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2
词典
2
分类词汇
9
佛典
1
分类词汇
鹤膝
蜂腰
诗病
旁纽
小韵
正纽
蜂腰鹤膝
鹅腿子
鹤膝蜂腰
《國語辭典》:
鹤膝(鶴膝)
拼音:
hè xī
1.武器名。一种矛刃下部细如鹤胫的矛。《文选。左思。吴都赋》:「家有鹤膝,户有犀渠。」
2.作诗的八病之一。由南朝梁沈约所倡,指诗句的第五字与第十五字同声,因两头大,中间细,类似鹤膝,故名。南朝梁。
钟嵘
诗品序
:「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
分類:
书法
律诗
竹杖
诗作
兵器
作法
法中
竹枝
笔名
八病
《國語辭典》:
蜂腰
拼音:
fēng yāo
1.比喻细腰。
2.梁沈约所倡作诗八病之一,即五言诗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南朝梁。
钟嵘
诗品序
:「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
分類:
旧诗
诗作
中间
转动
作法
法中
装置
八病
转折
细腰
《漢語大詞典》:
蜂腰鹤膝(蜂腰鶴膝)
诗律八病中的两种。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间细,有如蜂腰;一说,指全句皆浊音而中一字清音者,谓之蜂腰。鹤膝,有三种说法:一为五言诗两联中的第五字和第十五字同声;一为全句中首尾两字平声而第三字仄声;一为全句皆清而中一字浊。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总论》
:“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閭里已具。” 金史肃
《别怀玉》
诗:“蜂腰鹤膝曾搜句,兔角龟毛不论禪。”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阮龙光》
:“诗不解蠭腰鹤膝,字不能蠆尾蝇头,卯酉参商,随笔凑合。”亦省作“ 蜂鹤 ”。 宋
陈造
《赠张德恭》
:“少日试推敲,未脱蜂鹤病。”参见“ 八病 ”。
分類:
诗律
八病
五言诗
二字
五字
字同
同声
《漢語大詞典》:
诗病(詩病)
(1).谓好诗成癖。 唐
司空图
《即事》
诗之五:“此生诗病苦,此病更萧条。” 元
费唐臣
《贬黄州》
第二折:“我须不是为酒忘家,见如今因诗受贬,酒债是寻常事,诗病是平生愿。我为甚远流身万里,因此上怕吟诗百篇。”
(2).指诗歌声律上的毛病。如蜂腰、鹤膝等八病。 宋
刘攽
《
中山诗话
》
:“诗有诗病、俗忌,当避之。”参见“ 八病 ”。
分類:
诗歌
好诗
歌声
声律
成癖
毛病
八病
《國語辭典》:
八病
拼音:
bā bìng
诗文声律上的八种弊病,为南朝梁沈约等人提出。八病通常指五言诗在句子音律配合上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缺失。
分類:
八病
作诗
声律
上应
应当
避忌
八种
弊病
《國語辭典》:
旁纽(旁紐)
拼音:
páng niǔ
发音部位相同而音值不同的声纽。如帮、滂、并、明皆属重唇音,而音值不同,互称为旁纽声纽。
分類:
旧诗
音韵学
八病
声母
韵母
相近
声调
《漢語大詞典》:
正纽(正紐)
(1).指四声相承的同声母字。如壬、衽、任、入。见 唐 神珙
《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
。
(2).谓格律诗八病之一。如壬、衽、任、入四字为一纽,一句之中,已有壬字,更不得安衽、任字。见 明 胡震亨
《
唐音癸籤
》
卷一。
分類:
四声
格律诗
相承
八病
同声
声母
四字
《國語辭典》:
八病
拼音:
bā bìng
诗文声律上的八种弊病,为南朝梁沈约等人提出。八病通常指五言诗在句子音律配合上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缺失。
分類:
八病
作诗
声律
上应
应当
避忌
八种
弊病
《漢語大詞典》:
小韵(小韻)
诗八病之一。又名伤音病。凡五言诗一联中除韵脚外,其余九字中有相同之韵者即为犯小韵。如“客子已乖离,那宜远相送”,子、已、离、宜同韵,即称为犯小韵。 宋
魏庆之
《
诗人玉屑
》
卷十一:“六曰小韵,谓除本韵一字外,九字中不得有两字同韵,如‘遥’、‘条’不同。” 明
胡震亨
《
唐音癸籤
》
卷十二:“小韵,除韵外,但九字中有相犯同声者是。”参阅
《
文镜秘府论·文二十八种病
》
。
分類:
八病
五言诗
一联
中除
韵脚
《漢語大詞典》:
正纽(正紐)
(1).指四声相承的同声母字。如壬、衽、任、入。见 唐 神珙
《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
。
(2).谓格律诗八病之一。如壬、衽、任、入四字为一纽,一句之中,已有壬字,更不得安衽、任字。见 明 胡震亨
《
唐音癸籤
》
卷一。
分類:
四声
格律诗
相承
八病
同声
声母
四字
《漢語大詞典》:
蜂腰鹤膝(蜂腰鶴膝)
诗律八病中的两种。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间细,有如蜂腰;一说,指全句皆浊音而中一字清音者,谓之蜂腰。鹤膝,有三种说法:一为五言诗两联中的第五字和第十五字同声;一为全句中首尾两字平声而第三字仄声;一为全句皆清而中一字浊。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总论》
:“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閭里已具。” 金史肃
《别怀玉》
诗:“蜂腰鹤膝曾搜句,兔角龟毛不论禪。”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阮龙光》
:“诗不解蠭腰鹤膝,字不能蠆尾蝇头,卯酉参商,随笔凑合。”亦省作“ 蜂鹤 ”。 宋
陈造
《赠张德恭》
:“少日试推敲,未脱蜂鹤病。”参见“ 八病 ”。
分類:
诗律
八病
五言诗
二字
五字
字同
同声
《國語辭典》:
八病
拼音:
bā bìng
诗文声律上的八种弊病,为南朝梁沈约等人提出。八病通常指五言诗在句子音律配合上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缺失。
分類:
八病
作诗
声律
上应
应当
避忌
八种
弊病
《漢語大詞典》:
鹅腿子(鵝腿子)
诗律八病之一。 唐
卢言
《卢氏杂说·鹅腿子》
:“有举人以诗謁 沛 师 王智兴 , 智兴 曰:‘莫有鹅腿子否?’谓鹤膝也。”
分類:
诗律
八病
《漢語大詞典》:
鹤膝蜂腰(鶴膝蜂腰)
(1). 宋
魏庆之
《
诗人玉屑·诗病·诗病有八
》
:“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四曰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这是指诗歌声律八病的两种。后来用“鹤膝蜂腰”泛指诗歌声律上所犯的毛病。 唐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近来诗思殊无况,苦被时流不相放。云腾浪走势未衰,鹤膝蜂腰岂能障。”
(2).书法中的两种病笔。
分類:
书法
法中
种病
诗歌
歌声
声律
八病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