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儒学(儒學)  拼音:rú xué
1.儒家的思想教义。如:「中国向来以儒学为宗。」
2.称旧时府厅州县的教官为「儒学」。《儒林外史》第一八回:「你既是生员,如何黑夜酗酒!带著送在儒学去!」
《国语辞典》:犬儒学派(犬儒学派)  拼音:quǎn rú xué pài
西元前三八○年,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弟子安谛斯提尼斯(Antisthenes)在雅典成立的哲学派别。倡言福德合一,有德即幸福,以简单的物质生活自甘,藉苦行达于主善,人嘲之为「犬儒学派」。也称为「西尼克学派」。
《国语辞典》:新儒学(新儒学)  拼音:xīn rú xué
一种有别于先秦儒学的学派。以传统儒学精神为主干,主张上行仁政而下遵命守礼,且掺杂当时社会上的其他思想,而形成不同以往的儒学。如宋明理学。
《分类字锦》:儒学取重(儒学取重)
《唐无名氏·授韦正贯京兆尹制》:诗不云乎?京邑翼翼,四方是则。故赵、张边延,驰名两汉而不疑。兼以儒学,取重当时。斯任也,吾岂易哉!
分类:教化
《分类字锦》:隆儒学士(隆儒学士)
《事文类聚》:迩英阁讲讽之所,阁后有隆儒殿在丛竹中,制度特小。王遵叔久在讲筵而身品短小,同列戏之曰:“公宜为隆儒殿学士。”
分类: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