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除馑(除饉)
佛教语。指出家人。僧尼断贪欲,除六情,故称。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三:“分别功德论云:‘世人飢饉於色欲,比邱除此爱饉之飢想,故名除饉也。’”法苑珠林卷一一六:“亦復如是,放大光明,以照诸冥,上曜诸天,五百除饉,变化俱然。”
《漢語大詞典》:鼓鱼(鼓魚)
鼓和木鱼。僧尼敲打的响器。 明 宋濂 《广利禅寺碑铭》:“禪师起继芳躅,益殫志虑,当鼓鱼寂寥之时,炽然建立。”
《漢語大詞典》:偏衫
僧尼的一种服装。开脊接领,斜披在左肩上,象袈裟之类的法衣。 宋 赞宁 《僧史略·服章法式》:“又 后魏 宫人见僧自恣,偏袒右肩,乃施一肩衣,号曰偏衫,全其两扇衿袖,失祇支之礼,自 魏 始也。”《西游记》第三六回:“那众和尚,真箇齐齐整整,摆班出门迎接。有的披了袈裟,有的着了偏衫。”
《漢語大詞典》:饭鼓(飯鼓)
寺院召僧尼进食之鼓声。 宋 梅尧臣 《题松林院》诗:“木鱼传饭鼓,山衲见归僧。”
《漢語大詞典》:僧首
管理一郡僧尼事务的僧官。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佛寺﹞ 隋 曰道塲, 唐 曰寺。本朝则大曰寺,次曰院。在法,寺有寺主,郡有僧首,总称主首。”
《漢語大詞典》:袒服
即僧却崎。僧尼五衣之一。为一种覆肩掩腋衣。 唐 时亦称掩腋。 晋 慧远 《沙门袒服论》:“中国之所无,或得之於异俗,其民不移,故其道未亡,是以 天竺国 法,尽敬於所尊,表诚於神明,率皆袒服。所谓去饰之基者也。”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 董秀才 ﹞曰:‘但尝遗一袒服。’取视也,秽而无缝。”参见“ 僧却崎 ”。
分類:僧尼
《漢語大詞典》:僧却崎
梵语的译音。僧尼五衣之一。为一种覆肩掩腋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僧却崎,覆左肩,掩两腋,左开右合,长裁过腰。”原注:“ 唐 言掩腋。旧曰僧祇支,讹也。”
《國語辭典》:蓄发(蓄髮)  拼音:xù fǎ
留发。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四。武亿》:「僧尼虽不解其说,然感其诚,皆蓄发还俗。」
《漢語大詞典》:法钵(法鉢)
僧尼用于化斋盛食的钵盂。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逐日里送真经,使的奴家舌头破,血染法鉢。”
《國語辭典》:具足戒  拼音:jù zú jiè
佛教戒律之一。指比丘戒和比丘尼戒。《四分律》卷三四:「世尊告阿难:『不应授年未满二十者具足戒。』」简称为「具戒」。
《漢語大詞典》:鍊指
束香于指,以火烧灼。为僧尼修炼苦行之一。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 小娥 厚貌深辞,聪敏端特,鍊指跛足,誓求真如。”
《漢語大詞典》:僧曹
管理僧尼事务的官员,由僧人担任。魏书·释老志:“下司因习而莫非,僧曹对制而不问。其於污染真行,尘秽练僧,薰蕕同器,不亦甚歟!”
《漢語大詞典》:钵钱(鉢錢)
布施僧尼的钱财。 宋 苏辙 《杨惠之塑维摩像》诗:“真人遗意世莫识,时有游僧施鉢钱。”宋史·宗室传三·镇王竑:“妻 吴氏 为比丘尼,赐 惠浄法空太师 ,月给鉢钱百贯。”
《漢語大詞典》:褊衫
一种僧尼服装。开脊接领,斜披在左肩上,类似袈裟。 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向年间为师父娘做满月,赊了一副猪臟没钱还他,把我褊衫都当没了。”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僧还俗》:“和尚讨家婆,脱褊衫,着綺罗。”
《漢語大詞典》:斋经(齋經)
僧尼吃斋前诵念的经咒。《西游记》第二十回:“正説处,又见儿子拿将饭来,摆在桌上,道声‘请斋’。 三藏 就合掌讽起斋经。”
《漢語大詞典》:避僧
旧时谓行军出师之日,忌见僧尼。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战阵攻守·避僧:“苏氏演义曰:《鄴洛记》云 北齐 忌黑, 文宣帝 杀第七弟 上党王 涣 ,以七者漆也,属黑,又僧衣多黑,而出师决胜之辰,多所避忌, 北齐 始也。今行军出师之日,忌见僧尼者,始自 北齐 之所忌黑也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