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3
词典
1
分类词汇
51
佛典
1
共51,分4页显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释子
野衲
缁流
清众
梵众
山众
释流
淄流
梵衲
锱徒
安居
禅林
白黑
侍者
缁素
《國語辭典》:
释子(釋子)
拼音:
shì zǐ
佛教的出家人。唐。
顾况
寻僧
诗二首之二:「弥天释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独自行。」《西游记》第二九回:「小僧是唐朝释子。承我天子敕旨,前往西方取经。」
分類:
僧徒
释迦
弟子
《漢語大詞典》:
野衲
指山野中的僧徒。 元
黄溍
《过乌伤墓》
诗:“牧童昼卧看碑路,野衲春耕祭墓田。” 明
何景明
《寺僧留宿》
诗:“独吟依野衲,不寐听山泉。” 清
俞樾
《
春在堂随笔
》
卷九:“﹝ 陈第 ﹞身为名将,手握重兵,一旦弃去之,缾鉢萧疏,野衲不若。”
分類:
山野
野中
僧徒
《國語辭典》:
缁流(緇流)
拼音:
zī liú
僧徒。因僧人著黑衣,故称为「缁流」。
分類:
僧徒
僧尼
黑衣
《漢語大詞典》:
清众(清衆)
僧徒。 清
梁章钜
《
称谓录·僧
》
:“佛经呼僧曰‘清众’。”
分類:
僧徒
《國語辭典》:
梵众(梵眾)
拼音:
fàn zhòng
僧众。如:「庙中梵众齐唱佛曲。」
分類:
僧徒
《漢語大詞典》:
山众(山衆)
僧徒。
《
南史·隐逸传下·张孝秀
》
:“因去职归山,居于 东林寺 ,有田数十顷,部曲数百人,率以力田,尽供山众。” 隋炀帝
《与天台山众令书》
:“肃成灵誥,宣慰南服;山众法徒,同志为友。” 隋 智越
《舆驾幸江都宫参问起居启》
:“ 越 等早蒙垂覆,曲荷慈恩;山众常得安心,奉国行道。”
分類:
僧徒
《漢語大詞典》:
释流(釋流)
指僧徒。 唐
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
:“游手於道途市井者不知归,託足於军籍释流者不知反。”
分類:
僧徒
《漢語大詞典》:
淄流
僧徒。因僧人多穿黑衣,故称。
《金瓶梅词话》
第四十回:“是有淄流不可言,深宫大院哄嬋娟。”
分類:
僧徒
僧
黑衣
《漢語大詞典》:
梵衲
僧侣。衲,僧徒的代称。 唐
王缙
《东京大敬爱寺大证禅师碑》
:“梵衲之行,
《楞伽》
之心,密契久矣。”
分類:
僧侣
僧徒
《漢語大詞典》:
锱徒(錙徒)
僧徒。僧人衣黑,故称。錙,通“ 緇 ”。 明
祝允明
《前闻记·南京奸僧》
:“诸民惟錙徒不可尽察。”
分類:
僧徒
僧
衣黑
《國語辭典》:
安居
拼音:
ān jū
1.家居无事。《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
2.佛教用语。佛教规定于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僧尼外出,应在寺内坐禅修学,称为「安居」。参见「结夏安居」条。
分類:
安居
佛教语
安静
安逸
居住
安处
安定
定地
地生
僧徒
每年
年在
雨季
不外
外出
《國語辭典》:
禅林(禪林)
拼音:
chán lín
禅宗寺院。唐。
陈子昂
〈
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
〉:「入禅林而避暑,肃风景于中林。」唐。
常建
潭州留别
诗:「宿帆谒郡佐,怅别依禅林。」
分類:
禅林
寺院
僧徒
聚居
《國語辭典》:
白黑
拼音:
bái hēi
1.白色和黑色。《淮南子。脩务》:「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三国魏。
曹植
〈
赠白马王彪
〉诗:「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
2.比喻是非、清浊、善恶。《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刘向》:「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分類:
白黑
白色
佛教语
分清
围棋
和黍
是非
辨别
黑色
白子
善恶
俗人
人
僧徒
黑子
贤愚
清浊
相反
衣白
衣黑
事物
《國語辭典》:
侍者
拼音:
shì zhě
1.陪侍左右,供差遣的人。《国语。鲁语上》:「展禽曰:『夏父弗忌必有殃……。』侍者曰:『若有殃焉在?』」唐。李朝威《柳毅传》:「或以尺书,寄托侍者。」
2.侍奉长老的僧徒。《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陈可常在长老座下做了第二位侍者。」《董西厢》卷一:「添香侍者似风狂,执磬的头陀呆了半晌,作法的阇黎神魂荡飏。」
分類:
随侍
佛门
门中
中侍
随身
旅社
侍候
听候
女侍
长老
饭店
使唤
随从
仆役
僧徒
侍者
《漢語大詞典》:
缁素(緇素)
(1).黑和白。
《
孔丛子·公孙龙
》
:“以丝麻加之女工,为緇素青黄,色名虽殊,其质则一。”
(2).指僧俗。僧徒衣缁,俗众服素,故称。 北魏
郦道元
《
水经注·颍水
》
:“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緇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畅幽情。” 前蜀
贯休
《送郑使君》
诗:“ 东阳 緇素如何好,空向生祠祝上臺。” 宋
苏轼
《海月辩公真赞》
:“予通守 钱塘 时, 海月大师 惠辩 者,实在此位,神宇澄穆,不见愠喜,而緇素悦服,予固喜从之游。” 清
曹寅
《香阜寺种菩提子应时发芽赋以志喜》
诗:“冠盖祝釐全盛日,遶林緇素转经声。”
分類:
和白
僧俗
僧徒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