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92,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89  90  91  92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一门深入
入海算沙
入流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如入宝山空手回
泥牛入海
单刀直入
超凡入圣
想入非非
二种入
三事入城──佛三事入城
四事──菩萨四事入于法门
四行──入道四行
五法──比丘入众五法
入禅奋迅
一门深入
【俗语佛源】
专攻一门技术或学问,以期深造,称为「一门深入」。此说本于《楞严经》卷四:「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原来,佛在楞严会上问大家,你们各用什么方法(门,法门)證得「圆通」境界?二十五位菩萨、罗汉分别介绍了各自證道的经验。例如,观世音菩萨由「耳根」「一门深入」,而證到「圆通」。佛家认为。深入一个法门可以證知一切法门,如唐代善导说:「从此一门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门也。」(《大日经疏》卷一)「一门深入」的结果,是获得清净解脱。(李明权)
入海算沙
【俗语佛源】
佛法深广难测,喻为「法海」、「义海」等。经中又常以「恒河沙」比喻极多的数目。原来当年释迦佛常在恒河流域说法,即指河岸沙滩为譬喻。如说到无数世界时,即形象化地称为「恒河沙数世界」。又如《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载,有幼童聚沙为戏,习「算沙法门」,获得「工巧神通」。佛经卷帙浩繁,义理深奥。如果只在文字、名相上绕来绕去,分别计较,而不融会悟入,就难以获得实益。正如唐·玄觉《永嘉證道歌》所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又如明·宋濂《杭州灵隐寺故辅良大师石塔碑铭》谓:「教秉固当学,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后亦有用作褒义,喻学力精勤。如清·钱谦益《宋文宪护法录序》:「文宪三阅大藏,入海算沙,有如指掌。」 (李明权)
入流
【俗语佛源】
梵文Srataapanna(须陀洹)的旧译。小乘四果的第一果。谓初入圣人之流。《金刚经·一相无相分》:「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后多指紧跟时流,或列入流品。如《南齐书·王僧虔传》:「谢灵运书乃不论,遇其合时,亦得入流。」也指加入某个行列。如鲁迅《南腔北调·题记》:「真的,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 (文贤)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俗语佛源】
语本《续灯录》卷十一:「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原指参禅过程中所遇到的进退无路、左右为难的困境。后俗语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走投无路,陷入绝境。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宋金)情知为丈人所弃,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觉痛切于心,放声大哭。」(李明权)
如入宝山空手回
【俗语佛源】
比喻在良好的机遇、条件下却一无所获。语本《心地观经·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此中「宝山」,比喻佛法宝藏;「信手」比喻对佛法的信仰之力。有手,才能入山探宝而回,同样,有信力,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谛。佛法的实践以「信」为前提,分信、解、行、證四个阶段。好比入山取宝,必须用手。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正是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郭沫若《苏联纪行·前记》「我真有点『如入宝山空手回』的样子。」也简作「宝山空回」、「宝山空手回」。《艺风堂友朋书札·恽祖翼二》:「凡开嘉兴泖河,筑绍兴石塘,积谷筹赈、有益于民之事,亦次第办竣,尚非宝山空回矣。」宋·张方平《送僧南游雪窦》诗云:「便从古道扬眉去,莫到宝山空手回。」(禹振声)
泥牛入海
【俗语佛源】
泥牛,即泥土所作之牛,俗称「春牛」。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立春前一日,官府用泥土做的春牛置于府前,至立春日绝早,用红绿鞭击之以迎春,并预示春耕之早晚。如唐·卢肇在谪连州时书《春牛榜子书》说:「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用达春牛!」刘蒙又有诗句云:「村妇祈蚕分面茧,老农佔岁说泥牛」,这是以迎春牛乞丰年的一种风俗。但泥牛入海一词,乃源于《景德传灯录》卷八:「洞山(良介)又问:『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五灯会元·元日禅师》说:「三脚驴儿跳上天,泥牛入海无消息。」后来用泥牛入海一词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无名氏)
单刀直入
【俗语佛源】
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景德传灯录》:「灵佑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谛。』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以后常用来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兜圈子。如茅盾《腐蚀》:「事情是已经十分明白了,我也没有多大功夫和她再兜圈子,单刀直入,我就用话冒她一冒。」(无名氏)
超凡入圣
【俗语佛源】
佛教称断惑證真的人为圣;入圣,指入于圣人的境界。具体地说,超出六道轮回者,即入「圣流」。轮回于六道的众生,称为「六凡」;超出生死者,称为「四圣」,即声闻、缘觉、菩萨和佛。《俱舍论》卷十八说:「入圣得果,离染漏尽」。《景德传灯录·神宴国师》说:「定祛邪法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谓超出了一般人的思想道德,进入了圣人的行列。后来以「超凡入圣」比喻学识造诣精深,由凡庸而达于圣域。如宋·黄庭坚《题杨凝式诗碑》说:「余尝评近世三家书,杨少师如散僧入圣。」又宋无《忆旧冯素之诗》说:「传经心入圣,用笔意凝神」。又以「超凡入圣」勉励后人,如《诸子语类》卷八说:「而今紧要:且看圣人如何,常人如何,自家因甚便不如圣人?因甚便又是常人?就此理会得,便可超凡入圣。」(常正)
想入非非
【俗语佛源】
俗称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为「想入非非」。如端木蕻良《曹雪芹》十九:「儿就爱想入非非,不理他也就没事了。」此语出于佛经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或「非想非非想处」。三界中以无色界为最高,无色界四天中以「非想非非想天」为最高,又名「有顶天」。《楞严经》说:「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另据《俱舍颂疏·世间品三》说,此天据诸天之首,其中众生定力深湛,已经没有下地的「粗想」,但也并非暗昧无想,而是还有「细想」,故称「非想非非想天」。(李明权)
二种入
【三藏法数】
(出金刚三昧经)
〔一、理入〕,谓众生深信本有真性,不一不异,不有不无,无己无他,凡圣不二,寂静无为,无有分别,因此深信能入于理,是名理入。
〔二、行入〕,行即依理起修之行,谓行此行时,心不倾倚,无念无求,安住不动,犹如大地;因行入理,是名行入。
三事入城──佛三事入城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疏)
〔一、为女人入城〕,谓一切女人女子,皆为父母及夫主所拘,不得辄自出入,思仰如来,无由得见。是故如来入城,令彼女人,皆得瞻敬。观佛三昧海经云:若能暂见如来,相好光明,除六十劫生死之罪,获无量福。未来生处,必见弥勒。(梵语弥勒,华言慈氏。)
〔二、为病人入城〕,谓如来于病人所,常兴救济之心,令其离苦得乐,是故入城乞食之时,凡有病苦者,因得瞻视,令其病差,发菩提心。
〔三、欲令人见相好入城〕,谓如来福慧庄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微妙难思,人得瞻仰,则罪灭福生,是故入城,令人普见。(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师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也。八十种好,一指爪狭长、二手足指圆、三手足各等无差、四手足圆满、五筋脉盘结、六两踝深隐、七行步正直、八行步威容齐整、九行步安平、十行步有仪、十一回身顾视、十二支节殊胜、十三骨节交结、十四膝轮圆满、十五隐处妙好、十六身支润滑、十七身容敦肃、十八身支坚固、十九身支安定、二十身相端严、二十一身有圆光、二十二腹形方正、二十三脐深右旋、二十四脐厚妙相、二十五肌肤匀净、二十六手掌充满、二十七手文深长、二十八唇色红润、二十九面门圆满、三十舌相长广、三十一发声威震、三十二音韵美妙、三十三鼻高修直、三十四诸齿方整、三十五诸牙明洁、三十六目广清净、三十七眼相脩广、三十八眼睫齐整、三十九双眉脩长、四十双眉绮靡、四十一双眉高朗、四十二耳厚脩长、四十三两耳相好、四十四容仪端丽、四十五额广圆满、四十六身分殊胜、四十七首发脩长、四十八首发香洁、四十九首发齐整、五十首发坚固、五十一首发光滑、五十二身分坚实、五十三身体庄严、五十四诸窍清净、五十五身力充美、五十六身相严好、五十七面轮脩广、五十八颜貌舒泰、五十九面颜光泽、六十身支严净、六十一毛孔出香、六十二面门出香、六十三首相妙好、六十四身毛纤柔、六十五法音圆辩、六十六顶相高妙、六十七指网分明、六十八行不履地、六十九神力自持、七十威德远震、七十一音声和雅、七十二观机说法、七十三一音演说、七十四次第说法、七十五等观有情、七十六先观后作、七十七相好具足、七十八顶骨坚实、七十九颜容奇妙、八十胸臆妙好。)
四事──菩萨四事入于法门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经)
〔一、入禅思门〕,谓菩萨说法开导众生,必先入定,思惟观其根器或大或小;大者即说大法,小者即说小法。方便随宜,称机合道,是为入禅思门。(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入智慧门〕,谓菩萨说法,以智慧照了,于诸章句义理,通达无碍,悉令一切众生,悟解明了,破诸痴暗,生法喜心,是为入智慧门。
〔三、入总持门〕,谓菩萨入诸善法,持令不忘;遮诸恶法,持令不生。于诸众生,运大慈与乐之心,即持善也;起大悲拔苦之心,即遮苦也,是为入总持门。
〔四、入辩才门〕,谓菩萨于诸佛法之义,分明决了,辩说无碍,开发一切众生之心,令得皆入正道,是为入辩才门。
四行──入道四行
【三藏法数】
(出正宗记并稽古略)
达磨大师谓二祖可大师曰: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理、行而已。谓理入者,则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一等,无有分别。若以行入者,乃有四焉。
〔一、报冤行〕,凡修道之人,若受苦时,当念我从往昔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所以甘心忍受,都无怨恨。作是观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名报冤行。(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二、随缘行〕,谓众生无我,皆由业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皆是过去宿因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故名随缘行。
〔三、无所求行〕,谓愚人长迷,处处贪著;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冀。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所安。若了达者,息念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是则无求真为道行,故名无所求行。(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四、称法行〕,谓性净之理,因之为法。此理众相皆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故经云: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悭惜,达解三空,自利利他,庄严菩提之道,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故名称法行。(三空者,施者、受者及所施之物,三相皆空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五法──比丘入众五法
【三藏法数】
(旧名入众五心,出四分僧羯磨)
〔一、修慈悯物〕,谓比丘入大众中,应修慈心,怜悯于物,严净律仪,整束身心,精勤学道,是为修慈悯物。(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谦下自卑〕,谓比丘入大众中,常用谦和,永绝憍慢,应自卑下,如拭尘巾,是为谦下自卑。
〔三、善知坐处〕,谓比丘入大众中,动止有时,若见上座,不应安坐,若见下座,不应起立,是为善知坐处。(上座者,谓戒腊在前,道德闻达之比丘也。)
〔四、说于法语〕,谓比丘入于大众中,不宜杂说论世俗事,若自说法,若请人说法,是为说于法语。
〔五、见过默然〕,谓比丘入大众中,若见僧中有不如理之事,若便言说,恐致别异,故当安忍,默而不言,是为见过默然。
入禅奋迅
【三藏法数】
入禅奋迅者,谓离欲界不善法,有觉有观,而入初禅。如是次第入于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灭受想定,是为奋迅入也。(有觉有观者,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皆色界天也。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即无色界天也。灭受想定者,灭除受想之心,而得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