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婆罗门僧
【佛学大辞典】
(杂语)婆罗门之本形行佛道者。尊胜经序曰:「婆罗门僧,佛陀波利。」
莫诃僧祇尼迦耶
【佛学大辞典】
(流派)Maha%sam%ghika-nika%ya,译曰大众部。寄归传一曰:「阿离野莫诃僧祇尼迦耶,周云圣大众部。」
康僧会
【佛学大辞典】
(人名)其先康居人,世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交趾。僧会少丧二亲,入道励行,深达三藏。时吴初染佛法。以大化未全,僧会欲振道江左。吴孙权赤乌四年至建康,为权感得舍利,以示法验,因大起寺(即大报恩寺)译经。由此江左大法郁兴。天纪四年九月,病寂。此岁晋武太康元年也。见梁高僧传一。
康僧铠
【佛学大辞典】
(人名)梵名僧伽跋摩Sam%ghavarman,又名僧伽婆罗Sam%ghapa%la,印度人,广学群经,曹魏嘉平五年来支那,于洛阳白马寺译无量寿经。见梁高僧传一(昙柯迦罗传附)。
国僧正
【佛学大辞典】
(职位)僧官名。佛祖统纪五十一曰:「秦主以僧为国僧正,法钦为僧录。」
常住僧物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四种僧物)
常住常住僧物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僧物之一。(参见:四种僧物)
鸟鼠僧
【佛学大辞典】
(譬喻)鸟鼠者蝙蝠之异名,以譬破戒之比丘。佛藏经上曰:「譬如蝙蝠,欲捕鸟时则入穴为鼠,欲捕鼠时则飞空为鸟,而实无有鼠鸟之用。其身臭秽,俱乐闇冥。舍利弗,破戒比丘亦复如是。既不入于布萨自恣,亦复不入王者使役,不名白衣不名出家。」【又】如鼠唧唧声,鸟空空声,谓无意味之语也。止观八曰:「鼠唧鸟空。」
从僧
【佛学大辞典】
(职位)又云伴僧。随从住持之僧也。
哑羊僧
【佛学大辞典】
(杂语)四种僧之一。(参见:僧)
【三藏法数】
谓愚痴鲁钝,不能了知根本等罪犯与不犯,及于微小之罪,不能发露忏悔,是名哑羊僧。(根本等罪,即杀盗淫妄也。)
【三藏法数】
谓于三藏教无所了达,譬如哑羊,无辩说用,是名哑羊僧。(三藏教者,经藏、律藏、论藏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僧伽Sam%gha之略。译曰和或众。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为众。新译家以为三人已上。智度论三曰:「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僧非可名一人之上。寄归传三曰:「凡有书疏往还,题云求寂某乙、小苾刍某乙,(中略)不可言僧某乙。僧是僧伽,目乎大众,宁容一己辄道四人,西方无此法也。」虽然,僧之一分,则言僧亦无害。僧史略下曰:「若单曰僧,则四人已上方得称之。今谓分称为僧,理亦无爽。如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或单己一人亦称军也,僧亦同之。」大乘义章十曰:「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者非人目之为众。」行事钞曰:「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者有二义:一理和谓證择灭故。二事和。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均供养之利),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和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以后名理和,所證同故。内凡以还名事和,即六和也。」义林章六本曰:「三人已上是僧体也,从多论议故。彼国之法:一名为一,二名为身,自三已上皆名为多。如办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听,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岂能白者而自白耶?欲显和合从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僧伽之比丘最少数,得为羯磨之最少限僧数也。
【佛学常见辞汇】
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参见:僧伽)
【俗语佛源】
全称为僧伽Sangha音译「合」、「众」、「和和众」、「法众」,即僧团,一般四人以上方可称为「僧伽」。普通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为「出家四众」(四僧伽);广义上也包括在家男女居士,称「七众」(七僧伽。包括式叉摩罗尼,即学法女)。据《南山钞》,构成僧伽有两个条件:一、「理和」: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事和」,有六个方面: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无诤、义和同悦、利和同均。僧为弘扬、住持佛教者,故被尊为「三宝」(佛、法、僧)之一,谓之「僧宝」。与僧相关联之词语甚多,如与僧人住处相关者有僧寺、僧房、僧坊、僧宇、僧户、僧籍、僧庵、僧庐、僧院、僧舍、僧窗;与僧人服侍相关者有僧衣、僧袍、僧巾、僧鞋、僧帽;与僧人职位相关者有僧官、僧正、僧统、僧纲、僧主、僧王;与僧人称呼相关者有僧徒、僧侣、僧众、僧衲、僧家、贫僧。可见僧已成为佛教出家人统称。各别的僧人亦称为僧。有时为了与女性出家人相区别,俗称比丘、沙弥为僧或大僧,比丘尼、沙弥尼为尼或二僧。随著「僧」词的广泛运用,它也常被用来泛指宗教职业者。(常正)
野盘僧
【佛学大辞典】
(杂语)奔走诸方无閒暇之村野僧也。
温室洗浴众僧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洗浴之功德。
菩萨僧
【佛学大辞典】
(菩萨)出家菩萨僧与声闻僧其受戒及外形等之异同颇有诤论,以梵网为宗者,谓声闻僧之外有菩萨僧,外相虽与声闻僧为一、而其戒法别有梵网所说之菩萨戒,大异于声闻僧之小乘戒,引心地观经报恩品所说之三种僧为其的證。禀承瑜伽者,以智度论之文为的證,谓馀佛虽于三乘之僧,各异其戒,以别其位,而我释迦法中,声闻僧之外,别无菩萨僧,出家之菩萨,与声闻僧同受比丘戒,依其腊次,列次于声闻僧之中,如法华经所谓常不轻菩萨比丘是也。论三十四曰:「诸佛多以声闻为僧。无别菩萨僧。如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以释迦文佛无别菩萨僧,故入声闻僧中次第坐。有佛为一乘说法纯以菩萨为僧。有佛声闻菩萨杂以为僧。如阿弥陀佛国菩萨多,声闻僧少。」愚案从戒法言之,则显教中声闻菩萨之二僧别异,从其形相言之,则显教中所说之圣弟子,不论声闻菩萨,皆为出家沙门之相,其蓄发戴冠挂璎珞之在家庄严形相,仅限于密教,且如心地观经,非纯显教,显密合部之经也。故舍律衣,用素绢等官衣,或戴宝冠,为密教之菩萨僧,尚有其说,若为释迦法中显教之菩萨僧,则甚不可。支那于后周之世,始有菩萨僧。僧史略下曰:后周太武皇帝坏毁佛道二教,寻武帝崩,宣帝立,渐欲兴佛教,即敕曰:太武皇帝嫌浊秽,故废而不立,朕简耆旧学业僧二百二十人,勿剪发毁形。令于东西二京陟岵寺为国行道,所资公给。时高僧智藏,建德二年隐于终南紫峰阁,至宣帝时出谒,敕令长发为菩萨僧为陟岵寺主。大象二年,隋文为丞相,藏谒之,因得落发,又释彦琮不肯为菩萨僧,以其戴花冠被璎珞像菩萨之相,恶作此形。谓非佛制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受持菩萨戒的出家人。
番僧
【佛学大辞典】
(职位)轮番守护堂宇之僧。又云堂守。【又】(杂名)西番之僧也。西番即西域。
替僧
【佛学大辞典】
(杂名)明制。凡皇太子诸王生。率剃度幼童一人为僧。名曰替僧。神宗替僧名志善。见张江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