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澄城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元年授户科给事中。疏言:“今何处非用钱之地?何官非受钱之人?”乞帝大为惩创。帝大喜,令其密奏指实。然其言来自风闻,无从实指,遂以前后矛盾,革职。
维基
韩一良,字象儒,号有怀,陕西澄城(今陕西省澄城县寺前镇西观村)人。韩逄时之子,家教甚严。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授陈留(今在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知县,任内兴办学堂,推行教化。官户科给事中。崇祯元年(年)十一月,韩一良上《劝廉惩贪疏》说官场贪污之风甚盛。大学士刘鸿训却认为疏中“有交际”、“有纳贿”两事不实。崇祯帝说:“朕阅一良所奏,大破情面,忠鲠可嘉,当破格擢用,可加右佥都御史、吏部尚书。”接著命令韩一良在五日内把“纳贿”事解释清楚。五日后,韩一良参劾周应秋、阎鸣泰、张翼初等“受赠金五百”。崇祯问五百金为何人所赠,韩不肯回答。被革职为民,回澄城,在西观村“凿土窑居之”。
罗奕儒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罗奕儒,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广东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未任官。

人物简介

维基
贺儒修(?—17世纪),本名儒珍,字梧希,号天游,南直隶镇江府丹阳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天启元年(1612年)辛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中式辛未科进士 ,历任四川成都、巴县知县,崇祯七年(1634年)忤逆巡按刘宗祥革职罢官。周延儒当政时,多次招揽不出。弘光帝继位,他自上林苑监丞迁任礼部主事,曾弹劾管绍宁贪污,却得诏命他不要追究。马士英、阮大铖的门客用官位利诱他,他说:「黄道周、张国维心系国家,我官位不够不能推荐他们,更不会诬陷他们。这样就算无法成为三公,我亦不改节操。」遭贬为国子监助教,很快认为时不可为,乞病告归。

人物简介

维基
郭尚友,字善儒,号瞻月,山东莱州府潍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授陕西咸宁县知县,由县令擢国子监博士,改工部都水司主事,历官工部营缮司郎中、山西副使、山西按察使、河南左右布政使、保定巡抚。天启六年(1626年)升漕运总督户部右侍郎。崇祯帝即位后,于天启七年九月加户部尚书,仍总督漕运。绝侵渔,裕国帑。崇祯元年六月被劾罢。居乡醇谨,秉性谦和。捐金固圉,贻谋修学。有《漕抚奏疏稿》行于世,祀乡贤。其长子荫生郭永安,于崇祯间邑侯邢国玺筑城时,倡修战台四、石城二千四百馀尺,几费万金。国朝顺治十五年戊戍(1658年),圣庙大成殿坏,永安又独力捐修。尚友孙郭一玘,廪贡生,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岁赈济饥民,减价平籴,全活万计,邑人作歌十馀首纪之。厥后科第蝉联,曾玄百馀人,莫不循循谨饬,有万石君家风焉。
孙际可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孙际可(1585年—1628年),字仲儒,又字景行,别号见行,浙江宁波府奉化县民籍。庚寅年(官年)二月初一日生,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乡试五十四名,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廷试三甲二百七十三名。吏部观政。授工部虞衡司主事,调礼部主客司主事,历员外郎、祠祭司郎中。崇祯元年分校礼部会试,三月,升为江西提学右参政,未至任,卒于道。

人物简介

维基
周昌儒,字讱为,直隶宜兴县人,进士出身。天启四年(1624年)周昌儒甲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累官福建建宁府知府。
罗志儒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罗志儒(?—17世纪),字无他,东昌府濮州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罗志儒是天启七年(1627年)的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联捷进士,在殿试时得崇祯帝赞许为直臣,获授刑科给事中,改任户科、吏科。之后他曾在云南及福建主持乡试,取录多位名士;顺治入关后投降清朝,担任布政使司安庐道备兵参政,很快辞官归乡。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过林盈,字次儒,号中郎,明末无锡人。著有《竹炉集》。
陈儒朴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儒朴(?—17世纪),黄州府麻城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陈儒朴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陈以闻之子,在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进士,获授行人,弘光年间他和卜象乾、王效通、郑洪猷、潘湛、袁定、刘延禟、朱辂、孔尚则、傅箕孺、宋祖乙、费景烷、张万选、张景韶、夏供佑、王质、董祖尝、曾守意、王政敏、陆庆衍、汪铉、吴伯尚、陈谦、汪姬生、贾应宠在刑部共事,担任河南司员外郎。南京失陷后,陈儒朴在墩阳区渐山兴建泊石庵隐居,有子陈发祥。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五三
谢宗鍹(? — 一六五〇),字儒美,号莱屿。澄海人。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解元。官建昌府通判。明亡,无意仕进,闭户读书,终于家,友人私谥贞穆先生。有《观古堂集》、《遁斋集》、《禦冷斋诗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王重儒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王重儒,号翥玄,河南卫辉府胙城县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河南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工部观政,授东昌府推官,十年拾遗,十一年降职为广平府照磨,十二年升汾州府推官。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王忠孝(1593~1666),字长孺,号愧两,福建惠安人。明崇祯元年 (1628)进士,担任户部主事,由于个性耿介,任官尽职,不徇私包庇,因而得罪宦官邓希诏,先后两次遭构陷,入狱长达廿八月。后虽有多次平反机会,但均未能复职。崇祯十七(顺治元年‧1644)年甲申之变后,他曾投入福王幕下,为反清复明奔走数年。永历十七年(康熙二年‧1663)十月,清师攻下厦门、金门两岛。忠孝知事无可为,乃应郑成功之邀,与好友辜朝荐于永历十八年(康熙三年‧1664)三月东渡澎湖,四月移居台湾。忠孝留台期间,颇受郑氏父子礼遇,与宁靖王、沈光文、徐孚远诸遗老时相过从,于旅台之第四年病逝台湾,享年七十四岁。王忠孝生平诗作无多,据《惠安王忠孝公全集》一书,自卷九迄卷十一,所载诗作不过九十五题,约百馀首。王忠孝诗的内容,主要以反映明清鼎革之际的时代动乱为主,可纳入明代遗民文学的传统来观察。  目前可见王忠孝作品,最齐全者为台湾省文献会于1994年排印出版的《惠安王忠孝公全集》。根据书前〈点校说明〉,该书乃据王忠孝后裔所辑之未刊本,原有十二卷,而台湾省文献会之刊印本,仅保存传志类中的〈王忠孝传〉、〈王氏谱氏〉二文为附卷,故今刊印本,共分十一卷,另有附卷一卷。另外,江苏古籍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王忠孝公集》(福建丛书第二辑之八),由福建师大教授方宝川根据上述抄本重新整理,并以福建师大抄本为底本刊印。以下所录即以方宝川编校的《王忠孝公集》为底本,参考台湾省文献会出版之《惠安王忠孝公全集》。 (廖振富撰)
维基
王忠孝(1593年7月21日—1666年5月31日),字长儒,号愧两,福建惠安南埔乡沙格村(今惠安泉港区南埔镇沙格村)人,明末政治人物。明朝、南明时期王忠孝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六月廿三日(1593年7月21日)。崇祯元年(1628年)王忠孝中进士,并授户部主事,由于个性耿介,以及任官尽职、不徇私包庇的关系,所以得罪宦官邓希诏,先后两次遭构陷,入狱长达28月。崇祯十七年(1664年)甲申之变后,王忠孝投入福王朱由崧(后来的弘光帝)幕下为反清而努力。南明弘光帝授之为绍兴府知府,擢副都御史,王忠孝推辞不受。隆武帝朱聿键授王忠孝兵部左侍郎,后辞。永历帝授之为兵部右侍郎兼太常寺卿,再次辞而不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44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玉绳,号挹斋。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崇祯初拜大学士,参与机务,善伺意旨,帝甚信任。实庸懦无才略。清军逼近畿,自请督师,驻通州不敢战,谎称奏捷。后事泄,十六年十二月勒令自尽。
维基
周延儒(1593年—1644年),字玉绳,号挹斋,直隶宜兴县宜城镇人,明末政治人物、状元,东阁大学士。因贻误军机,被赐死。周延儒少时聪颖,被誉为神童,有名文。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连中会元、状元。时年二十余岁,又与同年冯铨友善,其后结为姻亲。天启中期升迁右中允,掌管司经局事务。冯铨罢相后,周延儒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崇祯帝即位,诛魏忠贤,召延儒为礼部右侍郎。周延儒“性警敏,善伺意指”,且为复社领袖,曾深得崇祯信任,屡蒙召对,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帝召周延儒密议,“漏下数十刻乃出,语秘不得闻”,崇祯三年正月,韩爌致仕,三月李标致仕,九月成基命致仕,延儒得以任首辅。崇祯六年(1633年)三月,刑科都给事陈赞化劾周延儒“招权纳贿、游客李元功借丛威人”,又揭发延儒尝告诉李标云:“今上羲皇上人也”。六月,周延儒被温体仁逐出京城,温体仁把持了内阁,民间的对联说“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内阁翻成妓馆,乌龟王八篾片,总是遭瘟”。崇祯十年(1637年)温体仁被罢免。周延儒再度入阁。崇祯十四年,重任首辅的周延儒在其门生张溥的劝说筹划下,悉反温体仁时的弊政,凡周延儒所请减税、施恩、恤民、用心等事,崇祯帝皆忻然允许。周延儒又言「老成名德,不可轻弃。」于是当时被罢免的名臣郑三俊掌吏部,刘宗周掌都察院,范景文掌工部,倪元璐佐兵部。其他如李邦华、张国维、徐石麒、张玮、金光辰等,布满九列。又释放在狱的傅宗龙等,追赠已故文震孟、姚希孟等荣誉,中外一时都说周延儒贤能。崇祯十五年(1642年)周延儒又劝皇帝剥夺东厂的权力,史称“都人大悦”,东厂特务恨之入骨,当时崇祯皇帝十分重视尊敬周延儒,曾经在新年时向他一揖说:「朕以天下听先生」,但是周延儒实际上庸驽无材略,且性贪,根本不能勉救局势。同年五月,山东兵备佥事雷演祚弹劾周延儒门生范志完督师山东时纵兵淫掠,并赴京与其对质。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旗压境,震动燕都。内阁首辅周延儒请求督师抗击清兵,并明言说「但言愿捐躯报国,援兵事实非所长」。但周延儒带兵出京后,驻军通州,不敢迎战。每日与部属饮酒作乐,“每日幕客攒集,午后始开门收文书,应故事”,向朝廷谎报军情,伪造胜绩。崇祯不知内情,对周延儒褒奖有加。后来,周延儒得知清军兵退,遂谎报战功。朝廷论功加周延儒为太师。后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上疏揭发真相,其他的官员也相继弹劾延儒。崇祯大骂:“最恨周延儒对朕使乖(玩弄计谋欺瞒)。”崇祯十六年七月,崇祯在中左门召见群臣,亲自审讯范志完,最后范遭诛杀,并逮治董廷献,而周延儒的地位受到动摇。崇祯十七年(1644年)周延儒受命缢死。当骆养性持圣旨及吊绳至延儒官邸时为酉时,周延儒向家人一一哭别,拖延至第二天清晨近卯时才自缢,相隔两个月后,崇祯也在此黎明破晓时分自缢。清廷列周延儒入《明史·奸臣传》。
刘汉儒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5 【介绍】: 明末清初顺天大兴人。明天启二年进士,崇祯间累官四川巡抚,参与镇压李自成军。曾疏请重用中书涂原,练乡勇,以蜀人治蜀兵,罢官。清顺治元年,起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寻以病乞休。
维基
刘汉儒(1595年—1665年),字向董,号忝生,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天启年间进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进士,初任行人司行人。天启七年,授吏科给事中。崇祯二年,升兵科右给事中、次年改刑科左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崇祯四年,改太常寺少卿。此后以右佥都御史衔,四川巡抚。流贼陷夔州,围太平,石砫土司秦良玉率兵援之,汉儒运长庆米济其军,太平围解。中书涂原练乡勇,守梁山,击退贼,汉儒及巡按御史党崇雅请用原以蜀人治蜀兵,庄烈帝不许,并罢汉儒。明亡后归降清朝,顺治元年五月起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九月世宗章皇帝车驾将至京师,群臣俱赴通州迎,汉儒疏言城守空虚,惧奸民窃发,请留重臣以镇中外,派守兵以严出入,远侦探以杜窥伺,下部知之。十一月赐鞍马。时流贼自太原直犯井陉,始开城杀官,仍退据固关。汉儒疏言井陉险峻崎岖,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且去正定近,倘贼兵长驱正定,无兵可恃,今宜飞檄官兵,视贼所向,或直捣其巢,或分截其路,贼可就擒。否则我兵南剿,贼已近在肘腋,土贼响应,首尾兼顾,鞭长莫及,勿谓疥癣,毋烦过虑,下所司知之。二年闰六月,疏言顷者南差不用南人,乃一时权宜计,今天下一统,何分南北。嗣后遇巡按差缺,除回避本省外,酌量隔省资才堪任者,列名奏请简用。得旨:各省巡按南北一体差用,但家乡邻近者虽隔省亦不得差。是月赐纱蟒衣一袭。七月,疏言十三道御史原百有二十,用以巡方纠察,我朝酌减至六十,今差务日繁,铨部竟未考满,何以应差。请砹部速补,诏如所请。八月,御史王守履劾汉儒系大学土冯铨党,为御史江禹绪营求招抚郧阳,汉儒具疏辨并引病求罢。得旨:刘汉儒无端被诬,著益尽心职掌,以振风纪。三年复以病乞休。康熙四年卒,赐祭葬如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西全州人。曹学程子。学程下狱论死,正儒朝夕不离牢狱,见父憔悴骨立,呕血仆地,久之乃苏。因刺血书奏,乞代父死。崇祯时旌为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