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兀臲
见“ 兀臬 ”。
《國語辭典》:兀臬  拼音:wù niè
动摇不安。形容危险。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将至峡,必舍舆,蹑草履,经营跬步于槎牙兀臬中,方至峡口。」也作「杌隉」。
分類:动摇
《漢語大詞典》:兀卒
党项 语音译。 西夏 国主的自称。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 赵元昊 ﹞犹称男 邦泥定国 兀卒上书父 大宋 皇帝,更名 曩霄 而不称臣。兀卒,即吾祖也,如可汗号。议者以为改吾祖为兀卒,特以侮玩朝廷,不可许。” 宋 范仲淹 《答安抚王内翰书》:“今贵称兀卒,以避中朝,取 汉 唐 故事,如单于、可汗之类。”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元昊 入寇,所至如入无人之境。后数年,力尽求和,岁增赂遗,仍改名‘兀卒’,朝廷竟不问。”
《漢語大詞典》:峍兀
见“ 峍屼 ”。
《漢語大詞典》:峍屼
亦作“ 峍兀 ”。
(1).高耸。梁书·沈约传:“岑崟峍屼,或坳或平。” 明 李东阳 《雷公峡二十韵》:“秋风动 雷峡 ,孤塚高峍兀。” 清 高其倬 《望雪山》诗:“ 蜀 山峍屼皆参天, 雪山 高压羣山巔。”
(2).引申为奇特。 清 王晫 今世说·品藻:“下笔落落,能为峍屼俶诡之词。”
分類:高耸奇特
《漢語大詞典》:荡兀(蕩兀)
颠簸,震荡。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壬子,发 涪州 ,过 羣猪滩 ,既险且长,水虽大涨,乱石犹森然两傍,他舟皆荡兀惊怖号呼。”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予已在舟中,一切付之自然,不暇问,据胡床坐招头处,任其荡兀。” 宋 楼钥 《求仲抑招游山归途遇雨》诗:“中流盖荡兀,短篷不当笠。”
分類:颠簸震荡
《國語辭典》:陶兀  拼音:táo wù
形容酒后微醉自得其乐。《晋书。卷四九。刘伶传》:「伶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也作「陶陶兀兀」、「兀兀陶陶」。
分類:酣醉醉貌
《漢語大詞典》:飘兀(飄兀)
飘荡;摆动。 宋 欧阳修 《沧浪亭》诗:“岂如扁舟任飘兀,红渠緑浪摇醉眠。” 清 黄景仁 《初更后有携酒食至者欣然命酌即用前韵》:“杖如可化愁高寒,绳便堪梯怖飘兀。”
分類:飘荡摆动
《國語辭典》:兀臬  拼音:wù niè
动摇不安。形容危险。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将至峡,必舍舆,蹑草履,经营跬步于槎牙兀臬中,方至峡口。」也作「杌隉」。
分類:动摇
《国语辞典》:兀是  拼音:wù shì
依然、还是。《水浒传》第一○三回:「只有朝东一家屋檐下,挂个安歇客商的破灯笼儿,是那家昨晚不曾收得。门儿兀是半开半掩。」
分类:依然还是
《漢語大詞典》:静兀兀
干净;一无所有。 唐 韩愈 《雉带箭》诗:“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復没。”
《韵府拾遗 月韵》:石兀
张翥诗石兀马蹄危不渡水漂龙气暗闻腥
《漢語大詞典》:睡兀
谓倦极而睡。 宋 陆游 《十月一日浮桥成以故事宴客凌云》诗:“肩舆睡兀到东郭,空有醉墨留衫痕。” 朱东润 注:“睡兀,倦极曰兀兀。倦极而睡曰‘睡兀兀’或‘睡兀’。”
分類:倦极
《漢語大詞典》:兀岸
高矗挺拔貌。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还希望勇猛精进抗御万难,一往不返,尤其要毋负这老树兀岸高傲的故态呵!”
分類:高矗挺拔
《國語辭典》:兀剌  拼音:wù là
1.靴子。译自蒙古语。元。高安道〈哨遍。十载寒窗诚意套。尾〉:「新靴子投至能够完备,旧兀剌先磨了半截底。」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直等的蛇叫三声狗拽车,蚊子穿著兀剌靴。」
2.语尾助词,无意义。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闷打颏和衣卧倒,软兀剌方才睡著。」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出:「冷松松,软兀剌四梢难动。」
3.发语词,多用于指点或转换语气。元。无名氏〈斗鹌鹑。半世飘蓬套。圣药王〉曲:「醉醺醺无日不登楼,兀剌抵多少风雨替花愁。」也作「兀良」。
《國語辭典》:兀子  拼音:wù zi
1.一种方形而没有靠背的小凳子。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兀子,则人皆讥其无法度。」《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又哭了一回,把个坐兀子填高,将汗巾兜在梁上,正欲自缢。」也称为「杌凳」、「杌子」。
2.兀自、独自。《董西厢》卷八:「谁知今日见伊,尚兀子鳏居独自。」《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分類:矮凳
《國語辭典》:兀自  拼音:wù zì
还是、尚自。《水浒传》第一回:「我是朝廷贵官公子,在京师时,重裀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也作「骨子」。
分類:径自仍然
《國語辭典》:捽兀  拼音:zú wù
高傲。晋。陶渊明〈自祭文〉:「捽兀穷庐,酣饮赋诗。」
分類:傲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