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走百病  拼音:zǒu bó bìng
古代京师旧俗,妇女多以元宵夜出游,避灾求福的活动,称为「走百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燕城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凡有桥处,相率以过,名『走百病』。」清。徐釚《南州草堂词话。卷上》:「京师旧俗,妇女多以元宵一夜出游,名『走桥』,摸正阳门钉,以祓除不祥,亦名『走百病』。」
《國語辭典》:汤团(湯糰)  拼音:tāng tuán
一种以糯米制成的食品。由糯米粉揉制成圆团状,故称为「汤团」。分有馅、无馅两种。也称为「汤圆」。
《國語辭典》:扫街(掃街)  拼音:sǎo jiē
1.旧时指元夕夜深后,沿路拾取街上遗物的习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元夕》:「至夜阑,则有持小灯照路拾遗者,谓之『扫街』。」
2.打扫街道。如:「跨年演唱活动结束后,环保人员即刻进行扫街,以维持环境整洁。」
3.选举时,候选人沿途拜托拉票的行为。如:「市议员候选人正在扫街拜票。」
《漢語大詞典》:全率
古天文术语。推算上元积年,自某一个甲子日的子时往上推,至某一个日月经纬度正好相同、五大行星又聚集在同一方位时刻的完整的天文周期称为“全率”。新五代史·司天考一:“故以七十二为经法……以通法进经法,得七千二百,谓之统法。自元入经,先用此法,统歷之诸法也。以通法进统法,得七十二万。气朔之下,收分必尽,谓之全率。”
《漢語大詞典》:帚卜
吴 中旧俗妇女于正月灯节用裙束破帚以占事,谓之“箒卜”。 宋 范成大 《上元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箒卜拖裙验,箕诗落笔惊。”自注:“弊帚繫裙以卜,名扫帚姑。”参见“ 箕卜 ”。
《漢語大詞典》:箕卜
吴中 古俗,每岁正月灯节,取筲箕饰以女装,插箸为口谓之箕姑,令二童子夹扶之,使书沙盘,以占吉凶,称为箕卜。 宋 陆游 《箕卜》诗云:“孟春百草灵,古俗迎 紫姑 。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 元 程俱 《元夕块坐写怀》诗:“藜灯不来下,箕卜岂復迎!”
《漢語大詞典》:箕卜
吴中 古俗,每岁正月灯节,取筲箕饰以女装,插箸为口谓之箕姑,令二童子夹扶之,使书沙盘,以占吉凶,称为箕卜。 宋 陆游 《箕卜》诗云:“孟春百草灵,古俗迎 紫姑 。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 元 程俱 《元夕块坐写怀》诗:“藜灯不来下,箕卜岂復迎!”
《國語辭典》:原子团(原子團)  拼音:yuán zǐ tuán
几个不同种原子结合的集合体。
《漢語大詞典》:帚姑
旧俗妇女于正月灯节用裙束破帚占卜,称为“帚姑”。《江南志书·嘉定县》:“俗谓正月百草俱灵,故於灯时备诸祠卜之戏,然多婢子为之;故於箕帚竹苇之类,皆能响卜。‘帚姑’以敝帚繫裙以卜,至则能起卧以占事。”
《漢語大詞典》:五夜元宵
自 宋 初以来,将庆赏元宵花灯的时间由三夜改为五夜,称为“五夜元宵”。《宣和遗事》前集:“且如前代庆赏元宵,只是三夜……从十四至十六夜,放三夜元宵灯烛。至 宋朝 开寳 年间,有两 浙 钱王 献了两夜 浙 灯,展了十七、八两夜,谓之‘五夜元宵’。”
《漢語大詞典》:小鳌山(小鰲山)
旧时灯节以彩灯迭成小山状,称小鳌山。《水浒传》第三三回:“且説这 清风寨 镇上居民,商量放灯一事……去土地大王庙前紥缚起一座小鰲山,上面结彩悬花,张掛五六百碗花灯。”
《国语辞典》:人约黄昏(人约黄昏)  拼音:rén yuē huáng hūn
语出宋。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后用以比喻情人约会。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散了客宾,早教我急煎煎心困,我则怕辜负了人约黄昏,不争我半披夜月才归院。」
《国语辞典》:搓圆仔(搓圆仔)  拼音:cuō yuán zǐ
圆仔,即汤圆。民俗于岁时喜庆,尤其在元宵和冬至二节,閤家搓汤圆,取团圆吉祥之意。
《漢語大詞典》:走三桥(走三橋)
吴 地旧俗,妇女于元宵或正月十六夜相率出游,历三桥而止,以祛疾病,谓之“走三桥”。 清 顾禄 清嘉录·走三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歷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案:《长元志》皆载‘上元,妇女走歷三桥,谓可免百病。’ 明 陆伸 《走三桥词》:‘细娘分付后庭鸡,不到天明莫浪啼。走徧三桥灯已落,却嫌罗袜污春泥。’”参见“ 走百病 ”。
《國語辭典》:走百病  拼音:zǒu bó bìng
古代京师旧俗,妇女多以元宵夜出游,避灾求福的活动,称为「走百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燕城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凡有桥处,相率以过,名『走百病』。」清。徐釚《南州草堂词话。卷上》:「京师旧俗,妇女多以元宵一夜出游,名『走桥』,摸正阳门钉,以祓除不祥,亦名『走百病』。」
《国语辞典》:摇元宵(摇元宵)  拼音:yáo yuán xiāo
一种制作元宵的方法。先将许多馅粒搓成圆形,放在铺满乾糯米粉的扁大箩筐中,再摇动箩筐,馅粒就蘸上糯米粉,续沾水后再摇,就能滚出圆形的元宵。
《漢語大詞典》:挂搭灯(挂搭燈)
唐 宋 时定制,元宵准于京师及各郡放灯三夜(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 宋 张咏 帅 蜀 ,增十三日一夜灯,不敢明言四夜灯,谓之挂搭灯。其后诸郡有多至五夜者。参阅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上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