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还寿经(還壽經)
旧时一种风俗。在父母寿辰,儿子请和尚念经为父母增寿。 茅盾 《冥屋》:“去年十月间,有一家亲戚的老太太‘还寿经’。”自注:“为了表示儿子的孝心,在父母寿辰时(大概是五十以后逢十的寿辰),请和尚念经,叫做还寿经,这是 嘉兴 、 湖州 一带的风俗。”
《漢語大詞典》:和尚头(和尚頭)
(1).和尚不蓄发,剃光头,后因称剃光头为和尚头。 张天翼 《新生》:“一个剪和尚头的学生把屁股稍为掀掀,来代替了起立。”
(2).指无芒的稻麦品种。 西戎 《宋老大进城》三:“种籽,都是年时在地里选好的纯一色‘和尚头’,一颗杂籽也没有。”
《國語辭典》:和尚在,钵盂在(和尚在,缽盂在)  拼音:hé shàng zài,bō yú zài
比喻人在物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恁时节和尚在,钵盂在,今日个福气衰,看何时冤业解!」
《分类字锦》:不废外典(不废外典)
见上注。
分类:
《漢語大詞典》:钵吒
僧人用以裹身的独幅毡。梵语的音译。
《漢語大詞典》:钵咤(鉢吒)
僧人用以裹身的独幅毡。梵语的音译。
《漢語大詞典》:边罪(邊罪)
佛教语。指僧人犯淫、盗、杀人、大妄语等四重罪。犯此罪者为佛海边外人,不堪重入净戒之海,故称。见 唐 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上三。
《國語辭典》:布袋和尚  拼音:bù dài hé shàng
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州奉化人。以神异著称,常用杖背负一只布袋入市,故称为「布袋和尚」。因他圆寂前说了「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时人认为其为弥勒的化身。相传在中国多数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大肚弥勒,即为他的造像。
《分类字锦》:白云相伴(白云相伴)
卢肇 登祝融寺兰若诗 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分类:
《國語辭典》:半路出家  拼音:bàn lù chū jiā
1.成年后才出家为僧为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自幼出家的?还是有过丈夫,半路出家的?」
2.比喻中途转业改行。《醒世恒言。卷三三。十五贯戏言巧成祸》:「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分类字锦》:德动龙神(德动龙神)
高僧传:释崇圭,姓姜氏,郏城人也,居于岳寺。太和戊申,岁洛下亢阳,惟岳中雨信相继。或谓圭之德动龙神之故也。
分类:
《分类字锦》:道流东国(道流东国)
莲社高贤传:慧远。姓贾氏。雁门楼烦人。幼而好学。博综六经。尤善庄老。沙门释道安。建刹于大行常山。一面尽敬。以为真吾师也。初闻安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叹曰:九流异议。皆糠秕耳。遂与母弟慧持。投簪受业。精思讽诵。以夜续昼。至二十四。大善讲贯。有客闻说实相义。往复问难。弥增疑昧。师为引庄子之说。以相比类,惑者释然。安师因许令不废外典。常临众叹曰:使道流东国者,其在!远乎?
分类:
《分类字锦》:道振三河
高僧传:于法兰,高阳人。少有异操,十五出家,便以精勤为业,研讽经典,以日兼夜,求法问道,必在众先。迄在冠年,风神秀逸,道振三河,名流四远。
分类:
《漢語大詞典》:道场院(道場院)
和尚或道士作法事的地方。《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玄宗 大喜,一齐同到道场院,看他们做作。”
《漢語大詞典》:大和上
即大和尚。用以称年高有德的佛教僧人。 日本 淡海三船 有记载 中国 唐 代高僧 鉴真 东渡 日本 的《唐大和上东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