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纳粹党(纳粹党)  拼音:nà cuì dǎng
希特勒(Adolf Hitler)领导的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劳工党(National Socialist German Workers' Party)的别称。成立于西元一九二〇年,前身为德国工人党(German Workers' Party,西元1919~1920),一九三三年获得政权,以极权方式统治德国,一九四五年战败后遭解散禁止。纳粹党的政策以领土扩张为宗旨,以日耳曼优秀种族最终统治各劣等民族为目标。政治上采法西斯独裁专制统治,施行军国主义与种族主义。纳粹来自德文中的Nazi,为「国家社会主义者」(Nationalsozialist)的简写。参见「纳粹主义」、「希特勒」条。
《国语辞典》:金光党(金光党)  拼音:jīn guāng dǎng
泛称社会上利用人性贪婪心理,诱骗他人财物的不法组织。作案手法不一,多为以假换真的模式。因常以黄金为诱饵,故称为「金光党」。
《漢語大詞典》:共和党
美国的两大主要政党之一。1854年由辉格党、自由土壤党以及一部分民主党人组成。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反对奴隶制。后与民主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没有固定的党纲,只有不同时期的竞选和施政纲领。凡是投该党候选人选票的,就可被视为该党党员。该党的标志是象。
《漢語大詞典》: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成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共同纲领。
分類:马克思
《漢語大詞典》:工党
英国的主要政党之一。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0年成立。1906年改称为工党。成员大部分为集体党员,如职工会、“社会主义团体”与合作社组织等。以费边社会主义理论为政策基础,认为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和行政机构,逐步把土地和资本从个人转化到“社会”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地位上升,通过竞选与保守党轮流执政。
《漢語大詞典》:狗党狐朋(狗黨狐朋)
见“ 狐朋狗党 ”。
《國語辭典》:狐朋狗党(狐朋狗黨)  拼音:hú péng gǒu dǎng
比喻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之徒。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他那里暗暗的藏,我须索紧紧的防,都是些狐朋狗党。」也作「狐群狗党」。
《國語辭典》:狗党狐群(狗黨狐群)  拼音:gǒu dǎng hú qún
比喻互相勾结的坏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可怜金枝玉叶之人,零落在狗党狐群之手。」也作「狐群狗党」。
《國語辭典》:狐群狗党(狐群狗黨)  拼音:hú qún gǒu dǎng
比喻相互勾结、为非作歹的人。《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时贼兵虽众,都是狐群狗党,并无队伍行列。」《醒世姻缘传》第一七回:「那日曹快手还邀了些他的狐群狗党的朋友。」也作「狗党狐群」、「狐朋狗党」、「狐朋狗友」。
分類:勾结坏人
《韵府拾遗 养韵》:告党(告党)
中论凡民之有德行道艺者比以告闾闾以告族族以告党党以告州
《國語辭典》:犵党(犵黨)  拼音:qì dǎng
武器名。一种西南部族所使用的刀。宋。朱辅《溪蛮丛笑。犵党》:「出入坐卧,必以刀自随,小者尤铦利,名犵党。」
《漢語大詞典》:革命党(革命黨)
(1).从事推翻旧政权的政党。国内专指辛亥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和后来的共产党。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 沈从文 《泥涂》:“他同谁都说他是一个上士,是个军籍中人,现在命运不好,被革命党把他地位革掉了。” 毛泽东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革命党嘛,以饿不死人为原则,人没有饿死,就要做革命工作,就要奋斗。”
(2).指参加革命政党的人。 许地山 《女儿心》一:“一个正要到任的将军又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被革命党炸死。” 巴金 《利娜》:“我这时候才知道他原来是一个革命党,就是大家所谓的‘虚无主义者’。”
《國語辭典》:多党制(多黨制)  拼音:duō dǎng zhì
一国有多数政党,且各有机会可取得政权的政治制度。如法国的政党政治即属此。
《漢語大詞典》:顿党(頓黨)
方言。犹一道;一齐。 清 胡文英 吴下方言考卷七:“‘顿党’,一齐也。 吴中 谓待事并为者曰‘顿党’。”
《漢語大詞典》:顿党黄(頓黨黄)
谷的一种。因同时抽穗黄熟故称。 清 胡文英 吴下方言考卷七:“齐民要术:‘顿党黄。’案:‘顿党’一齐也。 吴中 谓待事并为者曰‘顿党’。”
《漢語大詞典》:二命党(二命黨)
清末对革命党的讥称。《冷眼观》第十五回:“依我看起来,拿不準是个二命党罢。”
分類:革命党
《漢語大詞典》:短裤党
中篇小说。蒋光慈作。1927年发表。1927年2月,上海工人阶级举行武装起义,许多同志英勇牺牲。领导干部杨直夫、史兆炎总结失败教训,积极准备,等待时机。3月21日,在共产党领导下,几十万工人举行罢工,接着又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终于取得了胜利。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武装斗争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