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公责(公責)
谓公务上的责任。 唐 刘禹锡 《代裴相公让官第二表》:“臣所献章表,发於至诚,伏奉批答,未蒙俞允,外负公责,内迫私情。”
分類:公务责任
《漢語大詞典》:县署(縣署)
县级行政单位执行公务的处所。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泰山秦篆十字残石》:“ 秦 李斯 篆书,在 泰山 顶 玉女池 上……后人摹刻 岱庙 ,邑人 聂剑光 又勒於县署土地祠。”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凡事取决于县长和革命民众团体的联合会议。这种会议,由县长召集,在县署开。”
《漢語大詞典》:阅事(閲事)
指办理公务。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宫后有 崇政殿 ,閲事之所也。”
分類:办理公务
《國語辭典》:差事  拼音:chà shì
1.奇异的事。唐。韩愈泷吏〉诗:「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
2.有所欠缺而不合标准。如:「这玩意儿可真差事,一碰就坏。」
《漢語大詞典》:慢公
怠忽公务。《元典章·台纲二·体察》:“今后若有民户逃亡,盗贼滋殖……其在任官员,坐视不治者,虽无私罪,当以慢公失职纠弹。”
分類:怠忽公务
《國語辭典》:公差  拼音:gōng chā
1.数学上指等差级数相邻的两项,其差永远相等。此相等的差称为「公差」。如等差级数2、4、6、8等的公差为2。
2.机械零件在制造完成装配的时候,其松紧程度必须适合需要,故规定在加工时,其尺寸偏差必须在许可范围之内,此许可范围则称为公差。
《国语辞典》:公忙  拼音:gōng máng
公务繁忙。《文明小史》第七回:「老哥真是能者多劳,所以如此公忙得很。」
分类:公务繁忙
《漢語大詞典》:勤役
指行役。谓因公务跋涉在外。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勤役从归愿,反路遵山河。” 南朝 宋 袁淑 《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國語辭典》:省治  拼音:shěng zhì
1.省政府的所在地。
2.处理公务。《新唐书。卷一二八。李杰传》:「虽行来食饮,省治不少废,繇是府无淹事,人吏爱之。」
《漢語大詞典》:私务(私務)
私事。与公务相对。 汉 荀悦 《三游论》:“书记繁於公文,私务众於官事。”
分類:私事公务
《國語辭典》:佥押(僉押)  拼音:qiān yā
在文件上签名画押,以示负责。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有合佥押的文书,将来老夫佥押。」
《漢語大詞典》:卷牍(卷牘)
(1).文件。 明 张居正 《请重修〈大明会典〉疏》:“典章法度,不无损益异同,其条贯散见於简册卷牘之间,凡百有司,艰於考据。”
(2).指批阅文件。谓官员从事公务。 清 阮元 《〈山左金石志〉序》:“ 元 以山左卷牘之暇,卽事考览。”
《國語辭典》:出勤  拼音:chū qín
1.外出执行公务。如:「派出所员警为维护市民安全,不论刮风下雨都照样出勤。」
2.出门上班或上课。如:「出勤纪录」、「他向来都依照公司规定准时出勤,很少迟到。」
《國語辭典》:殉职(殉職)  拼音:xùn zhí
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牺牲生命。如:「警察因公殉职,令大家悲痛万分。」
《国语辞典》:违警(违警)  拼音:wéi jǐng
违反违警罚法中的规定。如妨害秩序安宁、妨害交通、妨害风俗、妨害卫生、妨害公务、诬告伪證或湮灭證据、妨害他人身体财产。本法已于民国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