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79,分40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僧俗
僧厨
病僧
僧人
僧钟
僧供
僧床
诸僧
圣僧
僧正
游僧
梵僧
僧斋
随僧
僧宝
《國語辭典》:僧俗  拼音:sēng sú
僧侣与一般民众。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三日之送出,伽蓝尽皆焚烧,僧俗寸斩,不留一个。」
分類:僧俗僧徒
《漢語大詞典》:僧厨(僧廚)
寺院的厨房。 唐 崔珏 《道林寺》诗:“松风千里摆不断,竹泉泻入于僧厨。” 明 王思任 《韬光庵》诗:“鸟来佛座施花去,泉入僧厨漉菜行。”
分類:寺院厨房
《韵府拾遗 蒸韵》:病僧
王禹偁诗:幽鹭静翘春草碧,病僧闲说夜涛寒。
《國語辭典》:僧人  拼音:sēng rén
佛教的出家人。《董西厢》卷二:「隔著山门厉声叫:『满寺里僧人听呵!』」《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忙走了出来道:『原来是王大爷。请坐。僧人去烹茶来。』」
《漢語大詞典》:僧钟(僧鐘)
见“ 僧鐘 ”。
亦作“ 僧钟 ”。 寺钟。 明 王思任 《送沉方平之官白下》诗:“僧鐘撩色界,坊乐占云璈。” 明 王思任 《宛溪夜发》诗:“官火分渔店,僧钟起鷺洲。”
《漢語大詞典》:僧供
供养僧人的物品。 宋 苏辙 《次烟字韵答黄庭坚》:“比闻蔬茹随僧供,相见能容醉后欺。”
《韵府拾遗 阳韵》:僧床(僧床)
宋史刘颖传:颖为少宗正,而丞相赵汝愚适归,相遇于废寺中,泥雨不能伸足,但僧床立语曰:寄谢余参政,某虽去而人才犹在,朝廷幸善待之。
《韵府拾遗 蒸韵》:诸僧(诸僧)
晋书鸠摩罗什传:姚兴以伎女十人,逼令受之。尔后不住僧坊,别立解舍,诸僧多效之。什乃聚针盈钵,引诸僧谓之曰:若见效食此者,乃可畜室耳。因举匕进针,与尝食不别。诸僧愧服,乃止。
《國語辭典》:圣僧(聖僧)  拼音:shèng sēng
佛教用语:(1)佛教称由悟道的出家人所组成的团体。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八:「于一切圣僧不坏信。」(2)禅林僧堂中央所安置的佛弟子像,如舍利弗、目犍连等。(3)尊称精通佛法、悟得大道的高僧。《西游记》第二七回:「原来这唐僧是个慈悯的圣僧。他见行者哀告,却也回心转意。」
《漢語大詞典》:僧正
僧官名。 十六国 后秦 始立,统管 秦 地僧尼。 南朝 历代亦设。 唐 以后于州立僧正管理地方僧尼事务。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慧基:“ 基 既德被 三吴 ,声驰海内,乃敕为僧主,掌任十城,盖东土僧正之始也。”南齐书·倖臣传·杨法持:“ 宋 世道人 杨法持 ,与 太祖 有旧。 元徽 末,宣传密谋。 昇明 中,以为僧正。” 唐 白居易 《大唐泗州开元寺明远大师塔碑铭序》:“ 元和 元年,众请充当寺上座。明年,官补为本州僧正。”
《漢語大詞典》:游僧(遊僧)
游方僧。四方云游的和尚。 宋 陆游 《兰亭道上》诗之二:“乌笠游僧云际去,白衣醉叟道傍眠。”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有游僧至山寺中,与数人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却説这 能仁寺 原是一座败落古庙,向来有两个游僧在内栖身抄化。”参见“ 游方 ”。
游方僧人。 明 徐渭 《送啸上人之五台》诗:“ 白下 珠林最有名,忽来 燕 赵 作游僧。”《禅真逸史》第二十回:“闻人传説大儿为救游僧,被朝廷提究,一时惊死,人离家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尝见一巨公四月八日在佛寺礼懺放生,偶散步花下,遇一游僧。”
《國語辭典》:游方(遊方)  拼音:yóu fāng
云游四方。唐。于武陵 访道者不遇诗:「及户无行迹,游方应未归。」《西游记》第四四回:「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也作「游方」。
《漢語大詞典》:梵僧
古时泛称域外来 华 的僧侣。法苑珠林卷五一:“夜中,有人见梵僧百餘,绕塔行道。”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吾尝梦梵僧告予曰:‘世且乱, 定光佛 再出世,子有难,能日诵千声,可以免矣。’”元史·世祖纪一:“以梵僧 八合思八 为帝师,授以玉印,统释教。”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今梵僧咒雨则雨应,咒龙则龙见。华僧虽学其声,而无验者。”
《漢語大詞典》:僧斋(僧齋)
请僧而供养斋食,兼有诵经略仪,谓之“僧斋”。魏书·释老志:“﹝沙门 道登 ﹞二十年卒, 高祖 甚悼惜之,詔施帛一千匹。又设一切僧斋,并命京城七日行道。” 唐 姚合 《赠王建司马》诗:“老觉僧斋健,贫还酒债迟。” 宋 陆游 有《观华严阁僧斋》诗。自注云:“阁下自四月初至七月末,日饭僧数千人。”
《分类字锦》:随僧
皇甫冉 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诗 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
分类:
《漢語大詞典》:僧宝(僧寶)
佛教三宝之一。原指僧团,后泛指继承、宣扬佛教教义的僧众。 唐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 仇兆鳌 注:“《起信论》:一真如是觉性,名佛宝;二真如有执持义,名法宝,三真如有和合义,名僧宝。” 宋 惠洪 有禅林僧宝传,录禅门五宗八十一僧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