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2,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度牒
香积
云窗
道气
云房
灵踪
功行
云游
天师
云冠
破戒
道侣
俗姓
点化
道源
《國語辭典》:度牒  拼音:dù dié
旧时官府发给合法出家人的證明文件。源于唐代,沿用到清代。上载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名以及官署关系者的连署,僧尼以此牒为身分凭證,可免徭役。也称为「戒牒」。
《漢語大詞典》:香积(香積)
(1).佛号。
(2).指佛国、佛寺。 唐 刘长卿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诗:“早晚来香积,何人住 沃洲 ?” 清 吴伟业 《过中峰礼苍公塔》诗之二:“鸟啼香积散,花落影堂孤。”
(3).指僧道的饭食。 宋 范成大 《老陈道人自云梦被召作地上主者又常受一贵家供祝之曰他日必来吾家作儿戏赠小颂》诗:“幸有千门香积供,不如随喜去罗斋。” 宋 陆游 《病中遣怀》诗:“菘芥煮羹甘胜蜜,稻粱炊饭滑如珠。上方香积寧过此?惭愧天公养病夫。”
(4).香积厨的省称。《西游记》第九三回:“那僧道:‘荒山十方常住,都可随喜;况长老东土神僧,但得供养,幸甚。’ 三藏 谢了,随即唤他三人同行。过了迴廊香积,径入方丈。”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又何苦费时日,丧精神,劳僕夫之筋骨,减香积之法食,而登降上下为耶?”
《漢語大詞典》:云窗(雲牕)
见“ 云窗 ”。
《漢語大詞典》:道气(道氣)
(1).僧道修行的功夫。 唐 白居易 《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诗:“从哭 李 来伤道气,自亡 元 后减诗情。” 宋 惠洪 《食菜羹示何道士》诗:“鲜肥增恶欲,腥膻耗道气。”《西游补》第一回:“ 行者 暗笑道:‘老和尚平日有些道气,再不如此昏倦。’”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三:“你的道气不浅,盼你别把自己耽误了。”
(2).超凡脱俗的气质。 南朝 陈 徐陵 《天台山馆徐则法师碑》:“法师萧然道气,卓矣僊才。” 唐 杜甫 《过南邻朱山人水亭》诗:“看君多道气,从此数追随。” 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鹦鹉事相同:“ 武后 所放鸚鵡有道气, 高宗 所放鸚鵡有义气。”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往河南学者幕》诗之二:“文字真詮近,鬚眉道气浓。”
摄气运息。古代的一种养生术。《西王母传》:“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化生万物。”
《國語辭典》:云房(雲房)  拼音:yún fáng
称僧道所居的房室。唐。刘得仁 山中寻道人不遇诗:「石路特来寻道者,云房空见有仙经。」
《漢語大詞典》:灵踪(靈蹤)
(1).指佛的庄严妙相。 唐 王勃 《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由是 鹿园 层敞,象教旁流,宣妙奬於希夷,范灵踪於显晦。” 五代 齐己 《题玉泉寺》诗:“胜景饱於閒采拾,灵踪销得正思量,时移两板成尘跡,犹挂吾师旧影堂。”
(2).指神灵。 刘师培 文说·宗骚:“ 荆楚 之俗,敬天明鬼,故《神女》作赋,《山鬼》名篇,仰古贤於 彭咸 ,弔灵踪於 河伯 。”
(3).指僧道的足迹。 唐 孟郊 《送萧炼师入四明山》诗:“静言不语俗,灵踪时步天。” 南唐 李中 《赠东林白大师》诗:“ 虎溪 久驻灵踪,禪外诗魔尚浓。”
(4).借指僧道足迹所履之处。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一:“大小三峯次 九华 ,灵踪今尽属 何 家。”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我闻名山洞府三十六,一一灵踪纪真籙。”
(5).犹墨宝。宝贵的墨迹。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伊人秉兹图,顾眄择所从,而我何为者,开颜捧灵踪。”
(6).敬称道士的手迹。 清 厉鹗 《次韵顾丈月田以罗浮竹叶符见赠》:“淋漓太平符,纠繆龙蛇绕,至今留灵踪,叶叶出意表。”
《漢語大詞典》:功行
(1).功绩和德行。后汉书·杨震传:“今 瓌 无佗功行,但以配阿母女,一时之间,既位侍中,又至封侯。” 唐 韩愈 《科斗书后记》:“天下之欲铭述其先人功行,取信来世者,咸归 韩氏 。” 宋 欧阳修 《〈江邻几文集〉序》:“余窃不自揆,少习为铭章,因得论次当世贤士大夫功行。”
(2).僧道等修行的功夫。 唐 吕岩 《五言》之十五:“二十四神清,三千功行成。”《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司花女 道:‘ 秋先 ,汝功行圆满,吾已申奏上帝,有旨封汝为护花使者,专管人间百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陶松云:“吾弟子三十餘人,皆在下界,汝其一也。今命汝以度人为功行,汝其慎之!”
《國語辭典》:云游(雲游)  拼音:yún yóu
行踪无定,任意遨游。多指僧、道、尼等的游历。《三国演义》第二七回:「贫僧此处难容,收拾衣钵,亦往他处云游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庵里有五个后生尼姑,其中只有一个出色的,姓王,乃是云游来的,又美丽,又风月。」也作「云游」。
《國語辭典》:云游(雲遊)  拼音:yún yóu
行迹无定,任意遨游。多指僧、道、尼等的游历。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后数日,告我归牛头山,扁舟汎淮,云游南国,不复再遇。」《老残游记》第二○回:「听说先生同青龙子长相往来,近来知道他云游何处吗?」也作「云游」。
《國語辭典》:天师(天師)  拼音:tiān shī
1.天子的军队。《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与匈奴南单于呼完厨……霆奋席卷,自寿春而南。」
2.东汉张道陵传五斗米教,其门徒尊称为「天师」。其后世子孙受元世祖之封,世代以天师为名号,世称「张天师」。
《漢語大詞典》:云冠(雲冠)
(1).像帽子一样盖覆在上面的云。 晋 陆机 《拟青青陵上柏》诗:“飞阁缨虹带,曾臺冒云冠。”
(2).僧道或隐者的帽子。 晋 陆机 《赠潘尼》诗:“舍彼玄冕,袭此云冠。遗情市朝,永志丘园。”《水浒传》第五九回:“﹝ 朱武 ﹞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 干王 ﹞一时解了龙袍角帽,改换云冠便服。”
(3).高帽。旧唐书·音乐志二:“《景舞乐》,舞八人,花锦袍,五色綾袴,云冠,乌皮靴。” 明 袁宏道 《大人寿日戏作》诗:“白马繫垂杨,云冠高峨峨。”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银杏》:“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
《國語辭典》:破戒  拼音:pò jiè
1.一种习惯戒除后,又重新回复那习惯。如:「你不是戒了烟,怎么今天就破戒?」
2.佛教徒的行为,违反其所受戒律,称为「破戒」。
《漢語大詞典》:道侣
僧道指一起修行、修炼的同伴。 唐 钱起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诗:“孤烟出深谷,道侣正焚香。” 明 冯梦龙 《风流梦·谋厝殇女》:“情愿跟随道侣,共事焚修。”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僧三世报:“吾前世 河南 僧也,与道侣某同居,吾有三十金,彼请贷之,不许。遂中夜劫金及度牒而逃,又杀吾以灭口。”
《漢語大詞典》:俗姓
(1).僧道出家前的本姓。世说新语·德行“ 桓常侍 闻人道 深公 者”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僧 法深 ,不知其俗姓,盖衣冠之胤也。”
(2).僧道出家前以……为姓。 唐 道宣 续高僧传·唐京师清禅寺沙门释慧赜:“释 慧賾 ,俗姓 李 , 荆州 江陵人 。” 范文澜 《唐代佛教·禅宗》:“ 道标 俗姓 秦 ,是 南朝 大族,祖先都是儒生,有名乡里。”
《國語辭典》:点化(點化)  拼音:diǎn huà
1.以法术变化事物。《西游记》第二一回:「他既奉法旨暗保师父,所以不能现身明显,故此点化仙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学生家事虽寒,数千之物还尽可办。若肯不吝大教,拜迎到家下点化一点化,便是生平愿足。」
2.指点教化。《朱子语类。卷一三六。历代三》:「纯夫议论,大率皆只从门前过。资质极平正,点化得,甚次第,不知伊川当时如何不曾点化他。」明。贾仲名《升仙梦》第四折:「我奉上仙法旨特来点化,先教你为人,后教你成仙。」
3.变化,别出新意。《朱子语类。卷七。小学》:「古人于小学存养已熟,根基已深厚,到大学,只就上面点化出些精彩。」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
《漢語大詞典》:道源
(1).僧道以为,佛教、道教的经义是事物的本源,故称。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三:“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唐 柳宗元 《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今有释 文畅 者,道源生知,善根宿植,深嗜法语,忘甘露之味,服道 江 表,盖三十年。”
(2).知识之源。 唐 李翰 《难进论》:“或以小人所长,乘以君子所短,或以己所未达,不信人所能然,则道源蔽而不通,心境旷而不接。辨虽博万物,不能释其疑辞,智虽络天地,不能效其长策。”
谓引水出流。 宋 欧阳修 《会圣宫颂》:“巍峩穹崇,奠京之东,有山而崧,奫沦道源,匯流而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