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10,分334页显示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3  74  75  7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法藏
释法达
释法江
释法空
释法素
释浮丘( 张 )
释功迥( 边 )
释和和
释洪昉
释洪正( 洪正 常 )
释洪陟
释怀感
释怀业( 怀业 )
释惠秀( 李 )
释惠业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住鄜州之宝台寺。资性质朴。有干材。尝于苇川募缘。建伽蓝一区。堂殿极伟丽。其乡里皆叹。以为不可及。偶暴卒而苏。即缮写金刚般若经。加勤于旧。且旦暮诵不辍。问之则曰。吾死时正若梦寐。见梵僧语我。汝起造固善。其功德不可量。然而互用三宝物柰何。盖发露以从忏悔。又劝书写读诵是经曰。不徒消罪。亦足延寿。吾是以不敢忘也。后一百十岁而终。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法藏。不详氏族。厥性方正好行惠物。尝于苇川化众造寺。佛殿僧坊一皆严丽。雕刻华蘤。鄜畤命为壮观。藏偶病笃暴终至一精庐。七宝庄严非世所有。门外有僧梵貌且奇特。倡言曰。法藏汝造伽蓝不无善报。奈何于三宝物有互用之愆。何从洗雪。藏首露之。僧曰。汝但缮写金刚般若经。恒业受持岂不罪销。亦可延乎寿命。言讫而苏。自躬抄度其经午夜口诵。藏终时年一百一十岁云。雕阴人至今信重焉。

人物简介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读诵篇第八
僧法达者。以诚素见称。供嚫之直用写华严八部般若。烧香自读一百馀遍。而生常清洁不畜门人。单己自怡食无馀粒。斯亦轻清之高士也。年登七十。便赍所读经赠同行者。但捧胜天一部以为终老。即掷公名趣云阳岩中。拥缘送死。经于四载遂卒彼山。并是即目近事。且夫读诵徵感。其类繁焉。别有纪传。故不曲尽。略引数条。示光绪耳。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江东人。游蜀居法聚寺。寺即隋之蜀王秀所造者。仁寿中。尝塔舍利。故胜事尤多。江一日忽谓其同房之徒曰。外有檀越万馀辈。悉戴冒方被拘挛。无所告诉。可急救也。其徒即出视之无所见。但见渔者以竹器负螺子。至驰报江。江使以钱赎而投之水。又长安大兴善寺。本隋之舍卫寺也。先天中。灾摩孑遗。东明观道士李荣巴西人轻薄善戏谑。为之辞曰。道善何曾善。言兴却不兴。如来烧赤尽。惟有一群僧。众闻而怒且奋然。事大费繁势莫之卒。就俄一德衣弊貌陋。委破囊于地曰。幸还成佛殿。竟骤步去。不知所在。徐察之人无识者。寻倒其囊。得黄金千两。由是施者四集。而寺以亟成。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
释法江者。江东人也。来游岷蜀居于法聚寺。寺即隋蜀王秀之造也。寺内有仁寿中文帝树舍利塔。江以慈悯为怀。多逆知其来言无少误。尝在房中谓门人曰。外有万馀人尽戴帽形且挛蜷。从吾乞救。汝速出寺外求之不见人物。弟子怪师之言何其倒乱。徙倚之间有数十人。荷檐竹器中螺子至。江曰。此之是欤。命取钱赎之投于水中矣。 又长安大兴善寺本隋舍卫寺也。至唐先天中火灾殿宇荡然。唯遗基耳。明庆中东明观道士李荣者。本巴西人也。好事薄徒多与释子争竞优劣。荣来玄都观。因率黄冠指其灰烬而嘲之曰。道善何曾善。言兴且不兴。如来烧赤尽唯有一群僧。僧中有愤其异宗讥诮者。急慕劝重新缔构复广于前。十二亩之地。化缘虽日盈千万计未能成。僧众搔首躇蹰。未知何理克成。忽有一僧。衣服粗弊形容憔悴。负一破囊入缘言。速了佛殿步骤而去。启视之则黄金也。校耒之一千两矣。时人奇之。由此檀施日繁。殿速成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隋季。任雁门郡府。鹰击郎将年四十。志慕佛法。谓妻子曰。吾为汝辈。所累久矣。东西奔走。竟复何所成就。自今可各为计。吾亦从此决矣。即裹粮负襆。入五台山。饥茹松柏。寒荫苦穴。专思经中要义。无所参问。时所在扰攘。官为司疑以盗。而辄掩捕考掠。空则跏趺不动。绝饮食便利者五日。因尔释不问。遁迹三十馀载。顾与禽兽相亲狎。妻子访求欲致糇糗。空曰。吾既厌俗至此。汝辇尤宜置之度外。勿屑屑以为意也。自今以往不须相见。居久之。夜觉有声呼空禅空禅者。独寤以为心境界。以法遣之。后遂安静。始学九次第定。终学大乘离相了义中道。有从之者。亦以此诲之。终不知所终。
续高僧传·卷第三十五 感通篇中
释法空者。不知何人。隋末任雁门郡府鹰击郎将。时年四十。欻自生厌离。见妻子家宅。如牢狱桎梏。志慕佛法情无已。已总召家属曰。吾为尔沈日久矣。旦夕区区。止是供给。可各自取计。吾自决矣。便裹粮负襆独诣台山。饥则餐松皮柏末。寒则入穴苫覆。专思经中要偈。亦无所参问。时贼寇交起。追击攸归。府司郡官所在追掩。将至禁所。正念不语。志逾慷慨。跏坐不动不食不息已经五日。守令以下莫不鹭愕。因放之任其所往。一坐三十馀载。禽兽以为亲邻。妻子寻获欲致粮粒。空曰。吾厌俗为道。以解脱为先。自今以往愿为善知识。非尔缠缚吾何解之。更不须相见。于是遂绝。幽居日久每有清声。召曰空禅。如是非一。空知是自心境界以法遣之。后遂安静。初学九次。以禅用乃明。终为对碍。遂学大乘离相。有从学者。并以此诲之。不知所终。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住京师之会昌寺。本师智顗。专事福业。昔与素俱留江表。所至之地必设大会。以斋万人。夜以告素使集事。而明起视之。无不如意。其材谞皆此类。隋季东都城守。饿莩相枕藉。素不忍见。寺有一丈金像二躯。素因冶其一。籴米作糜。以活之。顷之米尽。又欲取其一以冶。寺僧辨约诸僧。共拒弗许。素泣曰。诸大德。昔如来。以头目髓脑。布施众生。或作肉山。或作大鱼。以济饥馁。况此化形邪。今日之事。使素一身之价。比二像者。亦所不惜。而赢瘠如此。无足堪尔。且像以宝成。终当沦失。盍亦利益众生。以满如来悲愿也。诸僧固弗许。后城破像亡。果如素所言云。
释浮丘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姓张氏。太原人也。挺然奇表。慧悟绝伦。博综群书。言分雅俗。尤于瑜伽论志意加到。四方学者。争造其门。然讷于宣剖。深藏若虚。于时哲公方盛有辨说之誉。独知所推。许以法海之目归焉。年七十馀终于所居之崇福寺。
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浮丘。姓张氏。太原人也。挺然奇表慧悟绝伦。于瑜伽论差成精博。旁综群书言分雅俗。四方学者争造其门。然讷于宣剖敏于通解。深藏若虚。庸庸品类多所不知。于时哲公露其头角。博闻强识之者惧其抵触。岂况请馀乎。哲惟神伏丘之义学。故谓为法海焉。享年七十馀。终于所居。然未闻其有所著述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姓边。汴州浚仪人。六岁。慈亲口授观音经。忆持如。宿习。十六岁。释俗服入泰岳苦心忘倦。二十五年。遂于慧福寺开十地胜鬘。晚撰法华疏五卷。且前后讲演五十馀遍。每至药草品天必降雨。又制佛地般若无性摄论论疏。未几卒。寿六十六。未卒之前。异香灵光连二夜。见于所住室。迥谓门人曰。愿乘此瑞往生乐土。因不食二十日。终之日常所汲井亦竭。既殡数日始复旧。
续高僧传·卷第十三 义解篇九
释功迥。姓边。汴州浚仪人。年六岁便思出家。慈亲口授观音经。累月而度。自此专训经法。九岁而送在寺。年十六舍俗服志愿山居。因入泰岳苦心忘倦。年二十五。便事弘法师。私自惟曰。拱默山林。乃是一途独善。至于道达蒙瞽维持馀寄。非化诱不弘。住汴州惠福寺。昔在山中。十地胜鬘已曾讲解。及游城邑人有知者劝而说之。遂因阐扬。诸经论等亦备敷说。晚以法华特为时要。便撰疏五卷。镇常弘演。前后五十馀遍。每至药草品天必降雨。故其幽诚徵感为若此也。其佛地般若制疏并讲。津济后学。声满东川。又撰无性摄论疏。厥功始成。奄然长往本寺。年六十六。馀闻之行人。曰。其人少欲自节。衣布坐茅。所获利禄随时散尽。房无匮箧四壁廓然。未终之前。异香灵光至所住室二夜四至。自睹嘉相。门人同美。迥曰。愿乘此瑞往生乐土。因不食二十日而终。所饮井水终旦泉竭。殡经数日水方复旧。道俗悲凉。通感若此。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世莫知其氏族乡里。常居京师之大安国寺。言祸福。辄奇中。诸公贵人。皆敬事之。时寺方营造殿阁。未完就。和冀得资费以助。荣阳郑万钧尚越国公主。无子。夫归迎和供养以请。和遽曰。此易耳。但能以帛三千疋。遗我者。当使公主生二男。万钧闻之。喜甚。即如数施之。殿阁以落成。主亦旋有娠。和谓万钧曰。主所娠天人也。然吾本欲使主率产。而主弱恐莫胜兹。姑先后之。必二年连产二子。于是潜耀晦明。皆主出卒为唐闻人。而和之造诣。又岂可量哉。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释和和者。莫详氏族本生。其为僧也狂而不乱愚而有知。罔测其由。发言多中。时号为圣。安国寺中居住出入无拘捡。见本寺修营殿阁未就。有越国公主降荣阳郑万钧。虽琴瑟相谐而数年无子。和因至公主家。钧焚香洒扫以待之。主拜跪归向。钧祈告之曰。某自叨选尚愿得一子为嗣。唯师能致之乎。和曰。易耳。但遗我三千疋绢。主当诞二男。钧勤重如听佛语。出绢如所求施之。和取付修寺殿阁功德主。乃曰。主有娠矣。吾令二天人下为公主作儿。所忧者公主不能并妊二子乎。为孪乳包羞耳。吾俾其同年而前后诞之。果如其言。岁初年末各生之矣。长曰潜耀。次曰晦明。皆美丈夫后博涉成事焉。京邑之间传扬沸渭。量其位地不可轻议哉。
神僧传·卷第八
和和者。莫详氏族。其为僧也狂乱。发言多中。时号为圣。有越国公主适荣阳郑万钧数年无子。万钧请曰。吾无嗣愿得一子。唯师降恩可乎。师曰。遗我三千匹绢。主当诞两男。钧如言施之。和取绢赴寺云修功德。乃谓钧曰。主有娠矣。吾令二天人下为公主作儿。又曰。公主腹小能并妊二男乎。吾当使同年而前后耳。公主遂妊。年初岁终各诞一子。长曰潜曜。少曰晦明。皆美丈夫博通有识焉。
释洪昉 朝代:

人物简介

神僧传·卷第六
释洪昉。本京兆人。幼而出家遂證道果。志在禅寂而亦以讲经为事。门人常数百。一日昉夜初独坐。有四人来前曰。鬼王阎罗今为小女疾止造斋请师临赴。昉曰。吾人汝鬼。何以能至。四人曰。阇黎但行。弟子能致之。昉从之。四人乘马。人持绳床一足遂北行。可数百里。至一山。山复有小朱门。四人请昉闭目。未食顷。人曰。开之已到王庭矣。其宫阙室屋崇峻非常。侍卫严饰颇侔人主。鬼王具冠衣降阶迎礼。王曰。有小女久疾。今幸而痊。欲造少福修一斋。是以请师临顾。斋毕自令侍送无虑。于是请入宫中。其斋场严饰华丽。僧且万人佛像至多。一如人间事。昉仰视空中不见白日。如人间重阴状。须臾王夫人后宫数百人皆出礼谒。王女年十四五。貌独病色。昉为赞礼。愿毕见诸人持千馀牙盘食到。以次布于僧前坐。昉于大床别置名馔甚香洁。昉且欲食之。鬼王白曰。师若长住此当餐鬼食。不敢留师。请不食。昉惧而止。斋毕。馀食犹数百盘。昉见侍卫臣吏向千人皆有欲食之色。昉请王赐之馀食。王曰。促持去赐之。诸官拜谢相顾喜笑。口开达于两耳。王因跪曰。师既惠顾无他供养。有绢五百匹奉师。请为受八关斋戒。师曰。鬼绢纸也。吾不用之。王曰。自有人绢奉师。因为受八关斋戒。戒毕。王又令前四人者依前送之。昉忽开目已到所居。天犹未曙。门人但谓入禅不觉所适。昉忽开目命火照床。前五百缣在焉。弟子问之。乃言其故。昉既禅行素高声价日盛。顷到鬼所但神往耳。而其形不动。未几晨坐。有二天人其质殊丽。拜谒请曰。南天王提头赖吒请师至天供养。昉许之。因敷天衣坐昉。二人执衣举而腾空。斯须已到南天。王领侍从曲躬礼拜曰。师道行高远。诸天愿睹师讲诵。是以辄请师。因置高座坐昉。其道场崇丽殆非人间过百千倍。天人皆长大身有光明。其殿堂树木皆是七宝尽有光彩夺人目睛。昉初到天形质犹人也。见天王之后身自长大与天人等。设诸珍馔皆自然味。甘美非常。食毕王因请入宫。更设供具谈话款至。其侍卫天官兼鬼神甚众。后忽言曰。弟子欲至三十三天议事。请师且少留。又戒左右曰。师欲游观所在听之。但莫使到后园。再三言而去。去后昉念曰后园有何不利而不欲吾到之。伺无人之际窃至后园。其园甚大泉流池沼。树木花药处处皆有。非人间所识渐渐深入。遥闻大呻叫声不可忍听。遂到其傍见大铜柱。径数百尺高千丈柱有穿孔左右傍达。或以银铛锁其顶。或穿其胸骨者。至有数万。头皆夜叉也。锯牙钩爪身倍于天人。见禅师至叩头言饥曰。我以食人故为天王所锁。今乞免我。我若得脱但人间求他食。必不敢食人为害。为饥渴所逼。发此言时口中火出。问其锁早晚。或云毗婆尸佛出世时。动则数千万年。亦有三五辈老者。言诚志恳僧许解其缚。而遽还。斯须王至。先问师颇游后园乎。左右曰无。王乃喜坐定。昉曰。适到后园。见锁众生数万。彼何过乎。王怃然曰。师果游后园。然小慈是大慈之贼。师不须问。昉又固问。王曰。此诸恶鬼常害于人唯食人肉。非诸天防护。世人已为此鬼食尽。此皆大恶鬼。不可以理待。故锁之。昉曰。适见三五辈。老者颇诚言。但人间求他食请免之。若此曹不食之。馀者亦可舍也。王曰。此鬼言。何可信。昉固请。王目左右命解老者三五人来。俄而解至。叩头曰。蒙恩释放。年已老矣。今得去必不敢扰人。王曰。以禅师故放汝到人间。若更食人此度重来当令苦死。皆曰。不敢。于是释去。未久忽见王庭前有神至。自称山岳川渎之神。被甲面金色奔波。言曰。不知何处忽有四五夜叉到人间杀人食肉甚众不可制。故白之。王谓昉曰。弟子言何如。适语师小慈是大慈之贼。此恶鬼言宁可保任。语诸神曰。促擒之。俄而诸神执夜叉到。王怒曰。何违所请。命斩其手足以铁锁贯胸。曳去而锁之。昉乃请还。又令前二人送至寺。寺已失昉二七日。而在天犹如少顷。昉于陕城中选空旷地造龙光寺。又建病坊常养病者数百人。寺极崇丽远近道俗归者如云。则为释提桓因所请矣。昉晨方漱。有夜叉至其前。左肩头施五色毯。而言曰。释迦天王请师讲大涅槃经。昉默然还坐。夜叉遂搩绳床置于左膊。曰请师合目。因举其左手而伸其右足曰。请师开目。视之已到善法堂。禅师既至天堂天光眩目开不能得。天帝曰。师念弥勒。昉遽念之。于是目开不眩。而人身卑小仰视天形不见其际。天帝又曰。禅师又念弥勒佛。身形当大。如言念之。三念而身三长遂与天等。天帝与诸天礼敬言曰。弟子闻师善讲大涅槃经。为日久矣。今诸天钦仰敬设道场。因请大师讲经听受。昉曰。讲经之事诚不为劳。然昉病坊之中病者数百。恃昉为命。常行乞以给之。今若留连讲经。人间动涉年岁。恐病人馁死。今也固辞。天帝曰。道场已成斯愿已久。因请大师勿为辞也。昉不可忽空中有大天人身又数倍于天。天帝敬起迎之。大天人言曰。大梵天王有敕。天人既去。天帝怃然曰。本欲留师讲经。今梵天有敕不许。然师已至。岂不能暂开经卷少讲宗旨令天人信受。昉许之。于是置食。食器皆七宝饮食香美精妙倍常。禅师食已。身毛孔皆出异光。毛孔之中尽能观见诸物。方悟天身胜妙也。既食设金高座敷以天衣。昉遂登座。其善法堂中诸天数百千万。兼四天王各领徒众同会听法。阶下左右则有龙王夜叉诸鬼神人非人等。皆合掌而听。昉因开涅槃经。首讲一纸馀。言辞典畅备宣宗旨。天帝大称赞功德。开经毕又令前夜叉送至本寺。弟子已失昉二十七日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常氏。未详何许人。居岷蜀间。嘿持金刚般若经。昼夜不辍。时沙门守贤。与邻房。偶夜坐不能寐。闻隔壁声。若有二人相语者。其一曰。我受命摄洪正柰何其旁有善神拥护。虽欲近傍。不可得。然而违限之罪。其何计以免之。其一曰。我知免矣。东门之地。有姓名相类者。今固民也。且尝为僧。必将摄之以塞责。既而皆寂然。贤遽出门遍索。无所见。明日贤以语正。复往东门讯常氏。常氏之名洪正者。果昨夜死。贤始专业弥陀经。至是亦改从金刚般若矣。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读诵篇第八之一
释洪正。俗姓常氏。未详何许人也。居于岷蜀间兰若。往因有疾所苦沈绵从复平宁。发誓恒诵金刚般若经。日以二十过为准。精持靡旷。时邻僧守贤夜坐见二鬼使。手操文牒私相谓曰。取摄僧洪正。一使曰。为其默念般若。傍有大奇荷护。无计近得。又患责限迟延。今别得计。见有直府东门者。姓常。又与僧同名。复曾为僧来。供尔摄去以塞违殿也。守贤闻之惊异。且志其事。明日密问门子常洪正已死。守贤先持弥陀经。后改业焉。洪正后不测其终。 系曰。宁有同名异实者可互死耶。业不可移此。可移也。与其俗巫画肖己形言可以代衰厄同也。通曰。琰摩王或是菩萨。以同名善者则舍。不善者摄之。此或是罪霜倏晞正增年寿。故得舍旃。又其恶器方满。复当终期。故斯取也。苟以互实而取者。行教化焉。舍斯之外非常理所能知也已。
释洪陟 朝代: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洪陟禅师。西堂藏禅师法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未详姓氏乡里。好学力行。四方仰以模范。独疑诸经论。所谓念佛之效不假宿昔。而即生安养。遂谒善导而问之。导曰。子传教度人。若乃开讲。为自信而后讲。为复不自信而姑讲。以肆欺邪。答曰。诸佛诚言不信不讲。导曰。审如所见。则诸经论所谓念佛往生。又岂魔说哉。于是入道场三七日。自以罪障深重。不睹灵瑞为恨。便欲绝粒毕命。导弗许。更令精进。三年后。果见金色玉毫。證念佛三昧。述决疑论七卷。合掌面西而逝。
宋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怀感。不知何许人也。秉持强悍精苦从师。义不入神未以为得。四方同好就雾市焉。唯不信念佛少时径生安养。疑冰未泮遂谒善导用决犹豫。导曰。子传教度人。为信后讲为渺茫无诣。感曰。诸佛诚言不信不讲。导曰。若如所见令念佛往生。岂是魔说耶。子若信之至心念佛当有證验。乃入道场三七日不睹灵瑞。感自恨罪障深。欲绝食毕命。导不许。遂令精虔三年念佛。后忽感灵瑞。见金色玉毫便證念佛三昧。悲恨宿垢业重妄搆众愆忏悔发露。乃述决疑论七卷(即群疑论是也)。临终果有化佛来迎。合掌面西而往矣。

人物简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又贞固弟子一人。俗姓孟。名怀业。梵号僧伽提婆。祖父本是北人。因官遂居岭外。家属权停广府。慕法遣奉师门。虽可年在弱冠。而实志逾强。仕见师主。怀弘法之念。即有随行之心。割爱抽悲。投命溟潡。至佛逝国。解骨崙语。颇学梵书。诵俱舍论偈。虽事凭于一猎。冀有望于千途。傥策勤于熟思。希比迹于生刍。且为侍者现供翻译。年十七耳。

人物简介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释惠秀。俗姓李氏。今东京陈留人也。出离尘垢慕尚逍遥。初以戒律饰躬。后以禅定为务。于荆郢之地参问祖师。既了安然。回依洛邑天宫寺也。属则天频幸神都。而秀道声闻于后听。屡诏入礼重。其于悬记未然事合同符契。长安中往资圣寺。唱道化人翕然归向。忽诫禅院弟子令灭灯烛。有白秀曰。长明灯可留。亦令灭之。因说火灾难测不可不备云尝有寺家不备火烛。佛殿被焚。又有一寺钟楼遭爇。又有一寺经藏煨烬。殊可痛惜。时众不喻其旨。至夜遗火佛殿钟楼经藏三所悉成灰炭。方知秀预知垂警。又玄宗在潞邸时。曾与诸王俱诣问法。从容留施一笛。玄宗出去。秀召弟子曰。谨掌此笛。后有要时当献上也。及受睿宗传禅。弟子达磨等方悟其言。取笛以进。帝悦先知回赐丰厚。秀偶示微疾。告诫门人。奄然归寂。享年一百岁。燕国公张说素所归心送瘗龙门山。道俗数千人奔会悲悼焉。
释惠业 朝代:

人物简介

海东高僧传·卷第二
释惠业。器局冲深。气度凝深。巉岩容仪。戌削风骨。直辞边壤。遽入中华。遂于贞观年中往游西域。涉流沙之广漠。登雪岭之嵚岑。每以清晖启曙。即潜伏幽林。皓月沦霄。乃崩波永路。轻生徇法。志切宣通。遂往菩提寺。观礼圣踪。又于那烂陀寺。寄迹栖真久之请读净名经。因捡唐本。淹通纶贯。梁论下记云。在佛齿树下。新罗僧惠业写记。传云。业终于是寺。年将六十馀矣。所写梵本并在那烂陀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