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79,分406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阿僧祇劫
阿僧秪劫
三师七僧
僧纳
僧祇谷
僧祇粟
僧祇支
僧却崎
僧舍笼诗
僧鞋菊
僧繇后身
僧靿袜
僧靿袜儿
僧砧
僧自恣日
《漢語大詞典》:阿僧祇劫
佛教语。谓无数极长之时节。 晋 法显 佛国记:“菩萨从三阿僧祇劫,苦行不惜身命。”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阿僧祇劫修行,刹那时间瀟洒。”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二折:“ 柳翠 ,无量阿僧秪劫,与大千沙界轮迴,一切般若波罗蜜心,向不二门头变化,一条大路上天堂。”参见“ 阿僧祇 ”。
《漢語大詞典》:阿僧祇
梵语的译音。义译为无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何以云阿僧祇,阿者 秦 言无,僧祇者, 秦 言数,凡梵书称阿僧祇,即 华 言无数也。”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大乘入楞伽经第五云:‘大慧,我於娑婆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
《漢語大詞典》:阿僧秪劫
见“ 阿僧祇劫 ”。
《漢語大詞典》:阿僧祇劫
佛教语。谓无数极长之时节。 晋 法显 佛国记:“菩萨从三阿僧祇劫,苦行不惜身命。”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阿僧祇劫修行,刹那时间瀟洒。”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二折:“ 柳翠 ,无量阿僧秪劫,与大千沙界轮迴,一切般若波罗蜜心,向不二门头变化,一条大路上天堂。”参见“ 阿僧祇 ”。
《漢語大詞典》:三师七僧(三師七僧)
佛教语。佛徒授比丘具足戒,行三师七僧之制。三师指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七僧指七名作证的和尚。也称为“三师七证”。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二:“受戒时须三师七僧。”
《漢語大詞典》:僧纳(僧納)
见“ 僧衲 ”。
《漢語大詞典》:僧衲
亦作“ 僧纳 ”。
(1).僧衣。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俄有一人荷插,负芋栗自外归,被髮,体皆黄毛,衣故败僧衲,直入坐土榻。”
(2).指穿衲衣为僧。 清 冯登府 《金石综例》卷二:“ 金 京兆府 《重修府学记》:‘僧纳四十六。’ 王 氏 昶 曰:‘纳即衲字,不云僧腊而云僧纳,谓其著衲衣四十六年也。’”
分類:僧衣
《漢語大詞典》:僧祇谷(僧祇穀)
即僧祇粟。魏书·释老志:“尚书检诸有僧祇穀之处,州别列其元数,出入赢息,賑给多少,并贷偿岁月,见在未收,上臺録记。”参见“ 僧祇户 ”。
《漢語大詞典》:僧祇户
北魏 僧官管辖的民户。僧祇户除向僧官输粟外,不向官府供输赋役。 北周 武帝 消灭寺院,这些人户改为一般编户。魏书·释老志:“ 曇曜 奏:平齐户及诸民,有能岁输穀六十斛入僧曹者,即为‘僧祇户’,粟为‘僧祇粟’,至于俭岁,賑给饥民。又请民犯重罪及官奴以为‘佛图户’,以供诸寺扫洒,岁兼营田输粟。 高宗 并许之,於是僧祇户、粟及寺户,徧于州镇矣。”
《漢語大詞典》:僧祇粟
僧祇户向僧曹输纳的谷物。参见“ 僧祇户 ”。
分類:输纳谷物
《漢語大詞典》:僧祇户
北魏 僧官管辖的民户。僧祇户除向僧官输粟外,不向官府供输赋役。 北周 武帝 消灭寺院,这些人户改为一般编户。魏书·释老志:“ 曇曜 奏:平齐户及诸民,有能岁输穀六十斛入僧曹者,即为‘僧祇户’,粟为‘僧祇粟’,至于俭岁,賑给饥民。又请民犯重罪及官奴以为‘佛图户’,以供诸寺扫洒,岁兼营田输粟。 高宗 并许之,於是僧祇户、粟及寺户,徧于州镇矣。”
《漢語大詞典》:僧祇支
即僧却崎。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佛释·僧衣:“梵言‘僧祇支’。《西域记》云:‘正名僧迦鵄。’此云覆腋衣。”
《漢語大詞典》:僧却崎
梵语的译音。僧尼五衣之一。为一种覆肩掩腋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僧却崎,覆左肩,掩两腋,左开右合,长裁过腰。”原注:“ 唐 言掩腋。旧曰僧祇支,讹也。”
《分类字锦》:僧舍笼诗(僧舍笼诗)
青箱杂记魏野尝从莱公游陜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伎颇慧黠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
分类:纱罗
《漢語大詞典》:僧鞋菊
附子的别称。以其花似僧鞋,故名。 叶圣陶 《北上日记·二月一日》:“周围卉树茂密,梅已开过,桃方作花,而木樨、僧鞋菊、秋海棠亦呈艳,可谓聚春秋之花于同时矣。”
《分类字锦》:僧繇后身(僧繇后身)
宣和画谱吴道元工画未冠深造妙处若悟之于性非积习所能致大率师法张僧繇或者谓为后身焉
分类:
《漢語大詞典》:僧靿袜(僧靿襪)
僧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铃口鞋儿样儿整,僧靿袜儿恬浄。”
《高级汉语词典》:僧靿袜儿
僧人穿的长筒袜
《韵府拾遗 侵韵》:僧砧
雷思霈诗绕阶窥塔字补衲听僧砧
《漢語大詞典》:僧自恣日
佛教以农历七月十五日为“僧自恣日”。此日僧众举罪悔过,无忌无隐,故称。也称佛欢喜日。参阅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