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中钩(中鉤)
《漢語大詞典》:狐突
(1).人名。 春秋 晋 大夫,公子 重耳 之外祖。其二子从 重耳 出亡。 怀公 立,执 狐突 ,令其召二子还,不允,遂被杀。事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山西 旧有 狐突祠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 山西 太谷县 西南十五里 白城村 ,有 糊涂神祠 ……亦不知何以得此号。后检《通志》,乃知为 狐突祠 。 元 中统 三年敕建,本名 利 应狐突庙 。狐、糊同音,北人读入声皆似平声,故突转为涂也。” 清 孙枝蔚 《王陵母墓》诗:“无慙 狐突 能为父,不监 怀公 奈 霸王 。”
(2).糊涂。 明 车任远 《蕉鹿梦》第三折:“想他慌忙间,怕人撞着,藏在此间,一时寻不着,便心中狐突起来,认是梦了。”
(2).糊涂。 明 车任远 《蕉鹿梦》第三折:“想他慌忙间,怕人撞着,藏在此间,一时寻不着,便心中狐突起来,认是梦了。”
《漢語大詞典》:颂僖(頌僖)
犹颂 鲁 。 僖 ,指 鲁僖公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故 奚斯 颂 僖 ,歌其路寝,而功绩存乎辞,德音昭乎声。” 李善 注:“《韩诗》曰:‘新庙奕奕, 奚斯 所作。’ 薛君 曰:‘ 奚斯 , 鲁 公子也。言其“新庙奕奕”然盛,是诗公子 奚斯 所作也。’”参见“ 颂鲁 ”。
分類:公子
《漢語大詞典》:墙茨(牆茨)
(1).《诗·鄘风·墻有茨》:“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毛 传:“墙,所以防非常;茨,蒺藜也。欲埽去之,反伤墙也。” 郑玄 笺:“国君以礼防制一国,今其宫内有淫昬之行者,犹墙之生蒺藜。”据《诗序》并 毛 传, 卫宣公 卒, 惠公 庶兄公子 顽 与 宣公 夫人 宣姜 私通,国人疾之而不可明言,因作此诗以讥刺之。后遂以“墙茨”为宫廷淫乱之典实。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 康熙 招妹纳宠,伪大司马 龚鼎孳 为之煽惑而售其欺。房帷之地,丑声藉藉,秽恶彰闻,一如墙茨之不可扫也。” 清 惜华 《桃花源》弹词:“ 惠帝 庸愚权在下,更兼 贾后 性妖嬈;簏箱私载美男子,丑行墙茨众口嘲。”
(2).泛指闺门淫乱。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韩樾子》:“姊之墙茨,滋蔓及妹,姊之罪也。” 郁达夫 《贺新郎》词:“纵齐倾 钱塘 水,奇羞难洗。欲返 江 东无面目,曳尾涂中当死。耻説与,衡门墙茨。”
(2).泛指闺门淫乱。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韩樾子》:“姊之墙茨,滋蔓及妹,姊之罪也。” 郁达夫 《贺新郎》词:“纵齐倾 钱塘 水,奇羞难洗。欲返 江 东无面目,曳尾涂中当死。耻説与,衡门墙茨。”
《漢語大詞典》:吴剑(吴劍)
(1).宝剑。 春秋 吴 人善铸剑,故称。 唐 李峤 《奉和杜员外扈从校阅》诗:“ 燕 弧带晓月, 吴 剑动秋霜。”参见“ 吴钩 ”。
(2).指 春秋 吴公子 季札 之剑。 季札 过 徐 , 徐君 爱其剑,口不敢言。 季札 心知之,以使上国而未献。及返至 徐 ,则 徐君 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挂 徐君 冢树而去,以酬宿昔之心诺。 傅尃 《次韵答今希》之三:“宿诺尚虚 吴 剑掛,斜阳空付 鲁 戈挥。”参阅《史记·吴太伯世家》。
(2).指 春秋 吴公子 季札 之剑。 季札 过 徐 , 徐君 爱其剑,口不敢言。 季札 心知之,以使上国而未献。及返至 徐 ,则 徐君 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挂 徐君 冢树而去,以酬宿昔之心诺。 傅尃 《次韵答今希》之三:“宿诺尚虚 吴 剑掛,斜阳空付 鲁 戈挥。”参阅《史记·吴太伯世家》。
《國語辭典》:吴钩(吳鉤) 拼音:wú gōu
武器名。一种弯形的刀,相传为吴王阖闾所做。后泛指锋利的宝刀。南朝宋。鲍照 〈结客少年场行〉九首之一:「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宋。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分類: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