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字子飞,排行十八。德宗贞元中登进士第,曾佐东平李师古幕。文宗大和末,为成都少尹。性聪明,博学好古,长于文学,颇负时名。时人撰传奇《李章武传》,衍其与王氏恋爱故事,颇涉鬼怪。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子飞,一作飞卿,恐误。排行十八。其先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德宗贞元时登进士第,曾在东平李师古幕。文宗大和末,为成都少尹。事迹散见《本事诗》,《唐诗纪事》卷五九,《太平广记》卷三四〇、卷三四一,《登科记考》卷二七。章武性聪明,博学好古,工文学,有名于时。《全唐诗》存诗1首。又卷八六六录章武与王氏赠答诗多首,盖出于《太平广记》卷三四〇《李章武》传。此文为小说家言,多鬼怪语,所录之诗未必可信。
《漢語大詞典》:压光(壓光)
使纸面光滑的一种造纸工艺技术。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三节:“压光与染色便是这一时期造纸技术的新创造。”
《漢語大詞典》:波害
谓扩散其害。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八章:“其与私产之工窳人苦,波害大众,较其损益,巧历不能计也。”
分類:扩散八章
《漢語大詞典》:刻牙
象牙雕刻。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八章:“譬若 江西 景德镇 之瓷, 苏 杭 之丝织, 广州 之螺鈿刻牙。”
分類:八章
《漢語大詞典》:疫祲
疫病。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八章:“其稽察饮食之宜、室屋之式、疫祲之事则归之卫生司。”
分類:疫病八章
《漢語大詞典》:浊官(濁官)
地位卑下事务冗繁之官。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八章第一节:“当时的官职有清浊之分,清官只能由士族担任,寒人则只能做浊官。”
《漢語大詞典》:丝国(絲國)
古代 希腊 和 罗马 人称 中国 为“丝国”。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四节:“ 中国 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蚕丝的国家, 中国 丝织品在那时已经享有国际盛誉,特别是在 罗马帝国 ,人们把 中国 丝织品当作极珍贵的物品,对于东方‘丝国’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他们知道‘丝国’是个大国;他们赞扬丝国的人民诚实、聪明和友好可亲。”
《漢語大詞典》:阳刻(陽刻)
浮雕。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在这些石刻画像里, 孝堂山 石室的画像是阴刻的,直接用线条钩划出来; 武梁祠 的画像是阳刻的,是平面的浮雕。”参见“ 阳文 ”。
分類:浮雕八章
《國語辭典》:阳文(陽文)  拼音:yáng wén
印章及器物上所刻笔画凸起的文字。也称为「阳识」。
《国语辞典》:十月之交  拼音:shí yuè zhī jiāo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据〈诗序〉:「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首章二句为:「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国语辞典》:文王有声(文王有声)  拼音:wén wáng yǒu shēng
《诗经。大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据〈诗序〉:「文王有声,继伐也。武王能广。文王有声,卒其伐功也。」或亦指文王迁丰,武王迁镐之诗。首章二句为:「文王有声,遹骏有声。」
《漢語大詞典》:辑本(輯本)
指辑录散佚文稿编成的本子。 清 谭嗣同 《〈史例〉自叙》:“輒研校四库辑本,罗列 杜氏 所释,辅以 陆氏 春秋集传纂例、 刘氏 春秋传説例。”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不是信》:“ 六朝 小说他据《汉魏丛书》,我据别本及自己的辑本,这工夫曾经费去两年多,稿本有十册在这里。”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但这部书大部分都散佚了,现在只有一个辑本,还保留着一小部分。”
《漢語大詞典》:诡髻(詭髻)
假发髻。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八章:“女子既为男子私有之物,但供男子玩弄,故穿耳、裹足……抹粉、诡髻、步摇。”
《國語辭典》:求田问舍(求田問舍)  拼音:qiú tián wèn shè
只知道购置田宅家产而没有远大的志向。《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如今这些贪人,拥著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也作「问舍求田」。
十八章
【佛学大辞典】
(名数)悉昙之十八章也。(参见:悉昙章)
悉昙十八章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摩多体文四十七言(又四十九言),为本而生之文字有十八章,载于悉昙字记。寄归传四曰:「本有四十九字,共相乘转成一十八章。总有一万馀字,合三百馀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