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24,分362页显示  上一页  236  237  238  239  240  242  243  244  245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邝岑(元秀 )
刘仁(元善 )
吕元夫(仲仁、仁仲 古斋 )
徐泰(子元 丰厓 )
王伟(士元 进士 )
熊泰(元□ )
林魁(廷元 )
徐文元(用仁 )
尹元(体仁 )
湛若水(元明、原明、民泽 甘泉、默翁 世称 甘泉先生 文简、文庄 雨、若水 )
褚元良(宗性 )
傅尚文(元质 )
张元春(幼仁 )
李重(元任 远庵、邗江 )
方太古(元素 一壶生、寒溪子 )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二○六
邝岑,字元秀。顺德人,南海籍。明孝宗弘治十七年(一五〇四)举人。官知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二。
刘仁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仁(1429年—?年),字元善,四川重庆府合州人,民籍,治《易经》,年三十六岁中式天顺八年甲申科第三甲第六十三名进士。十一月初八日生,行一。由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九十一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一百十八名。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吕元夫,字仲仁,一作仁仲,号古斋,更号思泉。无锡人,卣子。弘治九年进士。弘治十八年,任吏部文选司字事。正德元年,升稽勋司员外。二年,升稽勋司郎中。六年,升南通政司左参议。十年,升南京太仆寺少卿。是后不久,按察辽东。后还乡,墓在无锡惠山。著有《思泉漫稿》,已佚,今存诗、文各一篇。
维基
吕元夫(1470年—?年),字仲仁,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诗人。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一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五十九名进士。弘治十八年,任吏部文选司主事。正德元年(1506年),升稽勋司员外郎。次年升稽勋司郎中。正德六年(1511年),升南京通政司左参议。正德十年(1515年)升南京太仆寺少卿。不久,按察辽东。致仕还乡,卒葬无锡惠山。有《思泉漫稿》,已佚,现存诗、文各一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海盐人,字子元。弘治十七年举人。官至光泽知县。工诗,著有《玉池谈屑》、《明代风雅》、《诗谈》。
槜李诗系·卷十一
泰,字子元,号丰厓,海盐人。弘治甲子举人。再试不第,授桐城学博,作悲世赋以自广。改蓬州学正。上瞿塘,溯巫峡,纵观嘉陵山水,文益进。迁光泽令,多惠声。一日,拂衣叹曰:余丱角抽毫,今发且种种,不自致清秘,乃日事手板,将无为彭泽所唾,遂归。高蹈海隅,寒暑未尝释卷。工诗古文词,识者以为雄健过于张宁,华藻超于朱祚。尤好为小文,晚患鼻渊,作诘鼻文自嘲,虽语涉嫚戏,亦头责子羽之流也。著有玉池稿、玉池谈屑、春秋鄙见、皇明风雅、诗谈、女学诸书。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元,海盐人。弘治甲子举人授桐城教谕改蓬州学正迁知光泽县有玉池槁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四
泰字子元,海盐人。弘治甲子举人,授桐城教论。改蓬州学正,迁光泽知县。有《玉池稿》。 田按:徐子元《诗谈》评骘洪,永以来诗人,颇称真赏。所辑《明风雅》四十卷,搜采极博。杨升奄讥其浮滥,未为定评也。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伟,字士元,山东莱州府胶州即墨县人,军籍。山东乡试第十七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二百零一名进士。
熊泰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熊泰,字元□,湖广民昌府武昌县人,军籍。湖广乡试第十七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一百七十一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林魁,字廷元,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人,诗人。生卒年不详。家贫好学。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务。当时永寿伯朱德得宠,武宗欲以太平仓赐之,林魁竭力谏阻,乃止。有来自西域的大乘法王侵夺民田四百顷以为寺田,林魁劾其不法,将良田归还于民。正德五年(1510年),出任镇江府知府,官至云南兵备副使、广东参政。不久,以病告归,终老白石村。
徐文元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徐文元(1475年—?年),字用仁,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民籍。治《礼记》,行一,由国子生中式甲子科(1504年)浙江乡试第五十五名举人,年三十四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二百十三名,第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尹元,字体仁,直隶真定府灵寿县人,民籍。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顺天府乡试第六十六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五十三名,登第三甲第七十八名进士。授行人司行人,累迁刑部员外郎、陕西布政司右参议。尹元性修洁,广学识,不议人短长,居官十余年,历司道,清约如寒士。与伯兄府丞尹梅同砥砺名行,时称纯行者,动曰灵寿二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6—1560 【介绍】: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一字原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全粤诗·卷一九一
湛若水(一四六六—一五六〇),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人。明孝宗弘治五年(一四九二)以书经魁东省,登孝宗弘治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迁南祭酒,进礼部侍郎。累迁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致仕,居天关讲学。卒年九十五。赠太子少保,谥文简。若水从陈献章游,潜心理学,一时学者称为甘泉先生。前后开讲席,来学者,每示以澄心见道设教,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从游至三千馀人。所著有《甘泉问辨》、《心性书》、《遵道录》、《樵语》、《古小学》、《四书测》、《五经测》等。诗文集有《甘泉集》。《明史》卷二八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有传。湛若水诗,以明嘉靖十五年刊《甘泉先生文集内编》、《外编》,嘉靖刊、万历二十一年重修《甘泉先生续编大全》为底本,内编、外编、续编未收诗,以康熙二十年黄楷刊《湛甘泉先生文集》所收诗补全。
泉翁大全集·序
吾师甘泉先生倡明斯学于时。四方学者各以其所●见先后编次,或自刻于其乡,以淑诸人。散漫不一,年久易亡。后有作者,其考弗究,不能不重贻无极之疑。垣奉上命,按兹岭南,与少汾冼子遍访同志,乃得十有九册,八十五卷,汇梓于朱明书院,谓之大全,以其全集诸子之所录也。而先生之学之全体,见于语默辞受、仕止久速之间者,亦在兹矣!亦在兹矣!夫道无多少,亦无小大,语默辞受,仕止久速,无先后,亦无彼此,而求之以其●也。何居?曰非以其道也,以言先生之学道者●●●●身也。非以其学也,以言观先生之者之以会●●●犹之天地然,观天者以春,观地者以冬,冬与春焉,尽之矣。然必合春、夏、秋、冬四时以为言者,见天地之全体,自元至贞,流行而不息也。观先生之用者,以语以受以仕以久,观先生之体者,以默以辞以止以速。四者观其一焉,尽之矣。然必合体用始终彼此以为言者,见先生之学之全体,自少至老,流行而不倚也。是故不观归鲁,则栖栖者佞矣;不观无言,则终日言者支矣;不观辞万钟,则后车数十乘者泰矣。归与不归、言与不言、辞与不辞,时也;一辞一受、一言一默、一归一出之间,阖辟交成者,中也。中即天理别名。自孔、孟、周、程、而后,知此懿者,鲜矣。先生崛起数千百载之后,痛斯道之失传,遂毅然以兴起为己任。虽其所得于白沙、阳明师友之间者,固有所自;至其潜心默会,洞见道体,以上接精一执中之传,则有非诸儒所及知者。故其学以理为至,以勿忘勿助,不著丝毫人力为功。止至善者,止此者也;格物者,格此者也;言行顺应者,言行乎此者也。至近而远,至博而约,即事而理存焉,即体而用在焉,体用而中见焉,即中而功夫不外是矣。是故观先生之问辩,与其欲无言欲无作文之类也,语语默默,全体之中焉见矣。观●●●从者数百,与其辞赙、辞有司之馈之类也,辞辞●●●。全体之中焉见矣。观先生之居樵,与其应召出,出而求归之类也,而其仕止久速,全体之中焉见矣。中无不在,观者或昧焉,故不得不集其全以示之。见其全焉,虽一言至道可也。若徒以文求之,斯末矣。先生所著,有古文小学、遵道录、白沙诗教、二礼经传测、春秋正传、古易经传测、学庸训测、圣学格物通,此则各为全书云。 皇明嘉靖十九年,季秋朔后二日,赐进士山东道监察御史,门人新安洪垣撰。
泉翁大全文集·序
闻人子曰,书以纪言也,言以达意也。是故有德者必有言,德成则言不期文而自文矣。有刻甘泉先生文录于维扬者,间尝取而阅之,渊渊乎!至理之言也,道德显矣。而辑之者若漫而无纪也。有刻樵风于嘉禾者,沨沨乎!乐进之言也,情性顺矣,而辑之者若举而未备也。有刻两都风咏于吴门者,便便乎!时出之言也,感应通矣,而辑之者若偏而匪全也。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而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而后货财殖焉。先生之学,随处体认天理,片言单词,罔非斯道之发,固无俟于博求尽取。犹之为卷石勺水焉耳矣,学者窃睹一斑,未必不为坐井之见,固不可谓之非山与水,欲求见夫宝藏货财之兴殖,则眇焉无所于得。是故君子之志于闻道,每恨无以窥见其全,而陟崇涉深,若昧津麓。诠窃忧之,乃命郡博士高子简、乡进士沈子珠,博采精较,汇类编摹,去分部之烦,合诗文之粹,定为内外两编。会同统异,若网在纲;以帙叙年,如鱼在贯。先生身体力行之实,立言垂训之意,灿然明白。诠举而伏读之,乃知古今圣愚,本同一性,随处体认天理之外,真无馀学。内编所载,说理为详,而子臣弟友之道无不尽;外编所载,纪事为悉,而鸟兽草木之类无不该。大之则有以尽天地之变化,小之则有以穷万物之幽微。远不禦,近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登太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集诗文之大成,阐德礼之精蕴,夫岂卷石勺水而已哉!读之馀月,肉味俱忘,犹惧所传之不广也,仍命江都学火生增刻梓,寘诸新泉精舍,俾来学者咸得有所宗云。 时嘉靖十有五年,春正月上元辛未。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三
若水字元明,增城人。弘治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读、南祭酒,擢礼部侍郎、进尚书,改兵部。谥文庄。有《甘泉集》三十二卷。 田按:甘泉诗莫名共体,似道家演诀而非诀,似禅家说偈而非偈、盖参合宋击壤、明定山诸派而成者也、若「北风吹湖船,帆挂南岳树」,「桃李默不言,流莺语春风」,「渼陂名胜在,不欠杜陵诗」、「夜瓮分江水,春茶煮楚云」、何尝不清脆,但集中不可多得耳。
维基
湛若水(1466年11月20日—1560年5月16日),初名露,字民泽,避祖讳更名为雨,后又更名为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学者称甘泉先生,晚号默翁,广东增城人,祖籍江浙莆田(今福建),明朝理学家。进士出身。生于成化二年十月十三日(1466年11月20日)。弘治五年(1492年)中广东乡试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登乙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擢编修。当时王守仁在吏部讲学,湛若水、吕楠与其相唱和。不久,奉命出使安南。正德年间,母亲逝世,丁内艰归乡,为其守墓三年。守丧结束后卜居西樵山讲学,来此求学的书生,湛若水会先要求其学习礼仪,而后才能入席听讲,兴起者甚众。嘉靖初年入朝,升翰林院侍读,不久升南京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后致仕归乡。嘉靖三十九年四月廿二日(1560年5月16日)逝世于番禺的禺山精舍,享耆寿九十四岁,后归葬故乡增城天蚕岭。追赠太子少保,谥文简。

人物简介

维基
褚元良(1474年—?年),字宗性,陕西西安府泾阳县人,民籍。治《礼记》,由县学生中式丁卯科(1507年)陕西乡试第五名举人,年三十五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二百八十六名,第三甲第七十九名进士。授吴桥县知县。以才调新城县,严格治理。大盗残破郡邑,元良能保境完民。卒于官。
傅尚文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华容人,字元质。正德九年进士。授大理评事。以谏武宗南巡,系狱廷杖,谪户部照磨。嘉靖初复职。官至江西按察副使。
维基
傅尚文(?—1527年),字元质,湖广岳州府华容县人,匠籍。正德五年(1513年)癸酉科湖广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甲戌科三甲第三名进士,授大理寺评事,正德十四年四月因谏武宗南巡被廷杖,降为南京户部照磨。十六年四月世宗继位后,恢复原职,嘉靖初升大理寺右寺副,二年二月升云南按察司佥事,六年六月升江西按察司副使,未任而卒。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元春(1468年—?),字幼仁,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人。江西乡试第七十九名。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进士,正德十年(1515年)升广西梧州府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李重(1469年—1548年),字元任,号远庵、邗江,南京金吾后卫军籍,祖籍直隶江都县,官至江西按察使司副使。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应天府乡试第八十名。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会试第二十九名,登进士第二甲第十八名。,授户部主事,两浙镇守太监刘璟侵吞官银二十万两,欲厚赠李重使其隐瞒,李重不从。转员外郎擢守德安,寻起工部郎中、守九江、进江西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1—1547 【介绍】: 明浙江兰溪人,字元素。读书学古,不应徵召,遍游吴楚名胜。正德时隐于白云源,自号一壶生。嘉靖初徙居金华,晚年归故里,自号寒溪子。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素,兰溪人。有寒溪子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五
太古字元素,兰溪人。有《寒溪子集》。 (吴之器《婺书》:王文成尝过太古,撷蔬食之。次日报谒,亦以蔬进。太古正色曰:故人山人,草具固尔。伯安彻侯也,胡为乎山人具?」文成逊谢,改治具。尝与唐文襄相失,会文襄以太宰召,贻诗曰:「世态经秋叶,浮名下濑船。」文襄为之怅然。其任放如此。 《四友斋丛说》:孙太初过江,人未有知者。方寒溪一见,大为延与。太初诗格本高,又仪状轩举,丰神俊异,后声譬遂出寒溪之右。 田按,太古负气傲岸,山泽俊人,诗亦洒落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