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21,分135页显示  上一页  97  98  99  100  101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白宫学者
班美之战
包尔德乐
百武彗星
百子全书
柏吉斯法
百日天下
柏吉乌斯
柏林会议
柏林剧团
柏林围墙
汴水之战
勃鲁格尔
波兰走廊
波特莱尔
《国语辞典》:白宫学者(白宫学者)  拼音:bái gōng xué zhě
美国联邦政府在西元一九六四年所创的一项制度。目的在徵选全国各学术、工商、军事等团体中的优秀青年。并聘任为政府高级官员的助理一年。其甄选条件除须受过高等教育外,还须具备特殊领导才能、年龄在三十岁以下。且须通过笔试、面试、安全调查,其考期达九个月之长。
《国语辞典》:班美之战(班美之战)  拼音:bān měi zhī zhàn
西元一八九八年,西班牙与美国因古巴而起的战争。结果西班牙失败,允许古巴独立,美国由西班牙手中夺得波多黎各、菲律宾群岛、关岛等地。也称为「美西战争」。
《国语辞典》:包尔德乐(包尔德乐)  拼音:bāo ěr dé lè
Emile Autoine Bordelle
人名。(西元1861~1929)法国近代著名雕刻家。其作品特色具有乡土味,善于刻划法国农民劳动精神,为追求理想的写实主义者。
《国语辞典》:百武彗星  拼音:bǎi wǔ huì xīng
西元一九九六年一月由日本天文学家百武所发现的彗星。学名为1996B2。一九九六年三月底离地球约一千五百三十万公里,出现于北斗七星与北极星之间,亮度可达负零点三等,彗尾约十万公里长,北半球居民可以肉眼观测。是二十世纪由地球观测到较亮之彗星。预计下次返回近地点约一万八千年后。
《国语辞典》:百子全书(百子全书)  拼音:bǎi zǐ quán shū
书名。清光绪元年(西元1875)由湖北崇文书局汇集刊刻,内容计有儒家二十二种、兵家十种、法家六种、农家一种、术数二种、杂家二十八种、小说家十六种、道家十五种,收历代子书凡百种。全书只有白文,不加注释,其缺点为校勘不精确且编次无绪。也称为「子书百家」。
《国语辞典》:柏吉斯法  拼音:bó jí sī fǎ
将煤液化以制造人造石油的方法。为德国化学家柏吉斯于西元一九一三年发明。把粉末状的煤与重油混合,在摄氏五十度、二百至三百大气压力下,与氢反应而液化形成。
《国语辞典》:百日天下  拼音:bǎi rì tiān xià
拿破崙第一于西元一八一五年三月二十日,自厄尔巴岛回巴黎再即帝位,至滑铁卢一役,败于英国。同年六月二十八日,还政于路易十八,再度被放逐,恰为百日,故称为「百日天下」。
《国语辞典》:柏吉乌斯(柏吉乌斯)  拼音:bó jí wū sī
Friedrich Bergius
人名。(西元1884~1949)德国化学家。致力于将煤高压液化的化学研究,西元一九一三年完成柏吉乌斯试验法,开创了制造人造石油的可能性,并研究由木材制糖的方法。一九三一年获诺贝尔奖。
《国语辞典》:柏林会议(柏林会议)  拼音:bó lín huì yì
西元一八七八年俄、土战后所缔结的《圣斯泰法诺条约》,遭到英、奥强烈反对,经德国首相俾斯麦从中斡旋,于同年六月在柏林召开的会议。
《国语辞典》:柏林剧团(柏林剧团)  拼音:bó lín jù tuán
Berliner Ensemble
原东德著名戏剧团体,西元一九四九年由布雷希特与维格所创立。一九五四年以后,因发展出独特的叙事诗表演方式而受到瞩目,并奠定其地位。
《国语辞典》:柏林围墙(柏林围墙)  拼音:bó lín wéi qiáng
东柏林难民于西元一九六一年涌入西柏林,东德政府以防止法西斯侵略为藉口,由警军盖起长达四十公里的围墙,严密封锁。至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一日,方由东德政府颁布命令,开放边界,允许东德人民自由出入此围墙。一九九○年间,在东西德统一的声浪中,柏林围墙开始拆除。
分类:难民公元
《国语辞典》:汴水之战(汴水之战)  拼音:biàn shuǐ zhī zhàn
汉中平六年(西元189),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自封太尉、相国,专揽朝政,引起各诸侯的不满,在初平元年(191)群起声讨,时曹操亦举兵伐董卓,结果诸侯联军大败于荥阳汴水,损伤甚多,此役称为「汴水之战」。
《国语辞典》:勃鲁格尔(勃鲁格尔)  拼音:bó lǔ gé ěr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人名。(西元1525~1569)生长于法兰德斯的小镇上,是十六世纪最伟大的北欧画家。二十岁时学艺于柯也克(Pieter Coecke)、柯克(Jerome Cock)。善用梦幻式的手法表现于画布上。其风景画擅长以色调蕴蓄著丰富的意境,呈现早期的法兰德斯风格。主要作品有〈结婚舞蹈〉、〈不尽职守的牧人〉、〈无辜的屠杀〉等。
《国语辞典》:波兰走廊(波兰走廊)  拼音:bō lán zǒu láng
Polish Corridor
地名。西元一九一九年,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本部与东普鲁士之间,划出一条狭长地带,直通波罗的海,使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分离,此地带称为「波兰走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归入波兰领土。
《国语辞典》:波特莱尔(波特莱尔)  拼音:bō tè lái ěr
Charles Baudelaire
人名。(西元1821~1896)法国诗人兼评论家,为法国颓废派著名领袖。其诗集《恶之花》颇为世人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