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10,分334页显示  上一页  174  175  176  177  178  180  181  182  18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大通( 善本 大通 大通禅师 别称 大本、小本 )
释启通
释惟简(别称 宝月大师 宗古 )
释真如( 慕哲 真如、真点𮌎 闻 )
释智本( 郭 )
释左伸
王僧彦
释道全(大同 王 )
释慧观(文辩大师 )
释鉴韶
释惟一
释维肃
释圆玑( 圆玑 无学老 )
释造乾
释智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大通,号善本,俗姓董,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人。及长,博极群书而无仕宦之意。与弟善思往京师地藏院,选经得度,习毗尼。东游至姑苏,礼圆照于瑞光。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渡淮,留太守岩。久之,出住双林,迁净慈,寻徙法云寺。为青原下十二世,慧林本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今录偈二首。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九
禅师名善本。生董氏。汉仲舒之后也。其先家太康仲舒村。大父琪。父温。皆官于颖。遂为颖人。初母无子。祷于佛像前。誓曰。得子必以事佛。即蔬食。俄娠。及生本骨相秀异。方晬而孤。母育于叔祖玠之家。既长博学。操履清修。母亡哀毁过礼。无仕宦意。辟谷学道。隐于笔工。然气刚不屈。沈默白眼公卿。嘉祐八年。与弟善思。俱至京师。藉名显圣地藏院。试所习为大僧。其师圆成律师惠揖者。谓人曰。本它日当有海内名。乃生我法中乎。圆成使听习毗尼。随喜杂华。夜梦见童子。如世所𦘕善财。合掌导而南。既觉曰。诸佛菩萨。加被我矣。其欲我南询诸友乎。时圆照禅师。道振吴中。本径造姑苏。谒于瑞光。圆照坐定。特顾之。本默契宗旨。服勤五年。尽得其要。其整顿提撕之纲。研练差别之智。纵横舒卷。度越前规。一时辈流。无出其右。圆照倚之。以大其家。以季父事圆通秀公。秀住庐山栖贤。出入卧内。如寂子之于东寺。元丰七年春。绝九江游淮山。遍礼祖塔。眷浮山岩丛之胜。有终焉志。遂居太守岩。久之出世。住婺州双林六年。浙东道俗追崇。至谓傅大士复生。移住钱塘净慈。继圆照之后。食堂日千馀口。仰给于檀施。而供养庄严之盛。游者疑在诸天(或云西天)。时号大小本 神考(或作哲宗)闻其名。有诏住上都法云寺。赐号大通禅师。又继圆通之后。本玉立孤峻。俨临清(或云千众)众。如万山环天柱。让其高寒。然精粗与众共。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王公贵人。施舍日填门。厦屋万础。涂金镂碧。如地涌宝坊。住八年。请于 朝。愿归老于西湖之上。诏可。遂东还。庵龙山崇德。杜门却扫。与世相忘。又十年。天下愿见。而不可得。独与法子思睿俱。睿与余善。为予言其平生。曰。临众三十年。未尝笑。及闲居时。抵掌笑语。问其故。曰不庄敬。何以率众。吾昔为丛林。故强行之。非性实然也。所至见尽佛菩萨行立之像。不敢坐伊蒲塞馔。以鱼胾。名者不食。其真诚敬事。防心离过。类如此。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屈三指谓左右曰。止有三日已而。果殁。有异禽翔鸣于庭而去。塔全身于上方。阅世七十有五(或三)。坐四十有五夏。 赞曰。本出云门之后。望雪窦为四世嫡孙。平居作止。直视不瞬。及其升堂演唱。则左右顾。如象王回旋。学者多自此悟入。方其将终之夕。越僧梦本归兜率天。味其为人。居处服玩。行己利物。日新其德。不置之诸天。尚何之哉。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善本。族董氏。汉仲舒之后也。其先家大康仲舒村。大父琪。父温。皆官于颖。遂为颖人。母无子。祷白衣大士。誓曰。得子必以事佛。即蔬食俄娠。及生骨相秀异。方晬而孤。母育于叔祖玠之家。既长博学。操履清修。母亡哀毁过礼。无仕宦意。气刚不屈。沉嘿白眼公卿。嘉祐八年。至京师地藏院。试通经得度。习毗尼。随喜杂华。夜梦见童子。如世所画善财。合掌导而南。既觉曰。诸佛菩萨。加被我矣。其欲我南询乎。时圆照道振吴中。造焉。照一见知为法器。特顾之。服勤五年。尽得其要。其整顿提撕之纲。研练差别之智。纵横卷舒。度越前规。一时流辈。无出其右。圆照倚之。以大其家。元丰七年。遍游居浮山太守岩。出世住婺州双林。移钱塘净慈。继圆照后。法席冠江浙。时号大小本云。上闻其名。有诏住上都法云寺。赐号大通禅师。师玉立孤峻。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王公贵人。施舍填门。而精粗与众共。住八年。请于朝。愿归老西湖。诏可。遂东还。庵龙山崇德。杜门却扫。与世相忘。天下愿见不可得。师临众三十年。未尝笑。及闲居时。抵掌笑语。问其故。曰。不庄敬何以率众。吾昔为丛林。故强行之。非性实然也。所至见佛菩萨行立之像。不敢坐。伊蒲塞馔。以鱼胾名者不食。其真诚敬事。防心离过。类如此。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屈三指谓左右曰。止有三日。已而果殁。有异禽。翔鸣于庭而去。塔全身于上方。阅世七十五。坐四十五夏。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释宗本)弟子善本,姓董氏,开封人。母祷佛而生,及长,试《华严经》得度,师事圆照,时称大本、小本。诏住上都法云寺,赐号“大通”。后归杭州象坞寺,杜门却扫,专修净业。有僧定中见方丈弥陀佛,示金色身。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屈三指告门人曰:“止有三日耳。”及期趺坐,西面而去。
释启通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八二九
释启通,熙宁八年为福清县幽岩院行者。
释惟简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宝月大师。惟简。字宗古。苏氏。眉山人。于东坡为无服兄。九岁出家。十九得度。二十九赐紫。三十六赐号。师清亮敏达。综练万事。端身以律。物劳己以裕人。人皆高其才。服其心。凡所欲为趋成之。更新其精舍之在成都与𮠁者。凡一百七十三间。经藏一。卢舍那阿弥陀弥勒大悲像四。塼桥二十七。皆谈笑而成。其坚致可支一世。师于佛事。虽若有为。譬之农夫畦而种之。待其自成。不数数然也。喜施药。所活不可胜数。蜀守制使。皆一时名公卿。人人与师善。然师罕见寡言。务自却远。盖不可得而亲疏焉。少与蜀人张隐少愚善。老泉深器之曰。此子。才用不减澄观。若仕。当有立于世。为僧亦无出其右者。已而果然。绍圣二年六月九日。始得微疾。即以书告于往来者。敕其子孙。皆佛法大事。无一语私其身。至二十二日。集其徒问日早暮。及辰曰。吾行矣。遂化。年八十四。是月二十六日。归骨于城东智福院之寿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5 【介绍】: 宋僧。抚州临川人,俗姓闻。幼孤族寒,依建昌永安圆觉律师为童子,寻祝发具戒。后谒翠岩可真禅师,言下大悟。可真入寂,乃往沩山,讲法无虚日,常自役作十有四年。哲宗绍圣初,诏住开封大相国寺智海禅院。哲宗召见延和殿。不久谠偈示寂。为人刚简有高识,有舍利塔分沩山、京师两处。
全宋诗
释真如(?~一○九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俗姓闻。住大沩寺,称慕哲真如禅师,乃南岳下十二世,翠岩真禅师法嗣。哲宗绍圣二年卒(《五灯会元》卷一二)。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五
禅师名慕哲。出于临川闻氏。闻族寒。哲又幼孤。去依建昌永安圆觉律师。为童子。试所习。得度具戒。为人刚简有高识。以荷法为志。以精严律身。翠岩真禅师。游方时。哲能识之。真好暴所长。以盖人。号真点𮌎。所至犯众怒。非笑之。哲与之周旋二十年。虽群居。不敢失礼。真住两刹。哲阴相之成法席。有来学者。且令见哲侍者。谓人曰。三十年后。哲其大作佛事。真殁。塔于西山。心丧三年。乃去依止黄檗。遂游湘中。一钵云行。鸟飞去留。为丛林重轻。谢师直守潭州。闻其风而悦之。不可致。会岳麓法席虚。尽礼迎以为出世。累日而后就。俄迁住大沩。众二千指。为所约束。人人自律。唯粥罢。受门弟子问道。谓之入室。斋罢必会大众茶。诸方才月一再。而哲讲之无虚日。放参罢。哲自役作使。令者在侧如路人。晨香夕灯。十有四年。夜礼拜持茅。视殿庑灯火。倦则以帔蒙首。假𥧌三圣堂。初犹浴。至老不浴者十馀年。绍圣元年有 诏。住大相国寺智海禅院。京师士大夫。想见风裁。丛林以哲静退。以畏烦闹。不敢必其来。哲受诏欣然。俱数衲子至。解包之日。倾都来观。至谓一佛出世。院窄而僧日增。无以容。则相枕地卧。有请限之者。哲曰。僧佛祖所自出。厌僧厌佛祖也。安有名为传法。而厌佛祖乎。汝安得不祥之言哉。哲爱人以德。事不合必面折之。说法少缘饰。贵贱一目。问学者。赵州洗钵话。上人如何会。僧拟对。哲以手托之曰。歇去。自其分座接纳。至终未尝换机。明年十月初八日。无疾说偈。与众别。良久遂化。阇维得舍利。大如豆。光洁明彻。目睛齿爪。皆不坏。门弟子分塔沩山京师两处。 赞曰。真如平生。以身为舌。说比丘事。及其霜露果熟。则众圣推出。予观其潜行密用。于山间树下。至于死生之际。奇瑞之验。乃在或天子之都。其亦乘愿力。而至者耶。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智本(一○三五~一一○七),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俗姓郭。年十九试经为僧,二十受具足戒,师法华瑞禅师,留十年。后住潭州云盖山。乃南岳下十三世,白云端禅师法嗣。徽宗大观元年卒,年七十三。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九、宋惠洪《石门文字禅》卷二九《夹山第十五代本禅师塔铭》。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智本。筠高安郭氏子。生五岁大饥。有贵客过门。见其气骨。留万钱与其父母。欲携去。祖母刘。适从旁舍归。顾见怒曰。儿生之夕。吾梦天雨华。吾家吉兆也。宁饥死不以与人。推钱还之。既长大。游报恩寺。闻僧说出家因缘。愿为门弟子。刘氏喜曰。此吾志也。年十九试经为僧。明年受具足戒。即往游方。时云居舜老夫。开先暹道者。法席冠于庐山。师往来二老之间。久之。闻法华端禅师者。深为法窟。气压丛林。师往谒之。遂留十年。名声远闻。舒州太守李公端臣。请说法于龙门。辞去之日。端领众送之。师马逸而先。顾端曰。当仁不让。端笑谓大众曰。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骄。其父子法喜游戏。多类此。未几。解院还庐山。时曾丞相。由翰林学士。出领长沙。以礼延居南岳之法轮。学者争宗向之。迁居南台。又迁道林。迁云益。迁石霜。凡十三年。道大显著。劝请皆一时名公卿。师既老矣。而湖北运使陈公举。必欲以夹山致师。师亦不辞。忻然曳杖而去。人登问之。师曰。系情去留。岂道人事。湖南湖北。真一梦境耳。何优劣避就之耶。以大观元年上元夕。沐浴更衣端坐。终于夹山。阅世七十有三。僧腊五十有二。阇维。齿骨数珠不坏。葬于乐普庵之西。师性真率。不事事。胆气盖于流辈。作为偈语。肆笔而成。亦一时禅林之秀者。
释左伸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左伸。临海人。从东掖神炤。授菩萨戒。及大乘法要。深有契悟。神炤对众。摩顶与记。自是严奉戒律。遇事不易其节。刻西方三圣像。旦夜虔事。诵法华。三千四百部。金刚经二万过。绍圣二年秋。卧疾。命僧唱法华题。增授菩萨戒。寻梦三伟人。立于江皋。召己登舟。瞥然西迈。师知往生有期。乃命僧诵阿弥陀经。未彻即云。我已见佛光矣。遂沐浴更衣。戒左右。勿哭。勿逼吾前。称佛结印而化。
王僧彦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七年(1074)任英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道全(一○三六~一○八四),字大同(《天台续集别编》卷五),俗姓王,洛阳(今属河南)人。年十九得度,初游彭城、寿春,后居瑞州。乃南岳下十三世,宝峰文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七)。神宗元丰七年卒,年四十九。事见《栾城集》卷二五《全禅师塔铭》。今录诗六首。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道全。洛阳王氏子也。生不食荤血。父母使事其舅广爱演公得度。二十具戒。游彭城。历寿春。受华严清凉说于诚法师。朝授师说。夕能为其徒讲。彭城有隐士董君。识师非凡人也。劝游南方。问无上道师乃弃所学。渡江。首从甘露禅师。茫无所见。复从栖贤秀禅师。秀勇于诲人。示以道机。迷闷不能入。深自悔恨。至啖恶食饮恶水以自砺。凡七年。秀游高安。事真净文禅师。五年而悟。告文曰。吾一槌打透无底藏。一切珍宝皆吾有。文可之。自是言语偈颂。发如涌泉。高安太守。请住石台清凉。已徙黄檗。师为人。直而淳信。不饰外事。元丰六年。师得疾甚苦。从医于市。时眉山苏辙。谪高安。师谓之曰。君静而惠。可以学道。且云。吾病夙业也。殆不复起矣。君念道异时相见。毋相忘也。病小愈。远居山中。次年冬。辙移绩溪将行。意师必来别。师竟以病不出。十二月乙丑。与众诀。趺坐而化。体香软。停十五日茶毗。得舍利光洁无数。年四十九。腊三十。葬断际塔之右。辙为铭焉。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一四
慧观,神宗时僧。尝两游长安,寓香城善感禅院。元丰初,寓三陵永昌院,号文辩大师。
释鉴韶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一○九
鉴韶,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神宗时为奉化九峰山灵鹫禅院住持。见光绪《奉化县志》卷三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惟一,法眼之孙。宋神宗时主嘉禾天宁寺(《宋诗纪事》卷九二)。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三五七
维肃,一作「惟肃」,神宗时人,尝讲经于长安觉王寺。见乾隆《浙江通志》卷二二七。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圆玑(一○三六~一一一八),俗姓林,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六得度,游东吴,依天衣怀禅师。怀殁,师事黄檗南禅师,与俱迁黄龙寺。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南殁,辞去。年四十八住洪州翠岩寺,又十年住金陵圆通寺。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移住保宁寺。政和五年(一一一五),易保宁为神霄宫,即日退,庵于城南。政和八年卒,年八十三。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三。今录诗三首。
禅林僧宝传·卷第三十
禅师名圆玑。福州林氏。子生方晬而孤。舅收毓之。年十六。视瞻精彩。福清应天僧传捧见之。异焉曰。若从我游乎。玑仰视欣然。为负杖笠去归。俄试所习得度。游东吴。依天衣怀。怀殁。师事黄檗南禅师。密授记莂。玑天姿精勤。荷担丛林。不知寒暑。垦荒地为良田。莳松杉为美干。守一职。十年不易。南公称以为本色出家儿。及迁黄龙。携玑与俱。熙宁二年。南公殁。建塔毕。辞去。东林总公。命为堂中第一座。人望益峻。信之龟峰。潭之大沩。争迎致。而玑坚卧不答。宝觉禅师。欲以继黄龙法席。玑掉头掣肘径去。宝觉不强也。人问其故。对曰。先师诫我。未登五十。不可为人。玑客于归宗。时年四十八矣。佛印元公。劝之以应翠岩之命。从南昌帅谢景温师直请也。又十年。移住圆通。从金陵帅朱彦世英请也。崇宁二年。世英复守金陵。会保宁虚席。移玑自近。江淮缙绅。都会休沐。车骑填门。奕棋煮茗。如兰丛。如玉树。而玑俎豆其中。兀如枯株。然谈剧有味。睢阳许顗彦周。锐于参道。见玑作礼。玑曰。莫将闲事挂心头。彦周曰。如何是闲事。答曰。参禅学道是。于是彦周开悟。良久曰。大道甚坦夷。何用许多言句葛藤乎。玑呼侍者。理前语问之。侍者瞠而却。玑谓彦周曰。言句葛藤。又不可废也。疾学者味著文字。作偈曰。不学文章不读书。颓然终日自如愚。虽然百事不通晓。是马何曾唤作驴。政和五年。易保宁为神霄。即日退庵于城南。八年九月示微病。二十二日浴罢。说偈而逝。阅世八十有三。坐六十三夏。阇维有终不坏者二。而糁以五色舍利。塔于雨华台之左。 赞曰。玑雅自号无学老。而书偈于所居之壁。曰。无学庵中老。平生百不能。忖思多幸处。至老得为僧。宣和元年正月。 诏下。发天下僧尼。为德士女德。而玑化去。已逾年矣。夫岂苟然哉。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七二三
造乾,神宗时僧人。
释智净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二七○
智净,神宗时青州报恩寺尼,生平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