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21,分109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邓光布(字 明远 )
僧彻( 净光大师 号 法将 )
僧怀溢( 刘 光化大师 )
王建(世称 前蜀高祖、前蜀前主、前蜀主、蜀高祖、蜀高祖王建 字 光图 蜀王、琅琊王、西平王 庙号 高祖 行第 八 )
郑昌图(字 光业 )
赵光远
杜光庭(字 宾圣、宾至 号 东瀛子、广成先生 广成 蔡国公 )
郑光业
释光涌( 光涌 )
屠瑰智(字 宝光 )
杨光
韦光裔(字 叔阳 )
贺瑰(字 光远 )
郑韬光(字 龙府 )
其它辞典(续上)
杨复光( 乔 弘农郡公、宏农郡公 忠肃 )邓光布(字 明远 )
僧彻( 净光大师 号 法将 )
僧怀溢( 刘 光化大师 )
王建(世称 前蜀高祖、前蜀前主、前蜀主、蜀高祖、蜀高祖王建 字 光图 蜀王、琅琊王、西平王 庙号 高祖 行第 八 )
郑昌图(字 光业 )
赵光远
杜光庭(字 宾圣、宾至 号 东瀛子、广成先生 广成 蔡国公 )
郑光业
释光涌( 光涌 )
屠瑰智(字 宝光 )
杨光
韦光裔(字 叔阳 )
贺瑰(字 光远 )
郑韬光(字 龙府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2—883 【介绍】: 唐闽人。本姓乔。僖宗时宦官。内常侍杨玄价养子。有谋略,累监诸镇军。乾符中为排阵使,策划镇压王仙芝、黄巢。招讨使宋威战败,复光总其兵权,进攻洪州。中和元年,诏充天下兵马都监,押诸军入定关辅。二年,至河中,招诱黄巢部将朱温降唐,引李克用沙陀兵攻入京师。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弘农郡公。卒谥忠肃。全唐文·卷九百九十八
复光。闽人。本乔氏。少养于内常侍杨元价家为小黄门监。乾符中。贼渠黄巢犯江西。复光为排阵使。招讨使宋威战败。复光总其兵。王铎代为招讨使。诏复光监忠武军。中和元年充天下兵马都监。总诸军入定关辅。定议遣使以墨诏召李克用于太原。收京师。以功加开府仪同三司同华制置使。封宏农郡公。赐号资忠辉武匡国平难功臣。卒年四十二。赠观军容使。谥曰忠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光州固始人,字明远。僖宗乾符初官崇安镇将,有智略。后为黄巢军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初居法乾内寺,能诗文,通内外学,寻充左右街应制,升麟德殿法座讲谈,懿宗赐号净光大师。其师知玄著《如来藏经疏》、《大无量寿经疏》、《胜鬘师子吼经疏》,彻为著《法鉴》、《法灯》、《法苑》以阐明之。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不知何许人。久亲炙悟达。悟达亦乐教育成就之。故其器卒获用于天下。而相为表里。以推明大法。若悟达。著如来藏经会释疏二卷。彻则衍法监四卷。大无量寿经疏二卷。彻则衍法镫二卷。胜鬘师子吼经疏四卷。彻则衍法苑十卷。般若心经金刚经皆有疏义。而彻亦随衍成卷。忏文六卷。及杂文等。彻必翼纬。以行世。初居法乾内寺。官寮奉仰日甚。寻充左右街应制。每岁属诞辰。于麟德殿。升座讲演。仍赐紫伽梨。懿宗尤重佛乘。月遇八日。必饭僧内殿。数盈万不啻。且躬为赞呗。诏彻朗咏高台上。宠锡繁夥。至造旃檀座以处之。当是时。诏两街四寺。行方等忏法。开坛受戒度僧。各三七日。别诏大德二十人。入咸秦殿。为内福寿寺尼受戒。缮写藏经。雕造旃檀像千躯。皆诏彻捡校。又以十一月十四日返庆饰。诏京城僧道。赴麟德殿论义。彻则敷畅皇猷。恢宏祖道。如他日。赐号净光大师。咸通十一年。诏录两街僧事。广明中。巢𡨥犯阙。僖宗播迁于蜀。彻是夕内宿。旦与杜光庭。仓黄扈从。再见悟达。其师资终始无间如此。著述尤富。内翰侍郎乐朋龟为作真赞。秦蜀间多其弟子。则可谓生荣死哀矣。宋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僧彻。不知何许人也。敏利天资高迈逸类。稚岁聪颖而慕。悟达国师。若颜回之肖仲尼也。既而时亲函丈颇见幽微。随侍翼从未尝少厌。窥其门墙其殆庶几乎。悟达凡有新义别章。咸嘱付彻畅衍之。为如来藏经疏。著法鉴四卷。大无量寿经疏。著法灯二卷。胜鬘师子吼经疏。著法苑十卷。观乎悟达为疏。若左丘明之传也。彻述三法钞。犹杜服之集解欤。初居法乾内寺。师资角立声彩风行。凡百官寮无不奉仰率由。彻内外兼学辞笔特高。唱予和汝同气相求。寻充左右街应制。每属诞辰升麟德殿法座讲谈。敕赐紫袈裟。懿宗皇帝留心释氏。颇异前朝。遇八斋日必内中饭僧。数盈万计。帝因法集躬为赞呗。彻则升台朗咏。宠锡繁博。敕造栴檀木讲座以赐之。又敕两街四寺行方等忏法。戒坛度僧各三七日。别宣僧尼大德二十人。入咸泰殿置坛度内。福寿寺尼缮写大藏经。每藏计五千四百六十一卷。雕造真檀像一千躯。皆委彻检校焉。以十一月十四日延庆节。麟德殿召京城僧道赴内讲论。尔日彻述皇猷。辞辩浏亮帝深称许。而又恢张佛理旁慑黄冠。可谓折冲异论者。当时号为法将。帝悦敕赐号曰净光大师。咸通十一年也。续录两街僧事。初彻经江论海勇于揭厉。于青龙寺讲贯既循悟达国师义意寄呈所见。蒙回八十四字。云观君法苑思冲虚解我真乘刃有馀。若使龙光时可待。应怜僧肇论成初。五车外典知难敌。九趣多才恐不如。萧寺讲轩横淡荡。帝乡云树正扶疏。几生曾得阇踰意。今日堪将贝叶书。一振微言冠千古。何人执卷问吾庐。览兹奖饰悲喜。盈襟以广明中巢寇犯阙僖宗幸蜀。其夕彻内宿。明日仓黄与杜光庭先生。扈从入于岷峨。再见悟达痛序艰难。彻极多著述碑颂歌诗。不知所终。内翰侍郎乐朋龟为真赞。凤翔嘉州皆写其真相。弟子秦蜀之间愈多传法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7—934 【介绍】: 五代僧。福州闽县人,俗姓刘。刘瞻子。九岁于立磨山出家。后往中岳,历参名师,终师灌溪志闲,得悟禅旨。僖宗广明初,被选为十驾前供奉之一,敕赐福田禅师,再赐大自在禅师。昭宗时,赐号光化大师。天复元年,以疾请归。至江西。钟传礼重之,请住龙沙山。后住洪州云盖山龙寿院,开堂授徒三十余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7—918 【介绍】: 五代时前蜀创建者。许州舞阳人,一说陈州项城人。字光图。少无赖,贩私盐为业。唐末,从忠武军为队将,随杨复光破黄巢军,擢为都头。后赴成都僖宗行在,被田令孜收为养子。僖宗返长安,建为神策军宿卫。僖宗光启二年,护驾幸兴元,出为壁州刺史。文德元年,授永平军节度使。后建攻破成都,据两川。唐昭宗天复三年,封蜀王。后梁灭唐,建遂自立为蜀帝,史称前蜀。在位十六年。庙号高祖。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7—918 字光图,排行八、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一作陈州项城(今河南沈丘)人。少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生,人称“贼王八”。后投忠武军,累迁列校。广明乱后,为都头,入蜀驰援。僖宗归京后,分典神策军。不久,出为壁州(一说利州)刺史。在蜀召集亡命及溪洞酋豪,先后攻占剑南西川、东川、山南西道等地。昭宗天复三年(903),被封为蜀王。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在成都称帝,建前蜀。在位12年,蜀中颇为安定。庙号高祖。事迹见《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本传、《十国春秋》本纪。《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九
建字光图。许州舞阳人。初为列校。田令孜养为假子。拜诸卫将军。大顺中累加检校司徒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景福二年加同平章事。乾宁四年。攻杀东川节度使顾彦晖。遂据有两川之地。光化三年加中书令。命以西川节度使兼东川武信军两道都指挥制置等使。赐爵琅琊王。四年改封西平王。天复三年加守司徒。进爵蜀王。七年。梁受唐禅。遣使宣谕。拒不纳。遂称帝。国号大蜀。改元武成。光天元年六月殂。年七十二。僭谥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7 【介绍】: 唐荥阳人,字光业。郑涓子。僖宗时,累官中书舍人。中和二年,为义成节度司马。节度使王铎命其权知昭义军,治不三月辄去。四年,以兵部侍郎、判度支,拜同平章事。光启二年,僖宗被劫至兴元,昌图未及扈从。朱玫拥襄王李煴即位,以昌图判户部事。玫败,昌图奉煴奔河中,为王重荣所执,被斩于岐山。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括苍人,字宾圣,自号东瀛子。喜读经、史书,工词章、翰墨之学。懿宗设万言科选士,不中,遂入天台山为道士。僖宗奔蜀,光庭始充麟德殿文章应制,后隐居青城山白云溪。王建据蜀,赐号广成。有《广成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50—933 字宾圣(一作宾至),号东(一作登)瀛子、华顶羽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寓居处州缙云(今浙江缙云)。懿宗咸通间,应九经举不第,遂入天台山为道士。僖宗中和间,住长安太清宫。光启初,僖宗召见,赐号广成先生。后入蜀,依蜀帅王建,住成都玉局观。王建以为太子王元膺之师。通正二年(917)拜户部侍郎,封蔡国公。王衍即位后,从其受道箓,封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后解官,居青城山白云溪,以著述为务。《十国春秋》卷四七有传。著作今存20余种,较著名者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墉城集仙录》、《录异记》、《仙诗拾遗》、《广成集》等。《全唐诗》存诗1卷,内11首为郑遨诗误入。另《诗律武库》、《诗渊》及其编订各书中,尚有诗150余首,但其中部分可能仅经其修订。唐诗汇评
杜光庭(850-933),字宾圣,处州缙云(今浙江缙云)人。一云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博极群书。咸通中应举不第,遂入天台山学道。僖宗召见,赐紫,为道门领袖。中和初,从僖宗入蜀,竟留居成都青城山,号东瀛子。初事王建,为谏议大夫,封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后主立,进户部侍郎,为传真天师、崇文馆大学士。卒。善属文,有《录异记》、《墉城集仙录》、《神仙感遇传》等著作传世。文集《广成集》三十卷,已佚。后人辑有十二卷本(或作十七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一卷。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九
光庭字宾至。缙云人。一曰长安人。咸通中应九经举不第。入天台山学道。从僖宗幸兴元。留蜀事先主。为金紫光禄大夫谏议大夫。封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迁户部侍郎。后主立。授道箓于苑中。以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后解官隐青城山。号东瀛子。年八十五卒。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禅林僧宝传·卷第八
禅师名光涌。豫章丰城章氏子。母乳之夕。神光照庭。厩马皆惊。因以光涌名之。七岁诵诗礼。晓大义。十三学经论。辄能讲解。开元寺有尊宿。史忘其名。有异能解。见涌叹曰。法中俊人也。以维摩经旨决授之。时仰山寂禅师。住南昌之石亭寺。涌父事之得度。十九诣襄州。寿山寺载律师受满分戒。北游谒临济。临济曰。汝师明眼。乃不事之。远游何为。涌因南归。执勤累岁。先是石亭见来参者。必问曰。来作么。曰礼觐和尚。又问还见和尚么。曰见。又问和尚何似驴。参者无能对。脱对亦不契。忽问涌。涌对曰。光涌见和尚。亦不似佛。石亭曰。若不似佛。似个什么。涌曰。若更有所似。与驴何别。石亭大惊曰。凡圣两忘。情尽体露。吾以此语验人。已二十年。无决了者。噫子真利根。当自保任。吾不能尽。子异日当自知耳。指以谓人曰。此子肉佛。可以化人也。石亭殁。涌然第三指。以报法。又然第二指。以报亲。伪唐天祐元年。南昌帅南平王钟传。尽礼迎至府。使至不起。于是州牧县尹至不起。道俗顿集亦不起。乃共诉之曰。师不起。贻郡县之咎。于是不得已从之。遂嗣石亭法席。学者归之如云。十四年秋还仰山。伪唐升元二年夏。无疾而化。阅世八十有九坐七十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1—902 【介绍】: 唐苏州海盐人,字宝光。少时累举不第。后随钱镠起兵,以功授指挥使。昭宗乾宁四年,以功遥领常州刺史。迁越州指挥使。光化三年,徙守湖州。天复二年,徐绾、许再思叛,镶智往讨之,为其所害。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51—902 字宝光,其先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后避地澉川,遂为苏州海盐(今浙江海盐)人。少时累举不第,随钱镠起兵,以功授指挥使。昭宗乾宁四年(897),以功遥领常州刺史,迁越州指挥使。光化三年(900)徙守湖州。天复二年(902),徐绾、许再思叛,瑰智往讨之,为其所害。生平见皮光业《海盐屠将军墓志铭》、《十国春秋》本传。《全唐诗》存其《咏志》诗2句,《全唐诗外编》补全此诗。全唐诗续补遗
环智,字宝光,海盐人。少负勇略。吴越王兵拒黄巢,环智仗剑从之,时与谋议,授指挥使。天复二年,徐绾、许再忠叛,刺史高彦遣子渭同赴难,抵灵隐,为伏兵所害。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95 【介绍】: 唐京兆杜陵人,字叔阳。代宗永泰元年,官殿中侍御史,充税青苗地钱使。大历中,历户部员外郎。德宗建中中,官汝州刺史。时李希烈反,汝州与叛军接壤,光裔懦弱不任职,乃被代。迁少府监,官终太子宾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8—919 【介绍】: 五代时濮州人,字光远。初仕郓州朱宣为都指挥使。后降于后梁,历曹、相二州刺史,宣义军节度使。后梁末帝贞明初,末帝以瑰为招讨使,以疾卒于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1—940 【介绍】: 唐末五代时洛京清河人,字龙府。郑颢子。母为唐宣宗女万寿公主。在唐历秘书郎、太常博士、谏议大夫、给事中。后梁时授宁州司马。后唐时迁工、礼、刑部侍郎,明宗天成、长兴中,历尚书左右丞。后晋时,以户部尚书致仕。先后事十一君,所仕无官谤,无私过,三持使节,不辱君命。士无贤不肖,皆恭己接纳。恬和自如,性尚平简。以病卒。全唐文·卷八百五十
韬光字龙府。洛京清河人。自京兆府参军累迁谏议大夫给事中。梁贞明六年充知匦使。入后唐授工礼刑部侍郎。天成长兴中历尚书左右丞。晋天福初以户部尚书致仕。五年卒。年八十。赠右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