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84,分406页显示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灭度
真僧
方游
禅伯
栖树
师号
谈柄
僧雏
驻锡
托钵
行乞
释道
锡飞
离日
巢松
《國語辭典》:灭度(滅度)  拼音:miè dù
佛教用语。指灭烦恼、度苦海。亦指僧人死亡。《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也作「圆寂」。
《漢語大詞典》:真僧
戒律精严的和尚。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慎勿以荤羶噉我,及七岁,放我出家为真僧以毕前经。” 元 无名氏 《度柳翠》楔子:“谁是真僧?谁是滥僧?”
分類:戒律
《漢語大詞典》:方游(方遊)
游方。谓僧人为修行问道而周游四方。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如已受度,而父母在,别无子孙,勿许方游。”
《漢語大詞典》:禅伯(禪伯)
对有道僧人的尊称。 唐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宗英乃禪伯,投赠有佳篇。” 宋 陈与义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诗:“西菴禪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明 袁宏道 《虎耳岩不二和尚碑记》:“余童年熟 不二 师名,以为古尊宿也,既而閲 元美 、 伯玉 二先生集,往往道之,始知为近代禪伯。”
《分类字锦》:栖树(栖树)
列异传:宋康王埋韩冯夫妻,宿夕,文梓生,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交颈,音声感人。
黄镇成 寄雷隐上人诗 栖树有僧留听法,看泉无客和题诗。
分类:鸳鸯
《漢語大詞典》:师号(師號)
对道行出众的僧人所加的称号。 宋 司马光 《谕若讷》:“天下僧受师号何可胜纪,有能亲屈帝笔如 若訥 之光荣者乎!” 宋 苏轼 《乞子珪师号状》:“缘 子珪 先已蒙恩赐紫,欲乞特赐一师号,以旌其能者。”
《國語辭典》:谈柄(談柄)  拼音:tán bǐng
1.话柄,可供谈笑的言行。唐。白居易 论严绶状:「且严绶在太原之事,圣聪备闻,天下之人,以为谈柄。」
2.古人谈话时手里所拿的拂尘。也称为「讲麈」。
《漢語大詞典》:僧雏(僧雛)
幼龄僧人。 明 李贽 《追述潘见泉先生往会因由付其儿参将》:“即令僧雏打扫浄室,留二人读书其中。月餘日,乃别去。”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甲戌春,余与 张司马 芸墅 游 栖霞 ,见僧雏 墨禪 ,才七岁。”
分類:
《漢語大詞典》:驻锡(駐錫)
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故称僧人住止为驻锡。 唐 黄滔 《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大师﹞遂驻锡卓菴,名其地曰 龟洋 焉。”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诗僧 齐己 驻锡 巴陵 ,欲吟一诗,竟未得意。”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锡杖御盗》:“ 康熙 中, 諦辉和尚 驻锡 灵隐寺 ,一夕,忽呼侍者曰:‘取吾锡杖横山门间,今夜有凶人来,当慎之。’”《人民日报》1981.2.28:“我带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和尚当年驻锡的 白龙寺 。”
《漢語大詞典》:托钵(託鉢)
(1).手托钵盂。佛教戒律规定僧人到斋堂用膳或向施主家乞求布施,都手托钵盂。《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目连 蒙佛勑,遂即託鉢持盂,寻觅阿孃。”
(2).指乞食。《廿载繁华梦》第三四回:“纵或不然,妾寧沿门託鉢,以全终始,方称妾心。”
《國語辭典》:行乞  拼音:xíng qǐ
向人乞讨。《管子。轻重己》:「食如言而勿遗,多者为功,寡者为罪,是以路无行乞者也。路有行乞者,则相之罪也。」《吕氏春秋。慎大览。报更》:「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主于此。」
《漢語大詞典》:释道(釋道)
(1).佛教和道教的并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僧道异恩:“盖 宪宗 於释道二教,俱极崇信如此。”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有卷名“释道”。
(2).指僧人和道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星灯》:“初八日传为诸星下界,燃灯为祭……观寺释道亦将施主檀越年命星庚记注,於是夕受香仪。”
《漢語大詞典》:锡飞(錫飛)
飞锡。谓僧人出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尔必欲锡飞杯渡,乃为善知识耶!”参见“ 飞锡 ”。
分類:出行
《國語辭典》:飞锡(飛錫)  拼音:fēi xí
僧人云游四方。《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王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蹑虚。」
《分类字锦》:离日(离日)
增一阿含经:坐禅入定,心不错乱,即离日比邱。
分类:
《分类字锦》:巢松
高僧传:释自新,临淄人也。初新尝入宣城山采药,穿洞深去,始则闇昧,寻见日分明。行仅数里,洞侧有别窍,溪水泛泛然,隈一大松枝,下有草庵,一僧雪眉,拥衲坐禅。旁有一磬,火器。新击磬,遂开目惊曰:嘻!师何缘至此。乃陈行止,揖坐取石敲火煎茗,香味可爱。日将夕矣,僧让庵令新宿,顾其僧上松巅大巢内,闻念法华经,声甚清亮。逡巡又咄骂云:此群畜生毛类,何苦生人。恐怖?速归林薄,不宜辄出。叱去。新窥之,乃虎豹弭耳而去。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