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兔
【佛学大辞典】
(传说)(参见:兔)
(传说)(参见:兔)
兔
【佛学大辞典】
(动物)印度人亦如吾国旧俗,信月中有兔,谓怀兔者即是月。假如有论者,立「怀兔者非月」之宗,则彼于因明三十三过中,犯世间相违之过焉。(参见:怀兔)。西域记七,记月中有兔之说。谓狐兔猿三兽,异类相悦,天帝欲试其心,故现饥乏形,使各求食。狐衔一鲜鲤,猿采异华果,以馈天帝。兔独无所得,乃自烧身,以供天帝。天帝感其心,寄兔于月轮,传乎后世。月中之兔,自斯而有。又杂宝藏经二,经律异相四十七,记兔自烧身供大仙之因缘。
(动物)印度人亦如吾国旧俗,信月中有兔,谓怀兔者即是月。假如有论者,立「怀兔者非月」之宗,则彼于因明三十三过中,犯世间相违之过焉。(参见:怀兔)。西域记七,记月中有兔之说。谓狐兔猿三兽,异类相悦,天帝欲试其心,故现饥乏形,使各求食。狐衔一鲜鲤,猿采异华果,以馈天帝。兔独无所得,乃自烧身,以供天帝。天帝感其心,寄兔于月轮,传乎后世。月中之兔,自斯而有。又杂宝藏经二,经律异相四十七,记兔自烧身供大仙之因缘。
兔
【佛学大辞典】
(动物)印度人亦如吾国旧俗,信月中有兔,谓怀兔者即是月。假如有论者,立「怀兔者非月」之宗,则彼于因明三十三过中,犯世间相违之过焉。(参见:怀兔)。西域记七,记月中有兔之说。谓狐兔猿三兽,异类相悦,天帝欲试其心,故现饥乏形,使各求食。狐衔一鲜鲤,猿采异华果,以馈天帝。兔独无所得,乃自烧身,以供天帝。天帝感其心,寄兔于月轮,传乎后世。月中之兔,自斯而有。又杂宝藏经二,经律异相四十七,记兔自烧身供大仙之因缘。
(动物)印度人亦如吾国旧俗,信月中有兔,谓怀兔者即是月。假如有论者,立「怀兔者非月」之宗,则彼于因明三十三过中,犯世间相违之过焉。(参见:怀兔)。西域记七,记月中有兔之说。谓狐兔猿三兽,异类相悦,天帝欲试其心,故现饥乏形,使各求食。狐衔一鲜鲤,猿采异华果,以馈天帝。兔独无所得,乃自烧身,以供天帝。天帝感其心,寄兔于月轮,传乎后世。月中之兔,自斯而有。又杂宝藏经二,经律异相四十七,记兔自烧身供大仙之因缘。
兔毛尘
【佛学大辞典】
(杂语)小于羊毛尘七分者,可止住兔毛尖之微尘也。俱舍论十二曰:「积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量。」
(杂语)小于羊毛尘七分者,可止住兔毛尖之微尘也。俱舍论十二曰:「积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量。」
兔角
【佛学大辞典】
(譬喻)愚人误以兔耳为角,实则无角也,以譬物之必无。楞严经曰:「无则同于龟毛兔角。」智度论一曰:「有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同十二曰:「又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譬喻)愚人误以兔耳为角,实则无角也,以譬物之必无。楞严经曰:「无则同于龟毛兔角。」智度论一曰:「有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同十二曰:「又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周利般兔
【佛学大辞典】
(人名)即周利槃特。
(人名)即周利槃特。
指兔
【佛学大辞典】
(杂语)兔为月,指兔者如言指月也。(参见:指)
(杂语)兔为月,指兔者如言指月也。(参见:指)
指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指譬教以月比法。楞伽经四曰:「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如愚见指月,护指不观月。计著名字者,不见我实心。」楞严经二曰:「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亡失月体,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圆觉经曰:「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智度论九曰:「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视指而不视月,人语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而不看月?此亦如是,语为义指,语非义也。」往生论注下曰:「名为法指,如指指月。」
(譬喻)以指譬教以月比法。楞伽经四曰:「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如愚见指月,护指不观月。计著名字者,不见我实心。」楞严经二曰:「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亡失月体,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圆觉经曰:「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智度论九曰:「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视指而不视月,人语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而不看月?此亦如是,语为义指,语非义也。」往生论注下曰:「名为法指,如指指月。」
鱼兔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经文之义理。止观三曰:「得鱼兔忘筌罤。」
(譬喻)譬经文之义理。止观三曰:「得鱼兔忘筌罤。」
怀兔
【佛学大辞典】
(杂语)梵语S/as/in(S/ass/者,兔也,S/as/in者月也),印度之俗,信月中有兔,谓怀兔者即月也。因而因明论示世间相违之过借之为其宗法。因明入正理论曰:「世间相违者,如说怀兔非月。」
(杂语)梵语S/as/in(S/ass/者,兔也,S/as/in者月也),印度之俗,信月中有兔,谓怀兔者即月也。因而因明论示世间相违之过借之为其宗法。因明入正理论曰:「世间相违者,如说怀兔非月。」
见兔放鹰
【俗语佛源】
鹰隼是一种猛禽,动作迅疾,搏兔准确而有力。禅宗用以比喻对机说法,机锋敏捷,体现出「顿悟」的特色。《五灯会元》卷十六谓:「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发箭。」后俗语中用「见兔放鹰」比喻见到眼前的利益,就贪婪地竞相争逐。如《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当今世情,何人不趋炎附势,见兔放鹰,谁肯结交穷秀才?」(李明权)
鹰隼是一种猛禽,动作迅疾,搏兔准确而有力。禅宗用以比喻对机说法,机锋敏捷,体现出「顿悟」的特色。《五灯会元》卷十六谓:「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发箭。」后俗语中用「见兔放鹰」比喻见到眼前的利益,就贪婪地竞相争逐。如《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当今世情,何人不趋炎附势,见兔放鹰,谁肯结交穷秀才?」(李明权)
龟毛兔角
【俗语佛源】
在佛教经典中,经常可以看到有龟毛兔角的譬喻。如《楞严经》卷一说:「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大智度论》卷十二亦说:「如龟毛兔角,亦但有名而无实。」这就是说龟毛兔角是不存在的,是有名无实的。宋·苏辙《栾成集》卷十二诗曰:「龟毛兔角号空虚,既被无收岂是无?自有真无遍诸有,灯光何碍也嫌渠。」这首诗有深刻的哲理,他说的「真无」就是「法性」,也就是一切皆空的「空理」。此空理遍一切法(诸有)。他是借「龟毛兔角」之无,来进一步说明诸法空寂之理。但是晋·干宝《搜神记》卷六则说,在「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这只是一种传说,不可信。如果那时龟生毛,兔生角,何以数千年来又没有这种现象呢?所以龟毛兔角毕竟是无,这是可以断言的。(无名氏)
在佛教经典中,经常可以看到有龟毛兔角的譬喻。如《楞严经》卷一说:「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大智度论》卷十二亦说:「如龟毛兔角,亦但有名而无实。」这就是说龟毛兔角是不存在的,是有名无实的。宋·苏辙《栾成集》卷十二诗曰:「龟毛兔角号空虚,既被无收岂是无?自有真无遍诸有,灯光何碍也嫌渠。」这首诗有深刻的哲理,他说的「真无」就是「法性」,也就是一切皆空的「空理」。此空理遍一切法(诸有)。他是借「龟毛兔角」之无,来进一步说明诸法空寂之理。但是晋·干宝《搜神记》卷六则说,在「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这只是一种传说,不可信。如果那时龟生毛,兔生角,何以数千年来又没有这种现象呢?所以龟毛兔角毕竟是无,这是可以断言的。(无名氏)
兔渡河
【三藏法数】
兔渡河者,喻声闻之人也。谓声闻修四谛法,断见、思惑,未能除断习气,而但證真空之理。如兔之渡河,但浮水而过,不能深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兔渡河者,喻声闻之人也。谓声闻修四谛法,断见、思惑,未能除断习气,而但證真空之理。如兔之渡河,但浮水而过,不能深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