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二
释道富,字了然,钱塘人也。妙岁离尘,始习经论。朗然明彻,不滞于怀。长事游参,名山耆宿,多所印契,声誉攸畅。嘉靖时,奉剳付来主净慈。至则修葺山门,整理颓废。粗有端绪,而海氛不靖。倭寇日炽,遂围杭城。巡抚李天宠将废楼钟以为兵器,且欲焚寺,恐屯倭冠。富闻之,抱寺敕泣于辕门,以求庇护。巡抚卒为感动,因之获免。先是昭庆寺已罹灾燹,折毁之命,势将及净慈,非富之精诚泣恳,不同付劫灰者几希。当哭请时,人多危之,咸谓:“兵戎大事,况禦外寇,国土不存,钟于何有。抚军生杀在手,不幸而犯其怒,责以贻误戎机,罪且不赦,可奈何乃。”富振励直前,以为“无钟是无寺,无寺是无僧无佛也。吾宁舍身,以饵虎口耳!虽白刃可蹈,百折不回也。矧哀而求之者,未必即罪,罪亦末必即死乎!”及请之而得,人又感称:“富具大愿力,真勇智,非庶几徼倖者,所能企及也。”
释道相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六
释道相,字契真。姓杨氏,岢岚人。年十三,依芦芽远公披剃,行脚至五台,习讲师子山窟,禁閟三载。出而过代,士民留居北斗宫,久之不乐,曰:“吾侍佛者也,而习见酒肉,乌乎可?”欲辞之,士民感其行谊,为辟净域,造僧房,颜曰“七佛”。时明万历十七年也。相复自誓,足不踰阃者十馀年,晨钟暮梵,勤读大藏,以此终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 【介绍】: 明僧。浙江嘉兴人,俗姓孙,字道可。早孤,出家于长水广福寺。后结茅嘉兴之白苧村水芝庵,读书谈道。兼工诗法。与性𣻢同编《古今禅藻集》,网罗颇富。另有《蕉上编》、《香乐团草》等。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正勉,字道可,嘉兴人。祝发于长水广福寺,后结茅郡之白苧村水芝庵。读书谈道,儒典梵筴,靡不淹贯。独苦心于诗理,出句简冷不袭浮绮。卒于天启辛酉。有《蕉上编》、《香牙团草》、《古今禅藻集》。谭埽庵取黄叶水芝两稿梓之,题曰《长水两僧诗》。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四七
道丘(一五八六—一六五八),字离际,晚号栖壑。顺德人。俗姓柯。开山云顶,因号云顶和尚。从碧崖剃染,礼法性寺寄庵大师受圆具戒。后访六祖新州故址,道经端州,入主法庆云寺,为鼎湖开山之祖。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僧。广东潮阳人,俗姓林,字木陈。年二十弃诸生为僧,继密云悟和尚之后,主浙江天童寺。顺治十六年,徵召至京,封弘觉禅师。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号木陈。潮州林氏子匡庐薙染。依悟和尚天童座下。掌记室有年。受请继席。僧问。如何是天童境。师曰。廿里松关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閒移拄杖松根立。笑问客从何处来。曰向上宗乘事若何。师曰。看脚下。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师曰。你吃粥也未僧拟议。师曰。诸佛过去久矣。上堂。释迦老子道。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古德道。才入思惟。便成剩法。且道名字既同。因甚么有利有害。红粉易妆端正女。无钱难做好儿郎。示众云。有一人三头八臂。有一人无背无面。同到天童门下。且道安下那个即是。一晚入堂。大叫曰。适来栏中不见了牛。普请诸人把火上山寻牛去。众愕然。一僧才出。师便归方丈。常举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话颂曰。草鞋踏遍江南雪。归看庐山石上云。却笑閒身犹未老。寻梅几度出松门。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道忞,字木陈,号梦隐,潮阳林氏子也。薙染于匡庐开元先若昧明,受戒具于悯山。清顺治时,赐号“弘觉禅师”,更寺名曰“弘法”,锡以敕印,赉予甚盛。敕曰:“朕惟佛会拈华,妙心传于迦叶。禅行面壁,宗旨付于神光。六叶既敷,千华竞秀。荫法云于真际,火宅晨凉。耀慧日于康衢,重昏夜晓。以至眴目扬眉,擎拳举指,皆合宗门之妙谛,得教外之灵机。诚非他学可知,亦岂意生所度。眷言道行,冀觌高踪,实悟真如,必先玄觉。咨尔禅僧道忞,嗣法天童,传宗临济。克證无生之旨,机自玄明。允通向上之关,悟称真谛。尝稽载籍,祈会性真,间览玄文,深嘉妙义。故时于听政之暇,询尔以法道之微。乃名言之不繁,克随机而得解。玄关幽键,感即能通。遥源浚波,酌之不竭。传一镫于种智,了万法于真空。广量出于凡心,元明踰于宿学。引之于有,高谢四流。推之于无,俯弘六度。信乎凡之可以證圣,惟觉足以悟迷。非同测海窥天,固已登堂入室。堪主法门之席,允称禅众之尊。是用封尔为弘觉禅师,锡之敕印。于戏!慈周万有,大身遍于十方。利济四生,本觉超乎三世。俾举代咸登仁寿之域,在随方而启般若之门。其益懋尔勤修,庶弘开夫正梵。式承嘉命,丕阐宗风。钦哉!”以康熙甲寅六月示寂,寿七十又九,荼毗,顶骨五采,齿无损痕,塔于平阳黄龙峰下。所著有《纪年》、《专谱》、《语录》、《诗文集》及《北游录》。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道雄,字星朗,号丹霞,漳州龙溪人,明进士,天启时有部郎擢守某郡,恶魏珰乱政,挂冠去为僧,顺治二年住持庐江冶父山,于康熙十二年圆寂,寿七十六岁。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道援,字汝航,福建陈氏子。年十五丧母,遂弃家野服,叩法博山大师。已至天台高明寺,阅台宗三大部,博通教典,卓锡于杭之横山。崇祯庚辰,马讷庵陆逊斋延至平湖。乙酉,返横山。后复以冯兼山之招,偕其法嗣梦破,憩息耘庐宝云林二十馀年,竟示寂于此。有诗文语录行世。
释道霈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四
道霈,字为霖,建安丁氏子。出家白云寺,参闻谷密云,𠪾诸讲肆。后得法于贤,撰述甚富,有《语录》行世。寂于康熙壬午,寿八十有八。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道枢,仁和人。通天台教,笃志静业,不亲世缘,尝梦神僧偕登玉屏峰顶。顺治十三年六月微疾,语众曰:“吾夜梦神僧趋而来,岂昔之登玉屏峰者耶?”人静时忽见幡盖盈空,莲花布地,即诵经讽佛,安详而逝,颜色不变,异香郁然。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道仁,字惟诚。姓郑氏,福唐人。父玉立,母吴氏。将诞之夕,祥光满室,邻里异之。幼而失怙,养于舅氏。仁体貌清俊,举止端凝。毁齿之岁,便厌火宅,其种性然也。年十三,礼福唐灵岩良真出家,左右服勤,无间寒暑。随真入黄檗祖山,而福严费隐方开法席,仁祝发入堂。时祖席重光,英俊云集。有西堂时恒师,解行兼优,通内外典,仁常亲炙,奉为楷模,而默究本分,晨宵无间。因参赵州衫子䛡,久碍胸次,一夕经行堂中,举头见琉璃灯将灭复明,瞥然有省,遂颂曰:“赵州用处天然别,提起布衫重七斤。只是寻常家里物,令人千古乱纷纷。”即书呈费,费颔之,自是益加奋厉。受具后,云峰亘来继主席,见仁弥加器重,勉以法语,随众入堂,屡受钳锤。生平所得,涣然若释,虽久往檗山,几阅炉鞴,而脚跟脱落,实在此际。洎亘迁罗山,至住漳之报劬广严,仁皆殚力辅赞,众咸皈仰。庚寅岁,始承属付,应青山之请。丙申游金浦,有懒云上人请居梁山白云洞,丁酉,重兴清泉岩。亘命专使,赍赠源流法衣。庚子冬,受总镇王公敏斋请,出世兴教万寿禅寺。寺自唐妙应开辟以来,已𠪾千载,香烟灰冷,钟梵无音。仁来莅止,道风远播,四众云臻,数年间佛殿、法堂、山门、廊庑,一以新之,而金像夹辉,华丽胜昔,虽曰檀护倾输,亦仁之德诚感孚,有以致之也。癸丑秋,偕众游月江,归而示疾,日以耗损,缁素踵至,勉以精诚。自来知好,修书言别,若话平生。临化之夜,呼行者汎埽曰:“吾将行矣。”弟子元升问末后一句。仁曰:“踏遍周沙界,脱体月明前。”曰:“毕竟向何处去?”仁曰:“何处不风光。”遂奄然而寂,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也。塔于青泉之左,释超弘为之铭。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三
释道足,字大藏。姓韩氏,昆明人也。年十六投鸡足祝发,师事兰宗。受具于野愚,愚导之参学。时江淮间法席之盛,无如金粟博山。乃首谒金粟,颇邀奖劝。继归博山,勤研数载,遂获證许。但博山道范崇高,法门严峻,不轻付授,而身后留六偈,传六弟子,道足其一也。明季中原荒乱,避地百粤,阐化蛮服。时尚书熊文灿聆其清问,迎之东粤,主七星岩。已而归滇,复栖鸡足。癸巳,蜀王入山访求高行。或贸然应召,王问:“达摩面壁作么生?”僧答不称,将毁其寺。后闻寺有道足,我法双空。欲相證明,召之不赴,枉驾就之。复举前问,道足应声曰:“待个英雄来触机。”王即下拜曰:“是吾师也。”法以不灭。清康熙初,主昆明白衣庵。庚戊七月二日示微疾,与诸弟子诀别,申言明心见性之旨甚悉。鸡既鸣,端坐,索茗再饮而终。龙眠方咸亨为之序录,方孝标铭其塔。
释道瑞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又知止道瑞者,广安王氏子,亦参密云而有悟者也。年十六时,依邑中奉圣寺惟远得度,尝赴讲席闻《楞严》七处微心之旨,顿起疑情,发志参方,数礼名德,谒语风于径山,叩密云于天童,时密年已七十矣。龙象威仪,棒喝如雨。一日于众中出,问曰:“何如是木人看花鸟?”密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因之有省。退而游普陀诸胜,复归奉圣掩关三年。时闻象崖演法五龙,乃出而往叩,象曰:“闻道汝南方去来?”道瑞曰:“江山虽有别,古镜甚分明。”象曰:“带得何物来?”道瑞展两手相示,象诺之。后付法源,有一镫分点百千镫之嘱。遂于诸方开导,弘布宗乘。顺治癸巳,至滇居曲靖东山报恩寺,禅声懋鬯,道骨凛然。后于迤东及会城重兴古刹十馀所。至康熙壬戌六月十日,乃举拂说偈曰:“临末稍头一句子,十方诸佛口难宣。老僧露个真消息,凡圣从兹识本源。”语毕,掷拂泊然而化。舁归交水龙华寺,荼毗,阴云四合,雨似倾盆,俄而八表开霁,送者数千人,悦泽而归。塔于寺右,其上火光夜明,旬日方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僧。江苏上元人,字石庄。出家于江宁承恩寺,曾为三贤寺住持,淮阴湛真寺方丈。工画,善吹洞箫,其徒西崖、竹堂(吴霁)、古涛皆以画名。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五
道贤,字放眉,号寄庵,徽州人,本姓苏。兴化黎庵僧。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端文,字道揆,海宁人。建隆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