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僧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三人以上和合之比丘,梵云僧伽。译曰众,众僧为梵汉双举之目。
(杂语)三人以上和合之比丘,梵云僧伽。译曰众,众僧为梵汉双举之目。
粥饭僧
【佛学大辞典】
(杂语)言但吃粥饭无有一用之僧也。南部新书曰:「清泰朝李专美除北院,甚有舟楫之叹。时韩伯裔已登庸。因赐之诗曰:伯裔登庸汝未登,凤池鸡池冷如冰,如何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粥饭僧。」五代史李愚传曰:「废帝谓愚等无所事,常目宰相曰:此粥饭僧耳,以为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心也。」
(杂语)言但吃粥饭无有一用之僧也。南部新书曰:「清泰朝李专美除北院,甚有舟楫之叹。时韩伯裔已登庸。因赐之诗曰:伯裔登庸汝未登,凤池鸡池冷如冰,如何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粥饭僧。」五代史李愚传曰:「废帝谓愚等无所事,常目宰相曰:此粥饭僧耳,以为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心也。」
喇嘛僧
【佛学大辞典】
(杂名)西藏新志中曰:「喇嘛爵秩有十数等,其最尊者曰国师,曰禅师。其次曰札萨克大喇嘛,曰副札萨克大喇嘛,曰札萨克喇嘛。以上给印,馀给劄符。其次曰大喇嘛,曰副喇嘛,曰閒散喇嘛,札萨克喇嘛之徒,有德木齐格,思规格隆,班第等。」
(杂名)西藏新志中曰:「喇嘛爵秩有十数等,其最尊者曰国师,曰禅师。其次曰札萨克大喇嘛,曰副札萨克大喇嘛,曰札萨克喇嘛。以上给印,馀给劄符。其次曰大喇嘛,曰副喇嘛,曰閒散喇嘛,札萨克喇嘛之徒,有德木齐格,思规格隆,班第等。」
胜义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僧之第一。(参见:僧)
【佛学常见辞汇】
四种僧之一。
【三藏法数】
谓诸佛世尊及诸菩萨、缘觉、声闻等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通达无碍,而得自在,是名胜义僧。
【三藏法数】
谓解慧有馀,辩才无碍,随机演教,接物利生,是名胜义僧。
(术语)四种僧之第一。(参见:僧)
【佛学常见辞汇】
四种僧之一。
【三藏法数】
谓诸佛世尊及诸菩萨、缘觉、声闻等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通达无碍,而得自在,是名胜义僧。
【三藏法数】
谓解慧有馀,辩才无碍,随机演教,接物利生,是名胜义僧。
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僧伽Sam%gha之略。译曰和或众。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为众。新译家以为三人已上。智度论三曰:「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僧非可名一人之上。寄归传三曰:「凡有书疏往还,题云求寂某乙、小苾刍某乙,(中略)不可言僧某乙。僧是僧伽,目乎大众,宁容一己辄道四人,西方无此法也。」虽然,僧之一分,则言僧亦无害。僧史略下曰:「若单曰僧,则四人已上方得称之。今谓分称为僧,理亦无爽。如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或单己一人亦称军也,僧亦同之。」大乘义章十曰:「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者非人目之为众。」行事钞曰:「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者有二义:一理和谓證择灭故。二事和。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均供养之利),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和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以后名理和,所證同故。内凡以还名事和,即六和也。」义林章六本曰:「三人已上是僧体也,从多论议故。彼国之法:一名为一,二名为身,自三已上皆名为多。如办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听,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岂能白者而自白耶?欲显和合从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僧伽之比丘最少数,得为羯磨之最少限僧数也。
【佛学常见辞汇】
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参见:僧伽)
【俗语佛源】
全称为僧伽Sangha音译「合」、「众」、「和和众」、「法众」,即僧团,一般四人以上方可称为「僧伽」。普通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为「出家四众」(四僧伽);广义上也包括在家男女居士,称「七众」(七僧伽。包括式叉摩罗尼,即学法女)。据《南山钞》,构成僧伽有两个条件:一、「理和」: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事和」,有六个方面: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无诤、义和同悦、利和同均。僧为弘扬、住持佛教者,故被尊为「三宝」(佛、法、僧)之一,谓之「僧宝」。与僧相关联之词语甚多,如与僧人住处相关者有僧寺、僧房、僧坊、僧宇、僧户、僧籍、僧庵、僧庐、僧院、僧舍、僧窗;与僧人服侍相关者有僧衣、僧袍、僧巾、僧鞋、僧帽;与僧人职位相关者有僧官、僧正、僧统、僧纲、僧主、僧王;与僧人称呼相关者有僧徒、僧侣、僧众、僧衲、僧家、贫僧。可见僧已成为佛教出家人统称。各别的僧人亦称为僧。有时为了与女性出家人相区别,俗称比丘、沙弥为僧或大僧,比丘尼、沙弥尼为尼或二僧。随著「僧」词的广泛运用,它也常被用来泛指宗教职业者。(常正)
(术语)僧伽Sam%gha之略。译曰和或众。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为众。新译家以为三人已上。智度论三曰:「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僧非可名一人之上。寄归传三曰:「凡有书疏往还,题云求寂某乙、小苾刍某乙,(中略)不可言僧某乙。僧是僧伽,目乎大众,宁容一己辄道四人,西方无此法也。」虽然,僧之一分,则言僧亦无害。僧史略下曰:「若单曰僧,则四人已上方得称之。今谓分称为僧,理亦无爽。如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或单己一人亦称军也,僧亦同之。」大乘义章十曰:「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者非人目之为众。」行事钞曰:「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者有二义:一理和谓證择灭故。二事和。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均供养之利),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和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以后名理和,所證同故。内凡以还名事和,即六和也。」义林章六本曰:「三人已上是僧体也,从多论议故。彼国之法:一名为一,二名为身,自三已上皆名为多。如办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听,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岂能白者而自白耶?欲显和合从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僧伽之比丘最少数,得为羯磨之最少限僧数也。
【佛学常见辞汇】
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参见:僧伽)
【俗语佛源】
全称为僧伽Sangha音译「合」、「众」、「和和众」、「法众」,即僧团,一般四人以上方可称为「僧伽」。普通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为「出家四众」(四僧伽);广义上也包括在家男女居士,称「七众」(七僧伽。包括式叉摩罗尼,即学法女)。据《南山钞》,构成僧伽有两个条件:一、「理和」: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事和」,有六个方面: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无诤、义和同悦、利和同均。僧为弘扬、住持佛教者,故被尊为「三宝」(佛、法、僧)之一,谓之「僧宝」。与僧相关联之词语甚多,如与僧人住处相关者有僧寺、僧房、僧坊、僧宇、僧户、僧籍、僧庵、僧庐、僧院、僧舍、僧窗;与僧人服侍相关者有僧衣、僧袍、僧巾、僧鞋、僧帽;与僧人职位相关者有僧官、僧正、僧统、僧纲、僧主、僧王;与僧人称呼相关者有僧徒、僧侣、僧众、僧衲、僧家、贫僧。可见僧已成为佛教出家人统称。各别的僧人亦称为僧。有时为了与女性出家人相区别,俗称比丘、沙弥为僧或大僧,比丘尼、沙弥尼为尼或二僧。随著「僧」词的广泛运用,它也常被用来泛指宗教职业者。(常正)
圣僧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禅林僧堂中央所安之像曰圣僧。然其像不定。若大乘寺安文殊。小乘寺安憍陈如或宾头卢。或安大迦叶,安须菩提。则通用不拘。见象器笺三。【又】僧为供养时,有别设座充尊者之位者。是宾头卢尊者也。(参见:宾头卢)。【又】断惑證真之圣人曰圣僧。
【佛学常见辞汇】
得道的高僧。
(术语)禅林僧堂中央所安之像曰圣僧。然其像不定。若大乘寺安文殊。小乘寺安憍陈如或宾头卢。或安大迦叶,安须菩提。则通用不拘。见象器笺三。【又】僧为供养时,有别设座充尊者之位者。是宾头卢尊者也。(参见:宾头卢)。【又】断惑證真之圣人曰圣僧。
【佛学常见辞汇】
得道的高僧。
圣僧侍者
【佛学大辞典】
(职位)又曰圣侍。禅宗给侍僧堂圣僧之像者。
(职位)又曰圣侍。禅宗给侍僧堂圣僧之像者。
万僧会
【佛学大辞典】
(行事)会一万之僧而修供养也。李唐懿宗。禁中设万僧会。帝升座赞呗。
(行事)会一万之僧而修供养也。李唐懿宗。禁中设万僧会。帝升座赞呗。
游方僧
【佛学大辞典】
(杂名)云游四方之僧人也。亦曰行脚僧。
(杂名)云游四方之僧人也。亦曰行脚僧。
嗢多罗僧
【佛学大辞典】
(衣服)(参见:郁多罗僧)
(衣服)(参见:郁多罗僧)
嗢怛罗僧伽
【佛学大辞典】
(衣服)(参见:郁多罗僧)
(衣服)(参见:郁多罗僧)
瑜珈僧
【佛学大辞典】
(杂名)应赴僧也。禅宗记曰:「禅僧衣褐,讲僧衣红,瑜珈僧衣白。」
(杂名)应赴僧也。禅宗记曰:「禅僧衣褐,讲僧衣红,瑜珈僧衣白。」
饭僧
【佛学大辞典】
(杂语)犹言斋僧。旧唐书曰:懿宗奉佛太过,常于禁中饭僧,亲为赞呗。
(杂语)犹言斋僧。旧唐书曰:懿宗奉佛太过,常于禁中饭僧,亲为赞呗。
乱僧
【佛学大辞典】
(杂语)乱行之僧也。
(杂语)乱行之僧也。
邬波僧诃
【佛学大辞典】
(异类)Upasim%ha,又作优婆僧伽。夜叉名。译曰小狮子。见孔雀王咒经中。
(异类)Upasim%ha,又作优婆僧伽。夜叉名。译曰小狮子。见孔雀王咒经中。
碧眼胡僧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达摩。高僧传曰:达摩眼绀青色,称碧眼胡僧。
(杂语)谓达摩。高僧传曰:达摩眼绀青色,称碧眼胡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