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元
马去奔郑
骑猪遁
阮元瑜(又作:元瑜)
三角梳
生擒元济
诗书元帅
收庾信
司马家儿解覆杯
涑水开元祐
元亮折腰
元亮信儿痴
滕王画
丸鼓
相关人物
臣某言:臣负罪窜伏,违尚书笺奏十有四年。圣恩宽有,命守遐壤,怀印曳绂,有社有人(云云)。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天造神断,克清大憝,金鼓一动,万方毕臣。太平之功,中兴之德,推校千古,无所与让。臣伏自忖度,有方刚之力,不得备戎行、致死命,况今已无事,思报国恩,独唯文章。伏见周宣王时称中兴,其道彰大,于后罕及。然征于《诗》大、小雅,其选徒出狩,则〈车攻〉、〈吉日〉;命官分土,则〈崧高〉、〈韩奕〉、〈烝人〉;南征北伐,则〈六月〉、〈采芑〉;平淮夷,则〈江汉〉、〈常武〉。铿鍧訇炳耀,荡人耳目。故宣王之形容与其辅佐,由今望之,若神人然。此无他,以《雅》故也。臣伏见陛下自即位已来,平夏州,夷剑南,取江东,定河北,今又发自天衷,克剪淮右,而又《大雅》不作。臣诚不佞,然不胜愤踊。伏以朝多文臣,不敢尽专数事,谨撰〈平准夷雅〉二篇,虽不及尹吉甫、召穆公等,庶施诸后代,有以佐唐之光明。谨昧死再拜以献。
相关人物
「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服虔曰:『元,长也。食邑于鲁。』韦昭曰:『元,谥也。』」
「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张敖,高后六年薨。」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元公主墓在咸阳县西北二十五里,次东有张敖冢,与公主同域。」
汉家鲁元君不闻,今作城西一古坟。 岑参 感遇
相关人物
传二年,春,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宋华元、乐吕,御之。二月,壬子,战于大棘,宋师败绩。囚华元,获乐吕。……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半入,华元逃归,立于门外。告而入,见叔牂,曰:「子之马然也?」对曰:「非马也,其人也。」
马去遥奔郑,蛇分近带丰。 骆宾王 过故宋
相关人物
朝天则,左司郎中张元一滑稽善谑。时西戎犯边,则天欲诸武立功,因行封爵,命武懿宗统兵以御之。寇未入塞,懿宗始逾邠郊,畏懦而遁。懿宗短陋,元一嘲之曰:「长弓短度箭,蜀马临高蹁。去贼七百里,隅墙独自战。忽然逢著贼,骑猪向南窜。」则天闻之,初未悟,曰:「懿宗无马邪?何故骑猪?」元一解之曰:「骑猪者,是夹豕走也。」则天乃大笑。
「瑀少受学于蔡邕。建安中都护曹洪欲使掌书记,瑀终不为屈。太祖并以琳、瑀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琳徙门下督,瑀为仓曹掾属。」
王粲有所依,元瑜初应命。 孟郊 送韩愈从军
多是元瑜怜野贱,时回车马发光辉。 方干 出山寄苏从事
梅真入仕提雄笔,阮瑀从军著彩衣。 方干 寄台州孙从事百篇
阮瑀如能问寒馁,风光当日入沧洲。 方干 山中言事八韵寄李支使
元瑜正及从军乐,宁戚谁怜叩角哀。 李郢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杜甫 赠田九判官
因君问消息,好在阮元瑜。 杜甫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不羡君官羡君幕,幕中收得阮元瑜。 白居易 醉送李协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
元瑜思旧幕,几夜梦旌旃。 卢纶 送朝长史赴荆南旧幕
怜君才与阮家同,掌记能资亚相雄。 郎士元 送李敖湖南书记
星台二妙逐王师,阮瑀军书王粲诗。 钱起 赋得青城山歌送杨杜二郎中赴蜀军
相关人物
(上元)夫人年可二十馀,天姿精耀,灵眸绝朗,服青霜之袍,云彩乱色,不可名字,头作三角髻,馀发散垂至腰。
七尺发犹三角梳,玳牛独驾长檐车。 段成式 戏高侍御七首
相关人物
李司空愬之讨吴元济也,破新栅,擒贼将李祐,将斩而后免之。解衣辍食,与祐卧起帐中半岁,推之肝胆,然后授以精甲,使为先锋,虽祐妻子在贼中,愬不疑也。夜冒风雪,行一百六十里,首缚元济而成大功,乃祐之力也。
相关人物
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乃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
相关人物
「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馀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
共传收庾信,不比得陈琳。 杜甫 奉赠王中允
相关人物
元帝过江犹好酒,王茂弘与帝有旧,常流涕谏。帝许之,命酌酒,一酣,从是遂断。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邓粲《晋纪》曰:「上身服俭约,以先时务。性素好酒,将渡江,王导深以谏,帝乃令左右进觞,饮而覆之,自是遂不复饮。克己复礼,官修其方,而中兴之业隆焉。」
司马温公祖茔,在陕府夏县之西二十四里,地名鸣条山……仆为夏县令日,屡至其处,及十里许,有涑水,故温公号涑水先生。
司马温公忠厚正直,出于天性,终始一节,故得天下之望。居洛十五年,天下之人,日望以为相。神宗上仙,公赴阙哭临,卫士见公,皆以手加额曰「司马相公」也。民遮道曰:「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所在数千人观之。公惧,径归。诏除知陈州,过阙,留拜门下侍郎,遂为左仆射。及薨,京师民刻画其像,家置一本,四方争购之,画工有致富者,公之功德为民爱如此。
相关人物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五斗米:喻微薄俸禄。唐岑参《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看君五斗米,不谢万户侯。”
斗粟:喻兄弟相残。唐李商隐《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斗粟配新声,娣侄徒纤指。”
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 刘长卿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
折腰五斗间,僶俛随尘埃。 刘长卿 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
应怜折腰吏,冉冉在风尘。 司空曙 逢江客问南中故人因以诗寄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久别二室间,图他五斗米。 岑参 峨眉东脚临江听猿怀二室旧庐
头白翻折腰,还家私自笑。 岑参 衙郡守还
看君五斗米,不谢万户侯。 岑参 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
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张循之 送王汶宰江阴
犹胜堕力求飧者,五斗低腰走世尘。 徐夤 鸿门
既舍三山侣,来馀五斗粮。 曹邺 奉命齐州推事毕寄本府尚书
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 李商隐 自贶
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 李嘉祐 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 李白 口号赠徵君鸿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 李白 寻紫极宫感秋作
无以墨绶苦,来求丹砂要。华发长折腰,将贻陶公诮。 李白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 李白 赠临洺县令皓弟
小县情未惬,折腰君莫辞。 李颀 赠别高三十五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杜甫 官定后戏赠
黄帽映青袍,非供折腰具。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
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
远别更搔首,初官方折腰。 权德舆 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旧居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王维 早秋山中作
惭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 白居易 北亭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 白居易 忆微之
即此沧洲路,嗟君久折腰。 皇甫冉 登石城戍望海寄诸暨严少府
无辞折腰久,仲德在鸳行。 卢纶 送乐平苗明府
云衢有志终骧首,吏道无媒且折腰。 钱起 送孙十尉温县
始愿今不从,区区折腰禄。 钱起 过沈氏山居
等陶辞小秩,效朱方负樵。 韦应物 沣上西斋寄诸友
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韦应物 赠王侍御
莫言去作折腰官,岂似长安折腰客。 韦应物 杂言送黎六郎
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空嗟镊须日,犹是屈腰年。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折腰知宠辱,回首见沈浮。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右相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高适 封丘作
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相关人物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告俨、俟、份、佚、佟。夫天地赋命。有生必有终。
陶令五男曾不有,蒋生三径枉相过。 裴迪 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相关人物
王建宫词一百首,多言唐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往往见于其诗。如『内中数日无呼唤,传得滕王蛱蝶图。』滕王元婴,高祖子,新旧唐书皆不著其所能,惟名画录略言其善画,亦不云其工蛱蝶也。惟见于建诗尔。或闻今人家亦有得其图者。唐世一艺之善如公孙大娘舞剑器,若曹刚琵琶,米嘉荣歌,皆见于唐贤诗句,遂知名于后世。当时山林田亩,潜德隐行君子,不闻于世者多矣,而贱工末艺得所附托,乃垂于不朽,盖其各有幸不幸也。
(2).指 三国 魏 阮瑀 。 唐 郎士元 《送李敖湖南书记》诗:“怜君才与 阮 家同,掌记能资亚相雄。”参见“ 阮瑀 ”。
(3).指 东汉 阮肇 。 唐 杜牧 《宿东横山濑》诗:“谩向仙林宿,无人识 阮 家。”参见“ 阮郎 ”。
(2).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 汉文帝 刘恒 之弟 淮南厉王 刘长 谋反失败,被押解去 蜀郡 严道县 ,在路上绝食而死,民间编了首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以“斗粟”讥兄弟不和或不相容。《晋书·王沈等传论》:“‘斗粟’兴謡,‘踰里’成咏。”《新唐书·吴兢传》:“陛下即位四年,一子弄兵被诛,一子以罪謫去,惟 相王 朝夕左右。‘斗粟’之刺,《苍蝇》之诗,不可不察。” 元 戴表元 《喜友堂赋》:“ 周公 管 蔡 ,不免相兵。兄弟之间,圣贤所难。下至 汉文 , 淮南 斗粟。 魏 邸急语, 唐 宫飞鏃。贵极万乘,富兼九州。岂曰无家,兄弟为讐。”参见“ 尺布斗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