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10,分334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僧昙曜
释法净
释法瑗( 法爱 )
释法庄( 申 )
释冯尼( 冯 )
释昙智( 王 )
释智林
释道儒( 石 )
释法瑶( 杨 )
释道亮
释道猛
释法慧( 夏侯 )
释法全( 戴 )
释志道( 任 )
释邵硕(硕公 邵硕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僧。少出家,摄行坚贞。太武帝时崇道贬佛,焚毁寺塔,佛事几灭。至文成帝和平年中,昙曜为北台昭玄统,住通乐寺,重兴佛教。绥辑僧众,整修寺宇,造灵岩寺,可容三千许人。魏地佛法,乃得重振。译有《法藏传》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史不言姓氏、乡里。和平间。住北台昭玄统。住恒安石窟通乐寺。寺即文成所造也。先武惑于道士寇谦之。废释氏。后疠疾而崩。至是诏复教。塔寺经像加于前。而此寺尤巧丽。盖凿武周山谷为之也。绵亘三十馀里。碑碣见存。未卒。陈委曜。于寺出付法藏传。并净土经。又沙门昙靖。出提谓波利经二卷。
续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初
释昙曜。未详何许人也。少出家。摄行坚贞风鉴闲约。以元魏和平年。住北台昭玄统。绥縎僧众。妙得其心。住恒安石窟通乐寺。即魏帝之所造也。去恒安西北三十里。武周山谷北面石崖。就而镌之。建立佛寺。名曰灵岩。龛之大者。举高二十馀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别异状骇动人神。栉比相连三十馀里。东头僧寺恒共千人。碑碣见存未卒陈委。先是太武皇帝。太平真君七年。司徒崔皓邪佞谀词。令帝崇重道士𡨥谦之。拜为天师。弥敬老氏。虔刘释种。焚毁寺塔。至庚寅年。大武感致疠疾方始开悟。兼有白足禅师。来相启发。帝既心悔。诛夷崔氏。事列诸传。至壬辰年。太武云崩。子文成立。即起塔寺。搜访经典。毁法七载。三宝还兴。曜慨前淩废。欣今重复。故于北台石窟。集诸德僧。对天竺沙门。译付法藏传并净土经。流通后贤。意存无绝。时又有沙门昙靖者。以创开佛日。旧译诸经并从焚荡。人间诱道凭准无因。乃出提谓波利经二卷。意在通悟。而言多妄习。故其文云东方泰山。汉言代岳。阴阳交代故。谓代岳出于魏世。乃曰汉言。不辩时代。斯一妄也。太山即此方言。乃以代岳译之。两语相翻。不识梵魏。斯二妄也。其例甚众。具在经文。寻之可领。旧录别有提谓经一卷。与诸经语同。但靖加五方五行。用石糅金。疑成伪耳。并不测其终。隋开皇关壤。往往民间犹习提谓。邑义各持衣钵。月再兴斋。仪范正律。递相鉴检。甚具翔集云。
释法净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比丘尼传·卷第二
法净。江北人也。年二十值乱随父避地秣陵门修释教。净少出家住永福寺。戒行清洁明于事理。沈思精研深究义奥。与宝贤尼名辈略齐。宋明皇帝异之。泰始元年敕住普贤寺。宫内接遇礼兼师友。二年敕为京邑都维那。在事公正确然殊绝。随方引汲归德如流。荆楚诸尼及通家妇女。莫不远修书䞋求结知识。其陶治德风皆类此也。咨其戒范者七百人。年六十五。元徽元年卒也。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生辛氏。陇西人。毗之后。其父有子三。伯原明仕魏。官至尚书。仲为沙门。号法爱。瑗其季也。师事梁州沙门慧开。开不测人也。而钟爱瑗曰。他日于佛法当有力。使游学四方。依道场慧观乃入庐山脩禅。宋文帝访能述生公顿悟义者。江州刺史庾登之。以瑗闻。诏问之。瑗伸辩详明。何尚之叹曰。吾以谓生公殁后。微言永绝。今日复闻象外之谈。所谓天未丧斯文也。南平王西阳王皆师事之。归庐山注胜鬘。经天保构成。诏瑗居之。王景文至。值方讲。景文叹曰。所举皆所未闻。所指皆出意表。真法中龙也。湘宫成。又诏瑗居之。帝临幸听法。公卿毕集。时以为荣。至齐文慧。又请住灵根寺。太尉王俭有重名。特设一榻。次延之。他人莫与也。永明七年殁。寿八十一。
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五
释法瑗。姓辛。陇西人。辛毗之后。长兄源明仕伪魏为大尚书。第二兄法爱亦为沙门。解经论兼数术为芮芮国师。俸以三千户。瑗幼而阔达倜傥殊群。路见贫寒辄脱衣为惠。初出家事梁州沙门竺慧开。开懿德通神。时人谓得初果。开谓瑗曰。汝情悟若此必能纲总末化。宜竞力博闻无得独善。于是辞开游学。经涉燕赵去来邺洛。值胡寇纵横关陇鼎沸。瑗冒险履危学业无怠。元嘉十五年还梁州。因进成都。后东适建邺依道场慧观为师。笃志大乘傍寻数论。外典坟素颇亦披览。后入庐山守静味禅。澄思五门游心三观。顷之刺史庾登之请出山讲说。后文帝访觅述生公顿悟义者。乃敕下都。使顿悟之旨重申宋代。何尚之闻而叹曰。常谓生公殁后微言永绝。今日复闻象外之谈。可谓天未丧斯文也。帝敕为南平穆王铄五戒师。及孝武即位。敕为西阳王子尚友。辞疾不堪。久之获免。因庐于方山。注胜鬘及微密持经。论议之隙时谈孝经丧服。后天保改构请瑗居之。因辞山出邑纲维寺网。刺史王景文往侯。正值讲丧服。问论数番称善而退。及明帝造湘宫新成。大开讲肆妙选英僧。敕请瑗充当法主。帝乃降跸法筵。公卿会座。一时之盛观者荣之。后齐文惠又请居灵根。因移彼寺。太尉王俭门无杂交。唯待瑗若师。书语尽敬。以齐永明七年卒。春秋八十一矣。时灵根寺又有法常智兴。并博通经论数当讲说。常乃尤能剧谈。为时匠所惮。而性甚刚梗。不偶人俗。

人物简介

高僧传·卷第十二 诵经
释法庄。姓申。淮南人。十岁出家。为庐山慧远弟子。少以苦节标名。晚游关中从睿公禀学。元嘉初出都止道场寺。性率素止一中而已。诵大涅槃法华净名。每后夜讽诵。比房常闻庄户前有如兵仗羽卫之响。实天神来听也。宋大明初卒于寺。春秋七十有六。
释冯尼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比丘尼传·卷第四
冯尼者。本姓冯。高昌人也。时人敬重。因以姓为号。年三十出家住高昌都郎中寺。菜蔬一食戒行精苦。烧六指供养。皆悉至掌。诵大般涅槃经。三日一遍。时有法慧法师。精进迈群。为高昌一国尼依止师。冯后忽谓法惠言。阿阇梨未好。冯是阇梨善知识。阇梨可往龟兹国金花帐下直月闻当得胜法。法惠闻而从之。往至彼寺见直月。直月欢喜以蒲萄酒一升与之令饮。法惠惊愕。我来觅胜法。翻然饮我。非法之物不肯饮。直月推背急令出去。法惠退思。我既远来未达此意。恐不宜违。即顿饮之。醉吐迷闷无所复识。直月便自他行。法惠酒醒自知犯戒追大惭愧。自搥其身悔责所行欲自害命。因此思惟得第三果。直月还问曰。已得耶。答曰。然。因还高昌。未至二百里。初无音信。冯呼尼众远出迎候。先知之迹皆类此也。高昌诸尼莫不师奉。年九十六。梁天监三年卒。

人物简介

高僧传·卷第十三 经师
释昙智。姓王。建康人。出家止东安寺。性风流善举止。能谈庄老。经论书史多所综涉。既有高亮之声。雅好转读。虽依拟前宗而独拔新异。高调清彻写送有馀。宋孝武萧思话王僧虔等。并深加识重。僧虔临湘州携与同行。萧守吴复招同入。齐永明五年卒于吴国。年七十九。时有道朗法忍智欣慧光。并无馀解。薄能转读。道朗捉调小缓。法忍好存击切智欣善能侧调。慧光喜骋飞声。
释智林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全齐文·卷二十六
智林,高昌人,宋泰始初入京,住灵基寺,齐永明末还本国,卒。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高昌人。史亡其氏。师事亮公落发。即诣长安博究经律。尤善杂心。亮坐罪窜岭外。林与同学十二人。同往至南荒。日讲授。远人慕其高义。宋明帝诏至京师住灵基寺。学者益盛。时立二谛义。有三宗各不同。汝南周颙作三宗论成。畏讥谤不传林以书劝之。其略曰窃闻三宗之论。钩深索隐。尽众生之情。廓而通之。尽佛之意。使法灯有种。胜利无穷。借使国城妻子之施。何以逮此施哉。传者以为檀越畏讥评。故欲中辍。岂可特缠疑障。自发见行乎。颙得书矍然而悟。此论遂传于世。 林长八尺。词音清彻。还高昌而化。寿七十九。著二谛论杂心记并解十二门论中论等。
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五
释智林。高昌人。初出家为亮公弟子。幼而崇理好学。负帙长安振锡江豫。博采群典特善杂心。及亮公被摈。弟子十二人皆随之岭外。林乃憩踵番禺。化清海曲。至宋明之初。敕在所资给发遣下京止灵基寺。讲说相续禀服成群。申明二谛义有三宗不同。时汝南周颙又作三宗论。既与林意相符。深所欣迟。乃致书于颙曰。近闻檀越叙二谛之新意。陈三宗之取舍。声殊恒律。虽进物不速。如贫道鄙怀。谓天下之理唯此为得焉。不如此非理也。是以相劝速著纸笔。比见往来者闻作论已成。随憙充遍特非常重。又承檀越恐立异常时干犯学众。制论虽成定不必出。闻之惧然不觉兴卧。此义旨趣似非初开。妙音中绝六十七载。理高常韵莫有能传。贫道年二十时。便忝得此义。常谓藉此微悟可以得道。窃每欢喜无与共之。年少见长安耆老。多云。关中高胜乃旧有此义。当法集盛时。能深得斯趣者。本无多人既犯越常情。后进听受便自甚寡。传过江东略无其人。贫道捉麈尾以来四十馀年。东西讲说谬重一时。其馀义统颇见宗录唯有。此途白黑无一人得者。贫道积年乃为之发病。既痾衰末命加复旦夕西旋。顾惟此道从今永绝不言。檀越机发无绪独创方外。非意此音猥来入耳。且欣且慰实无以况。建明斯义使法灯有终。始是真实行道第一功德。虽复国城妻子施佛及僧。其为福利无以相过。既幸以诠述。想便宜广宣使赏音者见也。论明法理当仁不让岂得顾惜众心以夭奇趣耶。若此论已成遂复中寝。恐檀越方来。或以此为巨障。往言恳。然非戏论矣。想便写一本为惠。贫道赍以还西使处处弘通也。比小可牵。故入山取叙深企付之。颙因出论焉。故三宗之旨传述至今。林形长八尺天姿瑰雅。登座震吼谈吐若流。后辞还高昌。齐永明五年卒。春秋七十有九。著二谛论及毗昙杂心记。并注十二门论中论等。

人物简介

高僧传·卷第十三 唱导
释道儒。姓石。渤海人。寓居广陵。少怀清信慕乐出家。遇宋临川王义庆镇南兖。儒以事闻之。王赞成厥志。为启度出家。出家之后蔬食读诵。凡所之造皆劝人改恶修善。远近宗奉遂成导师。言无预撰发向成制。元嘉末出都止建初寺。长沙王请为戒师。庐承相伯仲孙等。共买张敬儿故庙为儒立寺。今齐福寺是也。儒以齐永明八年卒。年八十一。时闲心寺有释僧喜。亦善唱说。振誉于宋末齐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生杨氏。河东人。少好学。能求师于万里之外。元嘉中。过江住吴兴武康小山寺。迹不涉人间者。十有九年。太明六年。诏郡以礼致京师。与道猷同止新安寺。讲顿渐二悟义。降跸临筵。百辟陪从。九年著涅槃法华大品胜鬘等疏。元徽中殁。寿七十六。
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四
释法瑶。姓杨。河东人。少而好学寻问万里。宋景平中来游兖豫。贯极众经。傍通异部。后听东阿静公讲。众屡请覆述。静叹曰。吾不及也。元嘉中过江。吴兴沈演之特深器重。请还吴兴武康小山寺。首尾十有九年。自非祈请法事未尝出门。居于武康每岁开讲。三吴学者负笈盈衢。乃著涅槃法华大品胜鬘等义疏。大明六年敕吴兴郡致礼上京。与道猷同止新安寺。使顿渐二悟义各有宗。至便就讲。銮舆降跸百辟陪筵。珍年虽栖暮。而蔬苦弗改。戒节清白。道俗归焉。宋元徽中卒。春秋七十有六。时宋熙有昙瑶者。善净名十住及庄老又工草隶。为宋建平宣简王宏所重也。
释道亮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不知何许人。住京此北多宝寺。悟解绝伦。神观英特。然性刚忤物。元嘉末。被徙南越。时人讥其不能保身。亮曰。业景可逃乎。与弟子智琳等十二人。留广州。六年讲授众经。化行岭外。大明中。还止京师。法席复盛。著成实义疏八卷。太始中殁。寿九十九。 同时有沙门静林慧隆。俱有道行。林善涅槃经。隆尝卧疾。有送和剂。至者云。秣陵令所送。授已忽不见。隆服之即愈。盖神授也。
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四
释道亮。不知何许人。住京师北多宝寺。神悟超绝容止可观而性刚忤物遂显于众。元嘉之末被徙南越。时人或讥其不能保身。亮曰。业理所之特非人事。于是命侣宵征南适广州。弟子智林等十二人随之停南六载。讲说导众化陶岭外。至大明中还止京兆。盛开法席。著成实论义疏八卷。宋太始中卒。春秋六十有九。时多宝寺复有静林慧隆。林善大涅槃经。为宋孝武所器敬。隆亦善众经及数论。又苦节通灵。隆患心气积时。夜有非人送汤云。秣陵令所送。授器已奄然不见。隆取一服所苦即瘳。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西凉人。史失其氏。学三藏九部。大小数论。皆精思洞彻。尤善成实。名重讲席。元嘉二十六年。至京师止东安寺。宋明帝特加敬礼。建寺于建阳门外。以猛为纲领。以皇兴名寺。每讲授。帝亲临幸。公卿毕集。施与甚厚。元徽三年殁。寿六十五。
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四
释道猛。本西凉州人。少而游历燕赵备瞩风化后停止寿春。力精勤学。三藏九部大小数论皆思入渊微无不镜彻。而成实一部最为独步。于是大化江西学人成列。至元嘉二十六年。东游京师止于东安寺。复续开讲席。宋太宗为湘东王时。深相崇荐。及登祚倍加礼接。赐钱三十万以供资待。太始之初帝创寺于建阳门外。敕猛为纲领。帝曰。夫人能弘道道藉人弘。今得法师非直道益苍生。亦有光于世望。可目寺为兴皇。由是成号。及创造功毕。敕猛于寺开讲成实。序题之日帝亲临幸。公卿皆集。四远学宾负帙齐至。猛神韵无忤吐纳详审。帝称善久之。因有诏曰。猛法师风道多济。朕素宾友。可月给钱三万令吏四人白簿吏二十人车及步舆各一乘。乘舆至客省。猛随有所获皆赈施贫乏营造寺庙以宋元徽三年卒于东安寺。春秋六十有五。后有道坚慧鸾慧敷僧训导明。并止兴皇寺。义学之誉抑亦次焉。
释法慧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生夏侯氏。不知何许人。持律甚严。隐禹穴天柱峰。诵法华经。足不履人间者三十年。为汝南周颙所师礼。王公贵人。得一识面。为一时美谈。终于所居云。
高僧传·卷第十二 诵经
释法慧。本姓夏侯氏。少而秉志精苦律行冰严。以宋大明之末。东游禹穴隐于天柱山寺。诵法华一部。蔬食布衣。志耽人外。居阁不下三十馀年。王侯税驾止拜房而反。唯汝南周颙以信解兼深。特与相接。时有慕德希礼。或因颙介意。时一见者。以齐建武二年卒于山寺。春秋八十有五。时若耶悬溜山有姓昙游者。亦蔬食诵经。苦节为业。
释法全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比丘尼传·南齐
法全本姓戴。丹阳人也。端庄好静雅勤定慧。初随宗瑗博综众经。后师审隐遍游禅观。昼则披文远思。夕则历观妙境。大乘奥典皆能宣讲。三昧秘门并为师匠。食但蔬菜衣止蔽形。训诱未闻奖成后学。听者修行功益甚众。寺既广大阅理为难。泰始三年众议欲分为二寺。时宝婴尼求于东面起立禅房更搆灵塔。于是始分为东青园寺。升明二年婴卒。众既新分人望未缉。乃以全为寺主。于是大小爱悦情无纤介。年八十三。隆昌元年卒。时寺复有净练僧律慧形。并以学显名也。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出任氏。河内人。谨厚。少为沙门。博究诸经。特妙律部。何尚之仰其风。建法轮寺迎居之。自魏虏废教之后。中州戒法遣缺。道与其徒十馀辈。至虎牢。集洛秦壅豫五州道士。会于引水寺。讲授律部之全。道之力也。久之至京师。王奂出镇湘州。载与俱。遂殁。寿七十三。
高僧传·卷第十一 明律
释志道。姓任。河内人。性温谨。十七出家止灵曜寺。蔬素少欲。六物之外略无兼畜。学通三藏尤长律品。何尚之钦德致礼。请居所造法轮寺。先时魏虏灭佛法。后世嗣兴而戒授多阙。道既誓志弘通不惮艰苦。乃携同契十有馀人。往至虎牢。集洛秦雍淮豫五州道士。会于引水寺。讲律明戒更申受法。伪国僧禁获全道之力也。后还京邑。王奂出镇湘州。携与同游。以永明二年卒于湘土。春秋七十有三。时京师瓦官寺又有超度者。亦善十诵及四分。著律例七卷云。
释邵硕 朝代:南朝宋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康居人。奓口大目。状如狂。所至小儿。得侮慢之。时时从酒徒。入市酣饮酒徒多推挤之使去不去。则谩与饮。无所较。然见佛像则百拜。悲叹流涕。生三男二女。大男名慧生为沙门。硕后亦为沙门。号硕公。出入经行。不问夜旦。意欲为之则往。游益部诸县。皆以滑稽言事。发人欢笑。而劝以善。因家家喜之。硕至而地卧。则其家有死祸。从乞细席。卧则有生儿之喜。四月八日成都迎像。硕尝于众中。匍匐弄师子。伎以自效。是日亦有见之𮠁县者。盖分身云。刺史萧慧开刘孟明并敬事之。孟明尝使二妾。衣男子衣。给侍公左右。公遽为韵语以却之。曰宁乞美酒过残岁。不能年老做夫婿。孟明长史沈仲玉改鞭杖格硕曰。天地嗷嗷从此起。若除此格。得刺史。仲玉闻而除之。及孟明卒。仲玉行州事。元徽元年九月一日。语岷山通云沙门法进曰。我死可露骸松下。然两脚须著履。进从之。已而化。舁其尸露之。明日往视失所在。俄有自𮠁县来者。曰昨见公行市中。一脚著履。曰为我语进公。小儿辈欺我。止予我只履。进惊问沙弥。沙弥曰。舁尸时一履堕。行急不及系也。
神僧传·卷第四
沙门邵硕。康居国人。与志公最善。出入经行不问夜旦。意欲求之则去。游益州以滑稽言事能发人欢笑。因劝以善。家家喜之。至人家眠地者。家必有死。就人求细席者必有小儿亡。时咸以此为谶。至四月八日成都行化。硕于众中作师子形。尔日郫县亦言见硕作师子形。乃悟分其身也。刺史萧慧开及刘孟明。皆挹事之。孟明以男子衣衣二妾。试硕云。以此二人给公为左右可乎。硕为人好韵语。乃谓明曰。宁自乞食以清宴不能与阿夫竟残年。后忽著布帽诣明。少时明卒。先是孟明长史沈仲玉改鞭杖之格严重常科。硕谓玉曰。天地嗷嗷从此起。若除鞭格得刺史。玉除之。及明卒仲玉果行州事。是年九月将亡。谓沙门法进曰。愿露骸松下然脚须著屐。进诺之。已而化。舁其尸露之。明日往视失所在。俄有自郫县来者曰。昨见硕公著一屐行市中。曰为我语进公。小儿见欺止为我只屐。进惊问之沙弥。答曰。舁尸时一屐堕。行急不及系也法愿。
高僧传·卷第十 神异下
邵硕者。本姓邵。名硕。始康人。居无常所恍忽如狂。为人大口眉目丑拙。小儿好追而弄之。或入酒肆同人酣饮。而性好佛法。每见形像无不礼拜赞叹悲感流泪。硕本有三男二女。大男惠生者亦出家。硕以宋初亦出家入道。自称硕公。出入行往不择昼夜。游历益部诸县。及往蛮中。皆因事言谑协以劝善。至人家眠地者。人家必有死。就人乞细席必有小儿亡。时人咸以此为谶。至四月八日成都行像。硕于众中匍匐作师子形。尔日郡县亦言见硕作师子形。乃悟其分身也。刺史萧惠开及刘孟明等。并挹事之。孟明以男子衣衣二妾。试硕云。以此二人给公为左右可乎。硕为人好韵语。乃谓明曰。宁自乞酒以渍咽。不能与阿夫竟残年。后一朝忽著布帽诣孟明。少时明卒。先是孟明长史沈仲玉。改鞭杖之格严重常科。硕谓玉曰。天地嗷嗷从此起。若除鞭格得刺史。玉信而除之。及孟明卒仲玉果行州事。以宋元徽元年九月一日卒岷山通云寺。临亡语道人法进云。可露吾骸急系履著脚。既而依之。出尸置寺。后经二日不见所在。俄而有人从郫县来。过进云。昨见硕公在市中一脚著履漫语云。小子无宜适失我履一只。进惊而检问沙弥。沙弥答云。近送尸出时怖惧右脚一履不得好系。遂失之。其迹诡异莫可测也。后竟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