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21,分109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袁怀光
魏光乘
齐光义
杨玚(瑶光 贞 )
马光淑
帅夜光( 师 )
释含光
释舍光
刘光
储光羲(世称 储太祝 行第 十二 )
刘光谦
是光乂( 齐 )
李光弼( 临淮郡王、蓟郡公 武穆 )
源光誉
韦光乘
袁怀光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三百五十四
怀光。开元时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好为嘲谑。玄宗初,为左拾遗,目姚崇为趁蛇鹳鹊,卢怀慎为觑鼠猫儿,坐品题朝士,贬新州新兴尉。开元中,归朝为左清道率府长史。时有鹡鸰数千集麟德殿庭树,作《鹡鸰颂》,以为友悌之祥。又请用魏徵《类礼》列于经,事竟不行。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三百五十四
光义。开元中郴州博士。
杨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虢州华阴人,字瑶光。杨琮孙。初为麟游令,窦怀贞大营道观,征百姓资财,玚拒不应,怀贞壮其对,为止。历侍御史、御史中丞、户部侍郎。宇文融检括户口,玚独抗议,出为华州刺史。入为国子祭酒,再迁大理卿。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拜左散骑常侍。寻卒,谥贞。
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八
玚字瑶光。华州华阴人。开元中历迁国子祭酒。再迁大理卿。拜左散骑常侍。卒年六十八。赠户部尚书。谥曰贞。
马光淑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人。玄宗开元中,历监察、殿中御史。十八年,官河南府士曹参军。又为扶沟令。登朝为祠部、吏部员外郎。二十二年,官左司郎中。后出为宋州刺史。
帅夜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姓一作师。唐幽州人。幼时于本州为僧十年,尽通内典之奥。后至长安,贻九仙公主而得召见,与方士议论,演畅玄奥,诏拜四门博士。玄宗开元二十年,上《三玄异义》三十卷,集贤院试《三玄策》十道及第,授校书郎、直国子监。

人物简介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含光。不知何许人也。幼觉嚣尘驰求简静。开元中见不空三藏颇高时望。乃依附焉。及不空劫回西域光亦影随。匪惮艰危思寻圣迹。去时泛舶海中遇巨鱼望舟有吞噬之意两遭黑风天吴异物之怪。既从恬静俄抵师子国。属尊贤阿阇梨建大悲胎藏坛。许光并慧𧦬同受五部灌顶法。天宝六载回京。不空译经。乃当参议华梵。属师卒后。代宗重光如见不空。敕委往五台山修功德。时天台宗学湛然。解了禅观深得智者膏腴。尝与江淮僧四十馀人入清凉境界。湛然与光相见。问西域传法之事。光云。有一国僧体解空宗。问及智者教法。梵僧云。曾闻此教定邪正晓偏圆明止观。功推第一。再三嘱光。或因缘重至。为翻唐为梵附来。某愿受持。屡屡掘手叮嘱。详其南印土多行龙树宗见。故有此愿流布也。光不知其终。 系曰。未闻中华演述佛教倒传西域。有诸乎。通曰。昔梁武世吐谷浑夸吕可汗使来。求佛像及经论十四条。帝与所撰涅槃般若金光明等经疏一百三卷付之。原其使者必通华言既达音字。到后以彼土言译华成胡。方令通会。彼亦有僧。必展转传译从青海西达葱岭北诸国。不久均行五竺更无疑矣。故车师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虽习读之皆为胡语是也。又唐西域。求易道经。诏僧道译唐为梵。二教争菩提为道。纷拿不已。中辍。设能翻传到彼。见此方玄赜之典籍。岂不美欤。又夫西域者佛法之根𠏉也。东夏者传来之枝叶也。世所知者知枝叶不知根𠏉。而不知枝叶殖土亦根生𠏉长矣。尼拘律陀树是也。盖东人之敏利何以知耶。秦人好略。验其言少而解多也。西域之人淳朴。何以知乎。天竺好繁。證其言重而后悟也。由是观之。西域之人利在乎念性。东人利在乎解性也。如无相空教出乎龙树。智者演之令西域之仰慕。如中道教生乎弥勒。慈恩解之疑西域之罕及。将知以前二宗殖于智者慈恩之土中枝叶也。入土别生根𠏉明矣。善栽接者见而不识。闻而可爱也。又如合浦之珠北土之人得之结步摇而饰冠佩。南海之人见而不识。闻而可爱也。蚕妇之丝。巧匠之家。得之绣衣裳而成黼黻。縿抽之妪见而不识。闻而可爱也。懿乎。智者慈恩。西域之师焉得不宗仰乎。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为僧。隶京兆大兴善寺。开元中。不空三藏。名重天下。一时贤士大夫。莫不钦仰。光因依附焉。及不空西迈。光亦随往。具历艰险。抵师子国。属尊贤阿阇黎。建大悲胎藏坛。光偕慧𧦬。同受五部灌顶法。天宝六载。复偕不空。东回京师。仍获参议翻译事。未几。不空告寂。代宗待光。以不空礼。诏脩功德于五台山。会天台学者湛然师。领江淮僧四十馀人。游五台。适与光接。然师从光。问西域事。且曰。我此一宗。西域亦尝有知之者否。光曰。有甚以此宗。为得止观之妙。嘱使翻译以寄。且南印土盛宗龙树。是于智者。尤不相远。
刘光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五
光。玄宗时擢书判拔萃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07—约760 【介绍】: 唐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玄宗开元十四年进士。任冯翊、汜水、安宜、下邽等县尉。后隐居终南。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迁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于岭南。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6?—763 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排行十二。玄宗开元十四年(726)进士及第。与崔国辅、綦毋潜同榜。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宜、下邽等县尉。仕宦不得意,隐居终南别业。后出山任太祝,世称储太祝。迁监察御史,天宝末,奉使至范阳,时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正蓄谋叛乱,储光羲途中作《效古》二首,至范阳后作《观范阳递俘》诗,忧念时局,语意颇深切。安史乱起,叛军陷长安,储被俘,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岭南。生平散见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唐诗纪事》卷二二、《唐才子传》卷一。今人谭优学有《储光羲行年考》。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储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浩然之气。”其山水田园诗颇著称于世,“质朴之中,有古雅之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作有《储光羲集》5卷,《全唐诗》编为4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另有《正论》15卷、《九经外义疏》20卷,并佚。又陈沆《诗比兴笺》卷三云:“《艺文志》又有《从贼中诣行在日记》一卷,储光羲撰,则光羲已自拔贼中,从亡灵武,与杜少陵之麻鞋谒帝,大节相同,从未有表而出之者,可胜叹哉。”然《日记》1卷,《新唐书·艺文志》未著录,系误记。
唐诗汇评
储光羲(706?-762?),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与綦毋潜、崔国辅同榜登进士第,诏中书试文章,授冯翊主箄。曾任安宜、汜水、下邽尉。开元二十一年前后辞官归乡。后入秦,隐终南山。复为太祝,天宝末,迁监察御史,安史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归。两京收复,系狱,贬死。有《储光羲集》七十卷,已佚。殷璠集光羲及包融等涧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集》,亦佚,有《储光羲诗集》五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作品评论

河岳英灵集
储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得浩然之气。《述华清宫》诗云:“山开鸿濛色,天转招摇星。”又《游茅山》诗云:“小门入松柏,天路涵虚空。”此例数百句,已略见《荆扬集》,不复广引。璠尝睹公《正论》十五卷、《九经外义疏》二十卷,言博理当,实可谓经国之大才。
《吟窗杂录》
引殷璠语:(储诗)宏赡纵逸,务为直置。
唐诗品汇
栾城遗言》云:储光羲诗高处似陶渊明,平处似王摩诘。
《唐诗品》
储公诗格调高远,兴寄超绝,亦《风》《雅》之馀波也。盛唐作者太尚格气,而尽黜文藻,六代浮夸,铲削殆尽,而储公与王昌龄、常建皆其流也。储诗更多直致,而锁尾感叹,气象卑促。圭璋本宗庙器,而山人用之,亦瓦缶同驱尔。
诗薮
储光羲闲婉真至,农家者流,往往出王、孟上。
唐诗归
钟云:储诗清骨灵心,不减王、孟,一片深淳之气,装裹不觉,人不得直以清灵之品目之。所谓诗文妙用,有隐有秀,储盖兼之矣。
《诗源辨体》
储光羲五言古最多,平韵者多杂用律体,亦忌上尾,仄韵者多忌鹤膝,而平韵亦有之,盖唐人痼疾耳。其《樵父》、《渔父》等词,格调虽奇,然既不合古,又不成家,正变两失。若《田家》诸诗,则犹有可采者。律诗亦未为工,五言绝始多入录。
诗筏
储光羲五言古诗,虽与摩诘五言古同调,但储韵远而王韵隽,储气恬而王气洁,储于朴中藏秀,而王于秀中藏朴,储于厚中有细,而王于细中有厚,储于远中含澹,而王于澹中含远,与王着着敌手,而储似争得一先,观《偶然作》便知之。然王所以独称大家者,王之诸体悉妙,而储独以五言占胜场耳。
《载酒园诗话又编》
摩诘才高于储,拟陶则储较王为近。但储诗亦惟此种佳,有廉颇用赵人之意。王兼长,储独诣也。
居易录
储光义诗多龙虎铅汞之气,《田园》、《樵》、《牧》诸篇,又迂阔不切事情。
《唐诗别裁》
太祝诗学陶而得其真朴,与王右丞分道扬镳。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此家淡逸之品,作近体自隽耳,入律十细。
养一斋诗话
白石云:“句意欲深、欲远;句调欲清、欲古、欲和,是为作者。”予观储太祝古诗,“深”、“远”、“清”、“古”则有之矣,独于“和”字有缺。彼虽自有一种沉奥音节,然终不似陶、韦、王、孟之谐适入人心者,殆由强探力索而为之。非其本心所欲出欤?其诗云“为己存实际,忘形同化初”,又曰“松柏生深山,无心自贞直”,可谓极有见地者,而何以失节于安禄山也?其非本心安之,亦可知矣。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陶公,淡饰成妍,天然入韵。千里莼羹,固是南中佳味,犹嫌意尽于言。
《历代五言诗评选》
太祝真朴,善说田家,《偶然作》“见人”四语,邢孟真谓其温厚虚和中一露丰棱。
《诗学渊源》
储光羲诗篇既富,著体相类。然以多为胜,殊未足称工也。
刘光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开元末,以习艺馆入集贤院为校理。迁集贤院直学士,预注《御刊定礼记月令》事。天宝中,迁起居舍人,召入翰林充学士。累迁司封郎中。
是光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开元末,自秘书省正字上《十九部书语类》,授集贤殿修撰。后赐姓齐。天宝间迁集贤院直学士,与陆善经、李林甫、陈希烈、梁令瓒等修《刊定礼记月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8—764 【介绍】: 唐营州柳城人。其父为契丹酋长。幼持节行,善骑射,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亲府左郎将,肃宗即位,授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节度使。平安史之乱,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用兵谋定而战,能以少击众,治师训整,天下服其威名。代宗朝封临淮郡王,卒赠太保,谥武穆。
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五
光弼。营州柳城人。起家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安禄山反。郭子仪荐其能。诏摄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寻加魏郡太守河北采访使范阳大都督府长史范阳节度使。肃宗立。更授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载迁司空。拜郑国公。乾元元年兼侍中。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上元元年拜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河中尹晋绛等州节度使。进太尉。宝应二年进封临淮郡王。赐铁券。藏名太庙。图形淩烟阁。长庆二年薨。年五十七。赠太保。谥曰武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相州临漳人。源光乘弟。玄宗时,累官殿中侍御史、度支郎中。天宝五载,为鸿胪少卿,受命分道巡按。历户部侍郎。官至京兆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杜陵人。韦叔谐孙。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官朔方节度使。入为卫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