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21,分135页显示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卢梭
卢纶
梁惠王
孔安国
李璟
齐桓公
乾和
褚遂良
王献之
赵明诚
郑成功
虞允文
太熙
雪莱
颜元
《国语辞典》:卢梭(卢梭)  拼音:lú suō
Jean Jacques Rousseau
人名。(西元1712~1778)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主张人权平等,崇尚自然,而言论和作品多控诉社会的不平等,是法国革命思想的倡导者之一。著有《民约论》(或译《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书,影响后世甚钜。也译作「卢骚」。
《国语辞典》:卢纶(卢纶)  拼音:lú lún
人名。(西元748~800?)字允言。唐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安史之乱时,曾客居鄱阳。数举进士不第,后由宰相元载推荐,官至检校户部郎中。因曾经历军旅生活,故诗风豪放雄迈,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著有《卢允言集》。
《国语辞典》:梁惠王  拼音:liáng huì wáng
1.帝号。(西元前400~前319)姓毕名莹,即战国魏惠王。魏武侯子,继位为侯。迁都大梁,僭称梁王。曾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孟子说以仁义之道,但未受重用。谥号惠。
2.《孟子》篇名。因首章记孟子以仁义之道说梁惠王,故以为篇名。
《国语辞典》:孔安国(孔安国)  拼音:kǒng ān guó
人名。(西元前156?~前74?)孔子十二世孙,西汉大儒。治《古文尚书》,以今文读之,又作《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
《国语辞典》:李璟  拼音:lǐ jǐng
人名。(西元916~961)字伯玉,初名景通,徐州人。为南唐烈主李昪长子。李昪卒,李璟继位。后降周,去帝位,改称国主。工诗文,后人将他与其子李煜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在位十九年卒。世称南唐中主。
《国语辞典》:齐桓公(齐桓公)  拼音:qí huán gōng
春秋时齐国的国君。(?~西元前643)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庄王五十一年,以襄公无道,出奔莒,其后襄公被弑,乃归国即君位,任管仲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为五霸之首;管仲亡后,怠忽政事,宠幸佞臣,霸业遂衰。在位四十二年,卒谥桓。
《国语辞典》:乾和  拼音:gān hé
不加水的酒。
《国语辞典》:褚遂良  拼音:chǔ suì liáng
人名。(西元596~658)字登善,唐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初唐书法家。博涉文史,工楷、隶,书学钟繇、王羲之,而成古雅瘦劲之体。太宗时历官谏议大夫兼起居注,后与长孙无忌同受顾命。高宗即位,迁尚书左仆射,封河南郡公,帝将废后立武则天,遂良力谏不纳,乞归田里。累贬爱州刺史,忧愤而卒。
《国语辞典》:王献之(王献之)  拼音:wáng xiàn zhī
人名。(西元344~388)字子敬,羲之子。晋代书法家,会稽人。官至中书令,性高迈不羁,风流冠时。工书法,骨力虽不及其父,但颇有媚趣,世称二王,卒谥宪。存世墨迹有行书〈鸭头丸帖〉及小楷刻本《洛神赋》十三行。
《国语辞典》:赵明诚(赵明诚)  拼音:zhào míng chéng
人名。(西元1081~1129)字德父,宋密州诸城人,娶李清照为妻。夫妻俩皆嗜好金石书画,家藏三代彝品,及汉、唐以来石刻甚多。曾仿欧阳修集古录例,著《金石录》。
《国语辞典》:郑成功(郑成功)  拼音:zhèng chéng gōng
人名。(西元1624~1662)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父平国公郑芝龙降清,成功遁入海岛与父绝。桂王封之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命率师攻闽浙,又大举下江南各地,围南京,祭孝陵,后兵失利,退取台湾作为根据地,仍奉明年号,未几而卒。
《国语辞典》:虞允文  拼音:yú yǔn wén
人名。(西元1110~1174)字彬父,宋仁寿人。累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金人入寇,虞允文督师江淮,有采石之捷,孝宗时拜相,封雍国公。卒谥忠肃。尝注《唐书》、《五代史》,著有《春秋讲义》及《奏议》、《诗文集》等。
《国语辞典》:太熙  拼音:tài xī
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西元290)。
《国语辞典》:雪莱(雪莱)  拼音:xuě lái
Percy Bysshe Shelley
人名。(西元1792~1822)英国诗人,生于贺尔郡,出身贵族。就读于牛津大学时,因倡无神论被开除;又因与非贵族女结婚,被家庭弃逐,四处流浪,故厌恶宗教与社会制度。著有〈诗篇云〉、〈西风颂〉、〈云雀歌〉及诗剧《普罗米修士获释记》等。也译作「塞理」。
《国语辞典》:颜元(颜元)  拼音:yán yuán
人名。(西元1635~1704)号习斋,清初河北博野人。学主躬行,以空谈为耻,笃习六艺,究心世务。其学源出姚江,而介然自成一家。著有《存性》、《存学》、《存治》、《存人》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