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取经(取經)  拼音:qǔ jīng
1.佛教徒至印度求取佛经。如:「三藏取经」。
2.比喻吸取先进的经验。如:「他从美国取经回来,就自命不凡,其实那些所谓的新技术,大家早就知之甚详。」
《漢語大詞典》:法食
(1).祭祀用的食物。 汉 无名氏 《白石神君碑》:“县界有六名山: 三公 、 封龙 、 灵山 ,先得法食。”
(2).佛教语。谓僧侣依法制所用之食。 唐 道宣 《四分律行事钞·二衣总别》:“如来所著衣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吾辈登一名山,览一奇境,而自审其胸襟眼界,依然 吴下阿蒙 ,又何苦费时日,丧精神,劳僕夫之筋骨,减香积之法食,而登降上下为耶!”
《漢語大詞典》:禅道(禪道)
僧侣所修之道。亦特指禅定之道。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漢語大詞典》:山衲
(1).僧侣的衣服。 唐 马戴 《霁后寄白阁僧》诗:“久披山衲坏,孤坐石牀寒。”
(2).借指山中的僧人。 宋 梅尧臣 《冬日陪武平游西余精舍》诗:“遥看松竹深,雪屋藏山衲。” 清 黄周星 《游衡岳记》:“有山衲扶籐相御,则 观音岩 僧 碧环 也。”
《國語辭典》:喇嘛  拼音:lǎ ma
上师。为藏语blama的音译。指通过其宗派所规定修法课程且具有灌顶资格的修行者,或是被认可的喇嘛转世者。喇嘛并不一定是出家人,在西藏民间则广泛用于对任何受尊敬的僧人或法师的称呼。
《漢語大詞典》:讲会(講會)
(1).僧侣讲经说法的集会。正法华经·安行品:“唯与讲会而共从事,纵有所説,亦无所著,是为礼节。”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道安:“每讲会法聚,輒罗列尊像,布置幢幡,珠珮迭暉,烟华乱发。”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八·善胄:“通敏易悟,机达为心,预涉讲会,乐详玄极。”
(2). 宋 明 理学家学术论辩的集会,是当时书院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始于 南宋 吕祖谦 主持的 朱熹 、 陆九渊 进行论战的“鹅湖之会”。 清 朝中叶以后,讲会制度逐渐消失。明史·史孟麟传:“ 孟麟 素砥名节,復与东林讲会,时望益重。” 清 黄宗羲 《陈夔献墓志铭》:“制科盛而人才絀,於是当世之君子立讲会以通其变,其兴起人才,学校反有所不逮。”
《漢語大詞典》:卵塔
安葬佛门僧侣骨殖的无缝石塔。状如大鸟卵,故称。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七:“﹝ 王旦 ﹞性好释氏,临终遗命鬀髮著僧衣,棺中勿藏金玉,用茶毗火塟法,作卵塔而不为坟。” 宋 陆游 《哭径山策老》诗:“尘侵白拂绳牀冷,露滴青松卵塔成。”
《漢語大詞典》:法俗
(1).风俗习惯。后汉书·东夷传·濊:“耆旧自谓与 句驪 同种,言语法俗大抵相类。”《晋书·江统传》:“言语不通,贄币不同,法俗诡异,种类乖殊。”
(2).僧侣和俗人。 南朝 梁 宝唱 《〈经律异相〉序》:“大弘经教,竝利法俗,广延博古,旁采遗文。”
《漢語大詞典》:剌麻
藏语的译音。或译为“剌马”、“喇嘛”。我国藏族、蒙族对喇嘛教僧侣的尊称,意为上人、师傅。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剌麻者,华言‘无上’也。”
《漢語大詞典》:苦行僧
苦修的僧侣。常用以指极力克制欲望、物质生活非常刻苦的人。 宋 苏轼 《与元老侄孙书》之二:“老人与 过 子相对,如两苦行僧耳,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 清 曹寅 《山矾》诗:“婆娑自比 小山 桂,寂寞甘同苦行僧。” 胡乔木 《痛惜之馀的愿望》:“共产主义者不是苦行僧。我们的自我牺牲的目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不是自己(更不必说别人)的痛苦,而是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幸福。”
《漢語大詞典》:缁衲(緇衲)
僧衣。借指僧侣。 清 褚人穫 《坚瓠秘集·狡僧》:“ 万历 中宪副 李某 ,素不喜緇衲。”
分類:僧衣僧侣
《漢語大詞典》:缁袍(緇袍)
僧衣。借指僧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归憇一寺,见緇袍满座,梵唄竞作。”
分類:僧衣僧侣
《漢語大詞典》:山世
佛教语。僧侣的住处。法苑珠林卷三七:“ 晋 蒋州 大归善寺 释 慧偘 ……专释禪法,大有深悟。末住 栖霞 ,安志虚静,往还自任,不拘山世。” 元 张雨 《泰定丁卯岁沙溪元日》诗:“山世行藏本不覊, 江 东节序片帆随。”
《漢語大詞典》:译师(譯師)
翻译佛经的僧侣。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佛书初来,首有《遗教经》《四十二章》《楞伽经》,译师 汉 人,故文亦简古。”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由 年杂那古马热 任译师,翻译前此未译佛经多种。”
《漢語大詞典》:关期(關期)
僧侣坐关的期限。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那禪师关期完满出来,修斋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