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4,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儒效
鲁儒
儒仙
旧儒
后儒
儒英
君子儒
癯儒
坑儒
坑儒
儒教
好儒
仙儒
巨儒
宋儒
《漢語大詞典》:儒效
儒者的作用;儒学的效用。 宋 李觏 《袁州学记》:“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旨。” 张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 明治 启维新,儒效兼霸王。”
《漢語大詞典》:鲁儒(魯儒)
鲁国 儒生。亦泛指儒家学说的信奉者、儒派学者。 唐 皇甫冉 《送孔党赴举》诗:“家承 孔圣 后,身有 鲁 儒名。” 清 顾炎武 《答徐公肃书》:“不忘百姓,敢自托於 鲁 儒;维此哲人,庶兴哀於 周 雅。”
《漢語大詞典》:儒仙
对容貌慈祥的长寿老人的尊称。 宋 张孝祥 《画堂春·上老母寿》词:“方瞳緑髮对儒仙,岁岁尊前。”
《漢語大詞典》:旧儒(舊儒)
犹宿儒。谓年老有名望的学者。《后汉书·樊準传》:“公卿各举明经及旧儒子孙,进其爵位,使纘其业。”南史·崔灵恩传:“ 灵恩 聚徒讲授,听者常数百人……都下旧儒咸称重之。”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诗:“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
《漢語大詞典》:后儒(後儒)
后世的儒者。亦以指二 程 朱子 。 明 王守仁 《答陆原静书》:“但后儒之所谓著察者,亦是狃於闻见之狭,蔽於沿习之非。”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理》:“古人所谓天理,未有如后儒之所谓天理者矣。”
分類:儒者
《漢語大詞典》:儒英
谓饱学的儒士。明史·解缙传:“陛下若喜其便於检閲,则愿集一二志士儒英,臣请执笔随其后……勒成一经。”
分類:饱学儒士
《漢語大詞典》:君子儒
君子式的儒者。儒,为古代学者的通称。论语·雍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文中子·周公》:“或问 宇文俭 ,子曰:‘君子儒也。’” 唐 刘禹锡 《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惟太保府君志为君子儒,以明经居上第。”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老相公, 飞卿 他是君子儒,有何罪将他吊起来。”
《漢語大詞典》:癯儒
隐居山泽的瘦弱清廉的学士。 宋 陆游 《戏作》:“归卧元知作饿夫,宦游依旧是癯儒。” 宋 叶适 《孟达甫墓志铭》:“戒其子曰:‘……仕必由平进,学必依癯儒。’” 元 房皞 《哭杨叔能》诗:“风尘末路尤多难,山泽癯儒只合贫。”
《國語辭典》:坑儒  拼音:kēng rú
活埋儒生。汉。孔安国〈书经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
《高级汉语词典》:坑儒  拼音:kēng rú
秦始皇于咸阳活埋儒生460余人
《國語辭典》:儒教  拼音:rú jiào
1.以儒家的学说教人。《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朱家传》:「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
2.儒家,或儒家的学说教义。《晋书。卷一。宣帝纪》:「少有奇节,聪朗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韵府拾遗 虞韵》:好儒
淮南子哀公好儒而削代君为墨而残
《韵府拾遗 虞韵》:仙儒
戴表元诗同时僚客总豪秀瑶池阆苑罗仙儒
《漢語大詞典》:巨儒
造诣高深的儒者。 汉 桓宽 盐铁论·杂论:“ 桑大夫 据当世,合时变……虽非正法,然巨儒宿学,恧然不能自解,可谓博物通士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荀况 学宗,而象物名赋,文质相称,固巨儒之情也。” 清 曾国藩 《经史百家简编序》:“ 乾 嘉 间巨儒辈出,讲求音声詁训。”
《國語辭典》:宋儒  拼音:sòng rú
宋代讲习并提倡理学的儒者。
《國語辭典》:宋学(宋學)  拼音:sòng xué
宋儒性理之学。参见「理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