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儿童(兒童)  拼音:ér tóng
未成年的男女。唐。贺知章 回乡偶书诗二首之一:「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国语辞典》:儿童学(儿童学)  拼音:ér tóng xué
研究儿童身心发展、人格特质、行为表徵和思想的一门有组织、有系统的学问。
《漢語大詞典》:儿童剧(兒童劇)
(1).犹儿戏。 唐 李白 《赠友人》诗之三:“謔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2).适合于少年儿童年龄特点的,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
《漢語大詞典》:中国少年儿童队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前身。成立于1949年。
《国语辞典》:失教儿童(失教儿童)  拼音:shī jiào ér tóng
因父母溺爱,而未受适当且必须的管教,导致有违法律行为之虞的儿童。
《国语辞典》:失依儿童(失依儿童)  拼音:shī yī ér tóng
失去父母照顾的儿童。
《国语辞典》:国际儿童村(国际儿童村)  拼音:guó jì ér tóng cūn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奥地利汉门。曼诺博士(Dr.Hermgnn G.Meiner)创立的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的独立组织。专门收养孤苦无依或因战乱而和亲人失散的儿童。以SOS为标志,其意为「拯救孩子们的灵魂」。本组织遍布世界各国,目前已有130馀国设有此机构。台湾国际儿童村(SOS Children's Village of Taiwan)成立于西元1970年,西元1972年登记为财团法人。
《国语辞典》:儿童图书馆(儿童图书馆)  拼音:ér tóng tú shū guǎn
专为儿童设立,供儿童阅览书籍的图书馆。西元一八八五年由美国汉那威女士(E.S.Han-away)首先创立。
《国语辞典》:基督教儿童基金会(基督教儿童基金会)  拼音:jī dū jiào ér tóng jī jīn huì
一个为保护儿童权利而设立的国际性组织。西元1938年由长老教会牧师克拉克(J.Calvitt Clarke)于美国维吉尼亚州里奇蒙市(Richmond)成立中国儿童基金会(China’s Children Fund),帮助战乱中的中国孤儿。1951年,因服务扩及60个国家地区,故改名为基督教儿童基金会(Christian Children’s Fund)。2002年,基督教儿童基金会与其他11个国际儿童救济组织共同成立家扶国际联盟(原名ChildFund International;2008年更名为ChildFund Alliance)。该组织采认养制度,广集认养人,分配给需要帮助的儿童。
《国语辞典》:儿童福利中心(儿童福利中心)  拼音:ér tóng fú lì zhōng xīn
为儿童谋求福利的服务机构。其服务项目有社区儿童福利服务、收养贫苦失依儿童或举办各种有益儿童发展的活动。
《国语辞典》:儿童人权公约(儿童人权公约)  拼音:ér tóng rén quán gōng yuē
原为联合国于西元一九五九年制定的「儿童人权宣言」,后为唤醒全世界对儿童权益的重视,于一九九○年九月起实施「儿童人权公约」。除保留儿童享有的十项权利,并明定五十四条款项。旨在保障所有儿童自出生前至出生后所应享有的各种权利,如生存权、受教育权、优先受保护或救济之权等。
《国语辞典》:智能优异儿童(智能优异儿童)  拼音:zhì néng yōu yì ér tóng
智能特高的儿童。智商约在一百四十以上,其身体、动作、情绪、社会能力等也较一般儿童优异。
《国语辞典》:特殊儿童(特殊儿童)  拼音:tè shū ér tóng
身心特质显著不同于一般的儿童。主要可分为资赋优异与身心障碍两大类。
《国语辞典》:天才儿童(天才儿童)  拼音:tiān cái ér tóng
在特殊能力或一般能力上,具有高度天赋的儿童。如:「这位名钢琴家在幼年时就有天才儿童的美誉。」
《国语辞典》:问题儿童(问题儿童)  拼音:wèn tí ér tóng
思想或行为上有所偏差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