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79,分406页显示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尸陀林
木钵
迁寂
小沙弥
襕衣
杖钵
澡瓶
红钱
黄缁
宝钵
髡徒
哑羊僧
打湿
僧鞋
植锡
《國語辭典》:尸陀林  拼音:shī tuó lín
弃尸的地方。尸陀为梵语śīta的音译。宋。苏轼赠章默〉诗:「弃身尸陀林,乌鸢任狼藉。」也译作「尸多婆那」、「尸陀林」、「寒林」。
《漢語大詞典》:木钵
木制的钵。僧人所用食器。 元 萨都剌 《送龙翔寺约上人之俗归宜兴状寺》诗:“早趁鐘声持木鉢,夜随灯影认禪牀。”
《漢語大詞典》:迁寂(遷寂)
指僧人去世。 宋 晓莹 罗湖野录卷三:“ 潜庵 源禪师 ……寿九十有六而迁寂。”
分類:去世
《漢語大詞典》:小沙弥(小沙彌)
小和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范寧 作 豫章 ,八日请佛有板。众僧疑,或欲作答。有小沙弥在坐末,曰:‘世尊默然,则为许可。’众从其议。”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小沙弥把庭中的草去尽了。”红楼梦第四回:“原来这门子本是 葫芦庙 里一个小沙弥。”
分類:
《国语辞典》:襕衣(襕衣)  拼音:lán yī
和尚所穿的长袍。《西游记》第五四回:「女王捲帘下辇道:『那一位是唐朝御弟?』太师指道:『那驿门外香案前穿襕衣者便是。』」
分类:长袍
《漢語大詞典》:杖钵(杖鉢)
锡杖与食钵。均为僧人云游必备之具,因以代指僧人行踪。 唐 李峤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诗:“ 荆 南旋杖鉢, 渭 北限津梁。何日紆真果,还来入帝乡。”
《漢語大詞典》:澡瓶
僧人用以贮水的容器。翻译名义集·犍椎道具:“军迟:此云瓶。《寄归传》云:‘军持有二:若甆瓦者是浄用,若铜铁者是触用。’《西域记》云‘捃稚迦’,即澡瓶者。旧云军持,讹略也。”
《漢語大詞典》:红钱(紅錢)
(1).旧时在 新疆 通用的铜币普尔钱的俗称。因系红铜所铸,故称。
(2).染红了的铜钱。旧时和尚放焰口超度亡魂,把红钱和其他祭品一齐撒向台下,任人拾取。 巴金 《秋》二五:“许多人等着那个端坐的老和尚撒下染红了的青铜钱。” 巴金 《秋》二五:“于是老和尚开始撒红钱了。 觉民 看见别人俯下身子去拾,去抢红钱。”
《漢語大詞典》:黄缁(黄緇)
指道士和僧人。道士戴黄冠,僧人穿缁衣。 宋 秦观 《自作挽词》:“无人设薄奠,谁与饭黄緇。亦无挽歌者,空有挽歌辞。”
《漢語大詞典》:宝钵(寶鉢)
称僧人的钵盂的敬辞。法苑珠林卷五一:“男女擎持宝鉢,满中七宝,取无穷尽。”《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六和持宝鉢,八敬捧金臺。”
《漢語大詞典》:髡徒
亦作“髠徒”。 秃头刑徒。对僧人的蔑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只助我一声喊,只一合活把髡徒捉。”一本作“髠徒”。 清 龚自珍 《支那古德遗书序》:“儒流文士,乐其简便;不识字髡徒,习其狂猾。”
《漢語大詞典》:哑羊僧(啞羊僧)
佛教语。指不知解悟的僧人。大智度论卷三:“云何名哑羊僧?虽不破戒,钝根无慧,不别好丑,不知轻重,不知有罪无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諍,不能断决,默然无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杀,不能作声,是名哑羊僧。” 清 钱谦益 《叶九来〈锄经堂诗〉序》:“余今为哑羊僧。”
《国语辞典》:打湿(打湿)  拼音:dǎ shī
淋湿。如:「突来的一场雷阵雨,把他的衣服都打湿了。」《三国演义》第一○回:「众军衣装,都被雨打湿,同声嗟怨。」《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待要写了付与浑家,正研墨,觉得手重,惹翻砚水滴儿,打湿了纸。」
分类:淋湿
《國語辭典》:僧鞋  拼音:sēng xié
僧人所穿的鞋。《董西厢》卷三:「穿一对儿浅面钤口僧鞋。」
《漢語大詞典》:植锡(植錫)
立禅杖于地。谓僧人留止。 明 郑仲夔 《耳新·正缪》:“ 鹅湖 去 铅山县 北十九里, 东晋 时,有双鹅育子成羣而去,故名。至 唐 , 大义禪师 植锡山中,羣鹅復还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