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3
词典
1
分类词汇
51
佛典
1
共51,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戒坛
一夏
皂白
僧俗
黑衣
僧众
大夜
化主
僧侣
缁白
律行
界尺
铁钵
玄流
顺世
《國語辭典》:
戒坛(戒壇)
拼音:
jiè tán
佛教用语。僧徒传戒之所。唐。白居易〈大唐泗州开元寺临坛律德徐泗濠三州僧正明远大师塔碑铭序〉:「乃升讲座,乃登戒坛。」
分類:
僧徒
《漢語大詞典》:
一夏
(1).一个夏季。 汉
王充
《
论衡·顺鼓
》
:“其遭若 尧 、 汤 之水旱,犹一冬一夏也。” 宋
戴复古
《织妇叹》
诗:“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2).僧徒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静修之期,谓之一夏。佛经中称为安居。见
《
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安居
》
。
分類:
僧徒
夏
四月
日至
七月
十五
静修
修之
《國語辭典》:
皂白(皁白)
拼音:
zào bái
黑白。比喻事情的是非原委。「皂」文献异文作「皂」。《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句下汉。郑玄。笺:「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不是鬼疾言个皂白,怎地得却回来?」
分類:
佛教
僧徒
和俗
俗人
衣黑
衣白
《國語辭典》:
僧俗
拼音:
sēng sú
僧侣与一般民众。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三日之送出,伽蓝尽皆焚烧,僧俗寸斩,不留一个。」
分類:
僧俗
僧徒
《國語辭典》:
黑衣
拼音:
hēi yī
1.黑色衣服。《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居玄堂左个,……衣黑衣,服玄玉。」
2.王宫卫士。因著黑衣,故称。《战国策。赵策四》:「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官。」
3.僧衣或僧人。教外之人因僧侣常著黑袈裟,故称僧侣为「黑衣」。
分類:
黑色
黑色衣服
色衣
僧
衣服
僧徒
王宫
衣黑
宿卫
袈裟
黑衣
宫廷
侍卫
《漢語大詞典》:
僧众(僧衆)
众僧徒。
《
魏书·释老志
》
:“但天下初定,戎车屡动,庶事草创,未建图宇,招延僧众也。”
《
宋书·萧惠开传
》
:“寺众既立,自宜悉供僧众。”
《水浒传》
第六十回:“ 晁盖 下马,入到寺内,见没僧众。”
《
儒林外史
》
第四回:“就在 胡老爹 面前托僧官去约僧众,并备香蠋、纸马、写疏等事。”
分類:
僧众
僧徒
《國語辭典》:
大夜
拼音:
dà yè
1.形容人死后,从此长眠不醒。南朝梁。
王僧孺
〈
从子永宁令谦诔
〉:「昭涂长已,大夜斯安。」
2.佛教称僧人死后火葬的前夜为「大夜」。
分類:
佛教
长夜
黑夜
僧徒
深沉
长眠
火葬
地下
夜色
前夜
《漢語大詞典》:
化主
(1).教化之主。佛家对佛的称谓。
《维摩诘经·佛目品》
:“随其心浄,则一切功德浄。” 后秦 维摩罗什 注:“具下三浄,则与化主同德,故曰一切浄也。”
《维摩诘经问疾品变文》
:“往 毗耶 ,辞化主,逡巡即是登途去。”
(2).佛家指掌管化缘的僧徒。
《
古尊宿语录
》
:“诸方化主往来多,青山緑山意如何。”
《水浒传》
第五回:“还有那管藏的唤做藏主,管殿的唤做殿主,管阁的唤做阁主,管化缘的唤做化主,管浴堂的唤做浴主,这个都是主事人员,中等职事。”
分類:
教化
佛家
指掌
掌管
化缘
僧徒
维摩
《國語辭典》:
僧侣(僧侶)
拼音:
sēng lǚ
出家人。亦指其他宗教的修道人。宋。
苏轼
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
诗二首之二:「僧侣且陪香火社,诗坛欲敛鹳鹅军。」
分類:
僧侣
佛教
僧徒
宗教
修道
道人
人员
《漢語大詞典》:
缁白(緇白)
僧俗人士。缁指僧徒,白指俗人。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
:“必欲洗濯臣民,奬导緇白。” 唐
法海
《六祖大师缘起外纪》
:“次年春,师辞众归 宝林 , 印宗 与緇白送者千餘人。” 清
龚自珍
《〈支那古德遗书〉序》
:“既写定,藏之 羽琌 之山。 支那 緇白,容有续九流、諟古今,审正变者焉。”
分類:
僧俗
俗人
人士
僧徒
《漢語大詞典》:
律行
(1).指僧徒持守戒律的行为。 南朝 梁 慧皎
《
高僧传·译经下·求那跋摩
》
:“律行从是竟,摄心缘中住。” 唐
李肇
《
唐国史补
》
卷下:“ 楚 僧 灵 ,律行高洁,而能为文。” 唐
法照
《送清江上人》
诗:“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
(2).谓僧徒按戒律实践。 明
李贽
《豫约·早晚钟鼓》
:“然声音之道原与心通,未有平素律行僧宝而鐘鼓之音不清越而和平也。”
分類:
僧徒
持守
戒律
实践
行为
《國語辭典》:
界尺
拼音:
jiè chǐ
划直线或镇纸的文具。《醒世恒言。卷二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手拿一界尺,打得先生头上一个疙瘩,通红了脸。」也称为「戒方」。
分類:
界尺
佛教
文具
僧徒
徒说
说戒
用具
间隔
隔行
行距
直线
《漢語大詞典》:
由准氏(由準氏)
界尺的别称。 宋
陶谷
《
清异录·畦宗郎君
》
:“ 欧阳通 善书,修饰文具,其家藏遗物尚多,皆就刻名号:砚石曰紫方馆……界尺曰由準氏。”
分類:
界尺
《漢語大詞典》:
铁钵(鐵鉢)
僧徒的食器。用铁制成,故称。 唐
戴叔伦
《赠行脚僧》
诗:“木杯能渡水,铁鉢肯降龙。”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
:“至今铁鉢在,当底手跡穿。”
分類:
僧徒
食器
用铁
《國語辭典》:
玄流
拼音:
xuán liú
1.黑色的水流。《文选。潘岳。西征赋》:「昔豫章之名宇,披玄流而特起。」
2.皇帝的恩泽。《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仰挹玄流,俯弘时务。」
3.僧徒。因僧侣身被缁衣,故称为「玄流」。
分類:
清水
君上
缁衣
深泉
恩泽
僧徒
《漢語大詞典》:
顺世(順世)
佛教称僧徒逝世。 前蜀
贯休
《闻无相道人顺世》
诗之三:“ 石霜 既顺世,吾师亦不住。”
《
景德传灯录·俱胝和尚
》
:“童子回首,师却竖起指头。童子豁然领解,师将顺世,谓众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禪,一生用不尽。言讫示灭。” 清
钱谦益
《〈一树斋集〉序》
:“今年春, 文孺 之徒 陈 生 迪祥 偕计吏来 北京 ,携师手书謁余,则师之顺世,又三年矣。”
分類:
顺世
佛教
僧徒
逝世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