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9,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曹傅
钟传( 傅 字 弱翁 )
陆傅(字 岩老 )
傅惟肖(字 应求 )
苗傅
傅拳(号 东岩山人 )
吕颐浩( 成国公 字 元直 忠穆 )
傅谅友
傅宜夫
傅谊夫
傅崧卿(字 子骏 号 樵风 )
孙傅(字 伯野、圣求 忠定 )
傅墨卿(字 国华 )
傅默(字 仲言 )
其它辞典(续上)
傅伯通曹傅
钟传( 傅 字 弱翁 )
陆傅(字 岩老 )
傅惟肖(字 应求 )
苗傅
傅拳(号 东岩山人 )
吕颐浩( 成国公 字 元直 忠穆 )
傅谅友
傅宜夫
傅谊夫
傅崧卿(字 子骏 号 樵风 )
孙傅(字 伯野、圣求 忠定 )
傅墨卿(字 国华 )
傅默(字 仲言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傅。宋饶州乐平人,字弱翁。本书生,荐为兰州推官。哲宗绍圣中,以破西夏功,进集贤殿修撰,知熙州。因诈增首虏,责监永州税,贬连州别驾。徽宗崇宁中起知河中府,历郓、瀛诸州,累官龙图阁直学士。寻坐事黜知汝州,夺学士。后复知杭州、真定、延安等州府。全宋文·卷二七八一
钟傅(一作传),字弱翁,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本书生,用李宪荐,为兰州推官。元符元年正月,以熙河兰岷路经略判官除集贤殿修撰,差权发遣熙河兰岷路经略安抚都总管司公事、兼知熙州。二年三月责监永州税,再贬连州别驾,韶州安置。崇宁中,复起知河中府,历郓、瀛、渭三州,进龙图阁直学士。复知杭州、真定、永兴、太原、延安。卒,赠端明殿学士。《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南安人,字应求。哲宗绍圣末上舍释褐,知清江县。属岁歉,发仓赈济。饥民有夺人粮者,巡尉欲以盗论,持不可,由是全活者甚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苗履子。初隶康王元帅府。隆祐太后南渡,任统制官护送。高宗于建炎三年至杭州时,以为扈卫。因恨宦官康履用事,及嫉王渊拜同签书枢密院事,与刘正彦伏兵杀渊、履等,劫持高宗及隆祐太后,胁迫禅位于太子。张浚等闻变,起兵勤王。傅兵败遁逃,被执送行在,磔于建康。全宋文·卷三三四七
苗傅(?——一一二九),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履子。隶康王元帅府。隆祐太后与高宗南渡,傅为统制官,扈卫驻于杭州。与内侍省押班康履结怨,又因王渊拜同签书枢密院事,傅不能平,乃于建炎三年结御营右军副都统制刘正彦杀渊,并尽杀内侍,引兵犯阙。请隆祐太后同听政,逼高宗禅位于皇太子,并遣使与金人议和。高宗许之。张浚、吕颐浩、韩世忠等举兵勤王,执傅、正彦,磔于建康市。见《宋史》卷四七五《叛臣传》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39 【介绍】: 宋沧州乐陵人,徙齐州,字元直。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徽宗时累官河北都转运使。高宗即位,除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兵变,与张浚倡议勤王。拜右相,进航海避金兵之策,寻罢相。绍兴元年复任左相,力倾秦桧,罢桧右相,遂独秉政,屡请兴师复中原。然挟私用人,排斥李纲、赵鼎等主战派。曾立江、浙、湖南诸路月椿钱,大为东南患。卒谥忠穆。有《忠穆集》。全宋诗
吕颐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世居沧州乐陵(今山东乐陵西南),五世祖官于齐州,遂为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历成安尉,密州司户参军,邠州教授。徽宗宣和末燕山之役,以转输功累官河北都转运使。以病辞,提举崇福宫。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起知扬州。三年,金人犯扬州,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改江南东路安抚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未几,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一、二二)。四年,罢充醴泉观使,旋为建康府路安抚大使,兼知池州(同上书卷三二、三四)。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宣抚淮南,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同上书卷四四、四九)。三年罢,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同上书卷六八)。五年,为荆南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潭州(同上书卷九四)。六年十二月,改两浙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临安府(同上书卷一○七)。八年,因疾充醴泉观使(同上书卷一一八)。九年卒,年六十九。赠秦国公,谥忠穆。有《忠穆集》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宋史》卷三六二有传。 吕颐浩诗,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他书,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全宋文·卷三○四二
吕颐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齐州(治今山东济南)人。绍圣元年进士,历密州司户参军、邠州教授、宗子博士、太府少卿、河北转运副使、都转运使。高宗即位,除知扬州。建炎三年,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江宁府。苗傅等为逆,浩率兵勤王,擢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兼御营使,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以与赵鼎不协,罢为醴泉观使。寻除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池州。平李成、张琪之乱。绍兴元年拜少保、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开府镇江。三年,为侍御史辛炳等所劾,罢相,提举洞霄宫。五年知潭州,八年知建康。九年卒,年六十九,后谥曰忠穆。著有《忠穆集》、《吕忠穆公奏议》。见《宋史》卷三六二本传,《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一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山阴人,字子骏,号樵风。傅墨卿从弟。徽宗政和五年进士。为考功员外郎兼太子舍人,因不从方士林灵素授符箓被谮,出为蒲圻县丞。高宗初,除直龙图阁、知越州,徙知婺州。召拜秘书少监,寻权户部侍郎。官至中书舍人、给事中。有《樵风溪堂集》、《夏小正戴氏传》。全宋诗
傅崧卿(?~一一三八),字子骏,号樵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南宋馆阁录》卷七)。除辟雍正,改婺州州学教授,迁国子正。丁忧服除,召为考功员外郎、兼太子舍人。被谮,出为鄂州蒲圻县丞。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四年,除直龙图阁、知越州,寻移婺州(同上书卷三一、三四)。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试秘书少监,权尚书吏部侍郎、充淮东宣谕使(同上书卷四八、五○)。二年,充徽猷阁待制,为都督府参谋兼权知建康府(同上书卷五三、五八)。六年,试中书舍人兼权户部侍郎(同上书卷一二二)。事见宋《嘉泰会稽志》卷一五。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八二○
傅崧卿(?——一一三八),字子骏,号樵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政和五年登进士甲科,宣和中累迁考功员外郎,兼太子舍人。建炎中,召为中书门下省检正官,充浙东防遏使。除直龙图阁、知越州,改婺州。进秘书少监,权户部侍郎,充淮东宣谕使,加徽猷阁待制,知建康府。绍兴二年,落提举洪州玉隆观。六年,充都督府参谋官,复集英殿修撰,进中书舍人。七年,加给事中,兼史馆修撰。八年,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卒。著有《樵风集》六十卷、《奏议》十五卷、《西掖制诰》三卷、《夏小正戴氏传注》四卷(存)。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二之七○、职官三九之一、职官四○之八、职官七○之一○、选举二○之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二九、三一、五八、五九、一○○、一○二、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八、一二二,《嘉泰会稽志》卷一五。宋登科记考
字子骏,号樵风。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政和五年省元,终给事中兼史馆修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8—1128 【介绍】: 宋兖州泗水人,一说海州人,字伯野,一字圣求。哲宗元符三年进士。徽宗政和三年复中词学兼茂科。历礼部员外郎、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宣和末,宰相以其言论与苏轼同,贬蕲州安置。钦宗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有“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之言。拜尚书右丞、同知枢密院。金兵围京城,傅倾信术士郭京,城终陷。密匿太子不得、遂从太子至金营,死于金。全宋文·卷三三一九
孙傅(一○七八——一一二八),字伯野,一字圣求,海州(治今江苏连云港)人(一说兖州人)。元符三年进士,中政和三年词学兼茂科。累官至礼部员外郎。宣和末,以其所论同苏轼,贬蕲州安置。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拜尚书右丞,改同知枢密院。金兵围都城,日夜亲当矢石,然信郭京六甲法,致金兵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营,以傅辅太子留守,兼少傅;二月争立赵氏,金以坚违诏旨押赴军前。次年以不屈卒于金,年五十一。绍兴中谥忠定。见《靖康要录》卷一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宋史》卷三五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山阴人,字国华。以祖父恩补太庙斋郎。徽宗宣和四年,以礼部尚书持节册立高丽王楷有功,还赐同进士出身。凡三使高丽,所过郡县,辄为守令宣传宋朝德意恩惠,以宽宥为务。高宗建炎中,守正奉大夫致仕。全宋文·卷三一二○
傅墨卿(?——一一三○),字国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早为蔡翛门客,补太庙斋郎。政和中,授主客员外郎。宣和中为中书舍人,除给事中,右文殿修撰。以册立高丽王楷有功,还赐同进士出身。建炎元年,以守礼部尚书知舒州,以正议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四年卒。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三一、职官六九之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三四。宋登科记考
字国华。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宣和四年(1122年)特赐第。初以荫补太庙斋郎。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宣和四年,以礼部尚书持节册立高丽王楷有功,赐同进士出身。仕至正奉大夫。