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598,分1774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僧慧智(大周经录 )
僧慧云( 造寺祖师 )
贺知章(季真 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世称 四明狂监、狂吟老监、吴中四士、贺监 行第 八 )
张鷟(文成 青钱学士、浮休子 )
李适(子至 东山子 )
陆景初( 陆象先、象先 崇贤 景初 兖国公 文贞 )
源光裕(别称 源光俗 清谨 世称 良吏 )
僧玄觉(明道 真觉大师、无相大师、无相 别称 一宿觉和尚 一宿觉 )
释正寿(试塔和尚 )
宋务光( 宋烈 子昂 别称 宋先、宋务先 烈 )
裴胄先
阴行先
解奉先
许景先
僧玄朗(慧明 左溪 五祖矣 )
僧慧智 朝代:武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梵人,兼通梵华语。时地婆诃罗、提云若那、宝思惟等所有翻译,皆召慧智为證。于洛阳佛授记寺自译《观世音颂》一卷。后不知所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父印土婆罗门也。东游生智。少慕出俗。从长年婆罗门僧为弟子。善天竺书语。三藏地婆诃罗。提云若那。宝思惟等。有所翻译。皆召證文。兼度语。长寿二年。智于东都佛授记寺。出观世音颂一卷。
宋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慧智。其父印度人。婆罗门种。因使游此方。而生于智。少而精勤有出俗之志。天皇时从长年婆罗门僧。奉敕度为弟子。本既梵人善闲天竺书语。生于唐国复练此土言音。三藏地婆诃罗提云若那宝思惟等。所有翻译皆召智为證。兼令度语。后至长寿二年癸巳。智于东都佛授记寺自译观世音颂一卷。不详所终。有沙门明佺者。不知何许人。出家隶业悉在佛授记寺。尤善毗尼兼闲经论。天册万岁元年。敕令刊定经目。佺所专纂录。编次持疑。更与翻经大德二十馀人。同共参正。号曰大周经录焉。智升云。虽云刊定繁秽尤多。徒见流行。寔难凭准。盖此录支经别品杂沓不伦。致为升公之所黜矣。
僧慧云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5—? 【介绍】: 唐僧。湖湘人,俗姓姚。十岁时从南岳初祖禅师出家,弱冠于岳寺受具足戒,专营福事,为士庶所钦。住东京相国寺。历游荆郢江浙,所至劝人舍资造寺庙,前后共成二十余所,多有灵异之相。时号造寺祖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姓姚氏。湖湘人。麟德初。云十岁。辞父母。出家于南岳。弱冠受具戒。游历幽胜。随有废弛。辄营治。如是至凡寺宇二十馀。所久视初。驻锡浚郊。夜宿繁台。望有异气。起汴水北园池中。且访其地。乃知其为歙州司马郑景宅也。因杖屦以往。见池阔甚。澜漪浩渺无际涯。下布天影。而参差轇轕。有宫殿楼阁状。独叹曰。此可以致吾力矣。神龙二年。徙居濮州报成寺。发愿募金。写就丈八弥勒像。树殿池旁。且拟名其寺为福慧。以安奉之。伐材聘工。将底功绪。景龙二年。始从景购得其宅。或出古碣土中。记曰齐天保六年乙亥岁。创建国寺。于是行部使者。命迎像其地。仍撤殿材。以定建国额。会刑部尚书王志愔。以采访使。将诏指尽撤天下无名额寺宇。并收铜铁像。送近寺。时云规模已备。所欠者仅绘饰尔。既值此诏。竟中辍。云乃焚香涕泣。日夕膜拜于像前曰。苟事必成。当现奇瑞。顷之像首发金色光。辉烛天壤。合城聚观叹异。或瞋视谤言。则目盲口喑。云为像前悔过而愈。皆誓奴役终其身。未机上闻诏赐额相国。先是上于潜邸。尝符梦想云。复诏佛授。记寺大德明干。捡挍功德。毋令官府烦扰。中书舍人贾曾。侍郎平章事岑羲。悉捐俸赀以助。玄宗受内禅。先天中。上皇躬御翰墨。书额以赐。诏大德真谛。并弟子品官。并持幡华以侈之。久而卒。葬东郊。至今寺庄影堂在焉。号造寺祖师。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慧云。姓姚氏。湖湘人也。性识精明气貌疏朗。高宗麟德元年。正十岁矣。邈然有出尘之志。二亲多厌沮之。其心匪席不可卷也。父哀其所愿。从往南岳初祖禅师禀承慈训。而能黠慧好味经教。沈默如也。至于弱冠于岳寺受具足法。自专护戒且善毗尼。寻罢讲科专营福事。发言响答化俗风从。立事绝私士庶钦揖。乃出重湖而游荆郢。江南振锡浙汭携囊。务在劝人令舍悭病。随处盖造葺修寺宇二十馀所。皆功成不宰。天后久视元年江北行化因缘未会。长安元年来观梁苑。夜宿繁台。企望随河北岸有异气属天。质明入城寻睹。乃歙州司马宅西北园中池沼。云徙步临岸见澜漪中有天宫影。参差楼阁合沓珠璎。门牖䌽绘而九重仪像逶迤而千状。直谓兜率之宫院矣。云睹兹异事喜贯心膺。吾闻智严经说。琉璃地上现宫殿之影。此不思议之境界也。今决拟建梵宫答其徵瑞。乃挂锡于安业寺。神龙二年丙午往濮州属县报成寺。发愿为国摹写弥勒像。举高一丈八尺。募人出赤金。于时施者委输逡巡若丘阜矣。遂振橐籥程巧工。一铸克成。相好奇特殆景龙四年庚戌六月属温王让位奉睿宗。叔父也。景云元年云于寺东廊南隅造别殿安圣容。始云治材方议版筑。檀越众议纷纭未成建树。至二年辛亥于福慧寺经坊北。贸新安典午郑景宅。方事兴工掘得古碑。则北齐天保六年乙亥岁置建国寺。乃高欢嗣子文宣帝也。睹之者皆惊叹。同舍利弗悲蚁垤焉。采访使君称异再三。遂沿此记改福慧为建国寺。迎取安业圣容及殿材至寺。太极元年五月十三日。改元延和。是岁刑部尚书王志愔为采访使。至浚郊宣敕。应凡寺院无名额者并令毁撤。所有铜铁佛像收入近寺。云移所铸像及造殿宇门廊。犹亏䌽缋。遇新敕乃辍工。云于弥勒像前泣泪焚香。重礼重告曰。若与此有缘当现奇瑞策悟群心。少顷像首上放金色光照曜天地。满城士庶皆叹希有。是时生谤毁者随丧两目。又有舌肿一尺许者。远近传闻争来瞻礼。舍施如山乃全胜概。像坐垂趺人观稽颡。涉恶报者云望像为其悔过。斯须失明者重视。舌卷者能言。皆愿为寺之奴持钟扫地也。采访使王志愔贺兰务同录祥瑞。奏闻睿宗潜符梦想。有敕改建国之榜为相国。盖取诸帝由相王龙飞故也。仍敕佛授记寺大德明干。同共检校功德勿令州府烦扰。中书舍人贾曾侍郎崔沼给事中卢逸中书侍郎平章事岑羲。皆捐俸禄共构因缘。或启发心之元。或施外护之力。先天中行传神于潞邸。玄宗即位。至八月十五日上皇御书寺额。奉诏令大德真谛并弟子二人品官一人赍敕赐幡华及寺额至。迎受悬挂。云道化梁园身荣福树。百龄有限四相交迁。终于寺之别院。葬今京之东郊寺庄塔亭存焉。时号造寺祖师。云去世后天宝四载造大阁号排云。肃宗至德年中造东塔号普满者。至代宗大历十年毕工。或云造塔。僧能分身行化难测品阶。文殊维摩是王府友吴道子装塑。又开元十四年。玄宗东封回敕车政道往于阗国。摹写天王样就寺壁画焉。僧智俨募众画西库北壁。三乘入道位次皆称奇绝。今之殿宇皆大顺年火灾之后盖造。宋太祖重修。翰林待诏高益笔迹壁画。时推笔墨之妙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9—744 【介绍】: 唐越州永兴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少以文词知名。武后證圣元年进士。初授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玄宗开元十年,张说奏贺知章及徐坚等入书院,同撰《六典》。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后迁太子宾客,授秘书监。性放旷,好饮酒,与李白友善。工书法,尤擅草隶。天宝初,因病乃上疏度为道士,至乡卒。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9—744 字季真,排行八,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后證圣元年(695)登进士第,因陆象先引荐,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玄宗开元十年(722),因张说荐,入丽正殿修书。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后为太子宾客、秘书监。为人旷达不羁,不拘礼法。善谈笑,时人誉为“清淡风流”。晚年尤放诞,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世称贺监。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号为“吴中四士”(《新唐书·刘晏传》附《包估传》),又与李白、杜甫等诗人友善。知章能诗,且善草、隶书。玄宗天宝三载(744),上疏请度为道士,归隐镜湖,不久病逝。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其诗大多散失,今存诗中颇有情味隽永之作。有《贺秘监集》。今人王启兴、张虹有《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诗2首,断句1,题1。
唐诗汇评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以文词知名。证圣元年(695),棹进士第,又登超拢群类科,授四门博士,累迁太常博士、户部员外郎、起居郎。开元十年,入丽正殿修《六典》等。十三年,迁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历工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天宝三载,因病恍偬,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玄宗许之,返乡不久卒。知章工书能诗,尤善草隶,神龙中与吴越文士包融、张旭、张若虚俱以文词杨名上京,合称“吴中四士”。性放旷,晚年无复拘检,自号“四明狂客”。又嗜酒,与李白等合称“饮中八仙”。后人辑有《贺秘监集》一卷行世。《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诗补逸
贺知章字季真,会稽永兴人。证圣初擢进士第,陆象先引为太常博士,累迁秘书监。天宝三载请为道士还乡里,未几卒,年八十六。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三百
知章字季真。会稽永兴人。第进士。开元中累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充皇太子侍读。迁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授秘书监。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天宝三载。上疏请度为道士。还乡里。元宗亲制诗赠行。卒年八十六。肃宗立。赠礼部尚书。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知章)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
旧唐书本传
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数子人间往往传其文,独知章最贵。
《载酒园诗话又编》
若虚与贺季真同时齐名,遽分初盛,编者殊草草。吾读诗至贺秘书,真若云开山出,境界一新,毋宁罝张于初,列贺于盛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60—约740 【介绍】: 唐深州陆泽人,字文成,自号浮休子。高宗调露进士。八次应制举,均登甲科。时称其文犹青铜钱,万选万中,及迁学士,乃号“青钱学士”。玄宗开元中流放岭南。后任司门员外郎。其文章风行当时,并为突厥、新罗、日本所重。有《朝野佥载》、《龙筋凤髓判》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8—730 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西)人。儿时曾梦鸑鷟降于庭,祖父因以“鷟”名之。高宗上元二年(675)登进士第,授岐王府参军。八次应制举,皆登甲科。历襄乐尉、洛阳尉、长安尉等职,迁鸿胪丞。四参选,判策为铨府之最。员半千称其文“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故时号“青钱学士”。武后證圣(695)中,任御史。玄宗开元初,为御史李全交所劾,贬岭南。后内迁,卒于司门员外郎(一说卒于龚州长史)。生平见新、旧《唐书·张荐传》,《朝野佥载》卷一、三、五、六,《大唐新语》卷八。鷟下笔敏速,出言诙谐,文体浮艳,大行一时,名声远播。新罗、日本等国遣使入唐,必出重金购其文。所著《朝野佥载》6卷、《龙筋凤髓判》4卷及传奇《游仙窟》,流传至今。《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2句。《全唐诗外编》补诗58首。
全唐诗补逸
张鷟字文成,深州陆泽人。补诗一卷,计五十八首。(按张鷟《游仙窟》诗共七十馀首,日本河世宁《全唐诗逸》曾选取十九首。今自《古佚小说丛刊》本《游仙窟》中将河世宁氏所未收者,悉数录出,而以彭泽汪辟疆先生《唐人小说》所载《游仙窟》诗校之)。
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鷟字文成。深州陆泽人。儿时梦紫文大鸟。其大父曰。紫文鸑鷟也。壮殆以文章瑞朝廷乎。因以为名。调露初登进士第。授岐王府参军。凡八应举。皆甲科。再授长安尉。迁鸿胪丞。四参选。判策为铨府最。开元初为御史李全交所劾。贬岭南。刑部尚书李日知讼斥太重。得内徙。终司门员外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子至。举进士。领修《三教珠英》,书成迁户部员外郎,兼修书学士。擢修文馆学士,再迁工部侍郎,卒年四十九,赠贝州刺史。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3—711 字子至,自号东山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武后时举进士,调猗氏县尉。圣历中,预修《三教珠英》,书成,迁户部员外郎,兼修书学士。中宗景龙初,擢修文馆学士,迁中书舍人。睿宗景云二年(711),转工部侍郎,寻卒,赠贝州刺史。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贾至《工部侍郎李公集序》,独孤及《唐故正议大夫右散骑常侍赠礼部尚书李公(季卿)墓志铭》,李季卿《三坟记》、《栖先茔记》。睿宗时,天台道士司马承祯还山,适赠诗甚美,朝士属和者300余人,徐彦伯编为《白云记》,颇传于世。《旧唐书·经籍志下》著录《李适集》20卷(《新唐书·艺文志四》录为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多为应制奉和之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5—736 【介绍】: 唐苏州吴人,字崇贤。初名景初,睿宗赐现名。陆元方子。举制科第。历迁监察御史、中书侍郎。睿宗景云二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初,不从太平公主废立之谋,及太平公主败,帝以其保护功,封兖国公。出为剑南按察使,政尚仁恕。徙河东,民吏怀之。累迁太子少保。卒谥文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5—736 睿宗赐名象先,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举制科高第,授扬州参军事,擢洛阳尉。入为监察御史,历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迁中书侍郎。睿宗景云二年(711),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玄宗先天二年(713),封兖国公,出为益州长史、剑南按察使。开元六年(718)自隰州刺史徙润州刺史,九年,转蒲州刺史,兼河东按察使。入为太子詹事,历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知吏部选事,加刑部尚书,以继母忧去官。十三年,起复同州刺史,十七年入迁太子少保。二十四年卒,赠尚书右丞相,谥文贞。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苏颋《授陆景初大理少卿制》,《册府元龟》卷一七二、八六二。《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相州临漳人。源乾曜从孙。有令誉。历官号清谨,抚诸弟友义。初为中书舍人,与杨滔等同删著《开元新格》。历官户部、刑部侍郎、尚书左丞。会选诸司长官为刺史,光裕任郑州,世称良吏。卒官。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5? 应作源光俗。其先居邺郡安阳(今河南安阳),相州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人。光俗抚爱诸弟,以友义闻名,为官亦有令誉。初为中书舍人,与杨滔、刘令植等人同删定《开元新格》。历刑部、户部二侍郎。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在尚书左丞任,后授太常卿。十三年,玄宗自选诸司长官有声望者为诸州刺史,遂出为郑州刺史,寻卒。事迹见新、旧《唐书·源乾曜传》附、《元和姓纂》卷四、《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6—714 【介绍】: 唐僧。永嘉人,字明道。俗姓戴。住温州龙兴寺。尝谒六祖慧能,问答相契,便欲辞去,慧能留住一宿,谓之一宿觉。卒谥真觉大师。有《永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5或675—713 字明道,俗姓戴,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少出家,初学天台止观之说。后至韶州谒禅宗六祖慧能,留宿一夜而悟禅法,时称一宿觉和尚。后仍归温州,住龙兴寺。卒谥无相大师。《宋高僧传》卷八、《祖堂集》卷三、《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传。玄觉遗作10篇,由庆州刺史魏靖辑为《永嘉集》1卷,有《大正藏》本、《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等。其中收《永嘉證道歌》,文字通俗,多用杂言,阐说禅宗学说,在唐宋两代流传甚广。《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九百十三
玄觉俗姓戴氏。永嘉人。先天元年卒。赐谥无相大师。著有永嘉集十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字明道。姓戴氏。永嘉人也。其兄宣。有名教庠中并与其二侄出家。居龙兴寺。素业定。乃于所居之寺侧。立禅室以进脩。既而因左溪朗禅师激励。与东阳策禅师同谒曹溪六祖。初到𢹂瓶锡。绕祖三匝。祖云。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行方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觉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如是如是。觉乃具威仪参礼。须臾即辞。祖曰。返太速乎。觉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祖曰。谁知非动。觉曰。仁者自生分别。祖曰。汝甚得无生之意。觉曰。无生岂有意耶。祖曰。无意谁当分别。觉曰。分别亦无意。祖叹曰。善哉善哉。少留一病。时谓一宿觉。自是学者辐辏。化被天下。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终。端坐如入定。寿四十九。以其年之十一月十三日。葬于西山之阳。弟子慧操慧持等慈玄寂等。嗣其化。括州刺史李邕撰文勒石。以纪行业。庆州刺史魏靖为集平生著述。以行世。后谥无相。塔号净光。
宋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玄觉。字明道。俗姓戴氏。汉末祖侃公第五燕公九代孙。讳烈。渡江乃为永嘉人也。总角出家龆年剃发。心源本净智印全文。测不可思解甚深义。我与无我恒常固知。空与不空具足皆见。既离四病亦服三衣。德水沐其身。所以清净。良药治其眼。所以光明。兄宣法师者。亦名僧也。并犹子二人并预缁伍觉本住龙兴寺。一门归信连影精勤定根确乎不移。疑树忽焉自坏都捐我相不污客尘睹其寺旁别有胜境。遂于岩下自构禅庵。沧海荡其胸。青山拱其背。蓬莱仙客岁月往还。华盖烟云晨昏交集。粤若功德成就佛宝郁兴。神钟震来妙屋化出。觉居其间也。丝不以衣耕不以食。岂伊庄子大布为裳。自有阿难甘露作饭。觉以独学孤陋三人有师。与东阳策禅师肩随游方询道。谒韶阳能禅师而得旨焉。或曰。觉振锡绕庵答对。语在别录。至若神秀门庭遐征问法。然终得心于曹溪耳。既决所疑能留一宿。号曰一宿觉。犹半遍清也。以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于龙兴别院端坐入定。怡然不动僧侣悲号。以其年十一月十三日殡于西山之阳。春秋四十九。初觉未亡前禁足于西岩。望所住寺喟然叹曰。人物骈阗花舆蓊蔚。何用之为。其门人吴兴兴师新罗国宣师。数人同闻皆莫测之。寻而述之曰。昔有一禅师将诸弟子游赏之次。远望一山忽而唱曰。人物多矣。弟子亦不测。后匪久此师舍寿。殡所望地也。西山去寺里有馀程。送殡繁拥人物沸腾。其感动也若此。又未终前有舒雁千馀飞于寺西。侍人曰。此将何来。空中有声云。为师墓所故从海出也。弟子惠操惠特等慈玄寂。皆传师之法为时所推。后李北海邕为守括州。遂列觉行录为碑号神道焉。觉唱道著明修證悟入。庆州刺史魏靖都缉缀之号永嘉集是也。初觉与左溪朗公为道契。朗贻书招觉山栖。觉由是念朗之滞见于山。拘情于讲。回书激劝。其辞婉靡其理明白。俾其山世一如喧静互用。趣入之意暗诠于是。达者韪之。终敕谥号无相。塔曰净光焉。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夙游禅社。见南塔慥公有开解。随慥住汉东山光寺。谯王重福者。中宗次子也。尤敬事慥。预为慥造塔。高七十尺。及慥疾笃。王使问孰可以继者。慥答以寿可。于是召寿至。寿即白慥。请试塔。乃入塔跏趺坐而逝。世因号寿为试塔和尚。王闻而叹赏。寻别造塔以遗慥。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遗身篇第七
释正寿者。不知何许人也。风仪峻整节概高强。肩锡曳囊宗师皆谒。然以因缘相扣附丽有归。于南塔慥禅师门。决开疑网。密修资益。后寿杜默于随部山寺。人皆不识。时谯王重福者。中宗次子也。神龙初韦庶人谮云。与张易之兄弟构成重润之罪。迁均州刺史。密加防守不听视事。韦后临朝添兵士捍卫。及韦氏被诛睿宗即位。转集州刺史未行。然忽忽不乐。而归心于慥禅师。为其造生藏塔。举高七十尺。极为宏壮。于时慥师疾已危笃。谯王使问师后孰继高躅。慥曰。贫道有正寿在。王问。诸僧谁为正寿。或曰。和尚有弟子在山光迹韬晦。王遣使召到。寿白慥师曰。喜王为檀越。其塔已成。某欲为先试得否慥曰。善为否试。是时寿摄衣合掌入塔敛容瞑目。结加趺坐便即灭度。全身不散。时号为试塔和尚。谯王闻已叹嗟终日。曰弟子犹尔。乃别议改图。为慥禅师营构焉。 系曰。先人有夺人之心。寿公先其慥矣。夫直往者必能径来也。业累弗羁樊笼弗罩。脱羁开罩生死自由。既然自由已跻果位矣。俗谛观之寿公出蓝之青也矣。而能乘心矫迹出其师之前。一日千里。其是之谓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汾州西河人,字子昂,一名烈。登进士第。调洛阳尉,迁右卫骑曹参军。中宗时,以监察御史巡察河南,考最,进殿中侍御史,擢右台。卒年四十二。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其名一作烈。又有作宋先、宋务先者,均误。字子昂,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登进士第,调洛阳尉,迁右卫骑曹参军。中宗神龙二年(706)又中贤良方正科(《登科记考》卷四作神龙三年)。后迁监察御史。景龙三年(709)以监察御史巡察河南道,上书建言“通邑大都不以封”,然不见纳。以考最,进殿中侍御史,迁右台。卒年42岁。生平见《新唐书》本传、《元和姓纂》卷八、《唐会要》卷七六、《资治通鉴》卷二〇九。《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2首。
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八
务光字子昂。一名烈。汾州西河人。第进士。调洛阳尉。迁右卫骑曹参军。以监察御史巡察河南道。考最。进殿中侍御史。迁右台。卒年四十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裴炎侄。以荫为太仆丞。炎死,坐流岭南。上奏求面陈得失,武则天召见,胄先言宜还太子东宫,罢诸武权。则天怒,杖朝堂,流瀼州。岁余逃归,为吏迹捕,流北庭。胄先娶降胡女为妻,以财自雄,养客数百人,多诇候朝事,则天惧之。睿宗景云元年,帝求炎后,除胄先太子詹事丞,累进工部尚书,官终东宫留守。卒年八十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0前 【介绍】: 唐武威姑臧人。张说妹婿。初补陈州司仓,不乐而辞之。玄宗开元初,张说刺相州行先为从事,常陪吟咏。又为宜城公主记室参军,迁长河令。迁蔚州别驾,入为庆王友,转太子中允。官至国子司业、邠王府长史。卒年七十五。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居于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南朝诗人阴铿玄孙。张说妹婿。释褐陈州司仓,历宜城公主府记室参军、长河令、蔚州别驾。入为庆王友,转太子中允,后拜国子司业、邠王府长史,卒。玄宗开元元年(713),张说为相州刺史时作《相州九日城北亭子》诗,行先和之,流传中“相州”讹为“湘州”,《唐诗纪事》卷一七遂误传行先为湘州刺史张说从事,又或以唐无湘州,遂云为岳州刺史张说从事,均误。生平详见张均《邠王府长史阴府君碑》(铭文为张说所撰)、《元和姓纂》卷五。《全唐诗》存诗1首。
解奉先 朝代:盛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31 【介绍】: 唐人。为玄宗开元中洛阳画工。尝为嗣江王家画壁,未毕而逃。及见擒,岁余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常州义兴人,居洛阳。少举进士。中宗神龙中擢左拾遗,以论事切直,外补滑州司士参军。累官殿中侍御史。与齐浣、王丘、韩休、张九龄更知制诰,以雅厚称。官至吏部侍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南)人。徙居洛阳。少举进士,授夏阳县尉。中宗神龙初,献《大像阁赋》,擢左拾遗。出为滑州司士参军。连中手笔俊拔、茂才异等科,进扬州兵曹参军。入为左补阙,历殿中侍御史、给事中。玄宗开元初,迁中书舍人,与张九龄等同掌制诰,以文翰见称。十三年(725),以吏部侍郎出为虢州刺史,改岐州刺史。十七年,入为工部侍郎。翌年,迁吏部侍郎。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元和姓纂》卷六。景先诗文为一时之秀。《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许景先(?—约731),祖籍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南),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少登进士第,授夏阳尉。神龙初,因献赋擢左拾遗,以论事切直,外补滑州司士。后连登手笔俊拔、茂才异等诸科,进扬州兵曹。开元初,入为左补阙,历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给事中。十三年,玄宗自择刺史,景先自吏部侍郎出守虢州,徙峻州,入为工、吏二部侍郎,卒。工诗文。《全唐诗》存诗五首。
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八
景先。常州义兴人。徙居洛阳。举进士。神龙初擢拜左拾遗。外补滑州司士参军。连举手笔俊拔茂才异等。累除殿中侍御史知制诰。出历虢州岐州刺史。入拜吏部侍郎。

作品评论

《大唐新语》
引张说语:许景先之文,有如丰肌腻体,虽秾华可爱,而乏风骨。
旧唐书本传
自开元初,景先与中朽舍人齐浣、王丘、韩休、张九龄掌知制诰,以文翰见称。中书令张说尝称曰:“许舍人之文,虽无峻峰激流崭绝之势,然属词丰美,得中和之气,亦…时之秀也。”
新唐书本传
神龙初,东都造服慈阁,景先献赋,李迥秀见其文,畏叹曰:“是宜付太史!”擢左拾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3—754 【介绍】: 唐僧。乌程人,字慧明。俗姓傅。九岁出家。后至光州从岸律师受具足戒。博览经论,尤精《涅槃经》。曾从天台宗慧威学《法华》等经,又依恭禅师重修观法。隐居左溪岩,世称“左溪尊者”。有《法华经科文》。
全唐文·卷九百十五
玄朗字慧明。俗姓傅氏。东阳乌伤人。大士六世孙浦江。江夏太守拯公之后。九岁出家。如意元年敕度清泰寺。天宝十三年卒。年八十二。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字慧明。姓傅氏。其先浦阳郡人。自江夏太守拯避地江左。遂占藉婺之乌伤。朗则梁大士翕之六世孙也。母葛氏梦。乘羊车行虚空中。寤有妊。逮产笑而不啼。甫九岁即出家。依师诵竺典。日能覆习七纸。如意元年。五月十九日。诏度配居清泰寺。弱冠依岸律师受具于光州。学贯毗尼。后于经论。无不研究。而尤善涅槃。稔闻天台宗旨之妙。乃诣东阳天宫寺。禀慧威师止观法门。遁迹左溪岩中。世因以为号。发愿期生兜率。尝于寺之殿壁。缋观音宾头卢像。偶焚香敛念。辄感五色神光。观者群拥。时有盲狗。每至则长嗥宛转于地。朗怜之为忏悔。仅旬浃狗双目竟明。 优游丘。壑。诲饬徒众。日不怠。疏衣粝食。四十馀年。无小变。且使弟子禀灵营构屋庐。缮治像设。复砖累二塔。而所居之规抚益。备。天宝十三年九月十九日。以微疾终。春秋八十二。僧夏六十一。灵舆塔之岩中。其平生所著。法华经科文二卷。以付弟子道宾慧徒法源神邕守真。道遵道原清辨等。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玄朗。字慧明。姓傅氏。其先浦阳郡江夏太守拯公之后。曹魏世避地于江左。则梁大士翕之六代孙。遂为乌伤人也。母葛氏初妊梦乘羊车飞空蹑虚。而觉身重。自兹已后荤血恶闻。殆乎产蓐亦如初寐。觉后心轻体安。婴儿不啼唍尔而笑。九岁出家。师授其经日过七纸。如意元年闰五月十九日敕度配清泰寺。弱冠远寻光州岸律师受满足戒。旋学律范。又博览经论搜求异同。尤切涅槃。常恨古人虽有章疏。判断未为平允。往在会稽妙喜寺。与印宗禅师商确秘要。虽互相述许大旨未周。闻天台一宗可以清众滞。可以趣一理。因诣东阳天宫寺慧威法师。威禀承括州智威。时传威是徐陵后身灌顶师之高足也。朗亲附之不患贫苦。达法华净名大论止观禅门等。凡一宗之教迹研覈至精。后依恭禅师重修观法。博达儒书兼闲道宗。无不该览。虽通诸见独以止观以为入道之程。作安心之域。虽众圣继想而以观音悲智为事行良津。游心十乘谛冥三观。四悉利物六即体遍。虽致心物表身厌人寰情捐旧庐志栖林壑。唯十八种十二头陀。隐左溪岩。因以为号。独坐一室。三十馀秋。麻纻为衣粝蔬充食。有愿生兜率宫必资福事。乃构殿壁。缋观音宾头卢像。乃焚香敛念。便感五色神光。道俗俱瞻叹未曾有。此后或猿玃来而捧钵。或飞鸟息以听经。时有盲狗来至山门。长嗥宛转于地。朗悯之焚香精诚为狗忏悔。不踰旬日双目豁明。至开元十六年。刺史王上客屈朗出山暂居城下。朗辞疾仍归本居。厥后诲人匪倦讲不待众。一郁多罗四十馀年。一尼师坛终身不易。食无重味居必偏厦。非因寻经典不然一烛。非因觐圣容不行一步。其细行修心盖徇律法之制。遂得远域沙门邻境耆耋拥室填门。若冬阳夏阴弗召而自至也。其寺宇凋弊。乃指授僧灵禀建其殿宇。形像累二砖塔。缋事不用牛胶。悉调香汁。天台之教鼎盛何莫由斯也。一日顾谓门人曰。吾众事云毕年旦暮焉。以天宝十三年九月十九日薄疾而终。春秋八十有二。僧夏六十一。置塔于岩所。生常撰法华经科文二卷。付法弟子衢州龙丘寺道宾。净安寺慧从。越州法华寺法源神邕。常州福业寺守真。苏州报恩寺道遵。明州大宝寺道原。婺州开元寺清辩。龆年慕道志意求师。不踰三年思过半矣。行其道者号左溪焉。第其传法号五祖矣。禹山沙门神迥著乎真赞矣。 系曰。观其唐世已上求戒者。得自选名德为师。近代官度以引次排之。立司存主之。不由己也。朗之求戒不其是乎。如是师资相练恩义所生。脱临事请为则喻同野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