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514,分36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元戎十乘
元淑命不达
元载豪富
元章书法
元之
中兴碑
周家叔父把元龟
追风骠
子厚南宫
紫芝眉宇
元亮秫
词典
元年
元气
元气
开元
典故
元戎十乘


《毛诗正义》卷十之二〈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六月〉~357~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猃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四牡脩广,其大有颙。薄伐猃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猃狁匪茹,整居焦穫。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猃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汉·毛亨传:「元,大也。」
典故
元淑命不达

相关人物
赵壹

参考典故
穷鸟客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赵壹〉~2628~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体貌魁梧,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州郡争致礼命,十辟公府,并不就,终于家。初袁逢使善相者相壹,云「仕不过郡吏」,竟如其言。

例句

元淑命不达,伯鸾吟可叹。 储光羲 贻刘高士别

作赋同元淑,能诗匪仲宣。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

典故
元载豪富

相关人物
元载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五〈元载列传〉~473~
载智略开果,久得君,以为文武才略莫己若。外委主书卓英倩、李待荣,内劫妇言,纵诸子关通货贿。京师要司及方面,皆挤遣忠良,进贪猥。凡仕进干请,不结子弟,则谒主书。城中开南北二第,室宇奢广,当时为冠。近郊作观榭,帐帟什器不徙而供。膏腴别墅,疆畛相望,且数十区。名姝异技,虽禁中不逮。帝尽得其状。载尝独见,帝深戒之,謷然不悛。客有赋都卢寻橦篇讽其危,载泣下而不知悟。会李少良上书诋其丑状,载怒,奏杀少良,道路目语,不敢复议。载由是非党与不复接,生平道义交皆谢绝。
典故
元章书法

相关人物
米芾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列传六·米芾〉~323~
米芾字元章,吴人也。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旧恩,补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学博士,赐对便殿,上其子友仁所作楚山清晓图,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卒,年四十九。
典故
元之

相关人物
孙何
 
王禹偁


《涑水记闻》卷二《王禹偁文章独步当世》~33~
禹偁字元之,济州人,少善属文,举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长洲县。太宗闻其名,召为右正言、直史馆,才周岁,遂知制诰。禹偁性刚狷,数忤权贵,宦官尤恶之。上累命执政召至中书戒谕之,禹偁终不能改。禹偁为翰林学士,上优待之,同列莫与比。上尝曰:「当今文章,惟王禹偁独步耳。」
《涑水记闻》卷二〈孙何丁谓名大振〉~39~
孙何、丁谓举进士第,未有名,翰林学士王禹偁见其文,大赏之,赠诗云:「三百年来文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如今便好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经。」二人由是名大振。
典故
中兴碑

相关人物
元结


《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元结·大唐中兴颂〉~3859~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陷洛阳。明年,陷长安。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明年,皇帝移军凤翔。其年复两京,上皇还京师。于戏!前代帝王有盛德大业者,必见于歌颂。若今歌颂大业,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颂曰:噫嘻前朝,孽臣奸骄,为昏为妖。边将骋兵,毒乱国经,群生失宁。大驾南巡,百僚窜身,奉贼称臣。天将昌唐,?晓我皇,匹马北方。独立一呼,千麾万旟,戎卒前戏。我师其东,储皇抚戎,荡攘群凶。复服指期,曾不逾时,有国无之。事有至难,宗庙再安,二圣重欢。地辟天开,蠲除袄灾,瑞庆大来。凶徒逆俦,涵濡天休,死生堪羞。功劳位尊忠烈名存,泽流子孙。盛德之兴,山高日升,万福是膺。能令大君,声容沄沄,不在斯文。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刊此颂焉,何千万年!
典故
周家叔父把元龟

相关人物
周公


《尚书》卷十三〈周书·大诰〉~89 ~
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
《尚书》卷十三〈周书·大诰〉~90 ~
王若曰:猷,大诰尔多邦越尔御事。弗吊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服。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已!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敷贲,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予不敢闭于天降威,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即命曰:「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越兹蠢。殷小腆,诞敢纪其叙。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曰:予复!反鄙我周邦,今蠢今翼。日,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宁、武图功。我有大事休?朕卜并吉。
典故
追风骠
 
追风骥

相关人物
元琛
 
秦始皇


晋·崔豹《古今注》卷中《鸟兽》
秦始皇有七名马:一曰追风,二曰逐兔,三曰蹑影,四曰追电,五曰飞翮,六曰铜雀,七曰晨凫。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
琛在秦州,多无政绩。遣使向西域求名马,远至波斯国,得千里马,号曰「追风赤骥」。

例句

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杜甫 徒步归行

典故
子厚南宫

相关人物
柳宗元


《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三〈韩愈十七·柳子厚墓志铭〉~5697~2~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證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后汉书》卷三十三〈郑弘列传〉~55~
拜为驺令,政有仁惠,民称苏息。迁淮阳太守。四迁,建初初,为尚书令。旧制,尚书郎限满补县长令史丞尉。弘奏以为台职虽尊,而酬赏甚薄,至于开选,多无乐者,请使郎补千石令,令史为长。帝从其议。弘前后所陈有补益王政者,皆著之南宫,以为故事。
典故
相关人物
元德秀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四〈卓行列传·元德秀〉~5563~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
典故
种秫田
 
彭泽田
  
公田种秫
  
访秫粳
 
陶令秫酒
 
效陶种秫
 
无田供秫米
 
种秫

相关人物
陶潜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例句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刘商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如求神仙药,阶下亦种黍。但使长兀然,始见天地祖。 刘驾 效陶

莫道耕田全种秫,兼闻退食亦逢星。 方干 与桐庐郑明府

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

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杜甫 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國語辭典》:元年  拼音:yuán nián
1.中国旧日以人君即位的第一年、或改元的第一年为元年。《公羊传。隐公元》:「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2.以建国的第一年为元年。如:「民国元年」。
3.因纪念教祖而定。如基督教以耶稣降生的那一年为元年,佛教以佛去世的那一年为元年,回教以穆罕默德出奔的那一年为元年。
《高级汉语词典》:元气
元气
分类:元气
《國語辭典》:元气(元氣)  拼音:yuán qì
1.大化之气,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太极元气,函三为一。」
2.人的精气。如:「元气大伤」。《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七十岁的人,元气衰了,又没有药物补养,病不过十日,寿数已尽,归天去了。」
《國語辭典》:开元(開元)  拼音:kāi yuán
1.开创新纪元。《文选。班固。东都赋》:「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隋书。卷一五。音乐志下》:「开元创历,迈德垂声。」
2.唐朝玄宗的年号(西元713~741)。
《漢語大詞典》:开元寺(開元寺)
(1).寺名。在 福建省 泉州市 ,始建于 唐 垂拱 二年。
(2).寺名。 唐玄宗 开元 年间,令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即以年号为名。著名的有 陕西 凤翔 开元寺 ,寺内有 吴道子 、 王维 画。《清一统志·陕西凤翔府二》:“ 开元寺 在 凤翔县 城内北街, 唐 开元 元年建,寺内亦有 吴道子 画佛像,东阁有 王维 画墨竹。”
《國語辭典》:紫芝眉宇  拼音:zǐ zhī méi yǔ
紫芝,唐人元德秀的字。紫芝眉宇是房琯感叹,自己每次见到元德秀眉宇溢出的灵气时,名利之心便皆尽去。见《新唐书。卷一九四。卓行传。元德秀传》。后即用为称赞他人相貌之词。
《漢語大詞典》:元亮秫
晋 陶潜 字 元亮 ,性嗜酒,尝为 彭泽 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穀。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见《晋书·隐逸传·陶潜》。后以指隐者所耽之酒。 唐 杜牧 《许七弃官东归寄赠十韵》:“冻醪 元亮 秫,寒鱠 季鹰 鱼。”
《漢語大詞典》:彭泽米(彭澤米)
晋书·隐逸传·陶潜载 陶潜 为 彭泽 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遂解印去县。后因以“彭泽米”指微薄的官俸。 宋 苏轼 《故周茂叔先生濂溪》诗:“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因抛彭泽米,偶似西山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