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92,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88 89 90 91 下一页
续入法界品
验入涅槃
十二法入
入世
入世法
大小互入
从假入空观
内六入
外六入
十二入(二)
渐次悟入
趣入
趣入(二)
入道四行
佛类词典(续上)
触入续入法界品
验入涅槃
十二法入
入世
入世法
大小互入
从假入空观
内六入
外六入
十二入(二)
渐次悟入
趣入
趣入(二)
入道四行
触入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入之一。
【三藏法数】
谓一切可觉之触,而对于身,是名触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
【三藏法数】
谓一切可觉之触,而对于身,是名触入。
续入法界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之异名。
(经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之异名。
验入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死相)
【三藏法数】
谓若罗汉圣人,入于涅槃,或心及顶,数日皆温者。是也。(梵语罗汉,华言无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术语)(参见:死相)
【三藏法数】
谓若罗汉圣人,入于涅槃,或心及顶,数日皆温者。是也。(梵语罗汉,华言无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死相
【佛学大辞典】
(杂语)验人之死相,知善恶之生处,大小乘论之通说也。智度论曰:「恶业人风大先去故身动,火大先去故身热,善行人地大先去故身静,水大先去故身冷。」唯识论三曰:「又将死时,由善恶业下上身分冷触渐起。」同述记四本曰:「世亲无性摄论皆云:善业从下冷,恶业从上冷,由生胜处恶趣别故。瑜伽第一云:随下上冷,后至于心。斯处初生,最后舍故。」俱舍论十曰:「于命终位于何身分中识最后灭?顿命修者,意识身根欻然总灭。若渐死者,往下人天于足脐心如次识灭。谓随恶趣,说名往下,彼识最后于足处灭。若往人趣,识灭于脐。若往生天,识灭心处。诸阿罗汉,说名不生。彼最后心,亦心处灭。」诸经要集十九依瑜伽论立死相之六验:「一验生人中,若作善之人将死时,先自足冷至脐,脐上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人中。二验生天上,若作善之人,头顶皆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天上。三验生饿鬼,若自顶冷至脐,腰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饿鬼中。四验生畜趣,若自顶冷至膝,膝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畜趣中。五验生地狱,若自顶冷至足,足底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地狱中。六验入涅槃,若罗汉圣人入涅槃,或心或顶数日皆温者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人死亡时的相状。由死亡时的相状可以验知其人将来投生之处。瑜伽论立死相有六验,即一、若作善之人将死时,先自足冷至脐,脐上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人中;二、若作善之人,头顶皆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天上;三、若自顶冷至脐,腰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饿鬼中;四、若自顶冷至膝,膝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畜趣中;五、若自顶冷至足,足底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地狱中;六、若罗汉圣人要入涅槃,或心或顶数日皆温。
(杂语)验人之死相,知善恶之生处,大小乘论之通说也。智度论曰:「恶业人风大先去故身动,火大先去故身热,善行人地大先去故身静,水大先去故身冷。」唯识论三曰:「又将死时,由善恶业下上身分冷触渐起。」同述记四本曰:「世亲无性摄论皆云:善业从下冷,恶业从上冷,由生胜处恶趣别故。瑜伽第一云:随下上冷,后至于心。斯处初生,最后舍故。」俱舍论十曰:「于命终位于何身分中识最后灭?顿命修者,意识身根欻然总灭。若渐死者,往下人天于足脐心如次识灭。谓随恶趣,说名往下,彼识最后于足处灭。若往人趣,识灭于脐。若往生天,识灭心处。诸阿罗汉,说名不生。彼最后心,亦心处灭。」诸经要集十九依瑜伽论立死相之六验:「一验生人中,若作善之人将死时,先自足冷至脐,脐上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人中。二验生天上,若作善之人,头顶皆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天上。三验生饿鬼,若自顶冷至脐,腰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饿鬼中。四验生畜趣,若自顶冷至膝,膝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畜趣中。五验生地狱,若自顶冷至足,足底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地狱中。六验入涅槃,若罗汉圣人入涅槃,或心或顶数日皆温者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人死亡时的相状。由死亡时的相状可以验知其人将来投生之处。瑜伽论立死相有六验,即一、若作善之人将死时,先自足冷至脐,脐上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人中;二、若作善之人,头顶皆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天上;三、若自顶冷至脐,腰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饿鬼中;四、若自顶冷至膝,膝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畜趣中;五、若自顶冷至足,足底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地狱中;六、若罗汉圣人要入涅槃,或心或顶数日皆温。
十二法入
【佛学常见辞汇】
头陀行者的十二种行法,即住阿兰若处、常乞食、次第乞食、受一食法、节量食、中后不饮果浆蜜糖、著冀扫衣、但三衣、冢间住、树下止、露地坐、但坐不卧。
头陀行者的十二种行法,即住阿兰若处、常乞食、次第乞食、受一食法、节量食、中后不饮果浆蜜糖、著冀扫衣、但三衣、冢间住、树下止、露地坐、但坐不卧。
入世
【佛学常见辞汇】
入于世间以普度众生。
入于世间以普度众生。
入世法
【佛学常见辞汇】
入于世间以解除众生痛苦的方法。入世法讲求去三毒,持五戒,弘十善,行六度,这也是出世法的基础。
入于世间以解除众生痛苦的方法。入世法讲求去三毒,持五戒,弘十善,行六度,这也是出世法的基础。
大小互入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可摄多,多亦含一,大可入小,小可容大。
谓一可摄多,多亦含一,大可入小,小可容大。
从假入空观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宗的观法,谓菩萨先修假观,了知幻相假有不实,终归于空,不落执情,虽广度众生,而实无有众生得灭度。
天台宗的观法,谓菩萨先修假观,了知幻相假有不实,终归于空,不落执情,虽广度众生,而实无有众生得灭度。
内六入
【佛学次第统编】
内六入者,此之六法,亲故属内,为识所依,故名为入。亦名根者,根以能生为义,此六既并有生识之功,故通名根也。
一、眼入 身分对色,能见色之处名眼。眼是四大造色,体为十色共成。所谓四、四微、身根微、眼根微也。
二、耳入 身分对声,能闻声之处名耳。耳是四大造色,亦为十色共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耳根微也。
三、鼻入 身分对香,能闻香之处名鼻。鼻是四大造色,亦为十色共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鼻根微也。
四、舌入 身分对味,能知味之处名舌。舌是四大造色,亦为十色所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舌根微也。
五、身入 六分假合之体,对触能觉触处,皆名为身。身是四大造色,但有九色所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也。
六、意入 心对一切法,即有能知法之用。名之为意,意者即心王也。是中除诸心数法,但取心王,以为意入。
内六入者,此之六法,亲故属内,为识所依,故名为入。亦名根者,根以能生为义,此六既并有生识之功,故通名根也。
一、眼入 身分对色,能见色之处名眼。眼是四大造色,体为十色共成。所谓四、四微、身根微、眼根微也。
二、耳入 身分对声,能闻声之处名耳。耳是四大造色,亦为十色共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耳根微也。
三、鼻入 身分对香,能闻香之处名鼻。鼻是四大造色,亦为十色共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鼻根微也。
四、舌入 身分对味,能知味之处名舌。舌是四大造色,亦为十色所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舌根微也。
五、身入 六分假合之体,对触能觉触处,皆名为身。身是四大造色,但有九色所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也。
六、意入 心对一切法,即有能知法之用。名之为意,意者即心王也。是中除诸心数法,但取心王,以为意入。
外六入
【佛学次第统编】
外六入者,此六法疏故属外,识所游涉,故名为入。亦名尘者,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为尘也。
一、色入 一切对眼所见之色,名为色。色有二种,摄一切色:一正报可见色,众生身色,青黄赤白黑色等。二依报可见色,外无知青黄赤白黑色等。
二、声入 一切对耳取闻之色曰声。声有二种,摄一切声:一从正报色出声,众生语言音声也。二从依报色出声,钟铃锣鼓音声也。
三、香入 一切对鼻所闻之色名香。香有二种,摄一切香:一正报色处香,众生身中香臭也。二依报色处香,外一切无知色中,所有香臭也。
四、味入 一切对舌所知之色曰味。味有二种,摄一切味:一正报色处味,众生身中之六味也。二依报色处味,外一切无知色中所有六味也。
五、触入 一切对身所觉之色名触。触有二种,摄一切触:一正报色处触,众生身中冷暖涩滑等十六触也。二依报色处触,外一切无知色中,冷暖等一十六触也。
六、法入 一切对意所知之法名法。法有二种,摄一切法:一者心法,是中除心王,但取相应诸心数法也。二者非心法,即过去未来色法,及心不相应诸行,及三无为法也。
外六入者,此六法疏故属外,识所游涉,故名为入。亦名尘者,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为尘也。
一、色入 一切对眼所见之色,名为色。色有二种,摄一切色:一正报可见色,众生身色,青黄赤白黑色等。二依报可见色,外无知青黄赤白黑色等。
二、声入 一切对耳取闻之色曰声。声有二种,摄一切声:一从正报色出声,众生语言音声也。二从依报色出声,钟铃锣鼓音声也。
三、香入 一切对鼻所闻之色名香。香有二种,摄一切香:一正报色处香,众生身中香臭也。二依报色处香,外一切无知色中,所有香臭也。
四、味入 一切对舌所知之色曰味。味有二种,摄一切味:一正报色处味,众生身中之六味也。二依报色处味,外一切无知色中所有六味也。
五、触入 一切对身所觉之色名触。触有二种,摄一切触:一正报色处触,众生身中冷暖涩滑等十六触也。二依报色处触,外一切无知色中,冷暖等一十六触也。
六、法入 一切对意所知之法名法。法有二种,摄一切法:一者心法,是中除心王,但取相应诸心数法也。二者非心法,即过去未来色法,及心不相应诸行,及三无为法也。
十二入(二)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十二入,入即涉入之义,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故名十二入也。」
一、眼入 谓眼根对色,即能见色,是名眼入。
二、耳入 谓耳根对声,即能闻声,是名耳入。
三、鼻入 谓鼻根对香,即能嗅香,是名鼻入。
四、舌入 谓舌根对味,即能尝味,是名舌入。
五、身入 谓身根对触,即能觉触,是名身入。
六、意入 谓意根对法,即能分别于法,是名意入。
七、色入 谓一切可见之色,而对于眼,是名色入。
八、声入 谓一切可闻之声,而对于耳,是名声入。
九、香入 谓一切可嗅之香,而对于鼻,是名香入。
十、味入 谓一切可尝之味,而对于舌,是名味入。
十一、触入 谓一切可觉之触,而对于身,是名触入。
十二、法入 谓一切可分别之法,而对于意,是名法入。
如大乘广五蕴论云:「复有十二处,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
一、眼等五处及色声香味处,如前已释。
二、触处谓诸大种及一分触。
三、意处即是识蕴。
四、法处谓受想行蕴并无表色等,及诸无为。云何无为?谓虚空无为、非择灭无为、择灭无为、及真如等。
又云:「问:处为何义?」答:「诸识生长门是处义。」
〔表〕
三藏法数云:「十二入,入即涉入之义,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故名十二入也。」
一、眼入 谓眼根对色,即能见色,是名眼入。
二、耳入 谓耳根对声,即能闻声,是名耳入。
三、鼻入 谓鼻根对香,即能嗅香,是名鼻入。
四、舌入 谓舌根对味,即能尝味,是名舌入。
五、身入 谓身根对触,即能觉触,是名身入。
六、意入 谓意根对法,即能分别于法,是名意入。
七、色入 谓一切可见之色,而对于眼,是名色入。
八、声入 谓一切可闻之声,而对于耳,是名声入。
九、香入 谓一切可嗅之香,而对于鼻,是名香入。
十、味入 谓一切可尝之味,而对于舌,是名味入。
十一、触入 谓一切可觉之触,而对于身,是名触入。
十二、法入 谓一切可分别之法,而对于意,是名法入。
如大乘广五蕴论云:「复有十二处,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
一、眼等五处及色声香味处,如前已释。
二、触处谓诸大种及一分触。
三、意处即是识蕴。
四、法处谓受想行蕴并无表色等,及诸无为。云何无为?谓虚空无为、非择灭无为、择灭无为、及真如等。
又云:「问:处为何义?」答:「诸识生长门是处义。」
〔表〕
渐次悟入
【佛学次第统编】
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在通达位,如实通达,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馀障,至究竟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在通达位,如实通达,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馀障,至究竟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趣入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佛学次第统编】
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一切烦恼,本来自离,如是趣入,是即趣入。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佛学次第统编】
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一切烦恼,本来自离,如是趣入,是即趣入。
趣入(二)
【佛学次第统编】
云何證入一真法界?即以法界无障碍心为智,照此真境,体亦现前知见。不离知见,起观智故。盖现前一念知见心中,即具百万法界性相,即空即即即遍。心中了无边之境,境上显难思之心,心境重重,帝网无尽,即此法界智为能观心也。
云何證入一真法界?即以法界无障碍心为智,照此真境,体亦现前知见。不离知见,起观智故。盖现前一念知见心中,即具百万法界性相,即空即即即遍。心中了无边之境,境上显难思之心,心境重重,帝网无尽,即此法界智为能观心也。
入道四行
【佛学次第统编】
正宗记云入道四行:达摩大师谓二祖可大师曰:「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理行而已。」
一、谓理入者,则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一等,无有分别。
二、若以行入者,乃有四等:
(一)报冤行 凡修道之人,若受苦时,当念我往昔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所以甘心忍受,都无怨恨。作是观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是名报冤行。
(二)随缘行 谓众生无我,皆由业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皆是过去宿因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故名随缘行。
(三)无所求行 谓愚人长迷,处处贪著。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冀。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所安?若了达者,息念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是则无求真为道行,故云无所求行。」
(四)称法行 谓性净之理,因之为法,此理众相皆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故经云:「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悭惜,达解三空,自利利他,庄严菩提之道。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故名称法行。
正宗记云入道四行:达摩大师谓二祖可大师曰:「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理行而已。」
一、谓理入者,则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一等,无有分别。
二、若以行入者,乃有四等:
(一)报冤行 凡修道之人,若受苦时,当念我往昔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所以甘心忍受,都无怨恨。作是观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是名报冤行。
(二)随缘行 谓众生无我,皆由业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皆是过去宿因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故名随缘行。
(三)无所求行 谓愚人长迷,处处贪著。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冀。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所安?若了达者,息念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是则无求真为道行,故云无所求行。」
(四)称法行 谓性净之理,因之为法,此理众相皆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故经云:「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悭惜,达解三空,自利利他,庄严菩提之道。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故名称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