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21,分362页显示  上一页  96  97  98  99  100  102  103  104  105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李元景( 荆王、赵王、沉黎王 )
释会通( 吴元卿 布毛侍者 )
元仁惠
封元素
贾元逊
僧元康
释元览( 李 )
韦元方
元礼臣
李元吉( 三胡 齐王 刺 )
陆元士
李元庆( 汉王、道王 孝 )
李元裕( 郐王 康 )
郭元靖(长宁 )
李元礼( 郑王 康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3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六子。初封赵王,后改荆王。历任安州都督、雍州牧、右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鄜州刺史等职。高宗即位,进位司徒。后坐与房遗爱谋反赐死。
全唐文·卷九十九
元景。高祖第六子。武德三年封赵王。八年授安州都督。贞观初历雍州牧右骁卫大将军。十年徙封荆。授荆州都督。转鄜州刺史。永徽初进位司徒。坐与房遗爱谋反赐死。国除。后追封沉黎王。神龙初追复爵土。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九 遗身科
雍州万年御宿川人。出家隐居终南豹林谷。每读法华经。至药王品。忻然慕效之。私积薪槱为窟。誓必自烬。贞观之季。静夜于林中唱经下火。清声烈𦦨。与风俱远。讫于熸息。犹见其跏坐如故。寻而西南有大白光。流入火聚身方偃仆。逮晓寂然。乃收其遣骸。起塔勒铭焉。 又荆州有姊妹比丘尼者。亦志脩药王本事。于是渐断粒食。服诸香油香蜜等物。而神爽高明。气力不衰。贞观三年二月八日。于州之逵道中。置二高座。姊妹乃以蜡布缠身。自踵至顶。惟出其面。众共以华香幡盖。迎升高座。姊妹更以火炬炷顶。端坐以诵法华。烟𦦨及眼。声犹宏亮。下及口鼻。而后息绝。达旦合座。骸骨消化。二舌独存。众为起塔以葬。 僧善导以道绰之教化行京师。亲写弥陀经数万卷。散诸士女。奉之以脩净业者不可胜计。一日说法光明寺。或者问导曰。今称佛名号。定生净土否。导曰定生定生。或者礼拜讫。口唱南无阿弥陀佛。声声相续不少置。因出寺立门前柳树上。合掌西望。投身于地而死。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遗身篇第七
释会通。雍州万年御宿川人。少欣道检游泊林泉。苦节戒行是其顾习。投终南豹林谷。潜隐综业。读法花经至药王品。便欣厌舍。私集柴木誓必行之。以贞观末年。静夜林中积薪为窟。诵至药王便令下火。风惊焰发烟火俱盛。卓尔加坐声诵如故。寻尔西南有大白光流入火聚。身方偃仆。至晓身火俱灭。乃收其遗骨为起白塔。勒铭存焉。贞观之初。荆州有比丘尼姊妹。同诵法花。深厌形器。俱欲舍身。节约衣食钦崇苦行服诸香油渐断粒食。后顿绝谷惟啖香蜜。精力所被神志鲜爽。周告道俗。剋日烧身。以贞观三年二月八日。于荆州大街置二高座。乃以蜡布缠身至顶。惟出面目。众聚如山。歌赞云会。诵至烧处。其姊先以火柱妹顶。请妹又以火柱姊顶。清夜两炬一时同耀。焰下至眼。声相转明。渐下鼻口方乃歇灭。恰至明晨合坐洞举。一时火花。骸骨摧朽。二舌俱存。合众欣嗟。为起高塔。近并州城西有一书生。年二十四五。诵法华经誓烧供养。乃集数束蒿乾笼之。人问其故。密而不述。后于中夜放火自烧。及人往救火盛已死。乃就加柴薪尽其形荫。近有山僧善导者。周游寰寓求访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绰部。惟行念佛弥陀净业。既入京师广行此化。写弥陀经数万卷。士女奉者其数无量。时在光明寺说法。有人告导曰。今念佛名定生净土不。导曰。念佛定生。其人礼拜讫。口诵南无阿弥陀佛声声相次出光明寺门。上柳树表。合掌西望。倒投身下。至地遂死。事闻台省。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会通。本郡人。姓吴。名元卿。德宗朝为六宫使。方春韶阳。花卉盛发。玩赏移时。忽闻空中有言曰。虚幻之相。开谢不停。能坏善根。仁者安可视之。因大感悟。自是忽忽不乐。帝怪而问其故。以愿从释为对。帝召相者视之曰。此人当绍出世法。遂放归。见韬光。光指其谒鸟窠。求度。三请不从。乃先创庵。事既成。韬光力言之鸟窠。乃为祝发。服勤数年。未蒙印授。一日告辞。鸟窠曰。汝何往。曰。诸方学佛法去。曰。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少许。曰。如何是和尚佛法。鸟窠于身上拈起布毛吹之。师即豁然大悟。于是不复他行。常居左右。世号布毛侍者。今招贤寺乃师道场。 赞曰。 金貂职近  紫禁春浓  割弃富贵  瞥如轻鸿 求师慕道  劳苦在躬  不具智勇  岂悟真空
元仁惠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7—669 【介绍】: 唐河南人。幼岐嶷有声,值隋末世乱,乃退处山林。高祖武德中,授右千牛录事,累历河源、灵昌二县令,克己为政,直道与人。高宗永徽初,授睦州雉山令,抚民施教,有能政。又历阆中、渭南二县令。官至凉州长史。
封元素 朝代: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渤海蓨人。唐初累任户部员外郎。约于太宗贞观间官至户部侍郎。

人物简介

全唐诗续补遗
元逊,唐初人。(《全唐诗》无贾元逊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不详姓氏。先居山野,持诵《观音》。太宗贞观中游学京邑,帝诏入安国寺讲《三论》,遂造疏,解中观之理,别撰《玄枢》两卷。后不知所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唐初僧人。初居山野,常持诵观音。贞观间游学长安,诏入安国寺讲三论。著有《玄枢》2卷,述三论之宗旨,已佚。今存《肇论疏》3卷。《宋高僧传》卷四有传。《全唐诗》存断句2。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性敏锐。形模拥肿而短。先居林野。常持诵观音号。忽一鹿。角有八岐。训扰庭阶。如素所豢。每乘之。至远无惮也。因以三论。置其背。挂疏钞角上。其他小轴。系之尾。康则衣大布。曳衲播(梵言立播。华言裹腹衣。亦云。抱腹制如偏祖)。戴大竹笠。见者以为异。入京遇开讲。即造其筵。就所申义致问。往反数百言未已。且戏之曰。甘桃不结实。苦李压枝低。答曰。轮王千个子。巷伯勿孙儿。盖讥康之无生徒也。康曰。近丹者赤。近漆者黑。若汝之丹不可以为纁绛。若汝之黑。不可以为铅墨。众莫测其所诣也。语闻。诏于安国寺弘阐。遂著中观论疏中百门论玄枢二卷。行世。
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元康。不详姓氏。贞观中游学京邑。有彭亨之誉。形拥肿而短。然其性情酋勇闻少解多。群辈推许。先居山野恒务持诵观音求加慧解。遂感鹿一首角分八岐厥形绝异。康见之抚而驯伏。遂豢养之。乘而致远。曾无倦色。以三论之文荷之于背。又以小轴系之于尾。曳入上都。意为戏弄。说有之徒不达空性。我与轻轴碾之令悟真理。又衣大布曳纳播戴竹笠。笠宽丈有二尺。装饰诡异人皆骇观。既入京城见一法师盛集讲经化导。康造其筵近其座。便就所讲义申问往返数百言。人咸惊康之辩给如此。复戏法师曰。甘桃不结实。苦李压低枝。讲者曰。轮王千个子。巷伯勿孙儿。盖讥康之无生徒也。康曰。丹之藏者赤。漆之藏者黑。随汝之赤者非纁绛焉。入汝之黑者非铅墨焉。举众皆云。辞理涣然。可非垂迹之大士也。帝闻之喜曰。何代无其人。诏入安国寺讲此三论。遂造疏解中观之理。别撰玄枢两卷。总明中百门之宗旨焉。后不测其终。 系曰。康师曳纳播者何。通曰。梵言立播。华言裹腹衣。亦云抱腹形制如偏袒。一幅才穿得手。肩袖不宽。著在左边。右边施带。多贮绵絮。然是禦寒之服。热国则否用此亦圣开。流于东土则变成色帛。而削幅缀于左右袖上垂之制曳。然旌表我通赡经论。一本则曳一支。多则多曳。未知稽古自何人始乎。今单言播。略立字耳。全非禦寒之意。翻为我慢之衣。既失元端而多滥作。别形圣教以俟后贤。此外无施异制以乱大伦。诗曰。服之不称身之灾也。吁。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四
元览俗姓李氏。赵州房子人。年十三。至汾州就超禅师出家。贞观初入京师。住宏福寺。十八年。舍身渭阴洪陂坊。
韦元方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人。太宗贞观十四年,官司门员外郎,给给使过所稽缓,给使奏之,上怒,出为华阴令。后官至礼部郎中。
元礼臣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人。太宗贞观中,为燕然副都护。二十二年,回纥酋帅、瀚海都督吐迷度为其侄乌纥所杀,乌纥欲归车鼻。礼臣遣人绐之,谓将奏为都督代吐迷度,遂擒而斩之。后官汾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3—626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四子。小字三胡。武德元年封齐王,授并州总管。好畋猎,不恤百姓。四年,平王世充有功,拜司空。六年,授隰州总管。后因与隐太子李建成密谋刺秦王李世民,反被秦王所杀。谥刺。
陆元士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吴郡吴人。太宗贞观十四年,为晋王府掾。二十年,官著作郎,与房玄龄等同修《晋书》。累官至虞部员外郎、济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4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十六子。始封汉王,改陈王,后封道王。历赵、豫、滑、徐、沁、卫等州刺史。以治绩闻,事母谨。卒谥孝。
李元裕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5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十七子。初封郐王,后改邓王。历任邓、梁、黄、寿、襄五州刺史,迁兖州都督。好学,善谈名理,与卢照邻为布衣交。卒谥康。
郭元靖 朝代:隋末至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末唐初洪州建昌人,字长宁。隋末兴兵保卫乡闾,后归唐。以功累官虔、抚、吉三州司马、衡州刺史,所在以廉谨称。后隐于当阳山,莫知所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2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十子。少恭谨,善骑射。初封郑王,后徙徐王。历郑州刺史、徐州都督,转绛州刺史,兼潞州刺史。以善政闻。元礼有疾,其子茂不孝,断其药膳,竟以馁终。谥康。
全唐诗续补遗
李元礼,高祖第十子。武德四年封郑王。贞观六年改徐王。历刺郑、徐、绛、潞等州。威亨三年卒。(《旧唐书》卷六四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