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入犯
(1).入侵;进犯。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陪臣飞鱼服:“至 嘉靖 间,遂啟 倭 贼入犯之祸。”
(2).侵入。宋史·天文志三:“流星犯之,外国使来;入犯左角,兵起。”
《國語辭典》:盗贼(盜賊)  拼音:dào zéi
强盗窃贼。《周礼。天官。小宰》:「刑职以诘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像这盗贼横行,全不肯讲究一个弭盗安民的良法。」
《國語辭典》:戎马(戎馬)  拼音:róng mǎ
1.兵马。《左传。昭公三年》:「戎马不驾,卿无军行。」汉。崔骃 安封侯诗:「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
2.军事。《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州郡整戎马,罗落境界。」
3.比喻战乱。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汝曹生于戎马之閒,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录,以传示子孙。」唐。杜甫 诗:「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國語辭典》:豺虎  拼音:chái hǔ
比喻凶狠贪婪的恶人。《文选。王粲。七哀诗二首之一》:「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吕布,豺虎也,若得兖州,必图冀州。」
《國語辭典》:入寇  拼音:rù kòu
外敌入侵、进犯。宋。司马光《郭子仪单骑退敌》:「回纥、吐蕃数十万众入寇,合兵围泾阳,子仪命诸将严设守备而不战。」《三国演义》第九六回:「今若尽起天下之兵伐蜀,则东吴又将入寇。」
《國語辭典》:腥膻(腥羶)  拼音:xīng shān
1.牛、羊肉刺鼻的气味。
2.肉食、荤菜。《梁书。卷五○。文学传下。刘杳传》:「自居母忧,使长断腥膻,持斋蔬食。」唐。徐夤 溪隐诗:「绝却腥膻胜服药,断除杯酒合延年。」
3.借指入侵的北方游牧民族。明。姚茂良《精忠记》第四出:「率百万之师,决千里之胜,扫荡腥膻,殄灭无遗。」
《國語辭典》:胡骑(胡騎)  拼音:hú jì
古代北狄的骑兵。亦泛指胡人的军队。《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唐。杜甫 恨别诗:「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漢語大詞典》:胡沙
(1).西方和北方的沙漠或风沙。 唐 鲍君徽 《关山月》诗:“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宋 苏轼 《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诗:“忽见 伯时 画天马,朔风胡沙生落锥。” 明 莫止 《送李中丞赴镇》诗:“低飞鸿雁胡沙静,远遁鲸鯢瀚海清。”亦指胡人居住的地区。 宋 姜夔 《疏影》词:“ 昭君 不惯胡沙远,但暗忆, 江 南 江 北。”《宣和遗事》后集:“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遶胡沙。”
(2).喻入侵中原的胡兵的势焰。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二:“但用 东山 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 宋 陆游 《送李德远寺丞奉祠归临川》诗:“旰食烦明主,胡沙暗旧京。”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召对 越王 宫,胡沙四面起。”
(3).鲨鱼的一种。尔雅翼·释鱼三:“今摠谓之沙鱼,大而长喙如锯者名胡沙,性良而肉美。”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四·鲛鱼
(4).复姓。 金 有 胡沙补 。见金史本传。
《國語辭典》:膻腥(羶腥)  拼音:shān xīng
羊臭及鱼臭。《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國語辭典》:佛狸(佛貍)  拼音:bì lí
北魏太武帝的小名,今扬州有佛狸祠。宋。辛弃疾 永遇乐。千古江山词:「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明。吴伟业〈满江红。沽酒南徐〉词:「记当年阿童东下,佛狸深入。」
《国语辞典》:马邑(马邑)  拼音:mǎ yì
地名。在今山西省朔县。相传秦代为防止胡虏入侵,在此地筑城防禦,但城屡建不成。某日有马在此地重覆奔走,当地军民,于是就依照马迹来构建城池,终于筑成,故称为「马邑」。
《国语辞典》:出草  拼音:chū cǎo
旧日台湾原住民埋伏于草丛中,捕杀入侵者或猎取他族的人头,再将人头去皮肉,置于髑髅架上,称为「出草」。此一行为象徵自卫、勇敢,并具有宗教意义。
《國語辭典》:攘夷  拼音:ráng yí
排斥外夷。元。刘埙《隐居通议。卷二○。文章八》:「而荐绅先生方且雍雍然,峨峨然,交诵致知格物之微言,深赞攘夷复土之伟画。」
《漢語大詞典》:戎心
谓敌国入侵的野心。国语·晋语一:“疆埸无主,则啟戎心。”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襄阳始末》:“事有适值,必生戎心,詎容以疆场小小交兵视之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今藎臣骑箕,戎心日肆。”
《漢語大詞典》:寇敌(寇敵)
入侵之敌;敌军。墨子·七患:“故国离寇敌则伤,民见凶饥则亡,此皆备不具之罪也。”后汉书·西羌传论:“惜哉寇敌略定矣,而 汉 祚亦衰焉。” 许地山 《萤灯》:“ 难胜 太子便请求父王给他一支兵,由他领出都门去抵御寇敌。”
分類:入侵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