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6,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行入
如来光明出已还入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如绵入棘
身入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佛入中国之始
佛法普入道门三昧经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
佛经入中国
却入生死
奉入龙华经
果界證入
拂迹入玄
佛类词典(续上)
色入行入
如来光明出已还入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如绵入棘
身入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佛入中国之始
佛法普入道门三昧经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
佛经入中国
却入生死
奉入龙华经
果界證入
拂迹入玄
色入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入之一。新译作色处。
【佛学常见辞汇】
十二入之一。
【三藏法数】
谓一切可见之色,而对于眼,是名色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新译作色处。
【佛学常见辞汇】
十二入之一。
【三藏法数】
谓一切可见之色,而对于眼,是名色入。
行入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入之一。(参见:二入)
【三藏法数】
行即依理起修之行,谓行此行时,心不倾倚,无念无求,安住不动,犹如大地;因行入理,是名行入。
(术语)二入之一。(参见:二入)
【三藏法数】
行即依理起修之行,谓行此行时,心不倾倚,无念无求,安住不动,犹如大地;因行入理,是名行入。
二入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理入,众生深信本具之理性,于理无所疑,谓之理入。二行入,依理起行,依行入理,谓之行入也。金刚三昧经上曰:达摩所说有理行二入。夫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种:一理入,二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等一,与理冥符而无分别,寂然无为,名曰理入。行入则有四者:一、报冤行,凡修道之人,若受冤苦之时,当念我往昔劫中,舍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之果熟,甘心忍受,都无冤诉。此心生时,与理相应,是体冤进道,故名报冤行。二、随缘行,众生无我,皆缘业转,苦乐齐受,若受胜报荣誉之事,皆是过去宿因之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不增减,八风不动,冥顺于道,谓之随缘行。三、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求,名之为求,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求,是真无求,顺道而行,故谓之无所求行。四、称法行,性净之理名之为法,法体无悭贪,顺之而行檀,乃至法体明朗而无痴闇,顺之而行般若,如是称法而行六度,名为称法行。见少室六门第三门二种入。
【佛学常见辞汇】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入佛知见;行入是由实践著手,实践修心,磨鍊意志。
(名数)一理入,众生深信本具之理性,于理无所疑,谓之理入。二行入,依理起行,依行入理,谓之行入也。金刚三昧经上曰:达摩所说有理行二入。夫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种:一理入,二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等一,与理冥符而无分别,寂然无为,名曰理入。行入则有四者:一、报冤行,凡修道之人,若受冤苦之时,当念我往昔劫中,舍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之果熟,甘心忍受,都无冤诉。此心生时,与理相应,是体冤进道,故名报冤行。二、随缘行,众生无我,皆缘业转,苦乐齐受,若受胜报荣誉之事,皆是过去宿因之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不增减,八风不动,冥顺于道,谓之随缘行。三、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求,名之为求,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求,是真无求,顺道而行,故谓之无所求行。四、称法行,性净之理名之为法,法体无悭贪,顺之而行檀,乃至法体明朗而无痴闇,顺之而行般若,如是称法而行六度,名为称法行。见少室六门第三门二种入。
【佛学常见辞汇】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入佛知见;行入是由实践著手,实践修心,磨鍊意志。
如来光明出已还入
【佛学大辞典】
(杂语)佛涅槃时示于阿修罗等之奇瑞也。涅槃经一曰:「尔时如来面门所出五色光明,其光明曜覆诸大会,令彼身光悉不复现,所应作已,还从口入。时诸天人及诸会众阿修罗等,见佛光明还从口入,皆大恐怖,身毛为竖,复作是言:如来光明出已还入,非无因缘,必于十方所作已办,将是最后涅槃之相,何其苦哉!」
(杂语)佛涅槃时示于阿修罗等之奇瑞也。涅槃经一曰:「尔时如来面门所出五色光明,其光明曜覆诸大会,令彼身光悉不复现,所应作已,还从口入。时诸天人及诸会众阿修罗等,见佛光明还从口入,皆大恐怖,身毛为竖,复作是言:如来光明出已还入,非无因缘,必于十方所作已办,将是最后涅槃之相,何其苦哉!」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元魏昙摩流支译。与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壮严经同本而支出者。
(经名)二卷,元魏昙摩流支译。与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壮严经同本而支出者。
如绵入棘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亦髡见罗什被姚兴妻之妪媵曰什如绵入棘。
(杂语)亦髡见罗什被姚兴妻之妪媵曰什如绵入棘。
身入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入,又十二入之一。(参见:六入)
【佛学常见辞汇】
六入或十二入之一。
【三藏法数】
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三藏法数】
谓身根对触,即能觉触,是名身入。
(术语)六入,又十二入之一。(参见:六入)
【佛学常见辞汇】
六入或十二入之一。
【三藏法数】
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三藏法数】
谓身根对触,即能觉触,是名身入。
六入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又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旧曰六入,新曰六处,即十二入十二处也。六境为外之六入,六根为内之六入。十二因缘中之六入为内之六入,即六根也。入为涉入之义,六根六境互涉入而生六识,故名处。处为所依之义,六根六境为生六识之所依,故名处。大乘义章四曰:「言六入者,生识之处,名之为入。」法界次第中之下曰:「眼等六情是名六入。」
【佛学常见辞汇】
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佛学次第统编】
六入之义,前条已叙,兹总明之。六根或六尘,皆谓六入。但分别言,六根为内六入,六尘为外六入也。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入,即趣入之义。谓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六尘,故名六入。
〔一、眼入〕,谓眼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声,故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为识所依,能入于香,故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味,故名舌入。
〔五、身入〕,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六、意入〕,谓意根分别五尘,能入于法,故名意入。
【三藏法数】
六入者,即六根也。谓四七日后,六根渐渐增长,满足此之六根,能入诸尘,故名为入,是为胎中现在果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三藏法数】
谓从名色已后,至第六个七日,名发毛爪齿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是名六入。(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又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旧曰六入,新曰六处,即十二入十二处也。六境为外之六入,六根为内之六入。十二因缘中之六入为内之六入,即六根也。入为涉入之义,六根六境互涉入而生六识,故名处。处为所依之义,六根六境为生六识之所依,故名处。大乘义章四曰:「言六入者,生识之处,名之为入。」法界次第中之下曰:「眼等六情是名六入。」
【佛学常见辞汇】
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佛学次第统编】
六入之义,前条已叙,兹总明之。六根或六尘,皆谓六入。但分别言,六根为内六入,六尘为外六入也。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入,即趣入之义。谓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六尘,故名六入。
〔一、眼入〕,谓眼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声,故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为识所依,能入于香,故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味,故名舌入。
〔五、身入〕,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六、意入〕,谓意根分别五尘,能入于法,故名意入。
【三藏法数】
六入者,即六根也。谓四七日后,六根渐渐增长,满足此之六根,能入诸尘,故名为入,是为胎中现在果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三藏法数】
谓从名色已后,至第六个七日,名发毛爪齿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是名六入。(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金刚力士哀恋不息,帝释慰止之。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金刚力士哀恋不息,帝释慰止之。
佛入中国之始
【佛学大辞典】
(故事)茶香室丛钞十三曰:「晋王嘉拾遗记云:燕昭王七年,沐胥之国来朝,则申毒国之一名也。有道术人名尸罗,百三十岁。荷锡持瓶。云发其国五年,乃至燕都。善衒惑之术,于其指端出浮屠十层,高三尺,乃诸天神仙,巧丽特绝,人皆长五六分,分列幢盖鼓舞,绕塔而行,歌唱之音,如真人矣。按此乃佛法入中国之始。申毒即身毒也。视列子所载周穆王时化人事,尤为明显矣。」野客丛书四:「佛法之入中国,其来久矣。观魏略西戎传曰:昔汉哀元寿元年,博士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传浮屠经。又观刘向列仙传。序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经。则知汉成哀间,已有佛经矣。观汉武故事,毗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降,得金人之神,上置之甘泉宫。金人皆长丈馀,其祭不用牛羊,惟烧香礼拜。上使依其国俗。又元狩三年,穿昆明池底,得黑灰。帝问东方朔。朔曰:可问西域道人。知是劫灰。又知佛法自武帝时,已入中国矣。今人惟知佛法入中国,自明帝始,不知自武帝始也。薛正己记,仲尼师老聃,师竺乾,审是则佛入中国,又不止于武帝。」
(故事)茶香室丛钞十三曰:「晋王嘉拾遗记云:燕昭王七年,沐胥之国来朝,则申毒国之一名也。有道术人名尸罗,百三十岁。荷锡持瓶。云发其国五年,乃至燕都。善衒惑之术,于其指端出浮屠十层,高三尺,乃诸天神仙,巧丽特绝,人皆长五六分,分列幢盖鼓舞,绕塔而行,歌唱之音,如真人矣。按此乃佛法入中国之始。申毒即身毒也。视列子所载周穆王时化人事,尤为明显矣。」野客丛书四:「佛法之入中国,其来久矣。观魏略西戎传曰:昔汉哀元寿元年,博士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传浮屠经。又观刘向列仙传。序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经。则知汉成哀间,已有佛经矣。观汉武故事,毗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降,得金人之神,上置之甘泉宫。金人皆长丈馀,其祭不用牛羊,惟烧香礼拜。上使依其国俗。又元狩三年,穿昆明池底,得黑灰。帝问东方朔。朔曰:可问西域道人。知是劫灰。又知佛法自武帝时,已入中国矣。今人惟知佛法入中国,自明帝始,不知自武帝始也。薛正己记,仲尼师老聃,师竺乾,审是则佛入中国,又不止于武帝。」
佛法普入道门三昧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维摩经之异名。
(经名)维摩经之异名。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睹史多天说法,时有忉利天之摩尼藏无垢天子,得炬口天药叉警告,七日后必死。惶怖求救于帝释,帝释伴彼见佛,佛为说此咒。与尊胜陀罗尼之缘起略同。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睹史多天说法,时有忉利天之摩尼藏无垢天子,得炬口天药叉警告,七日后必死。惶怖求救于帝释,帝释伴彼见佛,佛为说此咒。与尊胜陀罗尼之缘起略同。
佛经入中国
【佛学大辞典】
(故事)疑耀二曰:「世但知佛书,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不知秦之先,中国已有其书。隋经藉志曰:其书久矣流布,遭秦火之世,所以湮灭。又刘向列仙传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二人,已在佛经。又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口传浮屠经。此皆白马未入中国之前也。况明帝时,傅毅对帝所言,皆是佛书。使先此未有佛书,毅何从而得之。是明帝前,虽有其书,尚未盛行。自白马既来之后,其说乃盛耳。」宋朝类苑曰:「佛经之入中国,自竺法兰摩腾二师,以后汉明帝时暨至白马寺,首译四十二章经。历晋及十六国南北朝暨唐,皆有梵僧自五天竺来,及华人之善竺音者,迭相翻译。讫开元录,凡大小乘经律论圣贤集共五千四十八卷。至正元又别录新经二百馀卷。元和之后,译经遂废。太宗太平兴国初,有梵僧法贤法天施护三人自西域来,雅善华音,太宗宿受佛记,遂建译经院于太平兴国寺,访得凤翔释清照,深识西竺文字,因尽取国库新贮西来梵夹,首令三梵僧诠择未经翻者,各译一卷,集两街义学僧评议,论难锋起。三梵僧以梵经华言对席读,众僧无以屈,译事遂兴。后募童子五十人,令习梵学,独得惟净者,乃江南李王之子,慧悟绝异,尽能通天竺文字。今上即位初,陈恕建议,以为费国家供亿,愿罢之,上以先朝所留意,不许。讫今所译新经论学,凡五百馀卷。自至道以后,多惟净所翻也。大中祥符四年,译众上言,请如元正造录,诏令润文官参知政事赵安仁与翰林学士杨亿同编修,凡为二十卷。乃降赐太宗所作释门文字,令编其名题入录。安仁等及释众再上表请御制释门文章,许之。六年三月,赐御制法音前集七卷,共论次其文理,以附于先皇之次,而冠于东土圣贤集之首。译经院置润文官。尝以南北省官学士充,中使一人监院事,译经常以梵僧,后令惟净同译经。梵学笔受二人,译缀文二人,评议二人,皆选名德有义学僧为之。」
(故事)疑耀二曰:「世但知佛书,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不知秦之先,中国已有其书。隋经藉志曰:其书久矣流布,遭秦火之世,所以湮灭。又刘向列仙传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二人,已在佛经。又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口传浮屠经。此皆白马未入中国之前也。况明帝时,傅毅对帝所言,皆是佛书。使先此未有佛书,毅何从而得之。是明帝前,虽有其书,尚未盛行。自白马既来之后,其说乃盛耳。」宋朝类苑曰:「佛经之入中国,自竺法兰摩腾二师,以后汉明帝时暨至白马寺,首译四十二章经。历晋及十六国南北朝暨唐,皆有梵僧自五天竺来,及华人之善竺音者,迭相翻译。讫开元录,凡大小乘经律论圣贤集共五千四十八卷。至正元又别录新经二百馀卷。元和之后,译经遂废。太宗太平兴国初,有梵僧法贤法天施护三人自西域来,雅善华音,太宗宿受佛记,遂建译经院于太平兴国寺,访得凤翔释清照,深识西竺文字,因尽取国库新贮西来梵夹,首令三梵僧诠择未经翻者,各译一卷,集两街义学僧评议,论难锋起。三梵僧以梵经华言对席读,众僧无以屈,译事遂兴。后募童子五十人,令习梵学,独得惟净者,乃江南李王之子,慧悟绝异,尽能通天竺文字。今上即位初,陈恕建议,以为费国家供亿,愿罢之,上以先朝所留意,不许。讫今所译新经论学,凡五百馀卷。自至道以后,多惟净所翻也。大中祥符四年,译众上言,请如元正造录,诏令润文官参知政事赵安仁与翰林学士杨亿同编修,凡为二十卷。乃降赐太宗所作释门文字,令编其名题入录。安仁等及释众再上表请御制释门文章,许之。六年三月,赐御制法音前集七卷,共论次其文理,以附于先皇之次,而冠于东土圣贤集之首。译经院置润文官。尝以南北省官学士充,中使一人监院事,译经常以梵僧,后令惟净同译经。梵学笔受二人,译缀文二人,评议二人,皆选名德有义学僧为之。」
却入生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却来生死海而济度众生也。文句记五中曰:「却入生死之说,惊入火宅之喻。」大部补注六曰:「宝积经云:文殊师利言:吾又恣心入诸尘劳生死之内。」
(术语)菩萨却来生死海而济度众生也。文句记五中曰:「却入生死之说,惊入火宅之喻。」大部补注六曰:「宝积经云:文殊师利言:吾又恣心入诸尘劳生死之内。」
奉入龙华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藏经之异名。
(经名)佛藏经之异名。
果界證入
【佛学大辞典】
(术语)證入于佛果也。
(术语)證入于佛果也。
拂迹入玄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作发迹入源。圆觉经曰:「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圭峰之圆觉略疏上科此文,谓为拂迹入玄。同钞四之一释之曰:「拂迹入玄者,为欲入生佛平等称性圆满究竟之法,故宜拂前垢净迷悟始终分限之迹也。」是指于法见执垢离垢等差,于人立众生菩萨等别之,因分可说教门谓之迹,指染净不二,生佛平等之一真法界谓之玄。此乃果分不分不可说之妙境,故名为玄也。佛今为使入此玄拂彼之迹,谓之拂迹。其要在去幻垢。佛之有教迹,为众生之有幻垢故也。众生之幻垢既去,即得拂迹,而入于玄。然观经玄义分记三转用此语曰:「果位难思,发迹入源。」发有拂之义,源有玄之义,故与拂迹入玄之语同也。但其意,指释迦要门施化利生之一切法为迹,指弥陀别意弘愿他力之法为本,舍要门之教迹,而归入于弥陀之弘愿,谓之发迹入源。
(术语)又作发迹入源。圆觉经曰:「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圭峰之圆觉略疏上科此文,谓为拂迹入玄。同钞四之一释之曰:「拂迹入玄者,为欲入生佛平等称性圆满究竟之法,故宜拂前垢净迷悟始终分限之迹也。」是指于法见执垢离垢等差,于人立众生菩萨等别之,因分可说教门谓之迹,指染净不二,生佛平等之一真法界谓之玄。此乃果分不分不可说之妙境,故名为玄也。佛今为使入此玄拂彼之迹,谓之拂迹。其要在去幻垢。佛之有教迹,为众生之有幻垢故也。众生之幻垢既去,即得拂迹,而入于玄。然观经玄义分记三转用此语曰:「果位难思,发迹入源。」发有拂之义,源有玄之义,故与拂迹入玄之语同也。但其意,指释迦要门施化利生之一切法为迹,指弥陀别意弘愿他力之法为本,舍要门之教迹,而归入于弥陀之弘愿,谓之发迹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