归。隆武年间,授翰林院侍讲,兼编起居注。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破南京,弘光帝随即被俘。张家玉逃往杭州。闰六月,唐王朱聿键即位于福州,改元隆武,张家玉授翰林院侍讲,兼编起居注。七月初一,隆武帝亲征江西,命张家玉为兵科给事中,监督御右营永胜军。十一月,清军围困抚州,张家玉率军驰援,埋伏诱敌,先后在许湾(今江西临川区)、在千金坡大败清军,解抚州之围。江西沦陷后,张家玉拥立永历帝。晋兵部尚书。兵败投水塘死。永历帝加赠奉天翼运中兴宣猷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国柱、少保兼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增城侯,谥文烈。
张家骧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家骧(1827年—1885年),字子腾,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晚清政治人物。卒谥文庄。同治元年(1862年)殿试第二甲第十二名,赐进士出身,时年三十五岁。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1867年出督山东学政,寻调山西(与于建章对调)。1868年因父丧解职,守丧后重新上任旧职。历升翰林院侍讲(同治十年,1874年8月)、南书房行走(同治十三年,1874年9月)侍读、侍讲学士等。光绪元年(1875),任顺天乡试同考官,12月,任日讲起居注官,光绪二年,任国子监祭酒,光绪七年(1881),任詹事府少詹事,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光绪八年,任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署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任稽察科事内阁学士,经筵讲官,光绪九年(1884),任直隶省举人复试阅卷大臣,殿试读卷官,朝考阅卷大臣,授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任武闱会试正考官,慈禧太后50寿庆,赏赐张家骧“砥德砺才”牌匾,并赐紫禁城骑马,终官吏部右侍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张家骧病逝于吏部侍郎任上,归葬于鄞县龙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8—1909 【介绍】: 清安徽寿州人,字燮臣。咸丰九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光绪间毓庆宫行走,与翁同龢同为帝师。历工、礼、吏、户各部尚书。戊戌新政时为管学大臣,管理官书局,开办京师大学堂。以反对废立,引病解职。辛丑议和后拜武英殿大学士,任学务大臣,充资政院总裁。卒谥文正。
维基
孙家(1827年—1909年),字燮臣,号容卿、蛰生,别号澹静老人,安徽省凤阳府寿州(今淮南市寿县)人,晚清状元、政治家。咸丰九年(1859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出湖北学政,升侍讲、侍读。入值上书房。光绪四年(1878年),命在毓庆宫行走,与翁同龢同任光绪帝师。历升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侍郎等职。光绪二十年(1894年),孙家鼐反对为朝鲜的宗主权与日本开战,力言「衅不可启」,主张妥协,与李鸿章的见解不谋而合。二十四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成立,任第一任管学大臣。三十三年,与溥伦同任资政院总裁,妥拟院章,筹画立宪事宜。 戊戌变法期间,孙家鼐主张向欧美学习,指出「中国以礼教为建邦之本,纲常名义,万古常新」,变法乃维护清廷统治的工具,固有制度不可打破,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主张不同。二十四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停止新政,囚禁光绪帝,杀「戊戌六君子」。孙家鼐变法立场较温和,遂未被追究。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帝后西行陕西,孙家鼐被启用为礼部尚书。还京后,任体仁阁大学士,历转东阁、文渊阁、武英殿大学士,充学务大臣,注重实学,并与张百熙等制定《奏定学堂章程》,开展教育改革。后与庆亲王奕劻、军机大臣瞿鸿禨总责核定改革官制。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赏太子太傅。宣统元年,孙家鼐病逝,晋赠太傅,谥文正。《清史稿》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