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辉耀(輝耀)  拼音:huī yào
光彩、光辉。宋。晏殊〈进两制三馆牡丹歌诗状〉:「惟圣运之会昌,可继重华之辉耀。」
《國語辭典》:煜爚  拼音:yù yuè
光耀的样子。汉。辛延年羽林郎〉诗:「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
《漢語大詞典》:滟潋(灧瀲)
亦作“灩瀲”。 水光耀貌。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拾箫》:“云母帐前灩瀲,多则过十千枝光滴滴的露影琉璃。”
分類:水光光耀
《漢語大詞典》:淳耀
亦作“ 淳曜 ”。亦作“ 淳耀 ”。 光明;光耀。国语·郑语:“夫 黎 为 高辛氏 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昭四海,故命之曰 祝融 。” 韦昭 注:“淳,大也;燿,明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国语下:“家大人曰: 韦 训淳为大,义本尔雅,然云大明厚大天明地德,则不词矣。予谓淳燿、敦大、光照,皆二字平列。淳字本作焞。焞,明也;燿,光也。言能光明天明,厚大地德也,下文云 祝融 能昭显天地之光明,即其证。”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 晋 陆机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淳曜六合,皇庆攸兴。”
分類:光明光耀
《漢語大詞典》:连光(連光)
光耀相连。常喻前后相连俱为美好的事物或人。 南朝 梁 江淹 《敕为朝贤答刘休范书》:“三后连光,四圣沓轨。”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频寄词於章句之末,愿连光於咳唾之餘。”
《漢語大詞典》:震灼
(1).震动并光耀。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而清风嘉誉,震灼朝野。”
(2).谓威势之盛。宋史·范祖禹传:“自 熙寧 、 元丰 间, 李宪 、 王中正 、 宋用臣 辈用事总兵,权势震灼。” 陈衍 《辽诗纪事·耶律乙辛》:“﹝ 耶律乙辛 ﹞寻进南院枢密使,威权震灼,倾动一时。”
《國語辭典》:淳淳  拼音:chún chún
1.淳朴笃厚。《老子》第五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唐。张绍冲佑观〉诗:「皇风荡荡,黔首淳淳。」
2.流行、变化。《庄子。则阳》:「时有始终,世有变化,祸福淳淳。」
《漢語大詞典》:标映(標映)
光耀特出。 南朝 梁简文帝 《与湘东王论王规令》:“ 威明 昨宵奄復殂化,甚可痛伤。其风韵遒正,神峰标映……斯实俊民也。”《隋书·循吏传·房恭懿》:“ 德州 司马 房恭懿 出宰百里,毗赞二藩,善政能官,标映伦伍。” 清 侯方域 《与宋公子牧仲马》:“自 吴 徐 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絶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
分類:光耀特出
《漢語大詞典》:轩曜(軒曜)
轩辕星的光耀。借指后妃。 三国 魏 曹睿 《苦寒行》:“光光我皇祖,轩曜同其荣。”或本作“轩燿”、“轩耀”。《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化自公宫,远被南国。轩曜怀光,素舒佇德。” 李善 注:“《淮南子》曰:‘轩辕者,帝妃之舍。’ 高诱 曰:‘轩辕,星也。’”参见“ 轩辕 ”。
《國語辭典》:轩辕(軒轅)  拼音:xuān yuán
1.高大的辕门。《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前有楼阙轩辕,后有长姣美人。」
2.黄帝的名号。参见「黄帝」条。
3.复姓。如宋朝有轩辕损。
4.星座名。共十七颗星,在北斗七星的北边。
《漢語大詞典》:文耀
文彩光耀。后汉书·刘陶传:“瞰三光之文耀,视山河之分流。”
分類:文彩光耀
《漢語大詞典》:贲宠(賁寵)
谓光耀恩宠。 唐 白居易 《杜式方可赠礼部尚书制》:“俾趋荣於八座,用賁宠於九原。” 宋 徐铉 《大宋故天雄军节度行军司马易府君神道碑》:“君恩賁宠,乐石刊铭。”
分類:光耀恩宠
《漢語大詞典》:文曜
(1).指日月星辰。以文彩光耀,故称。晋书·天文志上:“文曜丽乎天,其动者有七,日月五星是也。”
(2).文星。 明 沈鲸《双珠记·军门优恤》:“料应文曜未舒芒,可怜云翰不遂翱翔。”参见“ 文昌 ”。
《漢語大詞典》:文昌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
(2).指星神。《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称文昌司命云。傅会甚矣。至以 蜀 梓潼神 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鸿儒为文明之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状元……珠联璧合,名应文昌,非偶然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今之学塾于 孔子 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称为天神。”参见“ 文曲星 ”、“ 文星 ”。
(4).即 文昌帝君 。 清 袁枚 续新齐谐·牟尼泥:“生死隶东岳,功名隶 文昌 。”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騭诵 文昌 。”参见“ 文昌帝君 ”。
(5).指文昌省。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钧。” 唐 韩愈 《举韦顗自代状》:“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举, 顗 宜当之。” 前蜀 韦庄 《南省伴直》诗:“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簷种露桃。”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时当生育,情方切以怀亲;职贰文昌,恩忽惊於捧詔。”参见“文昌省”。
(6).宫殿名。文选·左思〈魏都赋〉:“造 文昌 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观。” 张载 注:“ 文昌 ,正殿名也。”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讲 金华 兮议 宣室 ,昼武帐兮夕 文昌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挥戈出武帐,荷笔入 文昌 。”
《漢語大詞典》:赩赩
赤色光耀貌。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赩赩岭丹,浑浑泉黑。” 宋 洪迈 《夷坚丁志·仙舟上天》:“舟径由开处入,天即合无际,而开处尚赩赩如霞。”
《漢語大詞典》:赩然
(1).赤色光耀貌。 唐 岑参 《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未年三十已高位,腰间金印色赩然。”
(2).因羞惭或生气而脸红。新唐书·忠义传上·夏侯端:“杀一义士,则四方解情,故乱臣贼子赩然疑沮而不得逞。”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 汪 到任日, 满 侍读探请意指, 汪 赩然曰:‘我外廷乎?’乃止。”
《漢語大詞典》:赩赫
(1).赤色光耀貌。文选·潘岳〈射雉赋〉:“摛朱冠之赩赫,敷藻翰之陪鳃。” 徐爰 注:“赩赫,赤色貌。”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赩赫山顶,照燎水阳。” 唐 李白 《君马黄》诗:“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2).显赫盛大貌。周书·萧詧传:“既车徒之赩赫,遂一鼓而陵城。” 宋 沈遘 《七言和君倚景灵行》:“道旁第舍多赩赫,车无停轮马交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